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晚年提出了“我們國家為什麼出不了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的問題,該如何去破解?

你的方向13

這個問題看起來是個科學問題,事實上是一個教育問題!

首先,中國的科研為什麼在民國時候能夠在處於世界第一集團?和當時民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比較好,很多大學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很方便的去美國、歐洲留學。從而能夠一直緊跟世界科研最新發展趨勢。包括錢學森本人、楊振寧、李政道、錢偉長等著名物理學家都是在中國完成初等、中等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以後又去美國或歐洲留學,最終獲得巨大成就的。可見當時的中國雖然經濟落後,但是教育和科研上和美國、歐洲是同步的,因此能夠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自1960年以來,中國就處於美蘇的聯合封鎖之下,因而就逐漸遠離世界科學和教學中心,而隨著反右、文革等政治運動接踵而來,國內的科學家和教師們也不是被打到,就是靠邊站!選拔人才最重要的考試——高考也被停掉。因而中國的科研和教育基本上至少被耽誤了十年!而這十年是世界科學和教育發展的黃金十年!日本就是在這個階段,教育和科研開始騰飛的!

其次,隨著鄧小平同志復出,開始恢復高考,大量派出留學生去歐美等發達國家。因而中國開始隨著改革開放奮力追趕。直到現在,中國在2017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數量中國位居世界第三、2016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增長44.7% 世界排名第三!可見中國科研水平正在迅速向世界頂級水平靠攏!同時中國高等教育也迅猛發展,據美國權威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U.S.News & World Report )的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排名全球53名,清華大學排名全球57名。而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超過八成的留學人員(82.23%)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及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與國際先進國家在教育科研的雙邊互動的廣泛和深入開展。那麼我們一定能夠回答錢學森先生之問!


地震博士

這個問題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2005年,國務院總理在看望錢學森的時候,當時的錢學森握著總理的手十分感慨,他說:"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老又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錢學森其實拷問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模式,我們填鴨式應試為主的教育模式,扼殺了大量的創新人才,他們似乎只會聽從老師的教學安排,拼命做題,拼命背誦,做出一份完美的考卷,卻無法突破現實困難,解決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成就一番事業。

圍繞錢學森之問,科學界和教育界一直在進行討論,並進行改革。就拿上海來說,目前中小學都要建立創新實驗室,很多學校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觸及一些和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小課題,小項目,還有各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讓一批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科學。所以一批科學教育工作者們已經將孩子們的視野從書本引向實際生活。另外像上海楊浦區的少科站,每年都會在區域內選拔一批優秀的高中學生進入轄區內的復旦、同濟、上財大、上理工、上海電力學院等名校,他們進入各種實驗室,在教授的指導下從事一些科學研究工作,提前瞭解科學工作的精髓,很多孩子的創新素養非常高。在本科期間,很多上海本科生提前跟隨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從事課題研究工作,到生產一線去解決實際問題,畢業後,不管他們繼續攻讀碩博,或者開始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一批中國本土培養的優秀科研工作者正在崛起,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與世界一流水平叫板!


科壇春秋精選

培養“頂尖的科學家和人才”需要找回質疑精神,崇尚獨立自由。

要培養一般的科學家,確實不難,即使在製造“兩彈一星”的時候,憑藉幾十年來在內憂外患裡,向西方學習,尤其是像錢學森先生這幾批從歐美留學回來的科學家們,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竟然短時間內製造成功了!

這說明,我們中國人的頭腦並不笨,並不因為中國人唸了幾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陰陽五行周易八卦就學不了科學。只要經過系統的學術訓練,多年的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學得懂現代科學,駕馭得了“西方科學”(當然這個詞是不對的)。

但是,如果因為我們有了兩彈一星,就認為科學不過如此,只要舉國之力就(⊙o⊙)啥都能搞定,那就是大錯特錯啦!

