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的婆婆總是會說,我以前怎麼生孩子帶孩子的,作為兒媳婦該如何對待?

育兒達人在線

大概每位新手媽媽聽見這句話就會反感,反正我是比較反感。

說說我自己的處理方式。生完寶寶後因為體內激素變化導致我的情緒波動較大,月子裡我就容易生氣,我婆婆從老家來伺候我月子,來的不僅僅是她人,還有她的思想方式。我們這一代人都在用科學的方式育兒,但他們那一代人還是用老方法。婆婆從老家帶來了很多人家給的舊衣服,領口都已經泛黃,當時我讓她洗洗,再用開水燙燙,我婆婆直接回答說人家又沒有皮膚病,燙什麼。我當時都不知道說什麼的好。

寶寶才幾天,就開始把屎把尿,跟她說對寶寶不好,她不聽。我跟我老公說,他直接說他也是那麼被帶大的,當時氣的我都不想和他說話。

有一天他們有事都出去了,寶寶拉了粑粑,我就自己給他換尿不溼,結果我發現寶寶大腿根部淹了,我就問我婆婆,是不是沒給洗。我婆婆回答我說穿尿不溼都會這樣。我當時直接說那根本就是沒洗造成的,我朋友的小孩都沒被淹。我給我媽打電話說了這事,剛巧那天她沒上班,就過來看寶寶。我婆婆還跟我媽說穿尿不溼寶寶都會被淹。從那天開始,我就自己給寶寶換尿不溼。

後來我跟我老公回老家,我婆婆就在我面前跟我寶寶說她把寶寶的哥哥、姑姑都是怎麼樣給帶大的。而且說了不下三次,我聽見就覺得很煩,但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畢竟我們不住一起,她也偶爾看見寶寶。

所以,能不住一起就不住一起,住在一起,兩代人的思想不同,你不願意聽我的,我也不願意聽你的,遲早會吵架。分開住,想見寶寶就帶回老家給看看,矛盾自然就少了。


穆珎

先來抱抱寶媽。

我家婆也是啊,一堆舊衣服帶過來,不用又不合適。

兩代人的育兒觀念不同,衛生習慣不同,尤其是生活標準不同,說又說不得,自己道道一大堆,上來就是自己曾經怎麼樣怎麼樣。

這種的確實溝通起來很困難。

關於舊尿布這件事,我的三步走是:


首先,生之前千叮囑萬囑咐,家裡尿片尿不溼都準備好了,千萬不要帶,從根本上避免以後出現矛盾。

事實上,還是大包小包的帶了。那怎麼辦?

我就說,家裡尿不溼純棉尿布都準備好了啊,你的暫時用不著,先放起來。

我準備的尿布,跟圖片一模一樣的,新的。後面被拿來當毛巾了,哈哈哈哈。


接著說舊尿布,那些舊尿布被放了一陣子,一個不注意又拿出來了。

怎麼辦?

那就用唄,趁著孩子拉了尿了,扔。美名其曰,省著洗了。

反正帶孩子也很忙,不用洗尿布皆大歡喜。


然後,還有舊衣服的問題,不知道哪個年代的舊衣服都不乾淨了,而且都起毛了,家婆就想給寶寶穿,可氣的是老公還在邊上幫腔,這多好啊幹嘛不穿。

這也沒法穿髒了再扔了,畢竟底線還是要有的,怎麼辦。

那就耐心的解釋,舊衣服時間長了都洗不乾淨了,扎孩子皮膚不說還生蟎蟲,反正咱們抹布洗起來挺麻煩,剪了當抹布用,用完了就扔,多省事兒,不用洗抹布了。

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在這個問題上,還是解決的很完美的,當然還是要有點讓步的,一大包尿布用了好幾個月才扔完,因為平時也是主要是紙尿褲,偶爾用幾次也能接受了。

委屈寶寶點吧,反正她也不記得。


鯉躍客棧

哈哈,來來來,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我可以來回答!我家孩子一歲半。首先,我也經歷了你類似的問題,只是是我媽經常這樣給我說,我妻子的母親也說過這樣類似的話,且聽我是如何一一回絕的!

