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還記得金庸先生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王語嫣嗎,除了人長得閉月羞花之外,還具備超強的大腦記憶力,把整個武林的秘籍都記在腦子裡,誰要是比劃出來,絕對是央視級別的解說員,動作一出,解說到位,這也成了慕容復出去打架的一大法寶,你想想吧,這就相當於考聽力四級的時候有槍手給你傳答案,王語嫣:表哥,這一招叫XXX,應用XXX來破。你讓出題老師,哦不對,是對手心理是多麼崩潰。王語嫣憑藉超強的記憶力成為了一代有名的“槍手”。

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這種情況在當下的世界真的可能實現嗎?我們先來看下金庸先生的小說,在那樣武林環境下,印刷術並不發達,內容創作能力也差,整個武林的知識量沒有太大,而且作為專用的武功秘籍更是少之又少,通過人腦的刻意練習確實可以通過內置的存儲系統記錄下所有的武功招式,至於那些普通的通俗招式都可以不記憶,只記住那些各大門派的獨創武功,這種記憶力成就了當時的王語嫣。

而當下的時代則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僅僅憑藉肉腦子那點記憶力實在不足以應對當下知識大爆炸的現狀,再通過王語嫣這樣的方式只會讓你累個半死,卻發現已經記憶的東西已經過期了,又得從新記憶新的知識,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記憶著,結果發現有過時了,就這樣一直在知識的不斷更新迭代中耗盡自己的一生。這一點都不是危言聳聽,就在我們身邊就有鮮活的例子,看到那些為了成為翻譯而苦苦記錄英文單詞的人了嗎,一個同聲傳譯的設備就毀了一個職業,是這個職業招惹誰了嗎,顯然時代的快速發展讓整個世界的知識重新佈局,最近流行一句話很有道理:世界拋棄你是不會和你打招呼的。

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最近看了得到硬推得《知識大遷移》,感觸頗深,細思極恐,時代變化了,也許你曾經接收到的各類觀點都有可能被推翻,分享下個人的心得:

方法性知識和事實性知識哪個更重要

是批判性思維方法更重要還是知道某個事情的多個事實更重要,即便你並不擅長批判性思維,但是你知道的事實情況越多,你就會對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產生多角度的思考。

舉個例子:地球是圓的,這是你之前的唯一認知,你只有掌握了批判性思維的方法才有可能根據地球的不同變化來重新思考地球的形狀是不是發生了變化,但是你曾經見過方形的地球,圓形的地球只是之前一段時間的形狀,那說明地球的形狀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你見到過,你還會堅持地球是圓的嗎?

這就是事實性知識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是你記憶中的事實性知識總會給你最直觀的感受和判斷,很多人在關鍵時刻總是能靠直覺感受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是源於在他的潛意識中記憶了太多的事實性知識,才有信息去做出判斷。

在當下的時代,多記憶事實性的知識會讓你超越那些掌握方法性知識的人群。

狐狸型人才和刺蝟型人才

狐狸因為知道的多成為更全面的人才,刺蝟只能在自己的專業中不斷鑽研。在當今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專精型人才的限制越來越多,產業、技術的多領域合作越來越頻繁,專業領域的專精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各行業發展的需求,必須讓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也許那句笑話真的有可能變成現實:不懂得開車的廚子不是一個好木匠。看似玩笑的一句話,可能在未來的時間裡變為現實。

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但知識是想象力的基礎。那些腦袋裡裝著大量知識的人更擅於創新,他們的知識儲備,使他們能夠看到事物之間被其他人忽視的關聯性,讓他們能夠為關鍵問題擬定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愛因斯坦對數學當中一項沒有實用價值的分支非常感興趣,也就是德國數學家黎曼研究的非歐幾何。幾乎沒有物理學家熟悉黎曼,因為他的工作跟物理學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愛因斯坦卻敏銳地意識到,黎曼的非歐幾何可以成為一種全新重力理論的基礎,也就是物質可以扭曲時間和空間。這項洞見成為了相對論的基礎。

在當下的各類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依據躲在自己熟知的知識領域研究並不會給你的研究帶來指數的增長,哪怕是線性的持續增長也有限制,可以看下我們的公共交通產業,如果你一味研究如何讓用戶快速打到車和如何讓出租車接到乘客後更快速的送達目的地,你能想到的辦法就是不斷增加出租車的數量和讓出租車飛起來,可是我們看到的行業變化是什麼?是與互聯網行業的快速鏈接屬性以及大數據計算幫助人們可以減少等待用車的時間,以及用最經濟的路徑達到自己的目的地,這是跨產業的一個案例。這事也只有狐狸型人才可以想得出,做得到。

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大數據發展帶來的知識壁壘

知識爆炸了自然是帶來的知識的井噴增長,大數據計算的發展讓知識可以分類,把你最感興趣的知識和新聞推給你,就像你是皇帝,每天聽大臣們的彙報一樣,都是你喜歡和想聽的,其他的信息和知識都被無形屏蔽掉,你接受到的知識越來越單一和固定,這樣並無法幫助你成為一個事實性知識更豐富的人。

讓自己保持開放度在當下的時代中真不是容易的事,各大APP都會根據你的喜好來判斷給你推送的信息,因此必須保證自己喜好的多樣性,哪怕是不喜歡的內容也要儘量擴大,這樣才不會被後臺的數據計算給屏蔽掉。

尋找到那些高質量的信息,高質量的信息源於高質量的人生,說的簡單點就是找那些行業的牛人,瞭解他們的思想和動態,讓自己思想保持與牛人的同步,搞明白行為背後的原因,讓自己做好隨時改變的準備,不要牴觸那些與自己想法相悖的知識,你的進化就在矛盾之中不斷進化和升級。

知識像人類一樣在不斷遷移,而你在哪裡

多掌握事實性知識,成為狐狸型人才以及學會如何讓自己接觸到更豐富和更優質的信息,這是這個時代我們所要掌握的思維方式,也許這一切都是錯的,最好你見過比這更正確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