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甄嬛傳》中教導甄嬛侍奉皇帝的芳若姑姑,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取個名821

劇中的芳若姑姑,跟槿汐一樣,也是甄嬛宮廷生存之路上的強大助力,若把槿汐比作滋潤的細雨,那麼芳若就是劈開障礙的春雷,出手次數不多,但每一次都能讓甄嬛死裡逃生,扭轉頹勢。



前有盡心教引,使甄嬛知道宮中厲害關係,順利得寵晉升。中有畫上遠山黛,成功解了甄嬛之困。後更有甄嬛出宮後,不辭辛苦的對甄嬛照拂,讓她在寺中不至於被折磨致死。芳若每一次的動作,都對甄嬛助益不少,從她的為數不多的幾次出場裡,可以看出芳若姑姑絕對不簡單

1.芳若是個做事穩妥,善於察言觀色的好員工



芳若姑姑一直在御前伺候雍正,看年紀也是跟蘇培盛的歲數差不多大。一直能留在雍正身邊貼身伺候,可見是個做事穩妥的人,不然怎麼能在御前那麼多年。雍正性格多變,跟蘇培盛一樣芳若也是個對雍正脾氣摸的很透的宮中老人兒,不然也不會想出用遠山黛引起皇上注意,還提到純元,喚起皇帝感情的主意

2.芳若心態良好,被牽連也毫無抱怨



甄嬛出宮後,芳若因為是她的教引姑姑,皇上看到她就會想到甄嬛,太后便把芳若要到了自己身邊。其實芳若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錯,真的就是無端被甄嬛牽連了。可是她沒有抱怨,太后讓她去照拂甄嬛她也盡心竭力,並未提及自己的處境。可見心態極佳

3.明理知進退,不居功自傲



甄嬛回宮,按照甄嬛的性格肯定會厚待幫助過自己的芳若姑姑,對比槿汐被抓時,甄嬛不顧個人安危也要搭救的樣子,就知道芳若要是留在宮中甄嬛會待她多好了。可是甄嬛回宮後,芳若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定是是為了保護甄嬛,芳若被命令出宮了,不能再露面,一把年齡,出宮養老也挺困難的。但是芳若為了保護甄嬛沒有憑著功勞自居,無悔的走了

總之,芳若是個好人,若是一直跟著甄嬛肯定也能和槿汐一樣得個好結果,可惜陰差陽錯。好在可以安享晚年,也是個安慰


萌萌小笑笑

伺候過純元皇后,又深得太后皇上信任,在後宮多年卻能最後全身而退,芳若姑姑的智慧和穩重,是很多沒能善終的妃嬪們都望塵莫及的。

一、時刻維護皇家威嚴

芳若姑姑作為甄嬛的教引姑姑,曾在甄府住過一段時間,教甄嬛和安陵容皇宮禮儀禮節。有一次說到純元皇后,安陵容向芳若問起了當今皇后,芳若剛說完,浣碧迫不及待的插了一句“聽說當今皇后是庶出?”

此話一出,讓安陵容、甄嬛大吃一驚,在大清,背後議論皇后乃大不敬之罪,一個小主家的丫鬟竟敢問皇后是否為庶出。不過芳若姑姑對浣碧的不滿並沒表現出來,只是用犀利的眼神看了浣碧一眼答道:“有福之人是不分嫡庶的,皇后娘娘人品貴重,母儀天下”。浣碧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尷尬一笑。

二、聰明、機智過人

沈眉莊“假孕”風波後,甄嬛一直想向皇上求情,奈何知她意的皇上一直避而不見。甄嬛無法,令謹汐送了一管螺子黛給芳若。

在伺候皇上用茶時,芳若一句“皇上,小心燙”成功的引起了皇上的注意。提起遠山黛和純元皇后,皇上立刻想起了甄嬛,當晚就去了碎玉軒。

三、不拜高踩低

甄嬛出宮後,太后擔心皇上會把對甄嬛的怒氣轉移到芳若姑姑身上,遂將芳若調到了壽康宮。此舉也證明芳若在太后心目中份量不輕。

受太后之命,芳若到甘露寺見甄嬛。看到自己曾經的教引姑姑,甄嬛像見到親人一般十分高興,見面就問“眉姐姐好嗎?朧月好嗎?”

