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真正的“累”來自於哪裡?

快樂旋律22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吳瓊燕:真正的累,恐怕不是身體的疲憊,而來自心靈的疲憊。

心靈疲憊的原因看起來有很多: 她可能長期生活著他人認為的好,沒有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搞不清生活哪個齒輪錯了; 他可能長久做著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或者沒有發揮出擅長的方面,內心深深地委屈; 她可能不知道情緒的能量怎樣轉化,長期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為此內心對抗而內耗巨大; 他可能長期為別人付出,而從未關懷過自己,以至於內心的能量耗盡,有一種無力感; 她可能很長時間穿著“完美”的外衣,無法做真實的自己,潛意識裡覺得虛假卻好累; 他可能原本屬於內向的性格,卻裝扮成外向的樣子,因為外界覺得外向才好,他活成了外界要的樣子,卻背叛了自己; 她可能價值感很低,不斷地通過討好他人獲得僅有的價值感,誰都比她重要,唯獨忽視了自己; 他可能界限不清地承擔了其他人的責任,於是大家越來越多地把無關的事情推到這個沒有界限的人身上,他一個人揹著那麼多人的包袱,感到肩上有座渾濁的大山; ......

有多少人活成了爸媽想要的樣子、外界想要的樣子、別人想要的樣子,唯獨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唯獨沒有真誠地面對自己:“我是誰?我渴望什麼?我想要什麼?”

真正的累,終歸來自無法做真實的自己,在這世上活出真正的自我。

而當你覺醒的那一刻,你正開始邁向自我。

“這個年代的人是幸運的,如果你可以養活自己,給自己安全感,覺得自己有價值,那麼此時此刻,你就可以走向自我實現的需求,而不需要在基礎需求上浪費時間----這是時代賦予你的幸運。”---周小寬(心理諮詢師)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題主的問題,人生中的真正的累來自於內心的無知與迷茫嗎?我想無知與迷茫是不會感覺到累的,我想我們不乏看到生活中存在這樣一種不諳世事的樂天派,他們無知卻感覺快樂,迷茫卻滿不在乎,這種人是不會累的,就好比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是不會去做心理諮詢的。

而王陽明的心學致力於知行合一,其目的就是讓人的心中感覺不到這種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讓自己的認知和自己的行為相協調,相輔相成,這樣縱使一個人擁有一個艱苦的任務,但是他的知行合一,那麼雖然他做了很多事情看上去很辛苦,但是他的內心是感覺不到累的,就好比有的人熱衷幫助他人,看上去很累很辛苦,但是他們卻感覺不到累,相反是很快樂的。

我們感覺到累是因為我們做的東西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我們的行為和目標並沒有在同一戰線,而有的時候則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豈不是越活越累麼。


鵜鶘心理夯小七

累是一種感官體驗,在生理上反應出來的就是體力喪失,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等等生理上的疲憊,心理上的疲憊,往往是指事物超出了自己控制能力外,自己無法改變,又不能脫身,最典型的就是職業巨倦怠,職業倦怠也是人生中的“累”,這種累,是自己的能力與收入不匹配,工作上的無力感,自身價值得不到肯定等等困境,造成職業倦怠感,也就是人生中的“累”。這種類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累。

想要知道人生真正的“累”來自哪裡,就需要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是什麼,求而不得是為累。比如一個追求名的人,在幾番努力後,年華已逝,但聲名毫無,對於他們來說,人生就是累的,付出了許多,沒有得到回報;再如追求利的人,為了利付出所有,不計後果,最後自己依舊沒有累積理想的收入,這中求而不得,也為累。累,是心理上沒有得到滿足,可已經付出了代價。

心理上的缺憾,比物質和生理上的缺憾給人帶來更深刻的影響。一些老人逝去前,很可能因為自己沒有達成最後的心願而不捨離開。還有些人一輩子在付出,最後沒有善終,外人看他們也是累的。但累與不累,終究要問當事人自己的感受。人生累與不累,和人的成長經歷、價值觀念有很大的關係。早期的生活塑造了人的價值觀念,也就形成了最後對自己一生評價的標準。這個標準決定了你是不會覺得自己的一生過得辛苦勞累。

其實,每個人生活中都會有不易和困境,但面對不易和困境的心態,會決定你對待人生的態度,用一個寬容、悅納的心態接受自己的生活,累並快樂著。




開火車的老溼機

人生中真正的“累”跟體力關係不大,工地裡整日搬磚的人未必比坐辦公室的人累;

跟無知迷茫關係也不大,大山裡的人,可能比城裡人更快活。

人生中真正的“累”,來自於心理衝突

1、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兩者都想要,比如有錢、有閒,只能取其一,難以取捨,無論選了哪一個都會遺憾。

2、左右兩難。新媽媽既不想沒有收入,又不想孩子無人照顧;學生既不想學習,也不想成績差;病人既不想吃藥又不想打針……選哪個都不願意,卻又必須選一個。

3、喜歡卻不想行動。想變瘦,卻不想運動節食;想變美,卻不想化妝整容;想收入增加,卻不想多做事……

4.、有得必有失。找妻子時,一個光鮮靚麗但懶,一個勤快卻長相一般;找工作時,一個收入豐厚卻被人看不起,一個體面地位高收入卻很少……得其利必得其弊。


當人陷入這些衝突時,便會時時刻刻感覺到“累”,而且這種累是難以排解的。

在上層的人,很多時候能兩全其美;在底層的人,很多時候是連選擇的權利也沒有。只有在中間的人,既想選,又有選擇的權利,卻無法隨心而選,誘惑多,煩惱更多。


專注一年級謝

真正的累,來自於內心的無知與迷茫嗎?不是的,真正的累是環境壓抑的累,是心靈受到傷害感情勞累的狀況下,造成情感上的累;是過於勞累體乏造成的身體衰竭疲乏下的累;是操勞過度或者過於體力透支的累。

生活中要適當調整體力的透支,不要拼著命去做過於勞累的事情,要珍愛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時光,多愛愛自己,累了就好好休息,補養補養體質,調整好身體的狀態,把狀態調為最佳狀態,有個好身體,有個好狀態,有個好心情,為自己而戰吧!


洪雲162374521


吾流吾輩

人生中真正的“累”來自於!

欲而不得~心累!

求而不得~身心俱累!

有名欲求利……

有妻欲求“妾”……

有“副”欲求“正”……

有“兒”欲求“女”……

有“千”欲求“萬”……

適當的能使人“進步”,~過量的~豈止累?!~還有可能成為人性的“原罪~貪”。

描述間接基本正確~“無知”源於(不知欲求需有度),“迷惘”源於(不知欲求“何”)。


妳柯5

真正的心累,來至每個人的思維和感想。加上背後的環境和自己的情緒,心情是分不開的。要如何去放鬆緊張的情緒,和莫名的壓抑,造成一些莫名的煩惱和迷茫,是我們的無知還是無為呢?我想,這都不是!而是我們思維軟弱所造成的,只要把心打開,所有的煩惱放下,出去走走,找朋友聊天,獨自一人思索該怎樣,走出迷茫的區域,不要最好,只要幹好每件事便好。慢慢地就會走出你迷茫的境界,獲得你屬於你自己的天地。你說好嗎?


周老師152405937

也不一定.因為"真累"不只是來自無知,也來自擁有的生命綜合能量不足以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即一旦生命綜合能量較低,那麼不論當事人做什麼工作,必定都會感覺"人生真累".無一例外.


專滅土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