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難忘的一句宋詞是什麼?

blowoff

讓我難忘的宋詞很多,但是,讓我讀後心中泛起漣漪久久難以釋懷的宋詞,是才女李清照寫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在這首詞裡,李清照鋪陳的全是哀與怨、念與愁,她寫的是回不去的歲月與人事,字詞之間雕刻的都是思念與幽婉之情。那年歲月韶華,奈何年光荏苒,人走茶涼,不過爾爾。她試圖以詞去記錄那些須臾的歡愉,去記錄那些美好時光,然而她又分明知道的是明明時光如流水不可挽回,卻還強顏歡笑著痴念前塵光陰可回眸。

在這首詞裡,有淒冷的季節、酒、晚風還有梧桐細雨,你看,這些全部都是憂愁難言、思念難訴的心事。李清照寫詞記錄時光,記錄那些金戈鐵馬的紅塵,她告訴自己笑看浮生若夢,奈何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寫愁緒,從不正面言明,更不會直截了當的去表明內心的愁緒,但是,她以寫詞澆滅愁緒,奈何愁更愁。所以,這首詞雖然是悲秋抒懷,所以,這首詞讓我感同身受,因為在這首詞裡能夠找到那種無可奈何的愁緒,就像是在冬天裡喝了一杯冰冷的酒,那種刺骨的涼沁進了心裡,她無法擺脫,只能把愁緒全部埋進詞裡,以此慰藉。

一首詞,讓人難忘的不是這首詞,而是詞背後的故事與詞要表達的思緒。


沈善書

以下這些宋詞,我想每個人都忘不了吧:

一、蘇軾《念奴嬌》、《江城子》、《水調歌頭》;二、辛棄疾《青玉案》、《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清平樂》;三、李清照《聲聲慢》、《醉花陰》;四、柳永《雨霖鈴》、《蝶戀花》;五、歐陽修《蝶戀花》、《採桑子》;六、范仲淹《蘇幕遮》;七、張先《千秋歲》;八、晏幾道《鷓鴣天》、《臨江仙》;九、晏殊《浣溪沙》、《蝶戀花》;十、岳飛《滿江紅》;十一、陸游《卜算子》;十二、李重元《憶王孫》;十三、賀鑄《青玉案》;十四、李之儀《卜算子》;十五、秦觀《鵲橋仙》、《浣溪沙》、《八六子》;十六、王安石《桂枝香》;十七、姜夔《揚州慢》、《暗香》等等。

你是不是覺得這麼多,怎麼都記得住,對自己保持懷疑?沒關係,你看完之後,就會發現,大多都忘不了。



1、蘇軾· 《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蘇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3、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4、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辛棄疾·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6、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7、辛棄疾·《清平樂》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8、李清照·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9、李清照·《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0、柳永《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1、柳永·《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2、歐陽修·《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13、歐陽修·《採桑子》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14、范仲淹·《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5、張先·《千秋歲》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16、晏幾道·《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17、晏幾道·《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18、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9、晏殊·《蝶戀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20、岳飛·《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21、陸游·《卜算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2、李重元·《憶王孫》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23、賀鑄·《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閒情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24、李之儀·《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25、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6、秦觀·《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27、秦觀·《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籠晴。

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28、王安石·《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29、姜夔·《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31、姜夔·《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是不是讀完你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記得這麼多詩詞,所以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是有詩心的。對了,最後說一句,題目的“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是清朝納蘭性德《臨江仙》,不屬於宋詞,清詞和宋詞,朝代要分清。不是隻要是“詞”,都是宋詞。


楚雲卿

作為宋詞的倡導者,回答一百多個問題,竟然從來沒有答過這樣的題目,實在可惜,今日補上。

難忘的是那句“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浪淘沙令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李煜這首《浪淘沙》,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李煜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寫出一個落魄帝王內心的無奈和悽清。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正是這樣一種特殊的人生經歷,和他敏銳細膩的性情,讓他得以佔盡五代風華。

