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的曹操攻不破的長江防線,為何司馬炎能勢如破竹般拿下?

秦長彬

曹操的祖父曹騰,據說是漢初名相曹參之後。

曹家確實混得夠慘,不過三百多年的功夫子孫只能靠到內廷充當宦官來裝點門面。曹騰還服務過四代皇帝,堪稱四朝元老。

曹嵩是曹操的老子,沒有什麼本事,卻用錢買了太尉的官兒。

這官可不得了,三公之首,相當於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

曹嵩能夠名留青史,既靠爹也靠兒子,他這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曹操這個兒子。

三國之中,唯有曹操屬於全能複合型人才。簡直就是加強版的馬雲。

自從孟德獻刀事洩,曹操就開始琢磨著單幹了。

34歲那年,曹操在陳留散盡家財,收留了一干英雄豪傑,正式建立了創業班底。

包括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這屬於嫡系。兄弟近親。

曹操自起兵日起,掃蕩黃巾,擊潰張楊,屠佔徐州,生擒呂布,剿滅袁術,收降張繡。用了不過十年功夫就與袁紹平分黃河南北。

黃河北面四州都是袁紹的,黃河南面基本都是曹操的。

當時的天下,除了孫權、劉表、劉璋、張魯、馬騰,就只剩北面袁紹和東北的公孫家族了。

官渡決戰,曹操出奇制勝,以少勝多。又用八年蕩平河北。

至此版圖初定,大約也是曹操鼎盛的前夕了。

曹操攻不破長江防線,為什麼呢?

二十年戎馬生涯,都是馬上的功夫,曹軍陣營裡沒有南方人。

再說那時西北未定,益州還有張魯、劉璋盤踞著,荊州不過佔領了南陽郡。

曹操無法從河南湖北一帶南下。

南方的天氣成了對付他的最好武器。

終其一生,曹操也只能飲馬長江北岸,始終沒能踏過去。

到了司馬炎時代可就不同了。幾十年滄桑鉅變。三國時代的精英可勁兒死光了。

幾十年的相對安寧時期三個國家都形成了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不思進取,只想著自己一畝三分地。

這不263年,鄧艾攻破成都,蜀漢滅亡。姜維數萬大軍未敗,都已收到了後主的降書。

後來姜維用計,未遂,魏國兩大戰將鍾會、鄧艾身死。

死了雄霸一方的戰將,曹魏就該亡了,司馬炎篡位的時候,曹家竟無一人是男兒。

就這樣和平交接。

又過了十幾年。司馬炎收拾完曹魏和蜀漢的殘餘勢力。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數路大軍攻克東吳。

三國的平衡一旦沒有,弱小的國家只有滅亡的份。

孫皓在東吳倒行逆施,早已被臣民恨透。

遙想當年曹操面對的,可都是劉備、孫權這樣的英雄之主,手下更有關羽、張飛、周瑜、魯肅這樣的蓋世英才。

時代不同了,沒什麼本事的人只要有外在實力必然可以統一弱小的一方。

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繁榮時代之後的衰敗。


陸棄

長江,自古以來就是天蟄之地,是天然優異的防禦工事。歷代居於南方的統治者都倚靠長江來抵抗北方的攻擊,像三國時期的吳國,倚靠著長江與魏蜀形成三國鼎立的形勢。但曹操沒有畏懼長江之險,也出兵攻打孫權,不過沒有攻破長江防線,反而是等到司馬炎的時候,才渡過長江拿下吳國,兩人都是打吳國,為什麼司馬炎能成功?曹操攻打孫權時,他有兩個主要敵人,一是劉備,二是孫權,而孫權與劉備是同盟關係。曹操一打孫權,劉備就會幫助孫權,曹操再厲害,也架不住兩人的攻擊。赤壁之戰就是例子,劉備與孫權合夥把南犯的曹操趕回了北方。再有孫權長年經營江東,水軍實力雄厚,曹操士兵大多是北方人,不懂水性,在南方水土不服,常發生瘟疫,在長江交戰自然是出於劣勢。

司馬炎能打下吳國,在於情況同曹操相比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吳國內部,君主孫皓昏庸暴虐,壓榨百姓,猜忌將領,手底下的將領普遍不滿,向西晉投誠的將領很多,吳國經過孫皓折騰,國力被敗的已經差不多了。孫皓對西晉的威脅,毫無戒心,有時也派兵攻晉,但多因草率而無功。他迷信長江天險可保平安,從未認真在戰備上下功夫。而西晉,繼承了魏國的衣缽,實力是扶搖直上,國力足夠支撐攻打吳國。再者魏國早把蜀國滅了,吳國沒了遙相呼應的外援,可以說是孤立無援。


西晉滅掉吳國,也在於積極準備。在泰始五年(26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軍事重鎮荊州,著手滅吳的準備工作。羊祜沒有跟吳國直面對抗,反而是“溫水煮青蛙”,對吳國將領打的“感情牌”。羊祜知道吳國將領士兵常常沒有軍餉,連飯都沒的吃,就派人向吳軍送酒送肉。這招實在是太精明,因為有什麼比人填飽肚子更重要的呢,吳軍士兵自然樂意投靠有飯吃的羊祜。還有就是操練水軍,吳國最大的王牌就是水軍,為了打敗這張王牌,司馬炎便在長江上游的益州訓練水軍,建造戰船。司馬炎的準備長達十年,這十年不僅拉攏了吳軍士兵的心,還把自己水軍實力提高了。西晉攻打吳國時,制定了合理戰術,水陸兩軍並進,所以西晉能長驅直下,沒有什麼阻礙。

曹操沒有打敗孫權,而司馬炎能打下吳國,並不是曹操能力比司馬炎差在於時代不同,面臨的敵人實力也不同。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這其實就是時也運也命也。。三國是一個神奇的時代,那一個時代真的是英雄輩出,我們會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很多英雄會在那,一時刻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其實現在想想,並不是那個時候的人才多而實惠,亂世出英雄就表明那個時候大家願意去做投機,有抱負的人投機心理也重,所以他們就嶄露頭角了,而在和平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消磨了那種嶄露頭角的意志,每個人都固步自封,所以就造成大家沒有那種進取的意志,最終被歷史淘汰。


三國時期,曹操攻打長江防線,是,赤壁之戰,被孫劉聯軍火燒聯營,造成龐大的損失,使得曹操之後再也無力一統天下,天下三分就此定定,曹操那麼雄韜大略,的人,但是在面對長江防線的時候卻一敗塗地,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的對手是孫權和劉備,孫權和劉備,作為當時的一時豪傑,手底下的人才濟濟。這些人都是屬於所說的投機客,而這些投機客們,每個人都是用生命和自己的能力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而其後到了司馬家,代替曹家成為新的王朝的時候,司馬炎所面對的卻是偏安已久的,東吳孫家。東吳在當時已經和平了上百年,這個時間就像我所說的一樣,所有的人都消磨了戰鬥的意志,也不需要去靠自身的奮鬥,就能夠博得榮華富貴,而這樣的情況,必然消滅了一隻所有的人,都不思進取,這樣面對,司馬家的,進攻不一敗塗地才怪。


愛吃魚43139

孫權不搞大屠殺,不用老百姓製作人肉脯,不會殺降卒。以曹操的才幹能平定北方還全靠擁護漢室這塊金字招牌再加上袁紹,劉表,孫策早死這樣的好運氣。濡須之戰四十萬曹軍被七萬吳軍逼平也算了,還被孫權當猴耍來了次草船借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