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信仰的是什麼?

強化版AK57

中國人從來都缺乏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在中國人心裡從來都是予取予求的工具。因此,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追名逐利以及對權利的崇拜也就貫穿了整個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

古代中國人敬拜鬼神,占卜時運,巫蠱之術橫行,巫師將蜘蛛、蠍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蟲放在一個容器中,密封十天,開封后存活下來的那隻就是最毒的,它也就是蠱的首選,然後經過飼養最終就是蠱,把它的糞便放在別人家的水井或糧食裡,吃了的人肚子裡就會長蟲,慢慢身體虛弱而死。由此可見中國人仇恨、報復意識有多麼濃厚。

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道教和儒教是中國社會精神世界的兩大支柱, 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徐福求仙的故事相比大家並不陌生,鍾馗是中國著名的民間神之一,後來被道教納入神仙體系,他的主要職能是捉鬼。

儒教發源自堯舜禹的五教。堯舜即注重“敬敷五教”。五教: 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釋,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舉行祭禮之前,司禮者必齋戒沐浴,以示誠敬。以此證明儒家也是一種宗教。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教經歷代統治者篡改修撰,已經變成了禁錮人民思想,掩蓋社會矛盾的麻醉劑,他們絕口不談:“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的儒家人本關懷,而是倡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統治者將“忠君愛國”並立,將國家至於一家一姓之下。皇權專制宣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然而這個書是他們指定的書,有志向的讀書人滿心希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然而更多的卻只能是發出“我欲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感嘆。而擅於撰寫華麗辭藻為天子歌功頌德的司馬相如們卻總能夠 一展“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豪邁。

兩千年的皇權專制思想一步一步引導中國人走向對權力的膜拜之路,正所謂:“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權利成為改變命運的唯一手段!

如果信仰專指宗教的話,那麼中國人沒有信仰,因為歷史上中國人對宗教的信仰基本上都是形式大於內容, 參禪禮佛為的是保佑家族平安,子孫富貴。

長期以來,儒釋道是中國皇權專制社會穩定的三大基石,儒家信徒信奉的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佛教信徒信奉的是:“多子多孫多富貴”道教信徒信奉的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善男信女的香火錢築起一座座恢弘的廟塔,而人間卻往往是物慾橫流。無論是本土宗教還是外來宗教經過後人詮釋之後都脫離它本來的面目成為世俗利用的工具。

對於儒學你只讀《論語》就好,對於道學你只讀《道德經》就好,至於佛教大乘小乘、藏傳、漢傳經文繁雜,一般信徒也只能是盲目跪拜求佛保佑,至於教義天曉得有幾人知曉。

如果非要說中國人有信仰,那麼“名利雙收”就是中國人最高的信仰。我們沉迷在世俗的欲壑中難以自拔,我們對物質富足的追求遠高於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笑貧不笑娼即是古人的慨嘆更是今人的無奈!


關注醉仙一品聊天下,與您暢聊天下大事


圖片來自網絡


醉仙一品聊天下

這個信仰是指世界的終極是什麼,萬物的本質本源是什麼。那麼,可以說中國本原的文化的終極表達有過幾個稱號。一個是上帝,昊天上帝;一個是天,皇天;一個是道,天道;還有一個是理,天理;一個是乾。而其實這些稱號都是一個終極的不同表達,表現萬物本質本源的不同方面。

乾是從卦理上表達的,指一畫開天,也指世界健而不息的本質本源,“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上帝是從主宰方面表達的。

天是從形體方面表達的,又是從萬物一體角度表達的。天,顛也,從一從大。

道是從本質內含角度表達的,是說萬物本質本源的那個存在有道有規律性。

理類似道,就象道路按一定規律展開而通達一樣,事物的紋理有展開的條理。

中國文化都是有易學根源的,也就是有天地萬物真理根源的。所以,這些終極表達都能在易學上找到根據。乾元,這本身就是周易裡的,是從萬物始生的角度講的。天是乾卦的主要類象體現,萬物的一體性和萬物終極的至上性。上帝是陽氣的主宰性。乾,萬物資始而有道有理。神,萬物發華而伸展也,陽氣的體現。不能只伸展不迴歸,故有鬼之名。所以,中國的終極表達又是內在統一的。自周朝以後主要用天和道來表達中國有深刻義理的終極探索。講敬天法祖,老子道德五千言申明道德,孔子刪述六經作易傳倡仁學導人在世修養道德。這些文化都是中國先真先聖引人探尋本源追求終極,達到天人和諧天人合一的境界。惜呼,當今中國人迷失了,大多竟然不知道中國人的信仰和終極探索。中國人敬天信道,相信老天爺賞善罰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相信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中國人的文化對終極的探索又不是隻讓你信的,而是有數學體現,有義理闡述,有系列學問,有科學運用,有修行實踐的。是世界上唯一體系完備的終極文化。

西方的神叫羔帝,中國的萬物主宰叫昊天上帝。不要把上帝讓給西方人。他們的神只是God或耶和華或羔帝、戈德等。


玄谷真人

關於中國人的信仰問題,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現象!縱觀中國歷史,中國人民的經世致用思想根深蒂固,也就是說很務實!