此時,芳若姑姑說了一句“也不問問太后娘娘近況如何嗎?”芳若姑姑說這句話,一是提醒甄嬛,太后對甄嬛一直很牽掛;二是提醒要懂得知恩圖報。雖然這番話也些嚴厲,不過芳若並沒有因為甄嬛出宮而對她不敬,不拜高踩低,這點在宮內實在難能可貴。

從劇情上來看,芳若姑姑是從王府一起跟隨進宮的,這麼多年來,芳若姑姑深得太后信任、皇上的青睬,與後宮各小主間也是和平相處,連待人苛刻的華妃,也沒能說出芳若的半點不是。從這點上來看,芳若的處世之道,的確有她的過人之處。


八卦氣象臺

方若姑姑甄嬛入宮時的教引姑姑,劇中她的戲份不多,但是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不可或缺。

劇中多次提到方若姑姑是御前的人,太后皇上身邊的人,對純元相對而言比較瞭解。方若姑姑還是教引姑姑是幹嘛的呢?就是如何教新來的即將要侍寢的小主侍奉皇上的。為什麼宮中那麼多人偏偏選中她做這個呢?知道皇上的習慣,喜好,怎麼才能侍奉好,等等......可見方若姑姑不簡單!



細數一下我記得的方若姑姑出現的三個比較重要的地方:

1、眉莊禁足,皇上不肯見甄嬛,甄嬛傷心欲絕,這時候槿汐提醒甄嬛:何不求求方若姑姑,甄嬛這才恍然大悟,讓方若姑姑畫騾子黛引起皇上的注意,讓皇上想到她,果不其然皇上就去看了甄嬛。




2、眉莊禁足皇上下令不準備任何人去看她,看著眉莊的並不是別人就是方若姑姑,甄嬛要違抗聖旨去看眉莊,也是方若姑姑出手幫忙的,可見皇上非常信任方若姑姑。

3、甄嬛心死執意去甘露寺修行,眉莊求太后多幫助甄嬛,讓甄嬛儘量過的好一點,最重要是不讓她受到別的人的折磨與為難。太后便派方若姑姑去看望(太后也是非常信任她的),記得甄嬛見面就問:眉姐姐好嗎?朧月好嗎?方若姑姑回到:一切都好,為什麼不問皇上太后過的好不好?甄嬛說了句:若有國喪,天下皆知。方若姑姑如果是多事的人,甄嬛絕對因此一命嗚呼了。



方若姑姑是個心地善良,做事謹慎小心,知進退,懂得如何拿捏分寸的人。你們覺得呢?


麻辣筱仙女

《甄嬛傳》中,芳若姑姑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每次出現必是與甄嬛之事有所牽連。做為皇帝御前伺候的老人,她也是甄嬛成功之路上一個不可或缺的助力者。


一,甄嬛入宮前,芳若悉心教導

甄嬛被皇帝選中後返回甄府,宮中派了芳若前來做為甄嬛的教引姑姑。芳若是皇帝御前伺候的人,不同於其他教引姑姑。由此可見皇帝對甄嬛的重視。芳若姑姑更是深諳此意,對甄嬛的教導也格外上心。她竭盡所能地將宮中相處之道教於甄嬛,其中有一個細節,更是能說明芳若的盡心盡力。


聊到純元皇后時,芳若嘆息:“福晉入府三年後不幸病逝,皇上傷心不已。”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實則在告誡甄嬛入宮之後切不可隨意提起純元皇后,那是皇帝心中不可觸碰的東西。後宮之中有時候得寵和失寵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需得謹言慎行。


二,略施小計化解眉莊危機



眉莊遭禁足,甄嬛恐她遭受下人的虐待,內心焦急不已。槿汐好言提醒,不妨去求一求芳若姑姑。於是甄嬛便讓槿汐將一盒進貢的螺子黛送於芳若。芳若拿到螺子黛後,並沒有拒絕,表明她願意幫助甄嬛一把。照理來說,芳若年已不惑,對容貌之事早已看淡。再者,她身為皇帝御前伺候之人,自是懂得明哲保身,不參與任何一宮爭寵之事。一個新晉嬪妃的安危又與她何干?可是芳若還是看在甄嬛的面子上決定在皇帝跟前試上一試。


那日,芳若在給皇帝奉茶之時故意提醒皇帝小心茶燙。皇帝抬頭看了她一眼,於是便看到了她新畫的遠山眉。


芳若是伺候過純元皇后的人,她簡單的一句話又勾起了皇帝對純元的思念。而甄嬛又與純元長得如此相似,宛宛類卿,卿雖不在,宛宛卻在。當夜,皇帝便去了甄嬛的住處。

三,在甘露寺的照顧

甄嬛去了甘露寺後,受盡了一群尼姑踩高捧低的凌辱。眉莊請求太后可以讓甄嬛在甘露寺生活過得好一些,看在眉莊往日精心照顧自己的份上,太后答應了她。於是,芳若便奉了太后之命經常前去照顧,每每臨走時必定呵斥一群尼姑不得虐待甄嬛。得益於芳若的照拂,甄嬛也少受了很多罪。

記得芳若第一次去時,甄嬛只問她:“眉姐姐可好,朧月可好?”芳若問她,“那皇上呢,娘子也不在意了嗎?”