簾外雨聲潺潺,繁盛的春意又將隨流水遠去。不知為何,羅織錦被,抵不住五更時的寒涼。憶起故國山河,錦繡南唐,也唯有在夢裡縈繞的聲樂中,才能暫時忘記羈客之痛。歡愉總是短暫,浮生總恨漫長。 他在暮色蒼茫時倚靠畫欄,遙望遼闊無邊的舊日江山。恍然醒悟,別時容易見時難。如同逝去的江水、凋零的繁花,隨著春天的腳步漸行漸遠。 昨夜今晨,一夜黎明,一個人間,一個天上。

也許、人生總要等到失去以後,才知擁有的寶貴。那些曾經不屑一顧的人,那些過往不願翻起的舊事,多年以後,又重新進入你的生命,陪你走過最艱難的旅途。所有人都曾期盼,先失去再擁有,以為這樣便是過來人,哪知世事蒼茫,有的人,擦肩便是結局。

他是不知道珍惜嗎?還是過於寵溺她們姐妹倆,為伊憔悴,以江山為盟,以故國為誓,他給她所有的愛,她陪他過盡殘生。李煜給了大周幸福,給了小周生命,卻沒能給南唐的百姓一份安定。不是他負了天下百姓,而是歲月欠了他一身帝王風範,他有掌握天下蒼生的權利,他卻把所有的權利都給了她和姐姐。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喜歡在落日斜陽時獨上高樓,看夕陽下的城市,它沒有山中的寂靜,璀璨的霓虹讓人有些分不清白天與黑夜。也喜歡在深夜無人時,獨坐窗前,想那些遠去多年的往事,數十載春秋,仍舊沒能洗盡兒時的記憶,年少的恨意,竟如春草、年年翻新。夢裡,一半想著回頭,一半執意要往前走,可走得越遠,想要回去就越難。恰似同在夢裡的李煜,一生長短不過一場戲,戲散人遠,下一次出場的還是那件青衣,而臺下的看客又成路人。

離別容易再見難。何況他已不再是帝王,沒有了揮霍的權利,就連生死亦掌握在路人手裡,可謂一個天堂,一個煉獄。他的生命已近尾聲,如同一根柴火,燒到最後,縱使你不去將其撲滅,它也會燃燒殆盡,化作灰塵。他也許知道,江山遠勝美人,他不在意的東西,有人早已虎視眈眈,他深愛的人,也會隨這恢宏的宮殿,成為他人的囊中之物。又或許,是他的生活太過奢糜,毫不懂得掩藏南唐的富碩與繁華,心懷天下的趙匡胤看了,又怎能不心動。且李煜如此縱酒聲色,不知打理。我想,南唐的百姓,也希望被統一吧,儘管要經歷戰火,又有無數家庭即將顛沛流離,也勝過一生的紙醉金迷。

歷史無情,無論對錯,皆被一一記錄在歲月的微塵裡,後世的人看了,亦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做為君王,他也許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他佔盡五代風華,流傳千載,萬人效訪。他只適合做個多情的詞人,不適合皇帝,但倘若他不是君王,留在史冊上的便只有輕描淡寫的幾句:李煜,字重光,號鍾隱,五代詞人,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寥寥數語,便是他清白的一生。

“落紅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變幻莫測,好景一去不復返。從前在“天上”過著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間”卻是暗無天日、賤如螻蟻,他的心又如何能不悲慼?”他是煙火的使者,他看不透雲水的人間,如同你我走不出這噪雜的市井。佛祖慈悲,卻也渡不了一個與佛法背道而馳的人。他要為故國斷腸,要為美人遲暮,要以淚結束紅塵事,留下冠絕千古的詞章,為後人送去幾度夕陽,幾場相逢與別離。若有一天,你讀懂了他,你會明白,什麼叫不是重逢不許悲。

也許,對於生命 我們無須深情地注視,對於流年 我們無須感傷地嘆息。故事雖然淒涼,但只要守住內心的平靜,心若暖陽,寒冰亦可消融。方知,我們看的不過是一些聚散圓缺的故事,讀的只是幾闕平仄相間的詞,無關乎你我的人生,無關乎你我的命運。合上書頁,捲起珠簾,你還是那個語笑嫣然的女子,他還是那個羽扇綸巾的少年,心性良善,慈悲待人。