就像民初的學者從西方學習到真正的學術之後,提出的,做學問要“不疑處有疑”,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或者要像馬克思說那樣“懷疑一切”。首先要質疑一切。學術創新需要的“新”,就意味著以前沒有人想過沒有人做過,或者以前有人想過,但沒有做成功;那麼為了創新,你就必須既要學習紮實的基礎,又要有足夠的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這就需要自由的氛圍,讓“異端邪說”有自由生長的空間,不被形形色色的所謂“權威”所壓制。

同樣也需要自由的“批評”氛圍,這種心情不是建立在各種資歷的權威之上,而是學術氛圍裡的自由批評,相互批評。今天,我們不能自由批評呢?


松鼠老孫

這個問題想要破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首先,據大量資料顯示,一個國家頂尖科學家的數量和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發展成正相關關係。但是,頂尖科學家和人才的數量爆發有延時性,會在經濟黃金時期之後的一二十年出現。

從上個世紀即20世紀中,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佔全球比例中。

1900年-1950年,德國國籍最大,其次是英法,荷蘭、瑞典、丹麥、美國、瑞士、奧地利緊跟其後。這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德國科學水平大幅度提升,整個上世紀前半部分時間,都是德國遙遙領先。

1950年-2000年,美國在戰後成功成為頂尖科學家最多的國家。美國在二戰期間不僅沒有受到戰火荼毒,而且發了筆戰爭財,人和錢都到手了。德國和英國緊跟其後,法國由於二戰受到重創,幾乎退到三線。

而經濟總量狀況:1900年-1950年,西方國家中,德國的經濟總量歐洲第一,英國和法國在其後,與三個國家諾獎得獎比例呼應。雖然美國在19世紀末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一,但是諾獎得主無法超越英法德,因為美國的歷史基礎還是太薄弱了。二戰後,美國人才都到手,加上經濟領先世界重視科研投入,才在二十世紀後半時期直至今日,頂尖科技人才最多。

日本在2000年左右,經濟達到頂峰,但那時諾貝爾獎獲得者還不多。最近幾年,日本的諾貝爾獎幾乎逐年遞增。這是幾十年來投入,長線慢慢得到了成果。

(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因此,照這個邏輯推下去,我國在這兩年才經濟體量做大,如果科研投入一直保持增長的話,應該在未來二三十年會達到一個頂尖科學人員數量峰值。但是,除了經濟因素外,我們還有許多因素要考慮。

整個大的社會氛圍以及科研氛圍。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氛圍,如何彌補坐冷板凳科研人員的心。本來就是投入一輩子可能都沒成果的事情,而別人直播一晚上可能就賺來他一個月的工資,別人投資一套房子,就夠他一輩子花的。這樣子的社會氛圍,如何讓科學家們全身心投入。不要總是給科學家創造一種清貧,淡泊名利的形象,即使一個人把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科研,他仍需要養活自己,養活一個家庭。

同樣的,一個只注重科研數量,忽視科研質量。被行政力量掣肘的學術研究氛圍,又怎麼讓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呢。所有,我們僅僅有錢了,有錢去做長期投資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公正嚴謹、包容尊重的社會氛圍,和一個自由的科研氛圍。

我們的科學發展歷史和經濟發展歷史,一直是崎嶇坎坷,這些不利於我們培養頂級科學家的因素彷彿都落在了我們這個國家。但是,我們能看到,我們在改變。

窮,我們現在已經不差錢了。可是接下來呢,接下來怎麼辦?社會環境、學術氛圍、教育制度、思維方式,這些如何去改變。這才是接下來要考慮的,也是最難的。


鎂客網

讓我們把目光拉回到2005年的一天。是年7月29日,一代科學偉人、航空航天大師錢老在病榻之上,發出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十多年過去了,伴隨著大學擴招和發展步伐,我們的大學投入與日俱增;人數越來越多;規模愈來愈大…然而一流傑出“大師”、“諾獎”獲得者卻是寥若晨星、難見影蹤。猶如錢老多年前的感慨: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呢?不妨讓我們以虛心、探究的眼光,放眼到世界性的大學教育成功範例之上。

辦大學非得一味貪大求全嗎?是不是規模和人才成正比?原來也不盡然!如大名鼎鼎、蜚聲世界的加州理工學院,就是個追求適度規模,精益求精的辦學榜樣。

這所大學只有學生二千餘人,但是該校至今已有42名校友(教授)獲得了43次諾貝爾獎!現任教授中有63名美國科學院院士,29名美國工程院院士,75名美國文理學院院士,其物理學排名世界第五、化學世界第四、基礎理科綜合排名世界第六,堪稱精益求精辦大學的典範!