我媽常說她以前是如何如何把我們帶大的,把我們帶的多優秀,如果她的方法有問題,那麼為什麼我們都被她帶的很好呢?

很多年輕父母都被老人這看似無懈可擊的邏輯說的無法反駁,其實家裡老人帶孩子也沒有什麼壞心,只是她們過往帶孩子的經驗限制了她們的想法,她們覺得按照以前的方式就好呢,因為沒有什麼來驗證她們的錯誤。

面對這類問題時候,我經常跟我母親說,對,您教育孩子沒問題,也很成功,首先得肯定她們,讓她們沒有聽不下去的理由。

然後呢,得一一讓她們知道她們的經驗不一定是對的,動搖她們的信心!比如,我媽嫌我帶孩子時候給孩子用屁屁潤膚油,防止孩子屁屁發紅被尿燒紅,覺得我浪費!好,當著我媽的面,兩天不給孩子用油,然後第三天孩子不乖了,一看屁屁紅了……我就給孩子洗澡從新用油!我媽一個人嘀咕,咋現在孩子這麼不抗了!

第二件事.給孩子用尿不溼,我媽說,別用尿不溼,孩子難受,還費錢,用尿墊子!我同意了,因為這些事情對孩子來說傷害不大!就當是讓老人改變想法了。用尿墊子兩天,我故意不去清洗,也不讓我妻子清洗,我媽白天洗尿墊子,晚上還睡不好,第三天,我說給孩子用上尿不溼晚上,試試吧。然後當天晚上孩子睡的安穩,我媽也休息好了……這後面,我媽在孩子用尿不溼上不再說我們了……

第三件事,吃飯。我媽認為孩子能問你要,就是能吃了,我說過很多次,小孩吃不了堅果,我媽不信,非的說能吃。有一次當著我媽的面,孩子要吃瓜子,我媽就給餵了,我說媽,喂一顆就好,等看看孩子有沒有事情再說。第二天,孩子拉屎,整個瓜子拉出來。我給我媽說,看,孩子不能消化這個堅果,而且堅果很硬,容易傷者孩子的腸胃!

通過類似的小事,一次一次改正長輩誤的育兒理念!當然了,這也是對講理的長輩,遇到蠻不講理的,錯了也不認得,那就不要一起住了,寧願累點掏錢叫保姆也別因為育兒搞得家庭不和睦了


hge1431

不只是婆婆會這麼說,其實每個人都喜歡指導別人的。她是長輩,兒媳是晚輩,又是不能躲避的外人,所以,如果你不認同婆婆的觀念,聽聽就算了,不用認真,也不用較真。

婆婆真的是好心,她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你。

雖然現在婆婆們的經驗已經不算什麼經驗了,很多都是現在看來老掉牙的陋習,但是限於她們生活水平和社會見識的侷限,她們自己並不知道那些經驗年輕人並不受用。

婆婆就算不愛兒媳婦,也絕不會害自己的孫子孫女。所以她們一定是真心想要傳授經驗給你,而不是引導你錯誤育兒。雖然很多老人的育兒觀跟不上時代了,但是他們的真心是不會有假的,這也是很多年輕人雖然看不上老人的育兒觀,還是願意讓老人帶孩子而不是請保姆。

實在跟婆婆交流不了的話,就儘量少說話,但是禮貌待之。

其實真的挺難的,婆婆是長輩,兒媳婦應該尊重。可是她的觀念太老舊,又無法認同,實在不能找到平橫點。

年輕人可以不認同老人的觀點,但是要保持心平氣和,畢竟她生了你老公,又在幫你帶孩子,她值得你禮貌待她。

建國初期,周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不僅在外交上適用,在家庭內部也適用。求同存異,是你解決家庭問題的法寶!

意見相同,皆大歡喜,意見不同,彼此尊重!