我們在上古時代敬畏天地,是因為天地造化,孕育萬物能給上古人民以生存,所以他們敬畏天地,企圖通過天象預警能知人間禍福,企圖征服大地自求富足,所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為的就是掌握天地之規律,敬天保民是這個時期的主流。

自古中國進入文明時代以來,崇尚強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是其體現,在這個時期,人民已經初步掌握了事天地以自保的規律,並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所以開疆拓土。至於鬼神之事,縱觀歷史無不是利用鬼神,而不是被鬼神利用的,統治者往往借鬼神之事統御萬民,而民眾借用鬼神之事以自求多福!至於信與不信,在於此之間也,就如同現在求神拜佛一樣,沒有什麼特別。



但是說到鬼神之事,自周朝以來,宗法制的形象和滲透,自古至今對於祖宗之神的敬仰卻是萬眾如一,可以說尊仰祖宗之神,就是中國最重要的信仰之一。但從文化的角度來講,追求強盛而平和是中國人的追求,自古至今我們都喜歡和懷念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日子,這是一種骨子裡的傳承。



但究竟什麼是中國人的信仰呢?這個比較難下定義,不如說是國家的認同吧!因為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認同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並以此為榮,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文化認同和民族歸屬,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信仰,這是在民族交融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有氣質。

這也是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所決定的,經歷了上千年的碰撞和融合之後留下的精髓,儘管各民族保留了濃厚的特色,但這並不妨礙其對中華文明,對華夏子孫的認同。



相比之下,對於耶穌,對於佛祖,對於道家神仙,還是有地域特點和門類的,並不能代表中國人的民族信仰,可能它們在某個時代,某一階段曾經輝煌過,佔過主流,但並沒有改變中國人的民族認同,不想西方國家的宗教那樣具有穿透力!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也暫且可以歸結為中國人的信仰吧!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以“道德”為主的倫理崇拜,也可以稱為“根”崇拜,聖人崇拜,祖宗崇拜。

夏朝的遺蹟難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夏商兩朝的信仰不同,夏朝是“自然”的神崇拜,而商朝則是“敬祖”的神崇拜。也就是說,夏朝崇拜自然界的神,如掌管生老病死的神,而商朝則崇拜虛擬的神,比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裡的“玄鳥”。

因為兩朝信仰不同,因此商滅夏時,對夏朝摧毀的很徹底,畢竟“神”信仰的民族,一旦“神”沒了,“信仰”就沒了。“神”變了,“信仰”也就變了。這也是古埃及文明,古兩河流域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出現斷層的根源。

華夏文明沒有斷層,得益於周滅商的時候,出了一個決定性的人物---周公。

周滅商的速度太快了!快的遠超周武王他們的預料。僅僅一個多月,商朝就滅國了。

周朝建國以後,如何才能長遠而穩定的統治下去,成了每天都要討論的話題。只可惜周武王在周建國後三年就去世了,年幼的周成王繼位,周公輔政。最終周公等人做出了改變華夏文明進程的決定:在物質上,以農業為主,在精神上,以人為本。從此,中國進入了以“禮”為核心的農耕文明時代,並延續至今。

以人為本即“人”崇拜,而什麼樣的人值得崇拜?聖人!如孔子,老子,關羽,諸葛亮等大眾認可的“道德聖人”,以及對自己家族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倫理聖人”,用“道德”和“倫理”把每一個人的前生後世都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

這種信仰是無法被摧毀的,因為它在每個人的心中。只要人在,信仰就在,文明就在。宗祠可以被毀,家譜可以被焚,但災難過後,宗祠會被複原,家譜會被重修。人可以遠離故鄉,四處漂泊。但就像風箏一樣,飛的再高再遠,總有一條線繫著,另一頭就是故鄉,就是最深的牽掛,線就是信仰。

有句話叫“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還有個詞叫“光宗耀祖”,也有一種恐懼叫“死後有何面目面對列祖列宗”。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就是我們的信仰。

無形但無比堅韌


遊子天涯君莫問

  • 而說到信仰想起這麼一個故事

一名中國人和一名外國人被困在一棟樓裡一直出不去,起初兩個人還想盡辦法要逃出去,然而發現無論怎麼樣都無法逃出去。

於是兩個人陷入絕望,起初兩個人還沉默的坐著,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兩個人開始陷入崩潰。外國人先忍不住,開始大喊:上帝啊,如果你聽得見我說的話,請你來救我吧,我願意從此再也不幹壞事,只求上天堂跟你說一聲謝謝。

而外國人在一旁的祈禱讓那名中國人更加悲傷,然而中國人發現自己並沒有可以祈禱的對象,想到這裡更加難過大哭起來喊:媽媽!媽媽!媽媽!

外國人見到中國人一直喊媽媽很奇怪,停下祈禱問中國人,你們中國信仰的神名字叫“媽媽”?

