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不發達,古人的文章怎麼讓全國人吟誦?

我愛出遊

古人又不是傻子,除了印刷,還有很多其他方法來傳播啊,比如最原始的,手抄…………

古代的識字率是低,但是還沒有低到那種程度,更何況中國人多,識字率低但是識字的人還是不少的,而這些識字的人裡,流落在中下階層的,很多就把抄寫作為一種賴以為生的手段。《孔乙己》裡孔乙己不是也幫人抄過書嗎。

我們現在知道的《敦煌曲子詞》,其流傳下來的就是抄本,“敦煌文書”很多都是抄本,現在早就成了珍貴的歷史文獻。流傳下來的抄本都已經這麼多了,可以想見沒有流傳下來的抄本肯定更多。大量的文章、作品,就以這種方式流傳下來,堅持活到了印刷術大發展的時代。

(如圖為敦煌曲子詞的殘頁,這上面就抄了一首《菩薩蠻》)


唐朝時的手抄本就已經很發達了,到了明清兩代,雖然印刷業有了發展,但是手抄本還是很多很多,這些手抄本都是進入市場流通的。比如說《紅樓夢》的考證方向之一,就是研究手抄本的訛誤,對比不同手抄本的差別。

(像這種紅樓夢的手抄本,市面上流傳很多,現在成了一種收藏品)

雖然明清兩朝印刷業有所發展,但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手抄其實比雕版印刷還便宜,畢竟雕版本身就是技術活,再加上印刷,還有有一定技術難度的,而一個熟練的書手並不難找,抄本對字的要求不高,能寫基本的漢字就夠了,雖然這也導致了抄本的質量良莠不齊,讓紅學家們一頭黑線的吐槽抄本的錯別字甚至漏抄,但是也足以證明抄本的成本並不高,既然成本不高,就能大量出貨,大量流傳。你可以想象,連紅樓夢這麼大部頭的書都能手抄,抄個詩詞歌賦文章什麼的肯定更簡單啊。


而古代的執政者為了讓儒家教化深入人心,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著名的“十三經刻石”,是把十三經全部刻在石碑上,並鼓勵學子們“手自筆錄”,他們的學習毅力比我們現在強多了啊,都手抄的。


除了手抄,還有一種讓詩詞流傳的方式就是“唱”,這個在唐宋當然是最流行的。不是說嗎,“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柳永的詞都是老百姓喜歡唱的。即便是不認字的人,也能通過唱,記住這些詩詞,這就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啊。到了明清,像什麼戲曲類的文學名著,那也是靠著唱擁有長久的生命力。


營三千

印刷沒被改良之前,基本都是靠手抄的,所以古人幾十年一本書其實是有原因的,但也因此更加字字珠璣。

而且印刷術沒改良之前,能用到書的人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本來人口就少,在算上有能力進學的讀書人,已經把範圍縮的很小了。

所謂口口相傳,也是指部分古人而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底層民壯是不可能去賞玩的。所以只要你能秀,在某個小圈子有些名聲,再來點造勢的手段。接著在那些人口大縣應“民需”留下點墨寶,紅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