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早熟?

大潘說

我們常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早熟了。

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現在的孩子能夠接觸到我們在這個年齡時期接觸不到的信息,他們無論是知識還是眼界都要高於先一輩人,這使得他們更早地成熟。

除此以外,現在的孩子面臨比過去更大的壓力,比如升學壓力、同伴壓力等等,週末和假期被用來補習,沒有太多空閒時間享受童年的快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生命早期面臨過大的壓力也是他們早熟的原因。

有神經科學家利用老鼠做過實驗,發現相較於總是處於母親身邊的安全型小鼠,處於壓力情境下的小鼠成長和發育更加迅速。在青少年時期,這些小鼠看起來已經和成年老鼠沒有差異。

人類也是如此,有研究發現,早年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腦中會過早地發展出類似成人的腦神經迴路,特別是大腦中與恐懼、焦慮有關的部分。並且,那些童年不幸,經歷過暴力、虐待、忽視的女孩,她們月經和青春期的到來要比其他女孩早約一年。

那麼,現在孩子早熟的現象是好是壞呢?

首先早熟有它的優勢,研究者發現,那些在壓力情景長大的早熟小鼠,非常擅長處理挫折情景。簡單來說,在早熟的同時,孩子會掌握到應對挫折的能力,使得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

然而,這種早熟的優勢是要付出代價的。前文中提到的孤兒院中那些早熟的孩子,由於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他們更容易出現情緒管理失調、腦神經迴路轉變的問題,這加大了他們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另外,早熟的個體更有可能做出風險性行為,比如酗酒或者不安全性行為等等。

因此,作為父母或者教育者,應當保護孩子,避免他們在年幼時面對過大的壓力,儘量給他們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References:

Sung, Sooyeon, Jeffry A. Simpson, Vladas Griskevicius, I.Sally, Chun Kuo, Gabriel L. Schlomer, and Jay Belsky. "Secureinfant-mother attachment buffers the effect of early-life stress on age ofmenarche."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知我心理學

有些家長過度教育孩子,導致孩子很早就出現了“大人”的行為,也就是“早熟”的表現。要知道,這種心理上的“早熟”不僅不利於孩子成長髮育,而且還對他智商發育不利:

“早熟”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1.“早熟”會拉低孩子智商

“早熟”的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語氣來說話,但並不瞭解其中的意思,長久如此就會影響孩子的理解能力與智商。

2.“早熟”影響孩子以後成長

孩子“早熟”家長不及時引導糾正,那麼在進入青年期之後,孩子的交往能力很可能會明顯下降,人格及行為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孩子犯罪。

3.性“早熟”影響孩子未來

孩子的早熟還體現在性行為上面,有的孩子會因此提前性行為或是早戀,孩子性格也容易變得壓抑性格壓抑,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都會影響孩子日後健康。

4.“早熟”讓孩子失去應有的童年與童真

早熟的孩子沒有辦法真正進入小夥伴的世界,難以站在孩子角度去觀察這個世界,自然也就失去了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如何預防孩子心理早熟?

1.順其自然

只有健康的心智,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家長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需求而強迫孩子去學習,應順其自然,這樣孩子才會更好地發展。如果一味的強迫孩子,只會起到反效果而已。

2.大人之間的事情不要常跟孩子說

大人之間的事情不要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前說,讓孩子享受他的童年時光中吧~

3.適當的引導和教育

給寶寶選擇圖書、玩具等物品之前要考慮孩子的年齡,選擇適合符合他們心理的,不要給孩子太大的負擔。孩子該玩耍的時候就讓其玩耍,不要過於限制,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與教育,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會有利。

4.多跟其他小朋友交往

家長應該讓孩子多跟同齡孩子去玩耍,獨生子女更是要如此。家長要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不要讓孩子宅在家裡。

5.給予“早熟”孩子正確的引導

面對“早熟”的孩子,家長要多跟老師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教育。讓孩子瞭解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與作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鼓勵其發展,正確認識自己。

