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三年,女生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

金旭濤

說一下我周圍的人。

一五年畢業,1.5線城市,同一個二本,同一個渣渣專業,同一個年級的同學。

小Y,本地人,學渣,畢業時父母充錢把她安排進大公司,大公司老闆把她懟進旗下小公司,工資兩千多沒有提成。

小公司人少,啥都要小Y幹,加班不給加班費。

跑三通一達連忽悠帶蒙,把快遞費談到首重本市兩塊多續重三塊多,第一次寄東西快遞公司開了輛卡車,見到兩三件哦,都傻了。

就連裝修店鋪,拍照修圖上架這樣的事兒,都要她幹。

一年後工資還是兩千多,沒長,吃30塊的東西都要糾結一下。但是每天過的特別充實的樣子。似乎成功被洗腦成功,比如:剛畢業不用對錢有要求,可以獲得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她愛她們的集體,所以願意為了集體付出。

可是大領導就是在剝削她的廉價勞動力,而且是個懶蛋,公司沒有未來。成員紛紛離職,有一個小領導姐姐,畢業工作很多年了,人脈廣,和小Y玩得好,覺得小Y是一個特別正直特別善良特別純潔的小女孩兒,不該在這個渣渣公司裡蹉跎受欺負,離職的時候把小Y帶走了,把她介紹到一家國際連鎖的五星酒店,做電話銷售,工資還是兩千多,有提成,離家近,管飯。

兩個月後工資加提成破萬,並且一直穩定增長,很多時候她一個人的單,和部門其他人加一塊的訂單一樣多。

第一份工作看似沒有意義,卻可以讓她面對任何情況任何人從容面對。大領導是懶蛋,但確實是個有能力的人。小領導姐姐是貴人是俠女,但吸引來她也和小Y本身的品格不無關係。

小Y真的是個小純潔嗎?不不不,她是一個聰明人,永遠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兒,顯得小白一點反而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幫助。


小C,江蘇人,為掙錢畢業之前經常做各種工作。畢業之後去了魔都,擠進一個專業相關公司做實驗員,學以致用,專業對口。

因為在魔都,起步工資4000多比別的同學強多了。

房租一千(合租)。

看到同一個專業留學歸來的博士年過30,卻也只有萬來塊工資,驚恐萬分,要轉行。

轉行後,竟然去了一家和第一個公司類似的公司,但是不幹研發了,去市場部了,因為在大學的經歷,她幹任何一份工作都可以特別有底氣的說她有工作經驗。

工資6000加,帶出國旅行、年終獎發3~21個月的工資。

搬家了,房租兩千,還是合租,但比較高大上,帶落地窗,有貓擼還不用鏟屎。

還是那句話,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畢業3年,有的人還在兩三千那裡蹉跎,有的人卻已經翻身做大王了。


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在淘寶賣東西,一開始是虛擬物,兩塊錢一個的微商教程,PS教程,插畫教程,這種。

後來有點小錢,賣化妝品。

我是同學裡第一個月入過萬的人。


倉助

畢業後那些越跑越快,越跑越精彩的女生,並不是一開始手裡就握著一手好牌,而是她們懂得判斷大勢,從一開始就明白人性。

作者丨孫晴悅

有一個女生問我。

曾經有沒有那麼一瞬間,有一種大勢已去,再也無力迴天的感覺。

又或者說,大局已定,從今往後,自己永遠只能是局中的一個被設置好路徑的棋子。

我非常肯定地回答,從來沒有。

她說,有好多好多這樣的瞬間,比如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比如畢業面試無果的每一天,比如畢業五年,看著有些女生頭也不回地越走越遠,路也越走越寬,自己眼看著她們的背影,心裡卻知道,再也追不上了。

“前兩者都是瞬間性無力迴天,而最後一種,是你知道大勢已去,你知道自己想要抬腿跑卻發現毫無力氣,像是眼看著身後猛獸追趕,才想起自己好像已經武功全廢的小肥貓。”

我聽得毛骨悚然,卻能感受到很強烈的畫面感。

我自己大學畢業已經七年,這些年,周圍人來來回回,姑娘們的境遇千差萬別,有人兩三年就上一個臺階,七年之後的成長,變化大得驚人,也有一些女孩輕易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機會,心有不甘,卻無力改變。

畢業五年,女生之間的差距究竟是如何拉開的?