再回頭來看看國內的現狀,以名列國內前茅的江浙某知名重點大學為例,有在校生4萬餘人,人數可謂加州理工的20多倍。然而令人尷尬與汗顏的是,教師中僅有院士十餘人、工程院院士十三人、諾貝爾獲得獎零人;學校也僅有七個學科進入世界前一百位……

我們的大學該如何回應“錢學森之問” ?大學如何才能成其大?!至少已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許多大學現已基本不出“大師”了,象錢老等“大師”榮耀,傑出學長,往往也只是教科書上傳說和故事。

君不見,不少大學裡官多“家”少,許多官員博士帽子滿天飛!學術腐敗,論文抄襲,熱衷排行,拜金主義,沉渣泛起……

在一些個大學,“秉燭夜讀”、通宵達旦等濃厚的學習氛圍少了,而校園經商、豪車比闊等不學無術、形而上學的東東卻多了,以致有些無聊之人在某大學拍到了一輛蘭博基尼、法拉利,就可以讓他們興奮地討論上大半天。

甚至還有人總結出了所謂“出高官最多的八所名校”等一些相當無聊的閒扯話題,發生在神聖的學術象牙塔內,這等咄咄怪事,何其荒誕不經,發人深省!

其實,錢老多次提出的世紀人才疑問,他的老師、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早在八十年前就給出了響亮的答案——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而言,當今大學之所以謂之“大”,非是面積如何之大;人員何其之多;行政級別怎麼之高;而是必須有大師,經常出大師,人才輩出,大師地位尊崇無比的校園和地方。


霍小姐的八卦爐

錢學森在2005提出中國教育為什麼培養不出世界頂級人才的質問。引發科技教育界的大討論。我覺得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首先要弄清這個頂級人才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僅僅是指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國確實只有屠呦呦和莫言。但我國在激光技術、量子通信、反衛星武器、雲計算、航空航天、橋樑建造、高鐵建設、低溫物理、水稻雜交等等諸多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沒有國際人才的支撐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多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的。

第二,從中國近代的教育發展看。解放前,中國雖然全面落後,但國門還是開放的,像楊振寧、吳健雄、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傑出的科學家都是在那時留學歐美,藉助先進的技術支持和良好的科研環境,才學業有成有所建樹的。六十年代,中國受到美蘇的全面封鎖,接著又經歷了十年浩劫,中國教育幾乎全面崩潰。1977年開始恢復高考制度,而後走出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誤區,從1983年實行高中三年制教育,才使中國基礎教育慢慢步入正常軌道,到今天不過三四十年。而科學研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訓練,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成為知名科學家,可能要傾其一生。



第三,社會大環境造成了許多尖端人才的大量流失。改革開放初期,留學歐美的一流人才回國的極少,到現在中科大、清華等中國名校仍被稱為歐美國家的人才培養基地。再加上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又一批人才不願甘於清貧,從事艱苦的科研工作,而選擇從事金融貿易等掙大錢的行業。