為了雙方能夠在同一個屋簷下和平共處,那就只能儘量少說話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論。


童書育兒

這種情況很多家庭都會遇到,但是有些婆婆會相對開明,而有的非常固執。

我婆婆在我懷孕四個多月時從老家過來,帶了一床新做的棉花被和棉花褥子,另外還買了兩床小毯子,這些都是全新的。不過除了這幾件新的外,她還帶來了老公小時候蓋的被子(30多年了),以及一些紅色的尿布(掉色)。

對於新的被子我是很喜歡的,不過那床舊被子和尿布一次也沒用過。

孩子還沒生的時候,婆婆也說,小孩子不能用尿不溼,要用尿布,孩子過了兩個月就能把尿了等等。我就和她說,月子裡的孩子屎尿多,用尿布一個來小時就得換,孩子睡不好覺,而且南方春天下雨多潮溼,洗完的尿布一時幹不了,更是個問題。

我婆婆還是比較開明的,沒有過於堅持自己的意見。

她平時說的我們那時候帶孩子怎麼怎麼樣,我一般不怎麼反駁她,都是我老公和她說,時代不同了,如今條件好了,不能總用過去的那一套,以前用舊被單剪的尿布用,一是物質匱乏,沒有現在這麼多母嬰用品,二是因為大部分家庭都窮,有也買不起。

但現在不一樣了,網上什麼都有賣的,也不差那幾個錢,為什麼不用新的,更方便舒適的呢?

經過這樣的溝通,婆婆基本也就不干涉我怎麼育兒了。

遇到婆婆說我那時候怎麼怎麼樣的,不要先急著否定她們那時候一定不對,可以跟她說,她們那時候之所以那麼做是因為被當時的條件所限制,現在有更科學的,更方便衛生的方法,當然要改進。

如果婆婆屬於非常頑固型的,那就告訴婆婆:您當時怎麼帶的孩子我不干涉,相信您那時候也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帶的孩子,所以我自己的孩子怎麼帶也由我自己做主,有什麼問題我這個當媽的負責。


智慧早教經

您好!看了您描述的情況,估計您和我應該差不多大吧。其實,我們的老一輩都是吃過苦、受過罪,一天一天熬過來的。在他們那個年代,吃都吃不飽,連個白麵饃饃都很難吃的到,又哪有錢來給孩子準備新衣服、新尿布等等呢?甚至有時候連拾舊衣服都拾不到。大的穿了二的穿,二的穿了小的穿。破破爛爛的還得穿。古語不是說過麼,是飯都壓餓,是衣都防寒。只要有的吃,有的穿就不錯了。哪怕是青草樹葉,哪怕是破衣舊帽。


因為生活年代和生活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和我們這一代人是有代溝的。甚至於,他們看不慣我們的一切行為和做法。這一點是情有可原的。作為一家人,要彼此互相包容,理解。從他們的角度來說,是要讓我們節約,能省則省。他們也是愛孩子愛子孫後代的。他們也沒有什麼壞心呀?從他們很早就為你們準備生孩子必需品就可以看出呀,雖然思想上和你們大相徑庭,但出發的點事是好的。

作為他們的子女,兒媳。我們應該多多的體諒他們。畢竟他們是長輩,是受了一輩子的罪走到今天的!有什麼不滿意,可以心平氣和的去溝通。老人大都是愛嘮叨的,愛講他們那個年代遭過的罪,走過的路的。他們說的時候,我們就默默地聽可以了,可以跟他們講道理,但不要去反駁他們。多理解他們。我想,只要您能設身處地為她們想想,理解他們的用心和苦心,就不會感到生氣和煩惱了。


愛的唯一319

凡是說這種話的婆婆不是太摳門,不捨的花錢,就是心眼小,要把自己年輕時候受的罪再加到兒媳婦身上。

我也是剛剛生了寶寶,生之前婆婆也沒給寶寶準備衣服,但她給我寄了很多坐月子補身體的食物,像紅菇,蘇芡,黃花菜什麼,所以心裡也是暖暖的。

快出月子的時候婆婆過來幫我帶孩子,看到寶寶一天用十幾片尿不溼很心疼,勸我們白天用尿布,被我拒絕了。大人少買幾件衣服就夠孩子用的了,何必捨不得這幾塊錢。



對於寶寶的衣服,自己媽媽給寶寶買了幾身,但婆婆沒有買新的,把大姑姐孩子的衣服洗了洗曬了曬給寄過來了。一開始,我心裡還挺不高興的,還是媽媽勸我,說小孩子穿舊衣服挺好的。現在寶寶五個月了,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舊的,我反倒覺得這樣很好,寶寶皮膚嬌嫩,起碼不會過敏。