選擇比努力重要

應試教育除了讓人失去創造力以外,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弊端。

它只教我們,要拼命考高分,考第一名,這樣就可以進入最好的大學,有一個明確好的標準,你只需要努力就行了。考第一名就是好,最後一名就是差,沒有別的選擇,只需要全力以赴。

而出了學校現實往往不是這樣的,你面臨著自己去判斷去設定那個好的標準。

去判斷哪個行業前景好,去判斷哪個方向未來成長比較大,去預估自己五年內可以做到的事情,甚至需要有十年的前瞻性,去決定自己當下該邁出去的腳步。

因為,第一步選擇沒有判斷好,那麼同樣努力所帶來的結果,千差萬別。

有一個女友C小姐是建築系畢業,畢業後去了一家事業單位。朝九晚五,畫著一張張不知名的公共設施的設計圖,拿著死工資。

她是那種名校建築系畢業,幾萬人爭一個事業單位編制都能被她考上了的學霸。

她說,之前自己並沒有多想,老師說好的家長說穩定的,且競爭如此理解的崗位,就是她所理解的好。所以按部就班考了這個事業單位,但是往後,工作就是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勞動,沒有人告訴她,她該以什麼方式成長。

C小姐有兩個學金融的閨蜜,碩士沒畢業就一直研究著最前沿的行業動態,畢業後沒有去大的金融firm,反而一個追隨著互聯網大潮去了互聯網金融領域,這兩年投資領域大熱,另一個去了私募基金。

和她們聊天,每週都有新的內容,行業判斷,趨勢,資本,風口,她們緊跟時代潮流,隨著大潮全力衝刺。

普通人在盼望著5%,10%的工資漲幅,而她們以同齡人的好幾倍速度積累著財富,她們的財富不是線性增長,而是指數性增長的。

她們是C小姐認識的唯二,全部靠自己的錢在北京首付買房的。

而比財富更重要的,是成長

C小姐說,工作兩年後,她覺得知識結構和大學裡並無不同,反而很多大學裡會的,都開始漸漸忘記,而那些在互聯網風口一線的女友們,每三個月知識結構都在迭代,她們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

“當你親眼看到,昔日同一起跑線的閨蜜,一路狂奔,他們從未擔心過房價,從未擔心過失業,因為她們自己就是最好的財富,她們讓這個財富不斷地在增值,你就會明白,選對一個方向是多麼地重要。“

“人,不要和大勢作對”

互聯網金融當然有政策不完全等種種弊端,這一定是一個不那麼成熟的行業,“新世界很粗糙很暴力,但這都不是重點。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跑得比馬車還慢,第一輛飛機跑得比汽車還慢,重要的是在新世界裡佔一席之地。”

C小姐說,再按照以前,政府給項目,自己畫圖紙的模式,是完全跟不上時代的。只能看著死工資永遠買不起房子,只能看著自己的滿腔建築理想,終究被事業單位的死板所打敗。

就在去年,她勇敢跳出了舒適區,開始了自己的互聯網+建築,別人下訂單,她給他們設計dream house。今年,她的訂單已經遠至休斯頓,她這個月就要來美國與我相見。

所以你看,人和人之間智力情商的差別其實並不大,換一種思維,選對一個方向,就是不一樣的人生。

自己比男人重要

當然,會有女生說,女性財富積累除了靠繼承,自我打拼以外,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出嫁。

哇,幸好我們是女孩,居然還有這一個選項。

可是,以畢業多年的經驗,大量打臉的事例來看,這條路,絕對比自我打拼還難。

但可惜,年輕的女孩往往提前意識不到這一點。看到的都是王子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卻沒有看到王子也會厭煩,更何況王子一般都有一個更刻薄的媽。

女友W小姐畢業在外企工作,嫁給了家境殷實的同窗男友。懷孕以後,全家人都勸她不要那麼辛苦地工作了,彼時婆婆如慈母般,老公更是呵護備至。她便辭去了工作,在家生孩子。

生完孩子後一兩年,忙得團團轉,自然過得還算充實,然而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以後,世界就變了。

