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廢除總統?

董其斌

美國國會可以彈劾總統,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某個總統知道自己必然要被成功彈劾,往往就會開啟跑路模式。比如說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在“水門事件”曝光後,得知大勢已去,如果國會進入彈劾程序,自己百分之100是會被解除職務的,如果這種局面發生了,自己不僅會失去總統職位,也會被抓進監獄,最後被送上法庭。因此尼克松辭去了總統職務,副總統繼任總統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尼克松給特赦了,尼克松犯得事一筆勾銷,自己成功跑路,從此過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還能靠出版回憶錄賺錢,但是他的手下就得背鍋了,很多都受到了美國法律的制裁。

因此,國會對於總統的制衡,殺手鐧就是“彈劾權”,這會讓總統的行為更有分寸,如果總統明顯的違背了美國的法律,尤其是違反了憲法,或者作出了嚴重損害美國國家利益的事,比如說通敵賣國之類的,那麼這位總統百分之100是會遭到彈劾。但是並不意味著其它的事件就不會遭到彈劾,因為在美國的政治理念中,總統既然身為美國權力最大的一個人,那麼他個人的品行也將對美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在當總統之前,對於總統的品行沒有硬性要求,但如果當了總統之後,依然是品行不端,那自然就會被人大書特書。這也是美國政治比較隱晦的邏輯,那就在於總統是代表美國形象的,理應做出一些表率,如果超越了底線,比如說克林頓當年乾的那件事,雖然不是通敵賣國,但這件事產生了很壞的影響,這就意味著美國政治家在考慮問題時,是將政治影響當做重要評價標準的,即便不是非常惡劣的事件,但是卻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這也是不被容許的。

雖然克林頓的彈劾沒有通過,但是國會輕易是不動用彈劾權的,只要動了彈劾權,那就必然是要給後世做個表率,雖然彈劾不一定成功,但是卻可以讓總統個人變得收斂,這樣可以防止總統小看國會,把彈劾權給忘掉,從而使得國會失去了對於總統的制衡。其實不管是誰,從他當選美國總統的那一刻起,他所有的事,就不再是小事,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動作,都會產生廣泛的影響,如果是幽默風趣那倒無所謂了,頂多就是門開不開了之類的,大家也就當做笑話。但要是爆出粗口,開口罵人,這就很嚴重了,雖然不一定會遭到國會的彈劾,但肯定會受到很多指責。

在過去,很多人認為美國總統的權力非常大,是不在意別人看法的,畢竟自己是美利堅第一人了呀,難道還會在意別人說什麼嗎?其實一般來講,還是在意的,如果這個總統不在意,那就很耐人尋味了,因為名聲這件事就是個天大的政治資本,如果名聲壞了,在美國是個災難性的事件。因為去選舉,主要的就是要靠演講和吹牛逼來獲得贊同,如果保持不了好的名聲,如何去演講?如何讓人服氣?很多美國總統都是當過兵的,如果在當兵的時候是逃兵,有不檢點的行為,那在將來選總統的時候就麻煩了,因為會被人揪住不放,一扒到底,這個時候就算有1000個億,恐怕也很難洗的白。所以你看,1945年之後的那些美國總統,很多都是立過戰功的,即便是尼克松本人,那也是曾經的美國海軍少校,獲得過榮譽的。假如是個拒絕服兵役的人,或者在戰場上貪生怕死的人,就算牛逼吹上了天,恐怕也是不能當選的,因為個人都貪生怕死了,如果掌握了第一權力,誰會相信他能為了美國做貢獻呢?

所以說,大多數總統還是很在乎自己聲譽的,即使曾經的艾森豪威爾,都是那麼牛逼的人物了,指揮過諾曼底登陸,擔任過北約總司令,在後來當總統的時候也是放下了架子,並沒有太居功自傲。因此,所謂的言論自由,對於總統個人是奢侈的,發生在總統身上再小的事,也將是天大的事,這牽扯到了公器,牽扯到了很多問題。但是現在的美國總統言論是相當的自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還能自己發Twitter,的確是美國曆史上最自由的一位總統,比華盛頓還要自由。


圖維坦

美國是可以彈劾總統的,這種情況是在現任美國總統觸犯了美國法律,且經過美國國會表決罪名成立後,美國總統必須下臺。

憲法對這一點做出了規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款明確規定合眾國總統、副總統及其他所有文官,因叛國、賄賂或其它重罪和輕罪而遭彈劾並被判定有罪時,應予以免職。

彈劾是國會對於總統權力的制約。彈劾不是一種刑事審判,而是一種政治審判。彈劾判決的效力,一般僅限於免職以及褫奪當事人擔任有榮譽、有責任、有薪酬公職的資格。因此,彈劾案的處理不影響依據法律所必須的刑事審判。但是,刑事審判應在彈劾之後進行。並且,彈劾審判認定無罪的,不能交付刑事審判。

在美國總統的彈劾程序中,眾議院是作為起訴人的角色,而參議院充當彈劾法庭的角色,行使彈劾案的審判權。眾議院的起訴程序是: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總統條款,全體會議進行辯論並表決,如超過1/2的議員贊成彈劾,該議案即呈參議院。參議院的審理程序是:(1)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負責收集雙方證據,為審理彈劾案做準備;(2)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為彈劾法庭的法官,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3)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審理開始後,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後傳喚有關證人作證;(4)在控辯雙方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後,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就彈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後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美國想要重新選舉總統,理論上是投票出現了重大舞弊現象。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美國選舉政治已經運行了200多年,趨於完善,而且即使出現爭議較大的情況也有補救措施。比如2000年的大選,佛州就出現了爭議,最終最高法院判決布什勝出。另外,美國憲法也規定了明確的總統補位制度,總統遭彈劾,補位的是副總統,副總統又遭彈劾,其他行政官員補位。《美國憲法》規定在總統與副總統均為免職、死亡、辭職或喪失履行總統權力和職責的能力時,國會得依法律規定宣佈某一官員代行總統職權,該官員即為總統,直至總統恢復任職能力或新總統選出為止。