每天讀宋詞

姜夔的一句“人間別久不成悲”最令人反覆沉吟,黯然神傷。

南宋慶元三年丁巳,也即西元一一九七年,從那年元日即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十六,姜夔寫了五首詞〈鷓鴣天〉,其中四首和元宵節有關,也和他著名的“合肥情事”有關。那一年,姜夔四十三歲,這四首詞,是他懷念舊愛的絕筆。

何謂“合肥情事”?簡言之,青年時代的姜夔,為生計飄泊於江南和合肥之間,結識了一對歌女姐妹,並且與其中一人相愛。此二女精通音樂演奏,如姜夔所寫“為大喬能撥春風,小喬善移箏”,因此與同樣精於音律的姜夔成為知音。但那時合肥是南宋與金國交界的邊城,幾經戰亂,詞人的愛情也畫上句號。一一九一年,姜夔三十七歲最後一次離別合肥情人,有詞為證:“問後約,空指薔薇,算如此溪山,甚時重至?”不幸一語成讖,他再也沒能重回合肥見其舊愛。

六年後,正月十一日,姜夔早早出門賞燈,寫了第一首元宵詞。自比“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他帶著小女兒在鬧市中穿梭,“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突然想起年青時的愛情,心中鬱郁,“看了遊人緩緩歸”,似乎歡樂只屬於遊人,遊人賞燈,他只看人,如看往事中的自己。

到了十五正日,姜夔卻故意不去賞燈,怕觸景傷情,但在家寫了一首詞,副題特意註明“元夕不出”。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第二天仍用同一詞牌寫下來,副題為“元夕有所夢”:“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這是一個難過的夢,現實未圓的情緣在夢中也不可能,而夢外面就像命運的敲門一樣傳來了驚夢的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元宵之夜,萬燈盛放就像一朵朵紅蓮,詩人想像遠方的愛人也在想念他而不眠,但最沉痛的是離別太久之後,悲哀都說不出了,或者,說不上了悲哀不悲哀了。


廖偉棠

最難忘的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用宋詞對人生三境界的描繪:

第一重: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千古以來對人生境界最恰當的描繪,沒有之一!

第一重:面對人生遇到的困難,要站在高處好好的看看,到底還有哪些路可以走。

第二重:往往是能夠找到幾條路,但是並不能確定到底應該走哪條。因此,為之而糾結,為之而冥思苦想,為之而殫精竭慮,為之而身影消瘦。

第三重:為尋路經歷許許多多的坎坷、挫折乃至失敗。但,往往走著走著就找到自己的路了。


網文工程師

提起宋詞,就不得不說我最喜歡的,南唐李後主李煜,我尤其喜歡他在忘國之後所寫的詞,帶著一種悲涼與無奈。或許他是個失敗的皇帝,但他卻是個偉大的詞人。《破陣子》是一首很重要的藝術作品,這首詞寫出李後主在忘國之際,對於生命的不同的看法。他過去所擁有的榮華富貴都幻滅了,所以說這首詞可以說是李後主對自己一生最誠實的回憶。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四十年來家國”講的是李後主三代人在教南京市十年的歷史,他的祖父,他的父親,他自己。他可能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國家會滅亡。“三千里地山河”指的是他的國家大概擁有方圓3000裡的土地。“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是說謊公里有漂亮的閣樓像寶石一樣的數目,但卻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會有戰亂,於是便有了這句“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這是李後主的回憶,有一天他突然變成了俘虜,被人抓到北方的汴京,宋太祖在招待群臣吃飯的時候對李後主說,你喜歡填詞,那就填一個字讓人唱一下吧。這裡面有很大的侮辱,根本沒有把他當成一個帝王來看。李後主有意思的一點是他的天真,國家都亡了,他還在擔心自己的容貌是否憔悴。於是就有了這句“沈腰潘鬢消磨。”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這是李後主真性情的表現,這兩句表現的是他心目中的國家,對他來說,他從小跟著宮娥一起長大的,他對他們有感情,而家國只是供他揮霍的富貴。