婆婆有意無意地提醒她,老公工作那麼辛苦,你天天在家吃白食,給孩子買東西要比比價,你天天在家裡,自己更是沒必要買衣服。

然後還辭去了家裡的鐘點工,意思是,W小姐在家反正也是閒著,為什麼不節省下這筆開支。

老公更是怠慢她,說她整日在家就是個黃臉婆,工作上的事情和她說了也不懂。兩個人話也越來越少。

她來和我們哭訴,拜託我們看看有沒有機會給她找一份工作。

她說,她原以為自己犧牲了二十幾歲最好的這麼多年,相夫教子,家人應該無限感激,沒想到,孩子上學後,家人們各個過河拆橋,還要嫌她不能幹。

當他老公說出,“你看看你同學那個誰,是XX公司的財務總監,那天開會碰到她了,真是氣質越來越好了”的時候,她便才明白,你把男人,孩子,放在第一位,絕對是一場豪賭。

賭老公和家人超出常人的同理心。

人性都是自私的,且都是傾向於站在強者一邊的。

親愛的女孩,你首先要愛的就是你自己,你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業,你賺得多一點,title高一點,再美一點,那麼全家人也會多愛你一點。

非常不幸,這是人性。

畢業後的五年,十年,是巨大的分水嶺。千萬別拿自己的事業,青春,自我價值去豪賭。因為大多數的結果就是,“你那個財務總監女同學真是氣質逼人,你說你們都是同學,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這些時刻,你心有不甘,卻已無力改變。

所以你懂了嗎,畢業後那些越跑越快,越跑越精彩的女生們,並不是一開始手裡就握著一手好牌,而是她們懂得判斷大勢,她們從一開始就明白人性。

也許她們做決定的那一刻,不被人理解,但等到周圍人都看清大局的時候,已經徹底沒有機會追上她們了。

這篇文章,做個參考吧


不只是設計

曾經人對我說,25歲-30歲真的是一個女孩最難的年齡。

學業,工作,戀愛,結婚,生子,好像都要趕著在這幾年裡完成,好像每一個姑娘都在這幾年裡焦慮,迷茫,狼狽,彷徨。

我最近認識了一個灑脫自由的女生,也是二十多歲的年紀,卻已經去過了四分之三個地球。年輕,美貌,學識,才華,智慧,氣質,以及我們心心念唸的詩和遠方,她統統都擁有。

二十幾歲的年紀,她走遍了拉美的萬水千山,她坐著防彈車去貧民窟,獨自住在亞馬孫雨林深處的木屋裡,在一場盛大的狂歡節裡痛哭,在牙買加混著酒精和荷爾蒙的雷鬼樂裡對自己說生日快樂。


是不是很拉風?

你應該要認識這樣迷人的姑娘。

她也和我們一樣

二十多歲的年紀

想要詩和遠方,也想要結婚生子

“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

寫她自己的故事

也寫二十幾歲 我們的故事

她說 二十幾歲 沒有十年

她寫過很多刷爆朋友圈,25-30歲女孩的心裡話的文章

在《二十幾歲住哪兒對你來說重要嗎》中,她說:

“如果你足夠幸運,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麼此後無論你到哪裡,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

“紐約就像裝了一個巨大的沙漏,過濾掉了無聊的人,剩下的都是漂亮又聰明的人。”如果有機會的話,千萬不要貪戀安逸和溫暖,你要在年輕的時候,住在一個大城市。它給你多樣化的價值觀,它告訴你人生不是隻有一種活法。

?還有那篇《二十幾歲,沒有十年》

很多人看完,都覺得晴悅像是他們內心的小兒,能讀懂他們的心思。

她在文章中寫道:二十幾歲就好像只有三年。第一年在大學裡無所事事,睡著懶覺逃著課,第二年再茫然驚醒中海投簡歷,租房子趕地鐵,第三年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待在不喜歡的城市,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催促下發現都該成家了呢,然後渾渾噩噩,竟然就要三十歲了。

