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突遭變故,真的只是“當年瞎了眼”?

婚姻突遭變故,真的只是“當年瞎了眼”?

文/ 書香女神 莎莎

整理/ Ally

幸知說

結婚前,我們都希望這段婚姻琴瑟和鳴、幸福美滿、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然而,總事與願違。

在幸知平臺,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女性在婚姻中遭遇背叛或離婚的案例,她們哭訴本以為自己與丈夫十分恩愛,婚姻生活美滿幸福,卻突然跌入地獄……

為什麼在女人看上去非常美滿幸福的婚姻會發生變故?男人的變心、出軌,真的是突然發生的嗎?在這之前,可能發生過什麼呢?怎麼才能建構幸福的婚姻?

書香女神莎莎關於電影《逐愛天堂》女主人公愛情、婚姻跌宕起伏的故事,或許可以讓迷茫中的你找到自己的答案,

PanXingZhi

《逐愛天堂》,一部拍攝於07年的歐洲老電影,講述了女孩安琪的故事。

安琪父親早逝、家境困頓,但憑藉過人的文學天賦,創作出一系列愛情小說後成功。

成名後,她達成心願,住進夢想中的“天堂之家”,名利、財富、地位俱全。

人生就差一個完美愛人就圓滿了。

這時,她邂逅了天性風流不羈的落魄畫家伊士麥,並一見鍾情,認為他就是她夢想中天堂之家的男主人,主動追求,認為會這樣與一生的愛人,一同住在天堂......廝守到永遠。

像很多期待婚姻幸福圓滿的女人一樣(這種期待就是一種控制),安琪一心想要掌控天堂之家、要求丈夫按照她的安排打造夢想中的愛情生活。她包辦了丈夫的生活,給他建造寬敞陽光的畫室。

然而天性不羈的畫家活在安琪的控制下,內心壓抑,作品色調並沒有因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而變得明亮,安琪並不理解,為什麼畫家就不能用明快些的色調呢?更沒想到丈夫日益期盼逃離。

短暫蜜月後,愛情沒有像安琪在作品描寫的一樣持續。

她可以掌控她小說中的人物、營造唯美結局,卻不能掌控她的愛人。

戰爭爆發,畫家就急不可耐報名參軍,安琪難以置信、不能理解畫家為何要放棄這麼安逸富足的生活,她暴跳如雷、揚言只要畫家去參軍,就要把他掃地出門,然而,這只是促使畫家更快地離開。

安琪的愛情小說,是建立在想象上,她實際的戀愛經驗非常單薄。從未想過丈夫在外會長期包養情婦、有私生子, 還拼命寫作為丈夫還債。

但其實丈夫心理早已失衡,特別是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後,人生失意的陰影籠罩他的內心,當情人離開他出嫁後,安琪出於好心給他買的輪椅成了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伊士麥自縊了。

到此時,安琪還自欺欺人地認為伊士麥在天堂中過得很幸福,對外宣稱丈夫心臟病去世,給丈夫的悼詞是:

無盡的愛連接你我的靈肉,死後亦然,願我們永遠心心相映。

直到她無意中發現丈夫給情人的信,幻想才被打破,安琪不得不從自己構築的夢中醒來,虛幻的世界坍塌了,內心無以依託,現實支撐不了她的夢幻,天堂淪為地獄,安琪承受不了現實的殘酷,很快病逝。

婚姻突遭變故,真的只是“當年瞎了眼”?

婚姻的變故不是突然發生,雷早已埋下

電影中,安琪寫出了那麼多唯美的愛情故事,卻得不到自己理想的愛情。

現實中,我認識的美女作家D才華橫溢、為愛生育三個女兒,卻不能阻止丈夫屢屢出軌,最後丈夫還提出離婚。

D年輕時追求者眾,氣質知性優雅,自己和丈夫的事業都很成功,丈夫卻屢屢尋花問柳,D居然了隱忍10多年,最後還是離婚收場。

為什麼我們看了那麼多書、學了那麼多知識、那麼努力去愛,卻依然沒收穫美滿的愛情和婚姻?婚姻大廈的傾斜,是怎麼發生的?其實,隱患早已深埋,只是當局者迷。

婚前,安琪對伊士麥一見鍾情,她期待建構一個完美的家,來彌補內心的的需求,屏蔽外界對伊士麥的負面評價,以為自己的愛情可以打敗愛人的過往。

我們年輕時的愛情開始時往往如此吧,

在如夢似幻的短暫激情中,以為愛情可以戰勝一切,然而,忽視彼此的差異,婚後多年才發現“當年瞎了眼”。

電影中,安琪與伊士麥三觀極其不合,兩人的感情不對等、沒有共鳴,愛情難以持久:

安琪反對戰爭和血腥殺戮,而丈夫認為應該為國效忠,在戰鬥中找到價值感;

安琪視愛情為唯一,伊士麥天性風流不羈;

安琪事業成功,伊士麥事業失意、價值感缺失;

婚前,畫家落魄,卻自由愜意,婚後,卻視安琪的天堂之家為陵墓。

真是所謂“人之良藥,吾之砒霜”,更印證了老話“婚姻如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三觀的不合、關係的不對等、內心的隔絕、相互的求而不得絞殺了曾經的愛,在所謂“愛的天堂”中,只剩安琪對愛的幻想在支撐,丈夫早已從共建“愛的天堂”中抽離。

不知道對方的需求是什麼時,情感的共鳴就難以產生,愛情消逝的警報就已拉響。兩人既沒有看清自己、更沒有明白對方,就像兩個自顧自彈奏的樂器,無法演奏出和諧的樂章。

婚姻突遭變故,真的只是“當年瞎了眼”?

婚姻突遭變故,真的只是“當年瞎了眼”?

對內心脆弱的男人而言,優秀的妻子是減分項

安琪日夜寫作、建造畫室、拼盡全力給予,卻不知丈夫缺失的是價值感,而她不斷操控丈夫,適得其反。

伊士麥內心期盼與妻子一樣成功,卻不知妻子需要的只是丈夫一如既往的愛她,他不僅沒有給予愛,還對外面的情感流連忘返。

安琪對於“天堂之家”和愛人都有近乎完美的期待。

不幸的是,伊士麥事業不順、自我價值感很低,並非內心真正強大的男人,沒有如安琪所望,將天堂之家當做他們共同的愛巢。

在內心脆弱的他或者其他男人看來,優秀的妻子不是給他的人生加分,而是對他人生的否定,對自我評價減分,在愛的博弈中自信坍塌。

他並不能也不應該擔起安琪的“完美愛人”期待。

我們絕不提倡女性降低自己的能力去屈就男性,但當家庭中女性在獲得經濟和社會地位上能力大於男性時,要清晰地認識到家庭中的男性是否能認同自己。

雙方要有共識:現代社會,社會分工無所謂高下貴賤,每個人有自己適合的位置,無論一方在外的地位形象如何,在家裡,就是妻子、丈夫、愛人.....

過分期待是男人的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安琪沒有安全感、缺愛,原生家庭父親缺位,母親去世後,她把伊士麥當成了救命稻草,按自己的想法去塑造(操控)丈夫,期待著、幻想著,伊士麥能彌補她內心的缺失,成為“完美愛人”。

很多即將或剛剛步入婚姻的女人像安琪一樣,對婚姻充滿了期待。幻想對方能彌補自己在童年生活中的缺失,希望對方能讓自己變得完美無缺憾。

一個缺少父愛的女孩,會期待另一半像爸爸一樣包容她、寵愛她;

一個被家庭拖累的女孩,如《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會期待找一個人來承擔她家庭的重量;

有些女人在婚前看不慣丈夫的某些行為,對方承諾她“結婚後一定改”,或者她內心期待對方在婚後、生子後會改變等。

然而她們往往會以失望和不滿告終。

婚姻突遭變故,真的只是“當年瞎了眼”?

當對婚姻和另一半懷有期待時,這種期待會成為一種幻想和執念,阻礙我們看到真實的對方。

而對方真實的樣子往往不是我們所想象的,也不可能被改變成我們所期待的樣子。

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他們自身也有很多侷限性,勢必會讓我們失望,就像,我們的父母曾讓我們失望一樣。

只有放下執念,明白對方也是普通人,不是滿足自己期待的“工具”,才能真正看到對方。

希望我們在婚姻裡,都可以看到彼此最真實的樣子,婚姻,不是一個人搭建的橋樑,不是自己內心的完美劇本,而是兩個獨特個體的真實呈現。

這部電影基調比較陰暗,安琪雖然表面事業成功,但內心空虛,她靠虛幻的愛情支撐自己,失去愛情,她就覺得失去了一切、甚至最後放棄自己的生命。

在現代的人們看來,以安琪的條件,可以讓自己過得非常好,可以衣食無憂、可能去找到更適合的愛人。然而,當局者迷,安琪因此失去繼續生活的力量非常可惜。

這警醒現實中的我們,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即使愛情逝去、婚姻觸礁、生活有過坍塌,這些失敗遠非我們生命的全部,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要知道,我們擁有的力量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