6.孩子看電視上網,父母要進行監督

孩子看電視要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如果對孩子成長有利的電視節目,家長可以放寬時間;上網時間也要控制,不要讓孩子看些不符合他們年齡段的內容。

7.允許孩子犯錯

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在犯錯之後讓孩子及時跟自己溝通,讓孩子瞭解矛盾是成長的一部分。


育兒網

十年前的9月1日我揹著小書包,騎著永久牌自行車去我們鎮上的初中上學。早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說鎮上的初中很亂,當時我膽子也小,還特別單純 。頭腦裡想的幾乎都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類的字眼!

到了學校門口看到一群打扮得異常張揚的小黃毛,我嚇得趕緊下了自行車,怯生生的推車低頭走進了校園。找到自己班級的教室趕緊鑽了進去,生怕哪個小黃毛注意到我,過來找我點麻煩!

班主任是一名40多歲的中年婦女,戴著一副眼鏡,臉上沒有一絲的笑容,非常的嚴厲。不過對我還可以,因為我成績好,對我說話雖然也沒有一點的笑容,但和其他人比起來語氣還算平和。排座位的時候把我分在了第一排,我的同桌是一名女生。這女生大大的眼睛,淡紅的嘴唇,皮膚很白,梳著一根馬尾辮,至今我都能清晰的記得他的模樣!但她好像不是很喜歡我,我剛坐在她旁邊,她就用水性筆在桌子的中間畫上了一條分界線,以此來表示誰也不許過界,一副和我老死不相往來的模樣。對像我這種留著小平頭,和女生說句話都會臉紅的奶油小生來說她不屑一顧也很正常。

因為當時咱還是一心一意想要學習的,所以對於她的表現我也並沒有太在意。就這樣她不理我,我也不理她,還算和平的度過了一個上午。中午吃完飯回來,我拿著一支冰棍,邊吮吸邊自顧自的翻著書。無意間掃了一眼她的作業本,原來她叫X小倩,當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了“倩女幽魂”這個詞,心中頓時就覺得好搞笑,但也只是在心裡笑笑,沒敢笑出聲。就在這時一個殺馬特造型的“鄉非”又帶著兩個“農卡”走了過來,領頭的殺馬特左手插兜,右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但目光卻鎖定在了小倩的臉上,眼神裡帶著一絲色相。小倩被看得驚慌失措,這個“殺馬特”看了小倩一會又把目光轉移到了我身上,遞給了我一支菸。(當時我們那的農村學校管理混亂,只要不當老師的面抽菸,幾乎沒人管你。)

“我,我不會抽菸!”我當時嚇得聲音也有些顫抖。

“不抽菸也行,那和你商量個事好嗎?”殺馬特自己點燃了一支菸,深深的吸了一口,又把煙全部都吐在了我的臉上,然後又接著說道“咱倆換個坐位怎麼樣?”顯然他這句話中帶著威脅。

我轉頭看了看小倩,小倩用幾乎哀求的目光看著我,示意我不要和殺馬特換座位。我也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勇氣,轉過頭就對殺馬特說了一句“我不抽菸,感覺你這倆朋友不能喜歡我,我看還是算了吧!”殺馬特聽我說完先是一愣,然後衝我揮了揮拳,“算你有種,你等著,別後悔。”說完就帶著他那倆兄弟離開了。

殺馬特走了之後,小倩對我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連忙對我笑臉相迎。“謝謝啊,剛剛多虧你了!”