?她還和粉絲一起討論《一個女生25歲到30歲這幾年》

她和姑娘們說:結婚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生活保障

這是老一輩人的美好期望,因為如今這個時代,連法律都給不了你一輩子的保障,你認為靠一個男人,靠一紙婚約就可以嗎?路還是自己要走的,自己的困境,前途和命運,都還是要自己來面對。你只是選擇了和一個人一起走,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巴西 阿根廷 秘魯 厄瓜多爾

牙買加 哥斯達黎加 委內瑞拉 古巴

智利 巴拿馬 蘇里南

她用了三年的時間

走過了一張拉丁美洲的地圖

回國後,創立了自媒體平臺,

出版了20幾歲人生勵志故事集

《做沒做過的事,愛沒愛過的人》,

寫她眼裡的大世界和二十幾歲年輕人的故事

一個二十幾歲姑娘獨立的精神世界

還有那些我們心心念唸的遠方

正因為她自己過得光芒萬丈

才給了粉絲們最真誠的鼓勵

不知多少個時刻,她重整旗鼓,

她沐浴更衣,她下決心,

她談戀愛,她翻臉分手,

她賭上明天。

晴悅說,她的願望是

既能朝九晚五,也能夠浪跡天涯

如果你也是二十幾歲

如果你也曾經 想要去到遠方,那就應該認識這樣的姑娘


小黃談人生

我是一名大一學生,下學期將進入大二。女生之間的差距是很容易拉開的,不用畢業三年,就是不同的高中三年也會拉開差距,大學一年差距也是不一樣的。

記得初中時有兩個很好的夥伴,他們兩個人是以相同的中考成績考上了同一個高中,高一還是一個班級。兩個同學都是活潑開朗型的,一個同學A她在新學校裡很快適應了學校的生活,高一就開始認真學習,另一個同學C還沒從漫長假期裡走出來,在學校裡也不像學習的,倒想是來度假享受生活的,他們就這樣度過了了高一的一年。同學A一直是年級前十名,高二那年以學校第一的成績進入了理科班,C則是成績平平地進入了理科班,很幸運的是兩個人又是一個班級。A依舊是認真學習,成績一直在理科裡排名前五。C也是個知道進取的學生,高二那年C收起玩心,開始老老實實學習,班級的前十,理科的前八十名也是有C的位置。再到高三,A依舊認真學習,最終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C在高三那年談了一場地下戀,學習也沒有太多激情,最後到了棗莊學院,並不是說棗莊學院不好,而是她當時放下海口說要去青島,最終是棗莊學院收留了她。

高中三年一個去了想去的地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通過努力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另一個渾渾噩噩地走過高中三年,在另一個地方仍刻苦努力著,盼望著可以去A已經生活過的地方。

大學是一個條寬廣的高速公路,你可以選擇加速前進,也可以以某個速度穩步前行,也可以下了高速有別的路,不同的選擇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速度也是不一樣的。同是大一的A和C,不同的環境下,他倆的成長速度也是不一樣的,A和C再次見面時,他倆的談吐都不一樣了,A變得更加知性,有知識以外的更多追求,C在不斷地挑戰自己,嘗試一些新的領域,學習新的東西,他們還在變化著……

差距是一點一點拉開的,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拉小與自己理想目標的距離,我就是那個C,我不想和她差距那麼大,我就需要比他更加努力,何況那麼優秀的她還在努力著,我有什麼理由懶惰!


臺詞迷

現在的我正好畢業三年,而且剛做完一個重要的決定,為了愛情放棄了處在上升期的事業,辭去了天津的工作,和男友一起去煙臺發展。

在網上海投了一番簡歷之後才發現,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發展比想象中要困難多了,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想要繼續找一個對口的工作,根本跳不進當地的那個圈子。如果換一個行業,機會是更多了,可是讓我放棄三年積累的工作經驗真心捨不得。

在海投簡歷之前,就有一個獵頭聯繫了我,把我推薦給煙臺的一家專業對口公司,與公司人力簡單談過之後約了上週去面試。信心滿滿的去面試了,可是到今天都一週了也沒等到結果,估計是沒戲了。

