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臨死之前,紀曉嵐為什麼救不了他?

HR111666999

和珅之死,真正應驗了一句話作為典範:伴君如伴虎,從來帝王最無情。

和珅之死,可以說是乾隆嘉慶父子雙簧聯手坑的。乾隆一方面知道和珅的毛病,但是對和珅懂自己小心思,溜鬚拍馬是很受用,另一方面知道和珅只是貪財無他,沒有必要殺,且將他養肥了送兒子。


而嘉慶呢,早年在乾隆打算立他為太子的時候,和珅就大力阻止,這已經算是結下了樑子。只是當時乾隆還在,和珅還是乾隆的寵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嘉慶可不得夾著尾巴做人,忍著麼!

其次,嘉慶一向看不慣和珅的貪汙受賄,他的政治主張就是查察吏治腐敗,和珅可謂是首當其衝。

嘉慶新君上位,自然要換掉一班舊臣,這是歷朝規律,得培養自己穩固皇權的親信!和珅作為前朝黨魁,一心想著為乾隆辦事,似乎從來沒有向嘉慶示好過,這就嚴重威懾嘉慶皇權了,不是友就是敵。
(嘉慶)

朝中好多人結黨營私,嘉慶不好抓一大把,費事費力,但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先把和珅拿下,把他的死黨福長安拿下,其他的自然樹倒猢猻散,烏合之眾也就好對付多了。

殺了和珅,嘉慶在民間威望馬上起來了,當時民間誰人不知和珅貪?誰人不對他深惡痛絕呢?這也怪和珅自己不知收斂了。

而且,乾隆留下的國庫是空的,養著和珅就是為了殺他抄家給國庫開葷!有了錢,才好治國。

所以,是乾隆與嘉慶有意殺他,而且殺心明確,誰能阻攔?一不小心還可能被作為黨羽誅連。
(紀曉嵐)


我們再看紀曉嵐這時候,已經77歲,他不過是個協辦大學士,與和珅文華殿大學士可是差了三閣三殿啊,不是一點點,充其量不過是當初乾隆看重他文采,讓他去修《四庫全書》罷了。雖然他與和珅交情不錯,為上下級,但是他官微言輕。我們再看,即使是嘉慶妹妹十公主也就是和珅兒媳去求情又如何?也不過免了個凌遲或者遊街午門處斬,還是被賜三尺白綾讓他自殺。紀曉嵐何等分量自己還是掂量得清的,他比十公主如何?恐怕去救了,人沒救上,還搭上了自己身家性命。當年他曾經為了一位朋友向乾隆求情,乾隆就破口大罵:我以為你有文采才讓你修書,哪裡敢枉加干涉我的國政?!


所以,紀曉嵐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沒能力也沒地位去救。並不如影視說的那樣傳神。充其量只是皇帝有文采的侍從而已。


不書三少

不請自來,這個問題其實答案也是比較簡單的,不難理解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和珅非死不可,紀曉嵐想救也救不了

這是一個大局,早已佈置著,紀曉嵐無能為力

和珅非死不可,原因很簡單,這是乾隆留給嘉慶這個新帝的禮物。所謂伴君如伴虎和珅自以為自己聖眷不衰,其實乾隆早已下好了套等著。那所謂的免死的聖旨裡面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留全屍。

和珅做的事情乾隆知道,但是他需要依靠和珅,需要和珅幫他聚斂錢財供他揮霍。所以他一直重用和珅。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對於和珅的權利他總是很小心翼翼的制衡著,不會令和珅做大。

而等乾隆退位之後,讓嘉慶來辦了和珅,一方面乾隆可以令和珅的財產留給新帝,一方面可以殺一儆百,樹立威信。

和珅是誰?先帝最寵的臣子,卻死在了新帝的手上,讓他們意識到一朝天子一朝臣

2輿論要和珅死,槍打出林鳥

和珅入獄可以說是樹倒猢猻散,大多數人倒戈相向,目的不言而喻。新君要殺一儆百,那就死和珅算了,他們可以明哲保身。而這個時候紀曉嵐出手相救,非但救不了,反而會觸怒新君,招來橫禍。

並且對於嘉慶來說,和珅的權利太大,絆倒和珅對於他來說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他可以把和珅這部分的權利空缺全部變成自己的,新帝上位,不會有人敢反對或者暗中做手腳。

3和珅罪名坐實

和珅生前所作的事情很多是為乾隆做的,但是他是臣子,只能為帝王背黑鍋。加上他自己本身確實不乾淨。貪汙受賄、殺人取命的事情沒少幹,把柄眾多,不管是哪一項都足夠他死的。

這些罪名都被坐實了他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反駁。可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殺和珅合情合理合法。


玄幻小子

題主說要紀曉嵐救,我覺得太高看紀曉嵐了,畢竟紀曉嵐還沒那麼神。

一、在電視劇裡,和珅和紀曉嵐一直是死對頭,其實在歷史上,他們的關係是不錯的,算是至交。其實和珅這個人為人圓滑,處事小心,除了阿桂等人,大多數官員對他印象還是很好的,而紀曉嵐算他諸多官友裡的一位。

而且和珅與紀曉嵐一起共事長達十多年,這期間和珅一直是紀曉嵐的上司,有了這層關係,如果和珅倒臺,紀曉嵐能救的話,若是在早年他是肯定會竭盡全力的。

二、但紀曉嵐能咋幫呢?雖說和珅是紀曉嵐上司,但紀曉嵐卻比和珅足足大了近26歲,在和珅死的時候,紀曉嵐已經七十多歲高齡了,他又能做的了什麼?