我只“哦”了一聲就低下頭繼續看書,我並不是記仇,而是剛剛殺馬特臨走前說的話著實讓我感到心慌!我表面上是在冷靜的看書,但心裡卻害怕得要命。心中盼著時間快點過,趕緊放學。但你越是怕,麻煩往往就越愛找上你。

殺馬特帶著20多個“鄉非”和“農卡”出現在了教室的門前。走到了我面前“你 媽 的,小崽子,我跟你換座位是看得起你!”全班愛看熱鬧的同學都圍了上來,說實在的,如果他上來打我兩拳,膽小的我可能也就忍了,但他上來就罵我的母親,母親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神聖的,一個人如果別人指著你的頭罵你的母親,你卻屁 都不敢放一個,那真是太枉為人子了。當時我刷的一下就站了你來“我 艹 你 媽!”隨著一聲叫罵,我操起屁股下的板凳就輪在了殺馬特的頭上,殺馬特“哼”了一聲,就仰面倒在了地上。他帶來的那群“鄉非”和“農卡”全都嚇傻了。

後來殺馬特住了院,學校不由分說將我開除了。為了生活我選擇了去新東方學廚師。。。。。

好了,不說了,客人開始催了,菜該下鍋了!!!!😄


撥動弦迎接陽光

唉你們不知道 我初中有個同學 經常被欺負 我我同學初一那時17歲了 個子沒有1.50米 到初3還是1.50不到 經常被班裡同學欺負叫他買零食洗衣服 時不時還打他 我看不慣 告訴班主任去了 然後他家人來了


心悅我柑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甚至嬰兒有早熟的症狀。據調查研究表明,這些症狀都是由於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很多家長對孩子營養供給太多而導致的。下面我們看看有哪些因素會誘發兒童性早熟?

  誘發兒童性早熟的因素

  某些兒童口服液

  對於兒童,要慎選營養補劑和口服液,一些家長怕孩子身體虛弱或長不高,會給孩子服用一些幫助“長高健壯”的口服液,這其中很可能含有一些激素類物質。這些激素會使得孩子長得比同齡人都高大結實,而事實上骨齡卻已經超過了實際的年齡,到正常發育的時候反而不長了。

  禽肉,特別是禽頸

  現在在市場上購買的家禽肉類,大部分都是由含生長劑類物質的飼料餵養的,生長劑在禽類體內的殘餘會作為兒童的“催熟劑”主要集中於禽類頭頸部位的腺體中,給兒童吃家禽的頭頸部,是引發兒童性早熟的高危行為。

  盲目進補

  這種原因引起的兒童性早熟在南方城市體現得較為突出。這是因為很多人在煲湯時將動物內臟一起煲,其中動物的性腺等內分泌腺體含有激素物質,通過進餐可進入人體。

  受某些疾病的影響

  受一些疾病(如顱內腫瘤、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兒童也會出現性早熟。因此,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兒童的發育情況,一旦發現孩子過早出現第二性徵,應該及時到內分泌科檢查診治,以免病情發展。

  成人化妝品

  兒童的皮膚比成人薄,加上兒童皮脂腺尚未成熟,皮脂分泌量少,皮膚的防禦屏障功能較弱,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而成人化妝品中大都含有香料、防腐劑和各種有機化合物等化學成分,這些物質極易進入兒童體內,導致過敏。醫生提醒,現在一些化妝品裡添加了糖皮質激素或雌激素,兒童長期使用這類化妝品,輕則可能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重則可致兒童生長髮育早熟。

  光照過度

  光照過度可能是誘發兒童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因為光線會影響大腦中的內分泌器官松果體的正常工作,進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導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以致性早熟。因此孩子不宜在燈光下過久照射。

  孩子性早熟會有什麼表現?

  女孩性早熟現象:女孩8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身高加速增長和骨盆發育;乳房下有硬節,腫痛;出現乳暈、乳房增大,隆起,著色;下體、腋窩著色和出現色素較淺的長毛;下體分泌物增多、內褲上有少許分泌物、下體疼癢等;皮下脂肪增多。

  男孩性早熟現象 :男孩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睪丸、陰囊增大,著色;腋窩、上唇、陰部出現長而細、色淺的長毛;變聲和出現喉結;身高增長加速;乳暈著色,增大;乳頭出現硬節和脹痛。


生活點子

1:現在孩子吃的東西,如營養高的食品和小食品,營養高的食品讓生殖器官早發育,使腦子更加聰明,小食品能孩子心理早熟。



2:現在每家都有網絡和手機,孩子們每人都有一部手機,接受的信息,當然,一些是好的,使孩子增長見識,而一些不良信息,就是孩子早熟的主要原因。



3:現在,在電視,電腦上的節目都是關於…的,連動漫都會包指那些,每個孩子都會看吧,由於,年齡小,有可能會模仿他們。



4:改蘋開放以來,思想上的變化。



5:每天,孩子們都會和異性同學,一起上下學,也是同為性刺激吧!