自認為自己工作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經驗足夠豐富,三年的成長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年初時提升為部門主管。畢業剛到公司實習時,因為厭煩重複性強的崗位,也是出於好奇,自己爭取到了一個根本沒有實習安排的崗位的實習機會,最後成功的留在了這個崗位,如果當初領導沒有同意我在這個崗位實習,可能我會和很多實習生一樣,沒有等到實習期滿就離職了。

轉正之後,我就參與了公司的一項大任務,領導也發現了我好學,有什麼新任務都願意安排給我,後來就陸續接手了好多大項目,有同事離職領導也把工作交接給我。慢慢的工作越積越多,有時想想同樣一個級別的員工,拿著同樣的工資,我卻比別人多幹好幾份工作,難道僅僅是因為我比別人效率高就要多幹活。又想想前輩說過的話,剛畢業工資多少不重要,積累經驗是最重要的,就想著等經驗攢足了就跳槽到更好的地方。

去年就遇到過幾家想挖我的公司,但我的都沒有動心,不是工資不夠高,而是感覺經驗還不夠,也捨不得現在的同事和領導,後來同事陸續辭職了好幾個,我卻感覺自己越來越不想走了,要不是現在要離開天津,我可能會一直幹下去。有兩次累到撐不住的時候找過部門領導漲工資,第一次領導說沒有合適的崗位提升,我的工資已經是同級別裡面最高的了,而且在我之前來公司工作不錯的同事也都沒有漲工資,承諾我有機會一定優先考慮我,第二次是領導先提起來,向我透露公司新來的分管副總打算提一個組長,也有可能直接提一個主管。

其實第一次提完漲工資我就發現,我在乎的並不是工資,而是領導的態度,所以後來我都沒有主動提過漲工資,可能換做別人要求漲工資領導也會這麼承諾,但在我心裡這個承諾就是領導的認可。年初提升主管的時候正趕上公司改制度,職位提了工資一直沒漲,我也沒著急。後來過了三個月再發工資發現工資多了,有同事問我工資漲了嗎,我說錢多了,也不知道應該漲多少。他說漲工資是一回事,認可度是另一回事。這句話真是說到我心坎裡了。

回頭想一想,三年來拼命的學習,拼命的工作,雖然工資不比別人多,但是經驗真的比別人多的多,閱歷更豐富,眼界更寬闊。真心感謝當初的自己選擇了這份工作,還有領導選擇了交給我這份工作,三年來改變了很多,上學時從來不主動學習,現在恨不得把領域內的知識都消化了。有時候會想如果上學時像工作後這般努力,是不是今天會有一個更好的自己。

再說一下上週的面試,面試我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經理,她看了我的簡歷就問我一個人怎麼可能做這麼多工作,後來又反覆質疑了好幾次,和我聊了半小時左右,基本上我把我的工作講了個遍,感覺她還是不相信我三年會積累這麼多經驗。

今天上午去拜訪一位前輩,也是除了公司領導最認可我的,和他講了這次面試,他說下次面試不要說太多。一是可能像我分析的,別人會懷疑你作假;二是我的能力太強,會對別人構成威脅,所以不要急於展現自己。想到一年前就有人驚歎,說我的能力感覺至少有十年的工作經驗,估計不瞭解的人真的不會相信我的能力,這也是這位面試官沒有選擇我的原因吧。


星星紫夜夢

在同學婚禮上見到了昔日好友。時隔4年大家相聊甚歡,憶往昔崢嶸歲月,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八卦的年代。

回程車上閨蜜說:“你有沒有注意到,大家都自覺地回憶過去,少有人提及現在與未來”。


一句驚醒。是啊,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談論現在了,為什麼我們不再一起暢想未來了。

曾經那是我們必做的功課啊。


閨蜜繼續說:“W畢業就結婚了,父母幫著在市裡付了首付買了房,大寶4歲,二寶不到1歲。夫妻兩收入有限,房貸車貸孩子的園費壓的喘不過氣”。

…………


逃離八卦界已久,不知道大家已然拉開這麼大差距。

曾經一起幹過那麼多傻逼事兒的夥伴兒,如今已物是人非漸行漸遠。

我們拋開家庭資源、人脈資源等因素,從自身入手看看是什麼造就了現在的境遇?



