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肝滿、腎滿、肺清皆實,即為腫

《黃帝內經》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肝滿、腎滿、肺清皆實,即為腫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肝滿、腎滿、肺清皆實,即為腫。肺之雍,喘而兩胠滿。肝雍,兩胠滿,臥則驚,不得小便。腎雍,腳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脛大跛,易偏枯。心脈滿大,癇瘛筋攣。肝脈小急,癇瘛筋攣。肝脈騖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喑,不治自已。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

腎、肝並沉為石水,並浮為風水,並虛為死,並小弦欲驚。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

心脈搏滑急為心疝;肺脈沉搏為肺疝。

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髒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脈來懸鉤為常脈。脈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與人言。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己。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脈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奪也,草幹而死;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脈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脈至如橫格,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脈至如弦縷,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三十日死;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而死。

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脈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熟,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脈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足也,季秋而死。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參考譯文

肝經、腎經、肺經脹滿者,其脈搏必實,當即發為浮腫。

肺脈壅滯,則喘息而兩脅脹滿。肺脈壅滯,則兩脅脹滿,睡臥時驚惕不安,小便不利。肺脈壅滯,則脅下至少腹部脹滿,兩側脛部粗細大小不同,患側脾脛腫大,活動受限,日久且易發生偏枯病。

腎脈和肝脈均見沉脈,為石水病;均見浮脈,為風水病;均見虛脈,為死症;均見小兒兼弦之脈,將要發生驚病。腎脈沉大急疾,肝脈沉大急疾,均為疝病。心脈搏動急疾流利,為心疝;肺脈沉而搏擊於指下,為肺疝。太陽之脈急疾,是受寒血凝為瘕;太陰之脈急疾,是受寒氣聚為疝;少陰之脈急疾,是邪乘心腎,發為癇厥;陽明之脈急疾,是木邪乘胃,發為驚駭。

脈來如仰臥的刀口,浮取小而急疾,重按堅大而急疾,這是五臟鬱熱形成的寒熱交併於腎臟,這樣的病人盡能睡臥,不能坐起,至立春陽盛陰衰時就要死亡。脈來如彈丸,短小而滑,按之無根,這是大腸的精氣不足,在初夏棗草樹生葉的時候,火旺金衰,就要死亡。脈來如草木之花,輕浮柔弱,其人易發驚恐,坐臥不寧,內心多疑,所以不論行走或站立時,經常偷聽別人的談話,這是小腸的精氣不足,到秋末陰盛陽衰的季節就要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