大哈三聲

做父母的似乎都盼著孩子快快長大,但如果事實的確如此,恐怕父母們需要擔心得更多。隨著科技的發展,孩子們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元化,從小學開始就幾乎人人一部手機,互聯網的時代,網絡傳播迅速,家長也不知道孩子們整天抱著手機在看些什麼,接觸到的信息是否是她們這個年齡段所應接納的。

早熟也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心智上的,另一方面是生理/身體上的。

什麼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沒到發育年齡時就出現性發育,女孩8週歲前乳房開始增大、出現腋毛或陰毛,10週歲以前來月經;男孩9週歲以前陰莖、睪丸增大,長出腋毛或陰毛等明顯的第二性徵。

兒童“性早熟”有哪些信號?

性早熟分為真性和假性,假性性早熟僅僅指單純的乳房、陰莖、腋毛或陰毛過早發育,而真性性早熟是指真正的青春期啟動,一般為中樞性性早熟,即由下丘腦、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所導致,表現為身高增長加速,女孩子宮、卵巢增大,男孩睪丸增大。

“性早熟”如何診斷?

“性早熟”對兒童有哪些危害?

2、 影響最終身高。”性早熟”的孩子骨齡往往明顯提前,身高的增長跟不上骨齡的增長,身高常落後於骨齡對應的平均身高,導致最終身高達不到遺傳身高。

3、 性行為提前。”性早熟”的孩子心理發育與身體發育常不匹配,體內性激素過多,容易過早出現對異性的關注,引起早戀甚至性行為提前,從而引發懷孕和性疾病傳播的危險。

4、 性格壓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為自己在體形、外表上與周圍小朋友不同,過早地背起沉重的思想包袱,產生自卑、恐懼和不安情緒,對日後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哪些因素容易導致”性早熟”?

“性早熟”成因很多,也複雜,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是飲食和生活環境等外部因素。比如長期營養過剩的結果會造成肥胖,而有研究證實中度肥胖兒童容易發生”性早熟”。另外如果孩子經常吃含有激素的食品,尤其是蜂王漿、牛初乳、乳珍等含有較多雌激素的保健品,更容易引起假性”性早熟”。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內部因素,除大部分原因尚不明確以外,部分是由於疾病引起的,比如顱內腫瘤、腦積水、腎上腺腫瘤等等。

父母要注意什麼

預防性心理早熟,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夫妻做愛要在沒有孩子的房間;

2. 不可以與孩子一起觀看帶有色情情節的影片;

3. 回答孩子的性問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答案簡單明確;

4. 不要在公眾場所隨意暴露孩子的生殖器,比如在大街上小便;

5. 不要讓家人或他人隨意逗摸孩子的生殖器,這樣會喚起孩子對生殖器的關注和刺激生殖器的感覺。

顯然,身體上的早熟對孩子不是很有利,需要父母多多給予孩子適當的關愛和相關知識的普吉。綜合而言,早熟對孩子來說有利有弊,不管是心理上的還是身體上的,都需要做出一個正確的引導,多關心孩子在學校與同學之間的相處,是不是開心?身心健康同等重要!


