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政府對平民的態度?

銀聲向德智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蘇聯在斯大林格勒發生的攻城戰,斯大林格勒戰役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此次戰爭也是近代歷史中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在200萬人,參加此次戰役人數則更是難以計數。

當時納粹軍隊和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城裡面展開了特別嚴峻的攻防戰,在當時守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軍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我們已經佔領了廚房,但是敵人還在客廳裡堅持鬥爭。”當戰爭進入白熱化的時候,一間房子裡都有可能有很多人在打仗,一條條街道都充滿了軍隊的戰火。

很多時候白天是德國攻打,蘇聯守。但是到了晚上又成了蘇聯攻打,德國防守。一間大樓甚至可能要來回打上好幾天,當時的工廠裡面的坦克下了流水線那就開始戰爭,沒有所謂的前方,也沒有後方。只要你是人,不管是軍隊還是平民,那都要拿起槍械來戰鬥,只要見到人那就是開火。當時士兵活一天就是班長,兩天就是連長,之後就是團長,但是很遺憾的是很少有人能活到五天,因為在那裡參戰人員是以秒來計算存活時間的。

然而在此次戰役中蘇聯對待平民的態度更是嚴峻,在德國剛開始轟炸的時候,很多蘇聯人就企圖逃出城外,當時不僅是平民跑,甚至很多軍官都混進平民裡面跑,其中還有副市長跟在其中。之後的蘇聯軍隊就開始實施鐵腕手段,根據斯大林同志“一步也不許後退”的指示,所有的蘇聯人不管平民還是軍隊,都要拿起槍來守衛斯大林格勒。

對於那些逃跑的人一律處決,在此之後蘇軍就開始了暴力強迫那些人去守衛斯大林格勒,對於那些逃跑的人是發現一個,槍斃一個。所有在槍口面前所有人還是保持冷靜的,於是跑不出去的平民又回到了城市。此時的城市也已經被德軍佔領,如果想要活命那就只能拿起槍來戰鬥。

崔可夫將軍曾說過,“在這座偉大的城市中,我們不允許出現任何懦夫行為,無論他是平民還是軍人”。於是在前有德軍炮火,後有蘇軍督戰隊的監視,那麼那些平民也只能拿起武器來反抗侵略者。但是他們之前是沒有經過軍事訓練的,所以在經過軍事訓練的德國人面前,顯得那麼的不堪一擊。

戰爭結束之後,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被長久的宣傳,而那些被迫保衛家園的平民卻被忽視掉了。這就是外國和我國的不同,當面臨敵人入侵的時候,我國全體軍民選擇了一致對外,並且最終將侵略者趕了出去,而外國只能用槍口強迫民眾來對外反擊。


書香茗

特定時期必然會有特定的舉措,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之前,斯大林就已經下達了第227號作戰命令。也就是意味著斯大林格勒戰役也是一場沒有俘虜的戰役,雖然這違反人道,但是卻鼓舞了蘇軍的士氣,使得蘇軍敢於去拼死一戰,也使得蘇軍重新煥發了鬥志。

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二戰的轉折點,也是蘇德戰爭中最典型的一場大規模巷戰。蘇聯全民皆兵,給予德軍以沉重打擊,德軍投入高達200多萬的軍隊,被蘇軍消滅了高達180萬人。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利,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蘇軍也通過這場戰役緩解了戰略壓力,開始從容應對德軍,並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開始了局部反攻。



戰後有個別西方國家把斯大林格勒戰役視為是用平民的鮮血打出來的,當然這是在摸黑蘇聯政府。要知道沒有蘇聯人民的犧牲,估計西歐要解放是遙遙無期的。而要強調的是蘇聯平民發揮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前線士兵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甚至不少平民都直接參加戰鬥,並把家中的糧食無償捐獻軍隊,這是大義,卻被摸黑為是斯大林強制要求。


二戰時期雖然斯大林在一些政策上確實是拿走了農民太多,但是為了整個國家和民族,斯大林不得不那麼做。英美在需要蘇聯的時候便大加讚美,一旦不需要了便橫加摸黑,如此嘴角實在是可恨。


小司馬遷論史

“背後就是莫斯科,我們已無路可退了……”這是1941年底“莫斯科保衛戰”的最經典名言。

在經歷了“基輔戰役”的重大挫折後,後來的“朱可夫二世”的羅科索夫斯基面對氣勢洶洶潮水般湧來的德軍也嚇得六神無主,明明知道“恩人”朱可夫是這場戰役的總指揮,卻越級向斯大林的副手沙波什尼耶夫“請求”其所指揮的集團軍後撤到“水庫”一帶重新佈防。這實際就是“請示”斯大林,惆悵的斯大林竟然糊里糊塗的批准了。通報傳達到朱可夫那裡,朱可夫對電話那頭的羅科索夫斯基怒吼道:“一步都不許退!我才是這裡的最高指揮官!”,這才制止了羅科索夫斯基部隊的後退,最終決戰中擊垮了德軍對莫斯科城的作戰企圖。

請記住: 此時的德軍正在經歷“T-34坦克危機”!至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德軍沒有一種坦克能頂住T-34坦克的“飛毛腿(一次加油行駛500km)”及76mm坦克炮打擊。這種情況直至“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的“庫爾斯克戰役”時才結束,德國的“虎式” “豹式”坦克、“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才第一次粉墨登場,最終被朱可夫“T-34多波次潮水式戰術攻擊”淹沒。

