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蘇聯為何發展那麼快,為什麼成為了霸主?

簡單的幸福423652328542

蘇聯正是憑藉“斯大林模式”成為了霸主,也正是與美國爭霸光發展軍事,整天造導彈和原子彈,而經濟發展嚴重落後,老百姓連黑麵包都吃不上,整天吃土豆過日子。最終在西方的和平演變下,導致了蘇聯的滅亡。


歷史軍魂

蘇聯是二戰中傷亡最大的國家之一,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人口傷亡高達6000多萬,經濟損失更是慘重。但蘇聯能在二戰後,短短几年內國力得到迅速發展,一躍成為可以與美國相提並論的國家,國家地位簡直飛昇,這是為何?

蘇聯本來就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雖然在二戰時期國土曾大面積淪陷,但蘇聯的工業卻沒有遭到嚴重打擊。這是因為在德國對蘇聯不宣而戰之後,沒有任何準備的蘇聯根本擋不住德軍的攻勢,所以把自己的工業向東轉移。


在二戰末期,勝券在握的蘇聯又將自己的工業區搬回了西部,所以蘇聯工業整體受到戰爭的影響不是太大。這也就是蘇聯為什麼在和德國僵持階段的時候,蘇聯工廠能源源不斷的為蘇聯提供飛機和坦克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戰爭時期,歐美等國也對蘇聯進行了大量援助,大量的工業設備被運到蘇聯。蘇聯自己也從德國運回了上百億的工業設備,蘇聯在攻入德國後,還從德國帶走了大量的專家和技術工人,這對蘇聯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幫助。

還有蘇聯在戰勝日本關東軍後,抓了幾十萬關東軍去蘇聯充當苦力。加上蘇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幾乎所有的資源都能自給自足,這也是蘇聯國力能得到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然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蘇聯的社會制度決定了蘇聯能建成強大的工業區,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這種社會制度的好處就是可以集中全國力量幹大事兒。蘇聯人口眾多,受教育程度也不低,在蘇聯人民的努力下,蘇聯在短短几年內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國,擁有了可以與美國相抗衡的實力。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有不對的地方還希望給位予以指正,本人必將非常感謝)


青年視紀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二戰後蘇聯發展快?這個我倒是沒看出來他哪發展快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成為了能與美國對抗的世界的一級,成為了霸主,究其原因,我認為是以下幾個因素造就了蘇聯的強大。


一,政治上。蘇聯是二戰的戰勝國,為大戰付出了慘重代價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首先,他成為了美國所倡導的聯合國的五常之一,成為了世界領導者之一。其次,通過二戰,他把整個東歐都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而二戰後,亞非拉又崛起一批社會主義國家,他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並且建立了與西方世界相抗衡的華約組織,其政治地位較二戰前有了質的飛躍。

二,軍事上。蘇聯從建國開始,就把軍事當做首要發展的項目,因為他是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面臨西方世界的絞殺,所以非常注重重工業的發展,他重工業發展起來的同時,也造就了他軍工業的強大,刺激了他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國家之一。二戰攻佔德國後,他又得到大量德國先進機器和圖紙,強化了他的重工業能力,尤其是冷戰開始以後,軍備競賽的升級,原子彈,氫彈技術的掌握,核武庫的建立,讓蘇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強國。



三,經濟上。說句實話,蘇聯的經濟並不好,但是二戰過後,除了美國以外,世界上那些主要經濟強大的國家都遭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比如英國,他的殖民體系瓦解了,直接掉進了二流國家的行列,法國就更別說了,二戰被佔領,經濟更加崩潰,德國成了一片瓦礫,據說清理都要二十年,日本就更別提了,戰後誰有碗小米粥就算富裕人家了,戰前那些經濟強國也只剩下蘇聯了,所謂矮子裡面拔將軍,勉為其難,就讓蘇聯當世界老二吧,實際上,他經濟最好的時候也只是美國的60%,而且輕重工業發展還嚴重畸形,他雖然是世界一級,但從未將其列為過發達國家。



綜上,蘇聯的崛起主要因為二戰和他本身強大的重工業,二戰後世界其他主要大國的衰落也成全了他的霸主地位,但他的經濟發展滯後還極其不平衡,為他日後的解體埋下了禍根和種子,所以他的霸主也就是曇花一現,極不正常的一個歷史成因罷了。