父母世界

小孩子就像春天萌發的新葉,帶著一股青澀,和一種無法模仿的天真和單純。但是,很多孩子那份天真單純卻過早地褪去,心理成熟得儼然一個個“小大人”,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兒童電視選秀催生早熟“小大人”

據新華社電,目前,眾多電視臺競相推出兒童選秀類節目,一時間不少煞有介事的“小大人”充斥電視熒屏。然而,能從兒童選秀節目中脫穎而出的“童星”寥寥,多成為成人觀眾的娛樂工具和電視臺競賽收視率的道具。

提及兒童選秀,去年躥紅網絡的4歲半“失控姐”莎莎是被娛樂到極致的小孩。4歲半的莎莎因一段在電視節目中不斷失控大哭的視頻迅速躥紅網絡後,憑藉著超高人氣,隨即又錄製了兩家衛視的兩檔綜藝節目,節目現場情緒失控的新視頻再次走紅網絡。據莎莎的家人透露,小女孩其實更愛笑,“失控”多因被電視臺的人故意驚嚇。

很多家長也表示,在上電視前的選拔中,家長和孩子也是費盡心思。某家長表示,當看到女兒上電視第一輪便被淘汰了,她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心都碎了,孩子回到家更是大哭一場,性格也變得沒有以前開朗,甚至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發呆。

家長們對兒童選秀節目抱怨最多的是,一些綜藝節目現在“收視率至上”,不惜以讓孩子譁眾取寵作為娛樂的手段,以讓孩子表現早熟的行為動作來作為噱頭,不能不說已經喪失了娛樂的底線。部分專家學者指出,喧鬧的兒童選秀節目排名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無論是排名靠前或靠後,商業化操作的選秀對孩子童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二、定“娃娃親”促早熟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尤其是“獨二代”們沒有兄弟姐妹陪伴,內心普遍存在孤獨感,家庭人際交往方面顯得單薄。為了給孩子找個伴兒,從小就為孩子打造社交圈。定“娃娃親”的雙方往往都是關係很好的同事、同學、朋友,為了增進兩家的感情,就讓孩子定“娃娃親”。家長這樣做的初衷是好的,想讓孩子的社交圈子更加廣闊一些,自己也可以和其他孩子父母交流交流育兒經,但是卻給這樣的交往冠上了一個並不適合的名字“娃娃親”。不過,大部分“娃娃親”都只是口頭上一說。大人們都只是當玩笑對待的,並沒有當真。

家長卻不知,這種所謂玩笑,不知不覺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了不良的種子。孩子在小時候對愛情是沒有概念的,一旦孩子知道父母給自己定了“娃娃親”後,就會對此感到好奇和好玩,會導致孩子早熟。而且,孩子周圍的同學、朋友會用“娃娃親”來取笑孩子,這會讓孩子非常尷尬,甚至產生心理陰影。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性別意識會逐漸加強,兒童在8-10歲時,性別敏感意識開始建立,等到十四五歲時,如果家長還給孩子灌輸“娃娃親”的概念,還有可能會誘導孩子出現早戀的傾向。

三、穿著和行為上模仿大人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強,對周圍的人和事觀察比較細緻,也充滿著好奇心。在穿著打扮,行為舉止方面,大人通常成為了孩子的模仿對象。

有網友反映,她的獨生女今年剛讀小學一年級,不知為什麼,她總愛用大人的化妝品,家裡的眼影、口紅、眉筆、面霜她都要用一用。每天早晨上學時,女兒都要像成年人那樣描來畫去,使人看著很彆扭。另外,她還愛戴大人的項鍊,首飾,愛穿大人的衣服,總給人一種“小大人”的感覺。大人的化妝品,衣服的確是很吸引人,但家長忘了告訴孩子他們那個年齡段適合什麼樣的打扮,忘了給孩子一定的心理引導,而導致孩子過分老成。