甄嬛冷笑著回答,“國喪之日,天下皆知。”這一句冒大不韙的話一出口,槿汐便嚇得面如死灰。可是芳若姑姑卻勸解甄嬛,希望她放下怨恨,心中可以釋懷。






芳若姑姑回宮後,並未將甄嬛大逆不道的話告知宮中任何一人。倘若不是對甄嬛真心愛護,這個時候她完全可以將此話告知太后,那甄嬛必定此生永無翻身之日。不僅她自己自身難保,很可能她身邊的槿汐、浣碧等人性命都堪憂。

綜上所述二三事裡,足以證明芳若姑姑對甄嬛的盡心幫助。這個在宮中看慣了榮辱悲觀的老人,早已練就了一身處變不驚的本領,對凡事皆平常心對待,卻唯獨對甄嬛上了心,三番兩次的幫助與她。


瑾湉mm


能夠在御前伺候的人,都不會太簡單,自然是會察言觀色,能夠嫻熟地遊走在權利者的刀刃之上的。芳若姑姑與蘇培盛在御前,就是男女搭配,只是皇帝用蘇培盛的時間多一點罷了。



芳若姑姑的智慧是不簡單的,比如眉莊假孕那次,皇上連帶著不想見甄嬛,於是甄嬛為了見皇上就把自己僅剩的螺子黛送給芳若姑姑,甄嬛也是極其聰明的人,螺子黛可是很珍貴的東西,芳若姑姑自然是會接受這樣的好處的,而芳若姑姑是御前的人,是能幫著說上話。


而芳若姑姑為了讓雍正想起甄嬛,就畫了遠山黛,在芳若姑姑給皇上送茶的時候,刻意提醒了皇帝茶燙,而皇上注意到芳若後說:“你畫的是遠山黛?” 姑姑:“奴婢伺候過純元皇后所以會畫。” 芳若姑姑並不是讓雍正直接想起甄嬛,而是利用純元喜歡畫的遠山黛,來勾起皇帝對純元的思念,繼而想起甄嬛。這般心機,自然不是普通人了。




但是芳若姑姑也不全然是好的,當初安陵容與甄嬛同被芳若姑姑教導,按理說都是同時講課,是不會有偏差的,而安陵容進宮本就是小心謹慎的,學得自然還要認真一些,可是甄嬛的各項禮儀做得很好,而安陵容還是靠著丫鬟寶娟才對夏常在行對了禮,叫對了稱呼,因此還受了奚落。而且在安陵容第一次侍寢時,按理說姑姑應該是勸慰的,但是芳若姑姑並沒有,而且細說了過程,想來安陵容本來就膽小,這樣不就更怕了嗎?細想一下,好像芳若姑姑也是俗人,逃不過差別對待的坑吧。


或許芳若姑姑對於甄嬛來說,是很有用的,但是對於其他小主,就不一定了。芳若的神助攻,也是甄嬛最後能夠得勝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月辣椒

芳若姑姑是“御前的人”,也是宮中的老人,更是一個聰明人。她的第一次出場是以甄嬛的教引姑姑身份,出現在甄府中。76集電視劇中,芳若姑姑統共出現也沒幾次,但每次一出現,都是甄嬛的及時雨。



  • 芳若——御前的人

所謂“御前的人”,是什麼概念呢?芳若能夠在御前行走,並且她的話能對皇帝產生一定的影響。想來芳若姑姑也算是比較得力、主子信任的宮中老人,和蘇培盛一樣,都是“御前紅人”。

有人推測,芳若的年齡,小於太后,長於皇帝,不僅教授小主們宮中禮儀,也教導她們侍寢的規矩。芳若很可能在雍正幼年時便陪伴身側,說不定還曾是皇上的房中人。如此一來,芳若只是沒有名分,但有一定的影響力,實際上不算真正的小人物。



  • “聰明人”芳若——遠山眉事件為甄嬛解困

芳若姑姑幫助甄嬛,最典型的當屬“遠山眉事件”。眉莊被華妃陷害假孕,因此禁足。皇上不希望甄嬛為好閨蜜求情,故避而不見。甄嬛情急之下,便差人送了一個手鐲、一盒珍貴的螺子黛給芳若,交代了一句“姑姑經常御前行走,眉毛淡了不好看”。