嶺秀1

頂級人才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擁有與他人不同的感悟和體驗。頂級人才需要的是成長環境。不是教育,不是很牛的人去指導出來的。中國的教育一直認為人才出自學校的系統教育。系統教育可以培養大量類似的人才,卻侷限了天才。思路,角度都不同。所以,願意學習的,卻不按照學校的方式學習的人,就要特別對待。那可能就是頂級人才。很稀有。跟熊貓還稀有。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頂級天才有頂級天才的特質。★補充★看了回覆,有幾種看法,比如:1.必須學完現在的知識。2.現代知識太多,難以再出獨立研究的大師。3.環境不好。等等。其實,這些內容只要觀察頂級科學家,歷史人物,答案並不難發現。\n首先,頂級天才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現代知識都講邏輯,卻有個本質越來越被遺忘:真相。知識是什麼?不是邏輯。邏輯再好,現象出現了,邏輯就要跟著改。那麼多論文有意義嗎?沒有任何用處。因為,我們需要的是真相。是事實。不是解釋。所以,古代學問,從來都是頂級天才創造的。沒那個本事發現真相,只能學書本上人家畫出來的。所以,有一些人覺得需要從頭學完,這是對天才的不懂。也是中國不能出頂級天才的原因之一。頂級天才會吸收現在的知識,也只是做參考。看一眼,知道有這麼回事。並不會一句句的記住。頂級天才們,看的只有現象。發現真實。那麼,知識有什麼用呢?都是多餘的。如同大家都覺得要了解蘋果,就要看懂一萬個蘋果的學術論文。一輩子就浪費了!天才只要上前咬一口。頂級天才,會掰開蘋果,吃一口,再仔細看其他,不會陷入已知學術的框架裡。中國大學裡,能不能培養頂級天才?普通天才?就是這個對待現象的態度上出現了結果。


一元心理

這個問題,歸根結底。

沒錢、沒錢、沒錢,沒錢能辦什麼事兒?搞科研?

錢學森在自己高齡之年,問出了這個問題,你認為他真的不知道答案?

他只是明知故問而已!

很多普通人都能對這個問題說出個123來,更何況錢學森這樣的無雙國士?

那麼我為什麼說這個問題簡單表述就是沒錢呢?


一、現代科研靠團隊

在曾經國家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可以依賴一個回國的錢學森,造出導彈。

因為那是幾十年前。

但是現在呢?

現在的科技發展,已經不是一個錢學森、袁隆平、鄧稼先這樣的個體英雄可以造就的。

現代科技,必須要科研團隊,請注意,是團隊。

互聯網剛出現的時候,報紙上天天是天才黑客。

現在呢?深圳街上遍地是騰訊的高級工程師。

移動終端剛普及的時候,蘋果手機讓世界矚目。

這才幾年,誰的手機還能夠讓世界震驚?

在二戰前,物理學出現過很多後來霸佔了教科書的名字。

但是在二戰後呢?幾乎沒有。近幾十年的諾獎得主,還有幾個不是團隊合作的?

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單打獨鬥的英雄已經很難出現了。

而科研團隊,才是國家科技發展的關鍵。

但問題是,科研團隊要花錢去養啊,沒錢誰幹活?難道科研人員辛辛苦苦拿著低工資?

就算是天天喊無私奉獻,可隔壁美國可是高薪聘請吶!

頂尖科學成果產生需要科研人員長久的投入巨大的精力。

而科研人員也是人,他們也要養家生活。

如果沒錢,科研人員往往會分心於賺錢等急功近利的項目。

更可怕的是科研心態沒有了,就更難做出成果了。


二、民科當道,社會反智

每次我看到有新聞說民科發現引力波和量子物理學的秘聞的時候,我都想發笑。

我說句難聽的話,起碼在量子物理學這塊,沒有接觸過基本大學物理知識的人如果能懂,

我只能說你是60億人當中的人才!

所以我極度反感民科。

但民科為什麼能夠大行其道?因為社會整體都在反智!

為什麼反智?還是缺錢。

缺錢導致國民沒法都接受高等教育,影響了社會對於知識的理解。

我可以直白的說,支持民科不就因為他們沒讀什麼書反而可以去和科學家們叫囂?

但是你看哪個真正搞科研的人會去反駁民科?