此外,曾經有個帖子說到,一位爸爸帶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旅遊,在飛機上女兒卻很油腔滑調地調侃爸爸和空姐,爸爸臉都綠了:“再廢話我以後不帶你出來!”女兒反駁道:“哎呀,您趁早甭帶我出來。我就覺得在這兒特多餘。你這樣的能找著我媽你就知足吧。都說閨女是爸上輩子的情人,我就奇了怪了,我上輩子怎麼看上你了!” 這樣的對話不禁讓很多人吃了一驚,小小年紀,行為舉止卻完全不符合她的年齡段。平時父母們在家不注意說話的方式,無意中孩子卻偷偷地在模仿。

四、上網的低齡化

據調查,我國10歲以下的小網民比例達到0.9%,大約300萬人左右。這個數值還在不斷上升。

4歲小朋友陽陽拉著爸爸到電腦前,一邊打開網頁一邊對爸爸說,“爸爸,我教你玩農場吧,那上面能種菜、偷菜,可有意思了。”爸爸看著陽陽輸入賬號後登錄,並進入每個好友的農場偷菜時,他目瞪口呆。“我都不會玩農場,沒想到是我兒子教我的。”陽陽的爸爸感慨地說。陽陽的爸爸說,一定是兒子看見媽媽玩農場就學會了。陽陽雖然只有4歲,但網齡已經有1年了。

由於小孩子的年齡較低、自控能力差、在加上網絡遊戲又比較迷人,所以很容易受到網絡上不好東西的影響,思想上難免會接收到超出孩子承受水平的繁雜信息。另外,在網絡上專門針對於孩子使用的網站太少了。

五、過分懂事的“當家娃”

王女士離異,有一個不滿七歲很懂事的女兒。在王女士情緒低落時,女兒總是百般安慰,不僅學習上不要母親操心,連燒飯、洗衣等事都努力去做……女兒成為王女士離婚後最大的精神安慰。一方面,女兒不僅要承受家務及學習方面的壓力,還必須在情緒上照顧、安撫王女士。另一方面,她自己卻把所有的害怕和心理需求深藏內心,竭力在外表上裝得很“懂事”、“堅強”。

但是專家表示,其實孩子過分懂事不利於心理健康。像王女士女兒這樣心理過早“成熟”的孩子,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成人化的孩子”。“成人化的孩子”現象是指基於某些特殊原因(生病、酗酒,父母衝突等),致使父母一方或雙方“形同虛設”,其子女被迫去扮演原本父母應當扮演的角色,產生明顯的“角色錯位”現象。

有研究報告顯示,過早成人化的孩子在成年後有較多的酒精和藥物濫用現象,患抑鬱症的比例較高。孩子無論如何都只是孩子,切莫讓孩子承受父母的情緒困擾和精神壓力。

六、導致孩子性早熟的食物黑名單

致兒童性早熟的食物黑名單。一旦拍片發現孩子骨齡超前,可確診為“性早熟”。這可能和一些導致孩子性早熟的食物有關。發育是件好事,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有力量有高度,但太早發育會有點麻煩,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你願意少吃些炸雞腿、好好鍛鍊,跟同學們一樣長大嗎?”。

一是可入藥的大補類食品。包括冬蟲夏草、人參、桂圓乾、荔枝幹、黃芪、沙參等。尤其廣東人,喜以藥膳煲湯。中醫指出,越是大補類的藥膳,越會改變孩子正常的內分泌環境,造成身心發展的不平衡。

二是禽肉、特別是禽頸。現今市場上出售的家禽,絕大部分是吃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餵養的,禽肉中“促熟劑”殘餘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由此,吃鴨頸、鵝頸,就成為“促早熟”的高危行為。

三是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紅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蘋果、橙和桃,幾乎都是在“促生長劑”的幫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給10歲以下的兒童食用。

四是油炸類食品,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經反覆加熱使用後,高溫使其氧化變性,也是引發“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週光顧洋快餐兩次以上,並經常食用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兒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兒童的2.5倍。

五是聲稱能使孩子“更高更壯”的兒童口服液。針對兒童市場的補劑和口服液,相當部分含有激素成分。這些激素使孩子在5、6歲時長得比同齡兒童高大壯實,因為,他或她可能已悄悄出現發育勢頭,骨齡已達8歲或10歲。而等孩子進入正常發育階段時,反而不見長了。專家指出,性早熟的兒童,進入青春期後身高將比同齡夥伴矮約10-15公分。

