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玉米種子貴?

玩啊玩539

首先現在玉米種子價格確實特別高,一畝地667個平方的單粒播玉米種,4斤左右的重量,普遍零售價格在50到65之間。而4斤玉米的價格,不到4塊錢。為啥相差這麼大呢?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研發成本高,二是銷售費用高。

首先研製出一個成功的玉米種並不容易,從選取父本母本,到培育,再到審核,基本上需要5到10年的時間。這個成本還是比較高的。並且玉米種在生產,篩選,包裝上成本也比普通玉米高不少,所以玉米種價格會比較高。尤其是新品種,企業要迅速收回前期研發成本,定價都比較高,並且有專利的保護。而958這種老品種,價格就低很多。

二是銷售成本特別高。其實大部分種子,只看育種的成本是很低的。有粉絲留言說過,他們給一些知名種子公司育種,地頭的收購價格也就是2塊多一斤,為啥到農民手裡就是15,20一斤呢?除了企業收回研發成本,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銷售渠道的費用。

一包零售價格60的玉米種,一般廠家的底價是28到35元,再有代理商按照40到45元給零售商,最終零售商以50到60元給農戶。但中間都有返利,廠家給代理商返利,代理商給零售商返利,而且都規定不能降低銷售價格,更不能跨區域銷售,否則就會扣除返利或者取消合作,罰款。更有甚者,為了維持這樣的銷售方式,廠家只報零售價,不告訴代理商和零售商低價,防止出現價格競爭。所以對農民來說,只能到指定的零售店購買,價格自然就高了。

這也是為什麼農民買玉米種,經常遇到各種預售,贈品活動,請客吃飯,觀摩會等等,利潤使然。這也是為啥種子公司寧願把庫存玉米種存冷庫,也要對外說缺種子,限制供應。


農藥百事通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也發表幾點看法,種子價位相對於市場糧食價位確實高出不少,就玉米來說,種子每斤在5元靠上,而糧食每斤1元相差五倍。這還是少的,像先鋒公司的工種子價位每斤在10元上下。種子價位高自然有高的理由!下面談幾點。

種子研發週期長

對於一個品種來說,從組配、選育到上市沒有個五六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中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我們油菜育種來說,每年雜交期間要請大量的工人師傅輔助幫忙做雜交組合,這些人力研發成本是沒有底的,甚至有些育種家,幾十年的辛苦投入尚且無法換回一個品種的產出。自然導致了品種通過審定後價位較高的情況。

制種種子產量低

對於制種田來說同我們的大田來說區別是很大的,就玉米而言現在幾乎全部是雜交種,而雜種的制種流程是父母本雜交,因此在種植的時候,是通過父母本隔行種植來進行組配製種的,也就是說只有對於母本行是要進行人工去雄的,中間的人力成本代價也是不低的,並且收穫的時候只收獲母本行,並且父母本行間距要比我們普通的田間行距要大的多。這樣一來,制種田的產量方面也就可想而知了。比如說普通的玉米田能夠收穫1200斤,而制種田能夠收穫300斤種子就不錯了(每畝)。

審定消費中間費用

最後一點就是種子在審定過程中比如檢疫費用、運輸費用這些中間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不要覺得這些雜七雜八的小零碎不是錢,堆積起來的費用可就高了。

因此來說,種子價位高是有高的道理的,並且為什麼玉米產業相對於其他如水稻、小麥、大豆種子行業投入高呢?因為玉米幾乎全部為雜交種,農民需要購買種子,種子商能夠從中賺錢,自然有研發動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只有能夠研發的持續性投入,才可能有農戶持續的高收益保障。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諮詢,為您分享跟多農業科學信息。


科學興農

謝謝誠邀,我是鄉村旅遊達人,就這個問題,我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由於本人出身在南方的鄉下,世代以水稻種植為生。小的時候,看到大人在割完稻子後,會精選一部分稻子出來,用來來年留種,週而復始,春種夏收,夏種秋收!但每一季的產量,都基本上維持在500斤以內,相對於今天的產量來講,低了將近一半。



但為什麼今天的水稻產量會達到這麼高呢?這主要是雜交水稻的興起,雜交水稻現在已經是在全世界的水稻種植區進行了推廣,也基本上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雜交水稻的產量高,但是雜交水稻的種子,卻不是上一季的稻子精選出來的,並且由於稻種源,技術,氣候等都決定了要有專人專項才能生產製作的,而不是每個農戶都會生產的,並且,雜交水稻的種子產量非常低,畝產最多在500斤左右,但維護成本至少比普通的水稻高了一倍不止。所以,雜交水稻的種子賣給農戶時,往往達到了50元一斤以上,但由於其產量高,抗病強,口感好,成熟期短等優點,很多人還是願意購買,而不願意種自家留種的那種稻種。



現在我們說回玉米種子,玉米種子與水稻種子基本上大同小異,假如不想買雜交的種子,也可以種自己上一季留下來的玉米種子,但在產量和口感上,肯定會大打折扣的,所以,農戶為了增加產量,增加抗病性,基本上會去種子站購買雜交玉米種子,但這種種子,由於獲取過程複雜,產量低,價格肯定就會比普通的玉米貴得太多了。


一個雜交玉米種子,是要經過3-5年的母本和父本的選育和提純,從中選育出能用的母本和父本,然後母本和父本組合雜交出種子在實驗,在選育出抗病、抗倒、豐產的組合。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有的十年都出不了選育不出一個好的組合。選五出好的組合以後再經過兩到三年的單位對比實驗,如果跟對比品種強就保留,如果差就直接淘汰。強的品種經過兩到三個省審,時間是2-3年,省審定以後,可以推向省審區域。如果國審會再耗費時間,然後推向國審審定的區域。這就是一個雜交種子的過程。耗費時間、人力、財力,無法估計。


種子生產單位和種子繁育基地

省審或國審編號下來以後,那麼該品種就得繁育雜交種推向市場。在繁育基地更是耗時耗力,繁鎖而又嚴格的制種要求,如有一點疏忽就會造成整個基地毀於一旦。

種子繁育出來以後,經過檢驗檢疫合格以後,在有生產單位進行種子精選,然後小包裝大包裝等一系列的嚴格的條件才到市場上。


以上所有都需要大量人工,大量財力,外加雜交種子產量低,也就造就了雜交種子的價格高。


農人雙喜

肯定比玉米貴呀,玉米種子的培育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都是些技術活。比如說考慮當地的土壤氣候變化,都得高學歷的人經過科學研究。

還有一點,種子培育好了,就得需要做廣告推廣,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再有就是層層的經銷商中間商,不像在網上購物那樣。

我想,這應該就是種子貴的原因。我們家一年都要買將近一千多塊錢的玉米種子


竹影清風

我認為玉米種子貴的原因:

一、玉米種子經過研發、培育、精選、運輸、銷售等多種程序,各種商業週轉,成本肯定會上升的,價格也隨之上漲,還有做做廣告,費用都得疊加。

二、目前的玉米種子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不能連續做種子用,只能到指定的種子商店裡去購買,這哪有不貴的道理!大家說是不是?說的不全面,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