史書上冬眠的蛇

這話說的,二戰前蘇聯也發展的很快啊!只不過戰後,蘇聯從一個大國變成了超級大國,並且與美國抗衡了四十多年,才讓人覺得他們發展的更快了而已。而且說實話,在赫魯曉夫下臺、勃列日涅夫大搞倒退以後,蘇聯基本上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有一點必須要承認,蘇聯是二戰裡面所承受傷害最多的國家之一,幾個主要的工業區和農業區都是戰爭地帶。但是蘇聯的復甦也確實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具體有這麼幾個原因:

1、體制的優越性。儘管計劃經濟這個詞,現在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是個貶義詞。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戰爭結束以後,計劃經濟是最能快速復甦經濟的手段。由國家統一調配資源,能最快的給老百姓飯吃,也能最快的找回經濟發展的節奏。

2、資源的廣袤:蘇聯的國土是非常大的,這不僅給他們在戰爭年代帶來了極大的戰略縱深,也為戰後復甦帶來了極其富饒的資源。蘇聯尤其是俄羅斯的土地,搞農業也許不太適合,但是要論其搞工業,這裡有的是煤礦石油和天然氣,還有數不盡的礦產資源,這都對戰後蘇聯經濟尤其是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便宜。

3、冷戰格局所造成的:蘇聯的發展之快,主要是在工業尤其是重工業上,真正的國民經濟領域其實是沒怎麼發展甚至倒退的。可以說,正是出於對農業和輕工業的犧牲,才換來了蘇聯發展的“快”。但這種發展是不均衡的,所以說這是一個虛胖的漢子,終歸不能長久。



青言論史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許多國家都處於經濟低靡,國家百廢待興的狀態。蘇聯作為主要參戰的國家,一半成年男子非死即殘。為何蘇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

當時蘇聯國內的體制有很大原因。二戰後蘇聯採取的計劃經濟的經濟體制,簡單說這種經濟政策的好處是可以集中力量幹大事,蘇聯集中精力恢復國內經濟和東歐國家的經濟,從而快速站穩了腳跟。


二戰時,蘇聯的工業設施雖然遭到很大破壞,但是整個工業體系很成熟。蘇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能夠自給自足。從一五計劃開始就開始注重工業尤其是重工業,蘇聯戰後對科學的投入規模比戰前擴大了2.5倍,加上蘇聯攻克柏林後從德國帶走了很多技術資料,所以不僅快速恢復了生產而且國防工業碩果累累,1949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奠定了核大國地位,成為第二個超級大國。

戰後蘇聯能夠迅速恢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戰爭賠款。蘇聯還向德國索要了許多的戰爭賠款,提出要德國賠償100億美元,1950年5月,蘇聯宣佈已獲得36.58億美元賠償,同時將100億美元的賠償總額減少到68.29億,要求東德以後每年償還2.11億美元,這個數字並不包括蘇聯從蘇佔區獲得的所謂“戰利品”。與此同時蘇聯還拿走了日本在我國東北的許多工業設備,還在戰爭中俘虜了七十萬的日本士兵。

由於二戰極大地刺激了蘇聯經濟,使得蘇聯在二戰後期國力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空前強大,最終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心。


藍軍社

蘇聯初期 由於白匪軍和資本主義帝國想聯合絞殺十月革命的成果 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無償徵集餘糧 一系列戰役後俄國需要恢復生產 百廢待興 但是農民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傷害 沒有生產資料可以使用 列寧在經過一系列調研 考察後得出需要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於是蘇聯開始施行新經濟政策 恢復貨幣 市場 建立銀行 等金融工具 並且積極從美國引進人才 技術 組織管理模式 列寧召見哈默 福特等美國著名企業家 使蘇聯建立了基本的工業體系 建立起共產國際拖拉機廠 高爾基汽車廠等知名大廠 蘇聯經濟得到初步恢復 列寧逝世後 政權交由斯大林 斯大林考察調研後 斯大林認為必須用快速的方法來推動國家的工業化建設 所以 他利用剪刀差的形式 將農業的資金積累起來用來發展工業 用命令和計劃的形式來推動工業發展 並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 蘇聯用這種模式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百年的工業化之路 經濟實力位列歐洲第一 世界第二 這一時期建立起伏爾加水電站 並且建立起先進完整的軍事工業 能自行生產先進的坦克槍炮 建立起一隻職業軍人組成的部隊 由此開啟了開掛模式 二戰時蘇聯遭遇了很嚴重的破壞 缺乏勞動力 蘇聯為了恢復戰後的經濟 大量使用戰俘 這些戰俘使蘇聯經濟得以迅速恢復 並且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研製出重型轟炸機 原子彈 蘇聯還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 可以與當時的美國並列 這都是與計劃經濟分不開的 但是蘇聯忽視民生 工業比例嚴重失調 這種弊病使蘇聯積重難返