一、職業化轉變


職業化轉變是從學生到職場人的第一個轉變,也是最重要的轉變,同學之間的差距在那時候已經拉開。


這裡的職業化指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同一個問題擺在不同人面前,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解決方式。解決方式是由不同心態決定的,而心態是由思維方式決定的。


朋友小白是位設計師,天天被眾多甲方大大吊打還得喜笑顏開表示馬上會改。公司要求甲方最大,客戶是上帝。小白說他幾乎沒有私人時間,電話24小時開機,電腦天天背在身邊,消息一響即使正在啪啪啪也得停下來,先處理工作。


我們為他抱不平,每次出去遊玩總見不到他的身影。對此小白一笑置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你們只看到這份工作帶給我的折磨以及可觀的收入,而老子要的是老大親自帶隊,定期培訓和行業大牛切磋交流的機會。


在那裡待了四年小白不再是“小白”,跳槽去一家創業公司做了聯合創始人,創始人是他老大的朋友。


所謂職業化就是站在職業角度的立場看問題,重新塑造自我,有清晰的目標,有同理心能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這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從利己思維轉變為利他思維。


有些獨生子女,在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信奉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小時候養出來的刺,長大了要一根根的拔掉。


思維方式是一種內在東西,像冰山一樣,從外表看不出任何差異。想要改變思維方式就要改變隱藏在海底的那部分。這種改變起初會不舒適,堅持21天,當養成習慣受益終身。


擁有職業化思維是成為職場人關鍵一步,這種差異不會立竿見影,卻經得起時間考驗,時間越久差異越大。


二、差異一直存在


為什麼說差異一直存在?不僅一個課堂上學習的同學,一起傻逼的戰友,就連是一個寢室朝夕相處的兄弟,也一直存在著差異。


去年一條《500強企業招聘,非985、211簡歷直接扔》的新聞炸開了鍋。大家表示學歷、成績不過是對過去的經歷的獎勵,不應該成為未來的憑證。


如果持有這種觀點,我們就錯了。學生的本職工作是學習,如果一個學生連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誰會有勇氣交給他更艱鉅的任務呢。


學霸與學渣的區別在於責任心、專注力、學習力。


繼續來說小白,小白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他的學霸精神不僅表現在成績上,還表現在他感興趣的其他事情上。


只要他喜歡就會去征服:籃球、繪畫、游泳、滑雪,他樣樣精通,而且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學習。


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上課除了聽講不做別的,每天用3小時候學習、作業,其他時間拿來玩。


他有個特意功能,可以主觀屏蔽身邊不想聽到的聲音。為此還惹出了不少誤會,校園裡小白騎自行車從你身邊經過從來不會和你打招呼;圖書館,你想請教他問題,他會說等我忙完,忙完後他收拾包走了,早已忘記你的存在。


工作後小白依然發揮著他的學習力與專注力。下班後,他幾乎不出去聚會泡吧,而是回家看書,不誇張的說他家是一個小型圖書館。


他說讀書是成本最低收入最高的投資。


持續學習能拉開90%的職場差距,下班後4小時時間的利用能決定一個人的收入水平。


董卿有個堅持了幾十年的習慣,手機從來不帶進臥室,每天讀書一小時;查理芒格被稱為行走的圖書館;俞敏洪、馬雲、扎克伯格、蓋茨,這些商業大佬沒有一個是不讀書的。


萬維鋼也認為:想要成為高手,智商達到120即可,再高的智商意義就不大了。剩下的就是比誰的身體好,誰能投入更多能量,誰足夠耐力堅持下來。



三、行業選擇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放到現在這句話應該稍加改動,無論男女都怕入錯行。


職場黃金期就那麼幾年,錯過了就錯過了,從頭來過成本太高。


這幾年人工智能發展迅猛,一些簡單的機械性勞動,完全可以用機器完成,它們不需要工資、五險一金,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24小時不關機。線下無人超市讓大批收銀員下崗,外賣讓佔據速食領域半壁江山的方便麵市場份額銳減。