雖然蘇軍在莫斯科城下取得了巨大勝利,但官兵們還未此前1941年戰爭初期的巨大犧牲驚愕中回過神來,列寧格勒仍處在德軍圍困的水深火熱之中,德軍仍有再次打敗蘇軍的實力,這是全體蘇聯人都知道的憂心,只有像朱可夫、斯大林等“運籌帷幄之中”少量蘇聯高級官員知道:“蘇軍一定能打贏今後的戰爭”。

朱可夫再次被派往斯大林格勒前線,斯大林下定決心打贏這場仗,這對朱可夫非常重要。

斯大林格勒戰役對蘇德雙方都是一場“遭遇戰”,原本這個地區沒有什麼戰略意義,蘇軍此時只有德軍“塞牙縫”軍隊駐守。德軍通往“高加索油田”的戰爭打得“順風順水”,於是希特勒抽調保盧斯集團軍“閃擊”斯大林格勒。

為了增員高加索戰場,大量的蘇軍陸續集結在斯大林格勒地區,準備從德軍背後打一場“圍魏救趙”的戰爭。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發起是德軍處心積慮的,第一天空襲斯大林格勒這個人口26萬人的新“重工業城市”就劈頭蓋臉的炸死6萬多人。

對於斯大林格勒這個重工業城市,青壯年技術人口占了70%,婦女都鮮有不是工人家庭主婦,50歲以上的老年人甚至不及少年兒童一半多,一句話:“這是蘇聯全民皆兵化最高的軍工城市”,這座城市需要疏散轉移的平民高達80%以上就死於前三天的德軍轟炸中,這座城市剩下的90%以上的人口都是充滿復仇家恨的民兵。沒有民兵再想撤退了,想逃跑的反而是軍人。

斯大林格勒郊外的蘇軍被掌握“制空權”的德軍打得很慘,任何陣地的潰退都一目瞭然,極大的影響蘇軍士氣。聰明的蘇軍指揮官命令全軍撤回城市,而重炮部隊撤到伏爾加河東岸。這意味著: 步兵有了可依託城市建築及廢墟堅守,炮兵的佈置意味著城市至少一半被德軍佔領而自己使不上勁。

射程不超過8km的“喀秋莎”火箭炮留在了西岸高大的河堤下,射程問題使它運回東岸沒有什麼意義,最終這些“喀秋莎”火箭炮保住了斯大林格勒一段進深不足500m城市,達到了徹底粉碎德軍“佔領斯大林格勒”計劃。

斯大林格勒的外圍戰,徹底打怕了蘇軍守備部隊司令官,歷史的機遇換上了“智勇雙全”“鐵血將軍”前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崔可夫,他的指揮部最近時距德軍不足300m,崔可夫的指揮部就是蘇軍“一步也不回退”的信心。

實際上斯大林格勒“巷戰”蘇軍、德軍損失都不大,蘇軍的主要損失主要在斯大林格勒郊外,因為斯大林格勒城的“建築”與“廢墟”容不下更多官兵展開作戰。隨著蘇軍斯大林格勒城內的陣地越來越小,崔可夫身邊的步兵也越來越少。而斯大林格勒戰線上集結的蘇軍則越來越多,且除了炮兵都在待命而無需增員城內的崔可夫。這種集結時間越長,徹底殲滅斯大林格勒城內的保盧斯德軍集團“勝算”就越大。

當保盧斯德軍久攻不下伏爾加河邊500m內的城區時,所有蘇軍官兵都知道:“德國人完蛋了!”

在一個恰當的氣象條件下,蘇軍發動了“水星戰役” “冥王星戰役”,最終成功的殲滅了整個保盧斯德軍集團,令德軍援軍曼施坦因束手無策。

面對一個“全民皆兵”的蘇聯新興重工業城市,平民的命運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B座603-YXQ

發生於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之間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最血腥的城市爭奪戰,沒有之一。蘇德雙方共投入了近百萬的兵力,最終,蘇聯紅軍憑著巨大的犧牲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擊敗德軍。這場戰役也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多少年來,我們從歷史課本上看到的是蘇聯戰士捨生忘死的衝鋒,是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一天的士兵,是英勇無畏的平民百姓。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ef20007a8dd54e44dc2\

動如脫韁兔

面對侵略者為保衛家園全民皆兵,在中外歷史上都有與城共存亡的例子。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不僅僅具備戰略意義,對蘇德雙方也都有政治意義。希特勒對佔領斯大林格勒意在控制南俄油礦區域,更是企圖摧毀斯大林冠名的城市以打擊蘇聯軍民的抵抗意志。在東線戰場上,德軍的無差別轟炸和進攻,不分軍和民,無疑激發了蘇聯軍民的鬥志,斯大林格勒戰役也不例外。內衛部隊督戰態度決絕是一重要因素,客觀上進一步增強了軍民“往前是死後退也是死”的必勝信心。工人們放下工具就拿起槍,最後一輛坦克一下線,人們就跟隨後面到戰場。面對強悍的侵略者,為保家衛國,同仇敵愾,必然付出巨大犧牲。在戰後幾十年,倖存者並沒有怨恨指責戰爭中軍民一體共同浴血奮戰,蘇聯人憎恨的只是侵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