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加班后踩着晚上11点路边微弱的灯光回家,躺在床上,鞋子都没有力气脱掉,点开朋友圈的界面,输入“加班到这个点,加油啊~努力的自己。”

想了想,删除,再输入“加班到现在,好累。”

父母看到也许会担心,好像不太妥,于是放下手机,挣扎着起来去洗澡。

你突然觉得十分钟前的自己真是好矫情。

很喜欢摄影的你,想拥有一台自己的单反,你攒了半年的生活费,又做了一个暑假的兼职,终于入手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相机,你开心地给新相机拍了“证件照”分享到朋友圈。下面的评论却让你不那么舒服,甚至还有点儿扫兴。

“土豪啊!真有钱!!”

“这个逼装的好!我给满分不怕你骄傲!”

更甚还有一个和你并不熟的人,发了一条屏蔽你的状态:“一台不过万的破相机有啥可炫耀的,真穷酸!”

你突然觉得在朋友圈想单纯地说些什么,在别人的眼里都变得不那么单纯。

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点开老同学的朋友圈,显示的却是“朋友仅展示近三天的朋友圈”。

一个连每日三餐都可以发七八条朋友圈的人,最新一条动态却停留在三个月前。

大学室友经历了一次失恋就再也没发过矫情伤感矫揉做作的动态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不再把自己的情绪轻易展现在社交网络。

还有一些“朋友”就喜欢看你心情不好的样子,他们的心理安慰来自于“看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原来他过得也不怎么样嘛”。

后来,找了一份看起来不错的工作,同事、上司也成为了好友列表的一员,你更加谨慎地分享你的状态。生怕自己哪句言辞不妥破坏了自己在同事、老板心中的形象,“原来他不是那么爱工作的员工”、“在公司这么内向的一个人,在朋友圈这么话痨?”

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工作的第三年,一切都还比较顺利,有了一笔小积蓄于是开始考虑买房,在中介与楼盘间奔走,你的好友列表里多了不少客户、微商、代购、房屋中介之类的“一面之缘”。

当好友列表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开始不知道应该用哪种人设面对不同的人,我们感到不安和纠结。

我们可以在闺蜜、发小面前毫不掩饰地展现自己“逗比”一面。

长大成人让我们学会带着不同的面具面对不同的人,但是一个朋友圈只能让我们扮演一个人设。

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有的人会选择给好友分组,和工作有关的动态只给同事看,日常休闲的动态只给家人朋友看,而那些代购、中介直接开启“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

有的人因为懒得分组,干脆不发动态。

于是我们在社交网络上逐渐收起了自己的情绪,不再进行那些“无效社交行为”。

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每天微商在朋友圈刷屏广告,可能会让你错过好友分享的开心事。

有的人为了避免被打扰,选择开启“朋友圈三天可见”、“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不看他的朋友圈”……

一个伟大产品,不仅要给用户冷冰冰的功能更新,还需要更多人性化的思考。

加密QQ空间后,我们又开始逃离朋友圈

在“机械化迭代”还是“人性化思考”的选择过程中,张小龙最终决定将选择权归还给用户。

也有人说,清除那些无效社交后,反而可以提高用户活跃度。

可以选择删掉、屏蔽那些不重要的朋友,整理一下自己一团乱麻的社交关系。

听起来也不错。

此处应该艾特张小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