藝滴設計

我最難忘的一句宋詞是一一岳飛·滿江紅

下面是岳飛·《滿江紅》的楷書作品。因此,我就不再抄錄。

岳飛是大家熟知的民族英雄,這裡就不作詳細的介紹了。只就此詞,作簡單的說明。

岳飛不僅精通兵法,武藝高強,善於用兵。他的詩詞都寫得很好,風格慷慨激昂,洋溢著愛國的熱情,是宋代豪放派詩人的代表。



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詞。《滿江紅》是詞牌名。詞中充滿著對敵人的仇恨和收復失地的不可動搖的雄心壯志。氣魄宏偉,聲調激昂,幾百年來,在中華民族屢次抵卸侵略的戰鬥中,起著激勵人心的作用。

最使我難忘的是"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句。這句話的大意是:已經三十歲左右了,復仇報國的大功大名還沒有完成。[“塵與土”是風塵僕僕的意思。] 自已日夜在南北幾千裡的土地上奔馳。[“雲和月”有披星戴月的意思][接著兩句是勉勵自己及時努力]不要讓光陰這樣隨隨便便過去,一轉眼少年人的頭髮白了,那時悲傷後悔也是徒勞。[“等閒”是隨便,不在意的意思]


李彬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很小的時候就記得十年生死兩茫茫這一句,那時還不懂,但也跟朋友說喜歡,後來朋友找來發給我,很是暖心。也幸好有這樣暖心的朋友才讓自己每次讀這首詞不沉浸在一句句話語裡,否則每次讀起來,不想蘇軾對結髮妻子的回憶,只看“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唯有淚上千行”全詞沒有一句不在訴說失去那個人後自己無人可說的痛苦,懷念到頭來卻只是對面相逢應不識,一夜一夜的懷著過去的思念,煎熬著,生命如此長,我卻要帶著對你的思念老去,到相見時你可還認得出我?餘生如此長,每一天,每一次對你的思念都是我的煎熬,卻無法緩解。


海賊託尼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真的是一個特別悲情的女詞人,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出嫁後,與丈夫

趙明誠

志趣相投,生活美滿。可惜金兵入據中原後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後來又遇人不淑,被另一個男子騙光了錢財。她的詞多是帶著濃濃的憂愁,可是我還是特別喜歡她,喜歡她的詞。

另一個是蘇軾的《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的人生態度是我最喜歡的人生態度,他一再的被貶謫,可他還是那麼樂觀豁達,如果我能擁有和他一樣的性格,我覺得我一定會多活好多年。


樓十三

相比於唐詩,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宋詞是一種音樂文學,所以它在格律上要較唐詩嚴格的多,也正是由此,宋詞所承載的,同樣要比唐詩更加人性、人情。當然,在文學史上,很多人喜愛唐詩的人會看不起宋詞,稱“詩莊詞媚”,便由此便將宋詞矮了一截。其實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一,宋詞往往要比唐詩更動人情動人心,而在這千媚詞海里,我所喜歡的,恰是晏小山在《長相思·長相思》裡面的,“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全詩: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

晏小山,號小山,名幾道,是北宋大臣,詞人晏殊的兒子。和父親並稱大小晏。如黃庭堅評價晏小山的似貶而褒,說他“生平四大痴絕處”,“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飢,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而他早年父親晏殊在世時可謂北宋權貴,自己卻是七兄弟中最逍遙自在的一個,後來家道中落,乃至如此痴絕。

不管是性情還是經歷,都讓晏小山成為了宋詞小令第一人,甚至是我國詞壇小令上永遠不可逾越的高山,這從被王國維譽為宋詞之後第一人的清代詞人納蘭容若就可以看出來,他的小令就頗多晏小山的影子,在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賈寶玉的身上也暗合著一絲晏小山。

所以我們品讀晏小令的詞,從來都是這麼淺俗易懂,都是這麼痴心痴情,可是在這絕痴之後呢?“欲把相思說似誰”你是不是聯繫到金庸老爺子的四個字“情深不壽”。

這才是晏詞裡面最痴最深最令人深愛卻不忍之處。因為當你讀著那些原本描寫“痴”的詞句的時候,當你為之傷魂的時候,其實在你心底,已然產生了“沒有結果”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