如何判斷“假性性早熟”和真正性早熟?父母與孩子一起洗澡時,如果發現孩子有“第二性徵”萌動的苗頭,不要驚慌失措。某些“假性性早熟”往往是由內分泌的階段性波動引起,孩子的骨齡並未超前,一般稱之為“假性性早熟”。只要注意飲食調控,不讓孩子接觸“情色類”視聽作品,假性早熟不一定會發展為真正的性早熟,無需打針吃藥。一旦拍片發現骨齡超前,可確診為“性早熟”。作為父母,也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憂心忡忡,要儘量和緩地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發育,發育是件好事,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有力量有高度,但太早發育會有點麻煩,“你願意少吃些炸雞腿,願意好好鍛鍊,跟同學們一樣長大嗎?”如果父母不把“性早熟”說成洪水猛獸,孩子也不會出現過度的惶恐心態,性格上也不會變得自閉,飲食調控方案也容易得到配合。

導致孩子心理過早成熟六大“元兇”

1、在家庭中是生活在成人的世界裡,缺少適宜的模仿對象。孩子的學習主要通過模仿。然而,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是生活在成人世界裡的,孩子所能模仿的對象就只是成人。在與成人的相處中,成人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在無意中就模仿了成人的許多言行。孩子生活在成人世界中,所見所聞都是成人世界裡的事情。加上城市的家庭之間來往並不多,將孩子侷限在了一定的小圈子裡,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腦子裡已經被灌輸了許多成人的思想、觀念,大都超過他們本身的接受能力,最終導致孩子成人化。

2、父母用對成人的要求引導和教育孩子。孩子的主要任務是玩,是通過遊戲來增長知識和能力,但父母卻不允許他們與小朋友一起“瘋玩”,要他們規規矩矩地坐下來學習,扼殺了孩子的天性。中國很多父母採用填鴨式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不適合孩子的要求,父母始終控制著孩子,硬灌輸給他們方方面面的、孩子難以承受的知識,過分刺激孩子的智力,這些都將會導致孩子過於早熟。

3、不和睦的家庭因素傷害孩子心理。強調個性化的生活方式,不僅使得許多家庭的夫妻關係陷入困境,而且最直接的受害人之一就是孩子。孩子整日看到父母的謾罵和爭吵,父母缺乏責任感、義務感和榮譽感,父母不和,容易使孩子產生敵意,缺乏同情心,形成嫉妒、殘忍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不願接受倫理道德的約束,富於攻擊性。

4、孩子越來越孤單。孩子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孩子在學校裡,朋友也有限;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回到家裡也很少有時間能夠靜下心來與孩子很好地溝通和玩耍,孩子只能和電視,電腦為伴,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無須交流,這樣會帶來一些言語問題和交往問題。孩子獲得很多從電視和網絡上來的信息,有很多想法都藏在心裡,不願交流,表現出過分老成的樣子,似乎看破一切。

5、孩子受到複雜社會氛圍的影響。現在的社會到處充滿情色文化,如婚外情、婚前同居、包養“二奶”等。孩子平時從電視和網絡上接觸到的節目,不是談情說愛,就是選美比賽,給孩子真正的節目很少,網絡更可怕,色情信息到處勾引孩子的幼小心靈。孩子看了這樣的信息和節目,加速了性心理上早熟。加上街上暴露和性感的女人太多了,給孩子也是一種刺激。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成人信息”,對社會只有朦朧認識的少年兒童豈能不耳濡目染?