有時候選擇大於努力。


你可能想說選擇朝陽行業不就好了,話是這麼說,但行業沒發展起來時怎麼判斷是不是朝陽行業。如果這種判斷力很好習得,那還上什麼班,去做投資啊。


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共享單車會引爆潮流、線下無人超市是趨勢,我們不是拼多多,不能在阿里和京東的夾縫中生根發芽開花。


選擇行業時可以先給自己做個SWOT分析,看看自身的優勢劣勢外部的環境威脅,計算好每一項的權重,用決策矩陣做出決策。


小白之所以能成為聯合創始人,原因之一是他擅長自我分析。依據自身技能、興趣與自己十幾年的繪畫功底選擇了設計師行業,避開了毒舌、情商低的性格屬性。如果他不是做設計師,而是做銷售,可能會被餓死吧。


全面分析後作出的決定,就買定離手,抬頭看路低頭深入,深耕細作方成大事。


造成同學W一家經濟困局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老公太多才多藝了。閨蜜說,他老公畢業四年換了5份工作4個行業,這速度,動車都服。


平均一年一換,一年多時間只能對一個行業有些膚淺的瞭解,頻繁更換,再花時間瞭解下一個行業。讀書時,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生,就註定不是學霸,工作依然如此。


最後想說,別迷信什麼斜槓青年,所有的斜槓青年都有一個傲人的主業。在主業中熠熠生輝,利用主業積累的資源人脈做副業,才能副業開花。


畢業3年層次已經拉開,總結原因,找到方向,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長智齒的刺蝟

我來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這件事直到現在每次想起,我都會傷心不已。


我讀大學的時候有個非常要好的閨蜜,一個寢室的,好到連吃飯睡覺都經常是一起的。當我喜歡上哪個男孩,我會悄悄告訴她;當她被哪個男生追了,也會偷偷與我分享。我們那個時候就是好到完全不分你我的狀態。


我閨蜜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雖然長相不算是大美女,但男生緣超級好,大家都很喜歡她,很容易打成一片。


大學畢業了,各自有了工作,漸漸開始忙起來了。因為大家的工作內容不盡相同,也有了新的同事和圈子,所以從一開始的頻頻聚會,到後來慢慢變少了。


後來我閨蜜換了2個男朋友,經常帶她去酒吧玩,常常徹夜不歸,那段時間我還會經常提醒她不要玩得太浪了,但她畢竟天性愛玩,沒有把心思好好放在事業上,那段時間我開始覺得我們漸行漸遠了,好朋友之間的友誼開始轉淡。


直到一年後的一天,她突然告訴我一個晴天霹靂,她得了腎癌,開刀做了手術,希望我能去看看她。得知這個消息後我簡直驚呆了,於是我們幾個要好的大學同學一起在去看望了手術後的她,她雖然身體虛弱但性格依然樂觀。後來我才得知,她得病之前的一段時間,交了一些不太好的朋友,每天都到處在外面玩,每天泡吧晝夜顛倒,幾乎沒有在家吃過一頓飯。身體漸漸就不行了,再加上家族遺傳的一些原因,導致後來癌症的發病。


很不幸,後來我閨蜜依然沒有抵抗住病魔的侵襲,癌症轉移到肺部和大腦,現在已經過世了。


這件事情對我產生了非常大的感觸,也許只是因為交友不慎,導致後來竟然發生了那麼多意想不到的變故。很多差距,就是這樣漸漸地產生了,卻沒有任何的後悔藥可以吃。


王小鹿愛分享

座標中部地區三線城市,說幾個身邊的例子。


一個同事的女兒,普通二本大學畢業,考上了北外研究生。畢業後第一年在北京租住單間,翻譯工作月薪5k;畢業後第二年準備轉行,通過了司考。畢業後第三年順利轉行,與志同道合的男友結婚,去新西蘭度蜜月了。


高中同學,大學二本中醫藥專業,畢業後考了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在偏僻的村鎮工作了兩年。第三年考上北外高翻,現在準備畢業,在北京找到了共度一生的人。


我,985+211大學熱門學科畢業,回到家鄉工作。讀了在職研究生,預備今年畢業。


這三個例子裡,有起點比我低的,有過程比我坎坷的,但在“畢業三年”這個節點上,她們都是比我成功的。回到主題,畢業三年,女生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