故事的最後是兩個人得救,最先找到他們的不是別人,就是中國人的媽媽,因為只有她知道了自己兒子出門前說要去哪裡。不見他回家一直擔心了很久,最終決定過來找他。




確實,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雞湯”故事,但是在我看來,不同於外國人一遇到危險嘴裡喊得是“oh my god!”(我的上帝啊)。中國人遇到危險喊得第一句就是“我的媽啊”。可見對於中國人來說,母親的的確確比上帝靠譜的多。

在我看來,每個人的信仰是誰沒有關係,但是真正一直在保佑你,為你祈福的可能真的只有父母了。

-END-


廣東任你行

支撐中華民族5000年曆史延綿不絕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信仰,如果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話,就好像說馬雲沒有錢,巴菲特不懂投資!

中國人的信仰很多元,正因為這種多元性,所以我們不盲目,所以我們的信仰很難被摧毀,即便某一種信仰被摧毀了,我們心中還有另外的支撐,單一的信仰總是容易產生偏激的,有時候還會造成盲從。

每一個信仰者都把自己的信仰視為絕對真理,但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絕對的存在,就如同我們對光速的認知,大多數人都知道,光速是每秒30萬公里,這絕對嗎?這個定律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光在真空當中傳播。

所以中國人大多數時候是睿智的,因為我們信仰的多元性,可以讓我們自己在這些信仰當中找到辯證法,更客觀的看待問題。

就拿我本人來說,佛教我信,道教我也信,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我也能夠接受,儒家思想我批判接受、墨家思想我也認同。

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或者信仰功利主義,就是妄自菲薄,這種認識真的很膚淺,並且很無知,一個民族能夠屹立千年不倒,歷經浩劫又能重回巔峰,沒有信仰的支撐,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信仰這個東西很玄,但是這絕對不是歷史虛無主義,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宗教戰爭?因為我們有一個儒家思想,這就是諸味調和的甘草,我們總是能夠兼收幷蓄,其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也算是一種實用主義信仰!

如果一定要歸納中國人的信仰,那就是“我們什麼都信,但又在辯證當中絕不迷信,我們的本源思想就是尊重天道人心,敬天畏人卻又敢逆天爭命,我們是信仰的主人,絕對不是信仰的奴隸,我的信仰是為我的精神和我的生活服務的,而不是那種被洗腦似的教育。

那些仍然在說中國人沒有信仰的,應該好好去研究一下天道人心,問一下大道本源,3000大道哪一條不是中國人的信仰?自己看不清就不要到處大放厥詞,正因為世間紛紛擾擾太多,干擾了我們去看問題的本質,對社會的不滿,對歷史的不自信,所以導致了我們自卑的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

中國人從來不缺信仰,那些說中國人只信仰功利主義的,無非是以己之心,揣測別人,這樣的想法很恐怖,這樣的做法更不可取,信仰是一定是要有的,中國人的信仰就是要學會敬天畏人,心懷敬畏就是信仰,虔誠不是五體投地,恪守本心就是虔誠!


凡鐵鑄兵堂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考慮:

首先從政治方面而言,中國共產黨普遍信仰馬克思主義,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至,共同努力奮鬥,建設我們的國家,人人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而不懈努力奮鬥,為實現共產主義添磚加瓦。

在宗教信仰方面,在普通人群,在一般老百姓裡面,有很多人信俸佛教,道教,這兩個宗教團體,是我國主要宗教信徒和老百姓非常祟拜和虔誠信俸的教派,其中道教發源於我國,傳播於世界。而佛教發源於印度,是我國將其傳播,發揚光大,使其得以進一步完善,使其一直流傳至今,傳播於世界。

在我國除了以上兩大崇教做為主流,在民眾中傳播信仰外,還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有一部分人信仰。


碧雲6


人微言寡

中國人到底有沒有信仰?

那麼,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信仰?信仰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從這條定義來分析,中國人從古至今一直不缺失信仰。遠點說如三皇五帝、諸子百家、孔孟之道等無不受中國人的推崇和信賴。尤其孔子的儒家學說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遂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近點說,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也是中華民族的信仰精髓。有了這種信仰,1840年後,使得中國才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鎖掙脫出來,立於世界東方。這難道不是信仰嗎?這難道不是信仰的力量。

縱觀中國人的信仰與西方一些國家信仰存在很大差異。中國人的信仰具有三個特性:非固態、非排它、可取捨;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不具備這三個特性,表現為僵化、排它、虔誠,極致甚至會喪失理智。

有些人只把宗教信仰看成是信仰,未免太片面了吧!


原鄉人27

瞭解中國歷史的都知道,中國的神都是人變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成神的條件。西方的神就是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人們無法超越,只有虔誠的膜拜。說中國人沒有信仰的人絕對不是真正的中國人!

那些真正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他們死後不能一筆勾銷,我們永遠紀念他們,他們就永生了,有的還成神了。比如孔子、關羽、雷鋒、焦裕祿······

一句話總結:我們中國人有信仰,道德是最高的信仰,其他都是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