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福建,簡稱“閩”,位於我國東南沿海,與臺灣隔臺灣海峽相對,是我國行政區劃相對穩定的區域之一,從秦之閩中郡、漢之閩越國,隋之建安郡,唐之閩州都督府,宋之福建路,元明清之福建省,沿襲至今。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福建古為閩地,唐時分為五州,北宋時分為六州二軍,至元時設福建行省,改為八路,明時改為八府,分別為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延平府、邵武府、建寧府,後增設福寧直隸州,所以,福建又有“八閩”之稱。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其中,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為下四府(沿海,閩東),汀州府、延平府、邵武府、建寧府為上四府(內陸,閩西)。現在,下四府沿襲至今,仍為地級市,但也僅有三個沿用舊名,而上四府全都撤銷了。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福州府,於洪武元年(1368年)由福州路改設而來,為福建首府,省治所在地。福州府於成化九年(1473年)析福寧、福安、寧德三縣設福寧直隸州。現在,福州府與福州市基本相對,福寧直隸州則與寧德市相對。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興化府,元時為興化路,於洪武二年(1369年)改設為興化府。興化府與現莆田市相對,自明開始其地域基本未變,明初時轄莆田、興化、仙遊3縣,後廢興化縣,並其地併入莆田、仙遊2縣。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泉州府,元時為泉州路,明初改為泉州府,其地現基本屬於泉州市,僅南部現為廈門市。漳州府,明初由漳州路改設而來,其大部現屬漳州市,僅西北部現屬龍巖市。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下四府儘管區劃有所變更,但其地境基本承襲至明清時期,但上四府則被徹底拆分。汀州府地境現分屬兩市,南部屬龍巖市,北部屬三明市,府治長汀縣現為龍巖市轄縣。延平府地境現也分屬兩市,南部屬三明市,北部屬南平市。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邵武府同樣分屬兩市,北部兩縣屬南平市,南部兩縣屬三明市。建寧府除壽寧縣現屬寧德市外,其餘七縣均屬南平市,南平市市境大部原屬建寧府,但南平明朝時期卻為延平府府治。

福建八府,八閩的由來,下四府仍為地級市,僅三個沿用舊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