家長該如何防止孩子出現心理早熟問題

1、要避免孩子過於早熟,這要求我們家長要從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和教育。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讀物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心理特點的兒童讀物。停止對孩子的填鴨式教育,不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給孩子玩耍的權利,與其要求他做多少道習題,不如讓他在健康的遊戲中成長。要給孩子自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不要把孩子控制得太死、太嚴,不要強迫孩子去做只有大人才能做到的事情。

2、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能從犯錯誤中獲得一種自我教育。如果一犯錯誤就遭到懲罰,孩子容易形成膽小慎微的性格,不利於創造性的培養。家長要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鼓勵孩子多向父母表達,父母也要多和孩子交流,如遇到矛盾,要意識到這種矛盾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3、讓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生活,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這樣做,可以使孩子從以大人為夥伴的環境中解脫出來。獨生子女的家庭更是要注意為孩子創造這樣的環境,鼓勵、支持,甚至有時要“強迫”孩子多與小朋友交往。

4、對孩子的成長不要急於求成,要順其自然。千萬不要拔苗助長,未來的世界競爭是很激烈,需要早做準備,但是,作為家長應該明白,只有一個身體健康、心智健全的人才能具備起碼的資格在未來社會立足。不要為了讓孩子成為自己向別人炫耀的“資本”,而強迫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所謂“本領”。

5、有關大人之間的事情不要輕易向孩子透露。特別是母親要注意一點,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說心裡話、商量事情的對象。孩子是您的教育對象,而不是您的“出氣筒”和“垃圾箱”。

6、孩子在看電視和上網時,家長應該進行一定的監督。電視能不看,最好就不看。電視裡的內容對孩子的害處大於好處,如果要看電視,請將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如果看的是益智的節目或自然節目,看3個小時也不算長。孩子上網時,家長應引導孩子瀏覽有益的網站,控制孩子沉迷到色情,暴力遊戲等不良的內容當中去,上網時長也需控制。

7、學校和家庭要互相配合,對於早熟現象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充分調動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性格等,尋找恰當的路徑,防止過激和偏激的早熟行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念。教師和家長要溝通,統一教育方向。把握孩子的性格特點,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外向的孩子往往說得多幹得少,要提醒其言行一致,不要輕易許諾,許諾就要兌現;內向的孩子往往缺乏和別人的有效溝通,要提醒其多和同學接觸,不要自視清高或者孤僻不合群。注意孩子在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其優勢,鼓勵其發展,正確認識自我。

8、社會應淨化文化氛圍,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比如,必須對兒童選秀節目加強約束,讓選秀節目成為培養孩子才藝豐富生活、陶冶情操的舞臺,兒童選秀必須有一定的禁區。電視兒童選秀作為一種青少年才藝選拔的方式值得推廣,但這其中涉及的許多問題應仔細把關,尤其是問題突出的“泛成人化”現象,堅決避免和杜絕。

心理早熟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更容易出現行為上的問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創造良好的氛圍。

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做合適的事,還給孩子自由,還給孩子微笑,還給孩子最寶貴的天真。


叫我13叔

咱不欺負人,但是總有人看你不說話就覺得你老實。初中的時候有七個我們初中的學生,偷偷給我自行車放氣,我們也不認識,但是我當時直接走上去大喊一聲,我操你媽!你們幹啥呢!。。。。嚇傻了兩個,一個帶頭的不服,要打我。我兄弟看到了拉開了那個男的。第二天趁那男的一個人上廁所,學校的廁所是帶門的,他把門關上之後,直接一保溫壺剛接的開水從頭倒下去。他能知道?後來聽說那小子他爹是本市黑社會老二,有些害怕。不過再後來本市有人頂替他爹位置,把他爹遣送到監獄篩沙子去了。事情過去十多年了,只想說別欺負人,都別裝逼。



搖滾青年李大爺

“都是孩子 哪有那麼嚴重 教育教育就好了 至於這樣子討論嗎?再說了 都是學校 老師的責任 當父母的也沒法子呀 那麼忙 交的學費 學校不能不負責樣呀 真要是出事了 可以告老師不會教嗎 肯定一告一個準 保不準還能整兩個花花 是吧 ”這就是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