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過度的競爭導致我們越來越不會生活了

因為過度的競爭導致我們越來越不會生活了

今天咱們來聊聊嫉妒的姊妹篇競爭(關於論嫉妒的傳送門:),相比於嫉妒,競爭顯然要看上去積極陽光許多,因為嫉妒這件事可是我們快樂的死敵之一,它的到來必然會迎來快樂的無奈退場,沒有人可以一邊嫉妒一個人的同時又感覺十分快樂,被人嫉妒到可能會給人帶來些許快樂,但無疑也是比較扭曲的快樂,競爭的話至少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在競爭中勝出,這也是符合我們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功”,毫無疑問,成功必然可以給人帶來巨大的快樂,但是如果把“成功”當做唯一生活目標的人,在我看來他能夠快樂的時間肯定也是十分有限的

舉個例子:大家身邊應該都存在著那種所謂的“工作狂”他們平日穿著得體大方,言談舉止都十分禮貌,工作上更是積極努力,平日連吃個午飯也要和一些比較厲害的人在一起,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感覺自己沒有浪費1分鐘可以努力“向上”的時間。每天晚上都要搞得很晚,不是陪客戶,就是趕資料,就連週末也要報上各種學習班,好讓自己緊跟時代,我們並不否認在工作上他一定是個優秀的人,但是如果這樣滿負荷工作的話,他能留給自己與孩子相處和玩耍的時間還能有多少呢?平日裡他都待在辦公室,週日他又在各種補課,他對自己的妻子又能瞭解多少呢?清晨他離開時,她還在睡覺,晚上不是加班就是見客戶回家基本已經到了半夜,疲倦的他的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與伴侶進行親密交流,這樣的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對他來說很重要的男性朋友,儘管他也有一些故作親密的朋友,關於春季美麗的新芽與秋季滄桑的落葉對於他來說更是毫無意義,他基本上都會認為有時間看這些沒用的東西不如去看看股票行情了來得實在,他可能去過許多國家,但卻用十分厭煩的眼神在審視他們,並在頭腦裡還想著回去工作後要怎麼再談一筆大買賣,我不得不說這種人其實是十分可悲的,而且我個人感覺這種人在現在的社會中並不算少數,就在不久之前我自己也一直都是這種看似努力的積極分子中的一員,並還深深以此為榮......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整個社會風氣確實就是這樣,大部分孩子,尤其是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就認為,為獲得財務上的成功而鬥爭是唯一重要的事,比如問大家夢想是啥:“99%的人會說努力掙大錢,還有1%可能會說買彩票然後中大獎”這便導致他們不願為任何一種沒有經濟價值的教育而努力,但我曾聽過這樣一種關於教育的觀點,當時直接就讓我由如醍醐灌頂一般發現原來我們居然被騙了這麼多年,它是這麼說的;教育曾經被看成是培養享受能力的一種訓練大家此時可以自行體會一下,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享受生活,在這裡面尤其要稱讚一下對於藝術的學習,學習藝術本身其實就是為了培養我們的審美能力(而不是什麼靠著賣畫掙錢),而我們對生活中各種美好事物的感知(審美)也直接決定著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個懂得審美的人的生活品質顯然不是一個只會掙錢的機器可以匹敵的

可惜的是由於崇拜成功的社會風氣過於強烈,同時也確實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所以我們一天到晚總想著成功也是身不由己,但是競爭這件事本身還存在著更可怕的一個隱藏屬性,

那就是人們頭腦中的競爭習性是很容易侵入那些沒有這種習性的區域的,就拿閱讀來說,原來的“讀書人”閱讀只是為了從閱讀中得到知識並在得到知識的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而現在閱讀似乎又多了一個新的用處,就是有些人僅僅是以閱讀為榮,他們顯然並不能從閱讀這件事本身獲得太多樂趣,但是卻十分害怕因為別人讀了而自己沒讀那些所謂的當下流行著作所導致的那種“退步感”,這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緊跟時代腳步,所以只能逼著自己硬著頭皮把那些書看完,至少這樣就可以發個朋友圈表示我也是讀過XX的哦,我也進步青年哦...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怎樣咱們既然處在這個時代就要既來之則安之,別人管不了咱們自己的生活的主動權還是在自己手中的,只要大家多讀書(享受閱讀樂趣那種)、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多留心一下生活和生命本身的美好,相信久而久之你一定會比那些只知道成功的勵志狂魔要開心許多,與君共勉~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