碰上這種婆婆,先好好溝通一下,問題不大,能互相理解最好。實在不行就自己帶孩子,雖然特別累,但起碼心裡舒服。


豆豆0710

婆媳之間的關係本來就是人生考驗!有時候,婆有婆的說法,媳婦有媳婦的說法。如果非要爭個你輸我贏,就會傷了和氣!

1.我個人認為,婆婆是長輩,她們老一輩的觀點有些時候雖然已經不可取,但沒有必要到和她去理論的狀態。當她發表不同意見時,我們首先要肯定。然後再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她們。這樣子婆婆可能會更加容易接受!也覺得得到了尊重!如果一味的與她非要爭個結果,反而導致兩個人陷入僵局。

婆媳相處秘籍:先認可,再分析問題帶來的利與弊!獲得婆婆的認可。家和萬事興!


轉身已陌路冷

“我以前是怎麼生孩子的怎麼帶孩子的”這個問題大約是很多作為兒媳婦的女人能碰到的問題,也是大多數婆婆對兒媳婦所說,或者是想說而沒敢說只在心裡嘀咕的問題。

的確如此。現在婆婆這一批人,一般至少有兩個孩子,多的三四個,甚至四五個。她們一個人帶那麼多孩子,也沒有婆婆幫助,而幾個孩子都養大了。所以當面對兒媳婦月子裡需要伺候的時候,面對兒媳婦需要婆婆幫著帶孩子的時候,很多婆婆大多會這樣想,或者這樣說。


那麼當面對婆婆這樣說的時候,我們作為兒媳婦應該怎樣做呢?

不用計較,也不用和她們爭論,爭論只會傷和氣。她們說她們的,我們需要她們做什麼就直接說就行。不管她們怎麼說,或者怎麼想,最終只要伺候月子了,或者給我們看孩子了,就是達到目的了

因為婆婆那一代人,她們幾乎沒有享受過婆婆的伺候,也沒有人幫她們帶孩子。所以同樣作為女人的她們,當面對兒媳婦當面對兒媳婦月子裡需要照顧的時候,是有點憤憤不平的。而勤儉的她們,更接受不了現代新科技所帶來的改變,她們習慣於用尿布,而且是很舊的床單或者是舊衣服改造的尿布。她們不捨得用尿褲,她們會認為這是特大的浪費。面對一個既浪費還需要他伺候的兒媳婦,她的心裡自然是不爽的。這其實也不單是她的原因,而是時代落在她們身上的烙印。可以說,她們的經歷決定了認知。


而且婆媳矛盾又自古以來是一大難題,所以婆媳相處起來自然沒有那麼容易。但是作為兒媳婦來說,如果想安安穩穩的和和氣氣的,最好不要計較她們說什麼想什麼,只要她們最後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了,也就可以了。

最後說一句,即使她們不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我們也還是要自我調整下,我們所生存的時代是一個有動力有壓力的時代,這是很多婆婆的認知所不能理解的。所以我們自己要加倍的努力。她們說她們的,我們做我們的。


凡媽智慧育兒

這只是婆媳關係當中的一個小問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如果總是一成不變也就沒有代溝這個詞了。以前小時候哪有尿不溼,都是用沙土而且還挺舒服,但是現在行嗎,衛生問題先不說就是找也不好找啊,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的上哪弄沙土去。老一輩過日子都是很節儉的,跟你婆婆好好溝通下,老人嘛愛認死理固執,還不愛接受新鮮事物,但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尊敬的,不要讓你老公難做,實在不行那就少接觸,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諧生活還是需要相互包容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