況且晚年的紀曉嵐早沒了之前的豁達,他變得閉塞狹隘、奢侈好色,在他的眼裡只有自己,晚年的他雖身體健康,但整天沉迷於酒色,他是不會去給自己添麻煩事的。



三、紀曉嵐只是個協辦大學士,是個編書的總纂官,管文學的,並沒有實權,況且他對政治也不感興趣,紀曉嵐能拿什麼實力去救呢?有什麼資格救呢?

紀曉嵐在電視劇裡神機妙算,工於心計,但真正歷史的紀曉嵐並不如電視劇裡的精彩,他確實是文采出眾,但他的貢獻僅表現文學方面,比如修築《四庫全書》等,但並無他能。乾隆曾評價紀曉嵐:“不明事理,猶如娼妓。”這也說明紀曉嵐並不是那麼神,甚至有點稀裡糊塗。

總結:紀曉嵐沒有硬實力,也沒有電視劇裡那種能說會道的“攻心計”,加上晚年的紀曉嵐整天忙於“正事”,也拿不出時間,又怎麼能救當時被皇帝親自賜死的和珅呢?


友人帳下夏目君

俗話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是乾隆留給嘉慶的最後大禮物,乾隆攬權60多年,會看不出和珅貪汙?乾隆不殺和珅,不代表他不知道和珅貪汙受賄等等的壞事,只是乾隆需要和珅,和珅給他錢花,幫他背鍋,懂得乾隆的一些小心心思,當然了,和珅也是有一定的能力,比如他精通多種語言,會辦事等等,乾隆一死,嘉慶就可以動手了,乾隆後期,國庫銀兩也被乾隆花的差不多了,剛好查抄和珅全部家當,又有錢了,以前的錢,又不好流通國外對不對,抄家後就全部是皇家的了……嘉慶要搞和珅,也早有放出風聲了,你們這些當官的,要學會站隊,別站錯隊伍,不然你也跟著和珅一起死,別說紀曉嵐不救,他想救也不敢救,劉墉也一樣,十格格找他哥嘉慶求情,也沒用,總的來說,和珅死是大勢所趨,換做你是紀曉嵐,你就懂了,救不得,正所謂,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蟲蟲kisweby

和珅,真的非死不可,這一切都是愛新覺羅的陰謀,或者說是當位者的必要手段。

(王剛老師扮演的和珅真的是目前最為讓人深刻的了)

在這裡首先感嘆一下,我個人覺得和珅是個悲劇人物,一手被弘曆提拔,保駕護航直至而終。縱觀一生,真的有“夫復何求”的感覺!和珅自己也知道,自己是被弘曆種下的一顆麥苗,而自己的結局在種下的時候已經看到,秋天到了總有人通過收割自己,而獲得麥穗,不管這個人是不是親手種下自己的人或是他的接班人。

迴歸正題,紀曉嵐作為和珅的下屬,同時也是屬於IQ發達的一類人,怎麼能看不出和珅必須死這一結局呢?“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收穫的季節到了而已!


喔噢這隻蝸牛好快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按民間傳說和電視劇裡面的說法,和珅和紀曉嵐是一對歡喜冤家,但你要說他們是死對頭,也不過分。這麼個對頭被皇帝弄死,紀曉嵐救什麼救?

但是這只是戲說,當不得正史。實際上,在波雲詭譎的官場,紀曉嵐和和珅都能屹立這麼多年而不倒,說明他倆根本就不是什麼勢不兩立的死對頭。相反,不少史料表明,年長和珅不少的紀曉嵐倒是蠻欣賞這個才氣很好的後輩,而且說實在的,紀昀也真的沒有電視劇裡面演的那麼正直。

那麼為什麼和珅要死,紀昀不救呢?這也很簡單,首先,和珅確實是個禍國殃民的傢伙,於國於民,只要紀昀還有一絲良知,就沒有必要去救這個傢伙。

其次,殺和珅是皇帝的主意,並不是任何其他人的。作為清朝的臣子,尤其是侍奉老皇帝乾隆這麼多年的人,他非常清楚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跟皇帝頂著乾的結果就是把自己也搭進去。

還有就是,說實在的,紀昀和和珅關係也沒多好。這一點我們都可以理解,倘若不是和你至交或者是利益關係極其緊密的人,你會去救他麼?不太可能吧?

所以,作為一個混跡官場這麼多年的老油條,紀昀不救和珅是明智的,救和珅才是真的失了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