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华为征战欧洲,成绩斐然

由于国内的手机市场逐渐的饱和,手机更换次数的频率也在不断减少。而全球增速放缓的背后,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差异日趋明显。目前主要有三种发展阶段,以美国和西欧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还有印尼、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从新兴市场向成熟市场过渡的准成熟市场。所以国内的手机生产商们都选择出海征战,打开海外的市场,来扩大自己的市场。

小米,华为征战欧洲,成绩斐然

这两年的出海热引发国内的厂家都在积极的扩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的广阔,都取得了斐然成绩。现在国内的争得一片火热,原本海外市场的广阔,大家都可以各自为战,但是现在小米和华为在欧洲相碰了。

Canalys的分析报告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疲软对欧洲造成冲击,出货量同比下降6.3%,创下单季度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西欧首当其冲,下降13.9%,出货量达到3010万台。中欧和东欧虽然规模较小,但仍是一个增长区域,受俄罗斯的强劲推动,上涨12.3%至1590万台。

小米,华为征战欧洲,成绩斐然

整体的出货量在下降,其中小米和华为都是一个增长的姿态存在,而苹果和三星的出货量下降了。其中,小米以逆袭的姿态使得自己的出货量同比增长率是超过了999%。以增长率来看,华为和小米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虽然华为的增长率只有38.6%和小米相比,少了不只是一大截。但是从设备出货量来看,还是华为深耕的效果更大。

Canalys分析师Ben Stanton表示:“这是欧洲智能手机的新时代。“剩下的几个增长市场不足以抵消饱和的市场。我们正在从一个发展时代走向一个周期时代。这给现任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几个小品牌离开市场。“

适应新的市场动态,前三名供应商都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 由于华为和小米对其低端和中端型号产品施加压力,Samsung 仍然处于顶级水平,出货量超过1500万部智能手机,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5%。但Galaxy S9的高价以及日历年早些时候推出的Galaxy S8的价格比前一年大幅上涨,并帮助三星提升了超过20%的出货价值。

  • 苹果跑赢大市,出货量超过1000万部,但仍下降5.4%。按照发货量的百分比,iPhone X从第四季度略微下降到25%左右,但它仍然是该地区最好的航运智能手机。随着年度的推进,苹果更大的投资组合战略将变得更加重要,其第一季度出货量超过25%的iPhone SE,6和6S - 两年前的型号。然而,这种更大范围的出货量抵消了价格上涨带来的价格增长。

  • 华为逆势而上,增长38.6%,出货740万台。它在其第一季度的第一季度出货了超过100万台PSmart。但是与其去年的P10相比,其旗舰P20的延期意味着其第一季的出货量很少是高端机型。尽管销量大幅增长,但与前一年相比,它的出货量仅增加了1.7%。但随着P20在第二季度真正发挥作用,它将对ASP的增长充满信心。

从增长率来看,小米和华为都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从获得的利润和高端市场的占比来看,小米和华为还是不及三星和苹果。华为和小米的高端手机还是不够多,市场占据份额大的还是中低端系列。所以利润压根不高。


预算品牌越来越多地将旗舰智能手机功能商品化,这些品牌将这些规格带入中端市场。Honor,Wiko和Xiaomi等公司一直在推动双镜头和三镜头等规格的增长,这在前一年增长了150%以上。智能手机屏幕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加,屏幕大于5.5英寸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超过50%。18:9长宽比屏幕的商品化已成为这一增长的催化剂。有了国内的经验,移植海外,成绩将来必定更好。

小米,华为征战欧洲,成绩斐然

但是相对的来说,华为和小米都在不断地进步,慢慢的蚕食苹果和三星的市场份额。而且这两年国内的手机厂商都在积极的出海征战,取得的成绩也是斐然。


以前,我们谈手机谈的更多的是诺基亚,苹果,三星等国外产品,但是现在我们谈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品牌,而且这些品牌的影响力也扩展到海外,也不禁让我们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