就想大象不會和螞蟻較真一般。

西方很多科學家都出於讀書世家。

自文藝復興以來,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物質漸漸充分,衣食足而知禮節,重知識,理性主義逐漸濃厚。

這才有近數百年科學人才輩出。科學世家,夫妻科學家,父子科學家屢見於世。

這是為什麼?

老祖宗已經告訴了我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沒錢,所以反智。


三、沒錢你讓誰去搞科研?

現在我們國家,經濟是真的發展特別快,但是精神卻遠遠落後物質。

我們做出每一個決定的時候,考慮的最多的一定是我們自己的利益。

現如今為什麼我們國家出不了傑出的科研人才。為什麼高校的很多教授都不認真科研,而是更多的選擇去接項目,開公司?

因為作為國家給的工資並不能讓他體面的生活,他考慮自己的利益,就會去接項目賺錢。

不是我們中國人不夠聰明,也並非應試教育扼殺了我們的創新能力,

而是我們國內的高校環境倒逼很多教授不搞科研。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眾教育註定了教師群體的擴大,也就註定了相應薪資的減少。

我們的經濟水平什麼時候發展到能夠給予科研人員足夠的待遇吸引他們去搞科研的時候,諾貝爾獎就離我們不遠了。


最後一句話,國富民強,方可科技發展。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我們最大的優勢在哪裡?

有說人口基數大,2億人出一個羅納爾多,也能湊十一個人上場踢足球,有三五個羅納爾多,那比賽也就不會輸的那麼難堪。這個假設理論上說得通,整個巴西就兩億人,可巴西出了一堆足球巨星,中國男足還是那個男足。

理論推理的缺憾是忽略了天賦。

我們的優勢,是制度優勢,舉國力量辦大事。

以當年的科技實力、財力,兩彈一星是搞不出來的,但國力裡面最重要、最具活力的是人力,人的理想信念可以大於天。

錢老晚年提出的問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教育模式問題,可以說,不論什麼模式都可以培養出人才,問題是,這樣的人才是不是具有遠大志向,有無為國獻身的精神,具備不具備大無畏的氣概,能不能知難而進,有了這些精神,即使天賦差些,也可以通過勤奮彌補,勤能補拙。

錢老是系統論提出者,教育與人才培養是一個大系統,而人才相對於一個國家,不僅僅是具有掌握世界前沿科技的能力,還要有報國之心,只有兩者合起來,對國家來說才是真正的人才。

“錢老之問”應該有了比較好的答案,這樣的人,如今遍佈在各個領域。從工程學的角度看,每年幾百萬的本科畢業生,我們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師群體,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奮鬥,捷報頻傳,一個個好消息傳出來,時不時就冒出個世界第一。

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如今,已經具備了萬馬奔騰。

至於最尖端的領軍人才,成長規律應該有幾個條件,環境、天賦、抱負,看起來簡單,其實,相對來說,可遇不可求。


布衣吳新建

這問題就好比,中國足球為啥出不了人才一樣難破解。搞明白中國足球,就搞明白錢學森之問。

其實中國足球說是青年隊的問題,科技人才說是教育方法的問題。其實吧,還有中國武術的問題。

錢學森之問,和中國足球進不了世界盃,

中國足球的問題搞明白,錢學森之問也就明白了

其實錢學森同樣提出的中國足球之問,缺錢?缺設備?缺訓練?缺教練?

解決了中國足球問題,就能解決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中國足球,中國武術,中國功夫,放在一起找原因,一個破,全都破。

經常有人問,為啥13億人找不出12個能踢球的?找出幾個貝克漢姆?一個都沒有?

為啥13億人裡找不出幾個錢學森?為啥中國這麼多人力,沒有錢學森?

為啥13億人找不出一個能打的李小龍?黃飛鴻?霍元甲?

啥原因?不知道,不過偶知道的是,一通百通,一破百破。擊破一點,整個皆破。

各位努力找答案,只要能找到一個破解,其他全部破解

為啥中國學校培養不出足球人才?足球之問。

兩個放一塊找問題,互相研討,有利於分析問題。

千里馬常有不缺,伯樂難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