go2709sai20112357895

蘇聯從二戰結束後發展迅速,成為和美國並列的世界一極,一直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那是什麼原因導致蘇聯發展如此之快呢?

1、我們知道,蘇聯工業體系並不完整。它是以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主,而對輕工業和農業的重視不夠,但它卻沒有出現跛腳現象,相反卻一直大踏步前進。這是由於蘇聯擁有著廣闊的資源與東歐重建的巨大市場這一黃金組合。它們互為補充,蘇聯的重工業支援了戰後東歐的經濟恢復,東歐的輕工業解決了蘇聯人民經濟發展。互惠互利,共同進步!

2、蘇聯工業基礎依然健在。二戰時,蘇聯將工業企業、人員和設備從隨時會被德軍佔領的西部地區搬遷到東部地區,保全了工業基礎,戰後,能很快地恢復工業生產。

3、蘇聯對科學技術和教育投入巨大,尤其是在軍工領域,而且還從佔領區獲得了大量的技術和人才儲備。這使蘇聯能很快地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也促進了蘇聯的強大。
但是,蘇聯的這種強大是病態的,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導致蘇聯成為一條腿強壯一條腿瘦弱的畸形巨人。只能被稱為軍事大國,卻不能稱之為經濟大國。所以最終在軍備競賽中被美國拖垮了。


歷史拾辰

蘇聯可是從來不幹吃虧的事情。

從莫斯科公國開始,俄羅斯帝國就開始了向各個方向的擴張。雖然勝負常有,但是最終都是俄羅斯帝國逐步在擴大。

打擊德國,搶得德國的工業設備、技術科技人員全部運回蘇聯,更獲得大量賠款。

打擊日本關東軍,俘虜約60萬全部拉回西伯利亞付苦役,開拓俄國資源為俄羅斯服務。東北工業設備全部拆散運回俄羅斯,打造蘇聯本國工業。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斯大林就把歐洲的蘇聯工業基地遷移到蘇聯東部,避免了其遭受戰爭的破壞。

種種措施,使得蘇聯二戰後,恢復迅速!


張泉城1

二戰後蘇聯為何發展快?主因大致有4點!

1,眾所周知二戰後,當時國際上出現兩大陣營,一個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約,另一個就是以蘇聯為代表的華沙。


蘇聯為什麼發展快可以說華沙條約集團功不可抹。蘇聯是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影響力在全球極高,對美針鋒相對,當仁不讓的成為和美抗衡的大國!雖不是一呼百應,但就有這個地位,其它國家對蘇依靠性大!蘇的出口量大大增加,促進了經濟長足發展。


2,蘇聯是一個地大物博,資源眾多的國家。工業經濟所需原材料幾乎全部具備。美及北約就是有心限制制約不了蘇,蘇的進口量很少,工業經濟上根本就依靠進口,獨立性極強!


3,二戰前,蘇己經是強國了,工農業基礎非常好。開戰後,蘇為了確保其工業不受衝擊,將整體工業,製造業系統向東遷移。戰後的蘇工業系統保存基本完好。


4,二戰中蘇被重傷打慘的僅僅是軍隊,國家經濟並未被打中命門,在戰後趁火打劫拆卸德國的先進工業設備,帶走了德國的工業技術和許多專家教授,有了這些基礎條件,蘇的重工業僅兩年就恢復和超過了戰前水平!發展快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