芳若實乃聰明人,畫了遠山黛去給皇帝奉茶,話不多,只一句“皇上,小心燙”,成功引起皇帝注意。一般人侍奉的話,估計皇帝頭也不會抬一下,皇帝不僅抬頭,還和她說話,此事足可見芳若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純元是皇上的死穴,一點就靈。皇帝睹眉思人,想起已逝的純元,進而想起碎玉軒中的甄嬛,當晚就擺駕找了嬛嬛。再者,芳若被派去當甄嬛的教引姑姑,很可能就是皇上的安排。選秀時皇上見甄嬛貌似純元,必然會多加重視。而派自己信得過的姑姑去教導,便是對甄嬛的一份厚愛。想必芳若姑姑在教導甄嬛禮儀的時候,曾提及遠山眉的畫法和典故,甄嬛才會送去螺子黛,找她相助。


  • 宮中老人芳若——知人善認

宮中老人芳若姑姑,為什麼幾次出手幫助甄嬛呢?不管是甄嬛夜闖閒月閣出手相幫,還是受太后派遣前往甘露寺探望甄嬛,都可以看出芳若對甄嬛的“偏愛”。

作為宮中資歷頗深的老人,見多了後宮爭鬥,還能活到這把年紀,芳若自然有識人的本事和周旋的本領。一來甄嬛長得酷似純元,得天獨厚奪人先機。二來甄嬛知書達理、聰慧機敏,對她又禮待有加,一看就是好苗子。三來皇帝對甄嬛有別於他人,芳若也希望皇帝得如意佳人、感情得到慰藉。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點贊和留言!


蘭臺知事

作為宮中老人,芳若姑姑一直在御前伺候的!可能除了蘇培盛,最瞭解皇上的莫過於芳若姑姑了!她聰慧過人、識大體有遠見!待人接物、人情世故、察言觀色是絕對是看家本領!


雖然出現次數不多,但是次次都是為了甄嬛而出現!每次都體現她那高尚情操和老人資格擔當!

初次見面是作為甄嬛的教引姑姑,雖然住在甄府一點也不頤指氣使,待人溫和有禮!對甄嬛教導也是面面俱到!就算浣碧說了對皇后不敬的話她也沒有直接指責,真的很有涵養的人!芳若曾經伺候過純元,也懂得看人,甄嬛的才情的待人接物也是極好的,甄嬛以後必定受寵!也希望皇上能夠早日擺脫純元皇后的思念而獲得更大的幸福!



再一個華妃設計眉莊假孕事件!浣碧生出二心勾結曹琴默華妃一黨,讓甄嬛對眉莊的事情寸步難行!她聰明的想到了芳若姑姑!送了一盒螺子黛給她!而芳若也沒有辜負甄嬛,一句:“皇上小心喝茶”就把皇上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眉毛而讓他想起純元,自然就想到了長得像純元的甄嬛,當晚皇上就去了碎玉軒!可見芳若功力深厚,城府頗深!



還有華妃設計晚上捉拿甄嬛的時候,芳若姑姑也是有幫忙的!她在這裡看護眉莊,華妃這次過來惹來皇上氣惱,敬妃與芳若姑姑三言兩語就讓皇上撤走了半數守衛的士兵,而其他侍衛被芳若姑姑打發去喝茶。在這個放鬆警惕的空當,甄嬛喬裝一番順利與眉莊見面,對甄嬛和眉莊有非凡的意義!可見芳若姑姑很念舊,沒有勢利眼!

最後是甄嬛在甘露寺,太后派芳若姑姑來看她。本來她在御前侍奉,因為太后擔心甄嬛出宮的事情牽連芳若還把她調到自己身邊!可見太后眼裡芳若也是舉足輕重的地位!她也沒有拜高踩低的對待甄嬛,很誠懇的去見甄嬛,就算甄嬛當面說不大逆不道的話來,芳若也是好言寬慰!沒有多嘴多舌!很會說話做人!

總的來說,處世哲學還是得多學學芳若姑姑!隱忍聰慧!否則在後宮中瞬間被秒殺!


荰尒二0716

芳若姑姑是一個情商與智商並存的人,和槿汐是一個類型的人,識大體能幫主子排憂解難,一生忠誠,一直在太后身邊伺候也深得太后和皇上的信任。甄嬛如果沒有她的幫忙,很多事情都無法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