·努力

老生常談的詞。然而有一些變化和是非努力不可達到的,例如我舉例的前兩位都考取了名校研究生,第一位還通過了司考。這些著名大考的通過都意味著你羨慕的人付出了常人不能做到的努力。而通過努力得到了關鍵的平臺躍升後,將獲得完全不一樣的機遇。


·選擇

選擇思考這個問題的女生並不滿足於現狀,因而一定產生過某種程度上的努力。在努力的“數量”大致相當的時候,方向選擇決定了努力的質量。


·目標

實際上,不同女生在畢業後的奮鬥目標是完全不同的。想通過婚姻提升階層的,和想在事業上創造價值的,用什麼維度去比較她們的差距呢?不同價值觀的女性可能完全不能理解對方的目標、作出的選擇以及付出的努力。


我始終覺得,人生是一場長跑。我始終羨慕那些通過努力不斷進步的女性,也永遠鞭策我自己,也許有一天,換我夢想成真。


tori264

我愛人和她大學時的閨蜜李苗兩個人從同一起跑線上開始,但現在差距越拉越大。

我愛人現在是知名國際品牌奢侈品的店長,月薪8000元。

李苗現在是非知名品牌飾品的店長加老闆,月薪20000+元。

一個是每天按時上下班,每天考慮如何管理員工的員工,一個是每天考慮如何進貨賣貨的老闆。你願意做哪個?

我愛人經常跟我說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工作沒有目標,現在的職位已經算是這個公司的職業天花板了,沒有前進的方向。

我愛人在與李苗相約吃飯時,經常看到李苗滿臉期待的說“如果今年銷量好,我能賣夠**萬,我就可以做咱們市的總經銷了。”

一個沒有目標,一個有很明確的目標。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我愛人看到了職業天花板,而李苗在可以預見的近些時間還觸摸不到。

當其中一人職業天花板出現時,差距已經拉開好久了,只是她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差距就是在她們選擇職業方式時就已經開始拉開了。

目前對於我愛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工資高不成低不就,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找不到新的工資或職位增長點,她可能就會繼續與李苗越拉越大。所以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換一個職業平臺,至少是一眼望不到天花板的平臺。要麼跳出職場,進入商場,看看另一番天地。


MBA銀行狗

首先我先說說我自己吧

我是一名今年剛剛畢業的2017年畢業生,不能說自己多麼成功,但是我一直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現在。

我現在的成就是,上市公司一名推廣經理,從一個月薪2000的推廣實習生做到了推廣經理,我現在的薪資是之前實習的時候的7倍。月薪過萬了之後,自己住2000多的自如房子,也從髒亂差的出租房裡搬了出來,買化妝品可以適當買一些有質感大牌的,生活上更有自信和底氣,每月5號定期給爸媽打錢,告訴他們,我過得很好,不用擔心我。每月定期做一些定投基金和硬性儲蓄(餘額寶),大概每個月能存下錢4500左右,生活有了小變化,但是這只是開始,還不夠,我還要繼續努力。

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其中有很多艱辛,當然,也有很多貴人相助,也很佩服自己的厚臉皮一直不停跟著大神們學習,一開始確實是照葫蘆畫瓢,啥也不懂,就是沒日沒夜的學習,記筆記,研究數據,看很多推廣知識,等等。

給大家說一點自己的經驗,主要總結了一下幾點:

1.精通自己的業務

2·良好的溝通能力

一個大公司內部分工明確,需要你跟各個部門的同事溝通協作,所以你的交際能力一定要好,注意尺度,需求表達清楚,禮貌而又顧全大局,做一個好的溝通這非常重要!

3.總結歸納能力

每一項工作其實都可以變成一道流程,如果把工作細化到每一個sop流程,下次碰到類似的工作才能得心應手,迎刃而解,我是每做完一個數據表,一個會議,一場招標,一個座談會都會總結的人,可以專門設置文件夾,每個總結寫在一個文檔中!

4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更好!你就可以更好!

我的三年還沒到!但是我相信。不斷學習,自己才能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