因此,重新舉行大選的情況在美國實際政治中幾乎難以出現。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美國的總統是民選的,四年一任,到期後可以連任,1951年第21條憲法修正案又規定了總統的任期,只能出任兩個任期也就是八年,如果是由副總統繼任,不足兩年可以不計入任期,也就是說加起來最長不能超過10年。因此,不管怎麼樣,任期滿了總統自動下臺。

在制定憲法時,規定了總統、副總統和其他民選官員在任期內可以被彈劾,這是在被判定叛國、受賄和其他重罪和輕罪的時候。彈劾由眾議院提出,由參議院審判。

歷史上第一位受到彈劾的總統是接替林肯的安德魯·約翰遜,因為內閣都是林肯的人馬,約翰遜和各位部長相處得很不好,尤其和戰爭部長斯坦頓的關係極為惡劣,總統多次讓戰爭部長辭職,戰爭部長就是不辭職,加上內戰後重建方面的矛盾,導致總統和國會關係惡化,國會站在戰爭部長一邊,拒絕批准總統免去戰爭部長的決定。

為此眾議院多次提議彈劾總統,終於在1868年進入議程,為時三個月,最後參議院投票,投票結果35:19,離法定的2/3之差一票,彈劾沒有成功。

水門事件之後,國會進入彈劾尼克松總統的流程。在得知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尼克松宣佈辭職,成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辭職的總統,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第一位和唯一一位被廢除的總統。

拉鍊門事件之後,國會開始彈劾克林頓,使其成為第二位真正被彈劾的總統,但投票的時候離2/3法定票數相差甚遠。這次彈劾並不是想趕走克林頓,只是為了羞辱他。

美國總統的彈劾要求太高,除非對立黨在國會兩院站絕對優勢,或者總統像尼克松那樣出大事到眾叛親離的地步,否則很難成功。所以人們對成功地彈劾總統也不抱太大希望,還是等他到任期吧。


京虎子

現在美國的現任特朗普總統真是一個no zuo no die的總統,作為美國第45任,第58屆總統的特朗普這麼“折騰”,會不會被免除職務呢?

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就可以免除總統的職務,在美國《1787年憲法》中第二條第四款就規定:總統、副總統和合眾國的所有文職官員,因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和輕罪而受彈劾並被定罪時,應予免職。

所以,只要證明總統有罪就有可能被彈劾,在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一共有三位總統遭到彈劾。

這三位被彈劾的總統分別是第十七位總統約翰遜,第三十七位總統尼克松,以及42任總統克林頓。

差一票之差就被彈劾的總統:約翰遜

相比於後兩位在中國比較出名的總統,約翰遜總統在中國並不是特別有名,但是如果提起林肯的話,那麼大家肯定都知道了,約翰遜就是林肯被刺死身亡後繼任為美國總統的人。但是由於在南方重建問題上與共和黨意見不合,使他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被提出彈劾議案的總統,但是在參議院上以一票之差避免了被罷免的命運。

水門事件下臺的美國唯一一位被迫辭職的總統:尼克松

要說尼克松,絕對是中國最熟知的美國總統,在歷史課本上被記錄第一個訪華的美國總統,但是歷史書上沒寫的是尼克松1972年2月訪華,回國後就因為“水門事件”被彈劾,尼克松為了連任,僱傭人員在水門大廈竊聽民主黨總部辦公室。最後被《華盛頓郵報》曝光,最後尼克松被迫宣佈辭去了總統職務。

身陷性醜聞的總統:克林頓

1998年克林頓同白宮女實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醜聞被曝光,克林頓一開始否認和萊溫斯基有染,處於不承認的狀態,後來萊溫斯基的藍色洋裝上留下了克林頓的DNA證據,在鐵證如山的結果下,克林頓不得不承認,共和黨在國會提出彈劾議案,但是沒有通過,克林頓性醜聞事件最終以克林頓總統控罪不成立而告終。


史論縱橫

包括美國總統在內,但凡是憲政國家的高級政要:一旦有任何劣跡被媒體追蹤曝光,其結局就是被無情彈劾下臺。一九六八年歲末當選的第四十六屆美國總統尼克松(共和黨人)可謂大起大落:先是因積極修復中美關係,故於一九七二年二月訪問北京的前一個月榮獲第四十七屆連任。但畢竟花無百日紅:其連任期尚未滿即因水門竊聽民主黨機密而被媒體曝出,最終被民眾彈劾下臺而離開白宮。近年來的韓國樸總統更是因其‘’閨蜜門‘’事件而聲名狼藉,被彈劾下臺搬出青瓦臺總統官邸,從而被貶為一介平民孤度餘生。


Mrttlzz99

特朗普不會被彈劾,在美國曆史上被彈劾的總統都是在美國本國犯了錯誤才被彈劾的,特朗普再怎麼不靠譜都是對其他國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本國人民利益的事,一個真正為了人民利益的人是不會被本國人民拋棄的,倒是一直喊為人民服務的人一直沒幹為人民服務的事


用戶6273378750

就是被證明有罪時就可以廢除總統,韓國總統就是這樣,朴槿惠等就是樣子,被廢除的約翰遜尼克松克林頓,都是有瑕疵的人!

總而言之美國是一個法治國家不是人治國家,只要犯罪就會被送上法庭被審判。當然總統也不例外,沒有什麼特權,總統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