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戰鬥機性能怎麼樣?

育兒奶爸

IDF戰鬥機是80年代臺灣在美國的技術支持下自主研製的一款防衛型戰鬥機,當時正值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美國不方便直接向臺灣出售高性能戰鬥機,所以才玩了這麼一出“曲線救臺”的把戲。1994年IDF開始服役,很快就趕上了兩年後的海峽危機,成為當時臺灣空軍的頂樑柱。



IDF是美國協助臺灣研製的防衛型戰鬥機

由於服役初期可靠性不佳,IDF一度被戲稱為“I Don’t Fly”,不過事實證明,IDF的性能在當時還是可圈可點的,參照了F20虎鯊戰鬥機和F18大黃蜂戰鬥機的一些氣動設計,具有比較出色的機動性能和敏捷性能,採用了兩臺用於教練機的美製TFE-1042-70渦扇發動機,推力雖然不高,不過對於IDF這種輕型戰鬥機也算湊合了。


IDF一度成為臺軍的頂樑柱

由於大量使用了美國的成熟技術,IDF的雷達航電系統還是相當先進的,配備了APG67機械掃描式火控雷達和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可以發射天劍1型紅外製導近距空空導彈和天劍2型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天劍1型導彈的性能與美製AIM9L基本相當,天劍2型導彈的性能則接近美製AIM120A的水平。這在90年代初期絕對算得上是豪華配置了。

天劍2型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

總的來說,IDF的綜合作戰能力明顯優於當時大陸空軍裝備的主力戰鬥機殲7、殲8,即便是與最先進的從俄羅斯進口的蘇27戰鬥機相比,也算得上是各有優劣(蘇27的最大短板就是雷達航電較為落後)。當然美國在進行技術轉移的時候,也故意留下了一些缺陷,比如IDF航程太短,無法使用對地精確制導彈藥,也限制了IDF的多用途性能,使其只能用於本島防空攔截,而不具備進攻性作戰能力。



IDF的航電系統還是比較先進的

後來臺灣又相繼從美國、法國引進了150架F16和60架幻影2000-5,IDF的地位大幅下降,採購訂單也從250架被砍到了130架,後繼的改進計劃也是一拖再拖。2001年推出了所謂的“翔升計劃”,打算給IDF更換更大推力的發動機和增加保型郵箱,以改變其動力不足和小短腿兒的毛病,同時升級雷達航電系統,增加反輻射導彈和防區外撒佈器的發射能力,最終因為技術力量的嚴重流失而不了了之。


半途而廢的翔升計劃

如今大陸空軍已經大量裝備了殲20、殲16、殲10C等第四代、三代半戰鬥機,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鬥機的規模也達到了千架以上。區區100多架IDF無論再怎麼折騰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寄希望於平安退休才是王道。


刻雨無痕

F-CK-1“IDF”戰鬥機的真正實力如何?為什麼有個叫IDFXXX的人總說他很厲害?

A:客觀來說,在94年量產初期,IDF還是一款令解放軍空軍頭疼的輕型戰鬥機,在和一代、二代早期型戰鬥機的對抗中能發揮其長手優勢,機動性相較部分一、二代戰鬥機也不遑多讓。

但原定生產250架的F-CK-1,卻於後來砍掉一半,減少到130架,原因是已經從法國和美國採購到了F-16MLU和幻影2000,F-CK-1的各項能力完全無法和這兩款機型匹敵。

其配備的“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也擁有70KM的動力射程,在90年代早期和中期是很漂亮的紙面數據。但隨著解放軍空軍SU-27SK/J-11A、空警2000、SU-30MKK的快速成軍,這一點很快急轉直下,成了F-CK-1最大的劣勢。

待到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過去,F-CK-1已經完全放棄了對空作戰。其貧弱的動力無法支撐起大機身、大航電和大武器、在“排槍對射”般的中遠距離作戰中完全居於劣勢,只能避開解放軍空軍的鋒芒,至於近距離格鬥作戰,F-CK-1恐怕根本沒有辦法撐到刀光劍影的那一刻。


F-CK-1的研發單位“漢翔”也自知環境變化之快,痛定思痛,索性破罐子破摔。於是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IDF”的“2.0”版本遲遲未出,但它的簡化版“藍鵲”教練機卻得以粉墨登場,這是F-CK-1取消了機炮和雷達、還有發動機加力的版本,至於飛控和佈局等關鍵部位則完全不做任何修改,漢翔的意圖也很明顯:意圖用這款教練機去爭取國際市場。

這或許是F-CK-1,這款常被戲謔為“我不能飛”的戰機,最精準的定位了。


浩漢防務論壇

IDF是中國人研發的一款四代機,總體性能還是不錯的,跟FC-1“梟龍”是同級別的,略遜於梟龍,以20世紀90年代時期輕型戰鬥機的標準看,其實IDF是相當成功的。

作為四代機,設計中自然引入了渦升力的應用,因為翼載荷相對較低,IDF的整體機動性能其實要比梟龍和F-16好上一些。

IDF和後來的梟龍在設計方面,都很大程度的受到了F-16的影響,IDF的設計研發人員中有就有在原通用動力工作的華裔。發動機雖然是小推力渦扇發動機,但是這個FE-1042-70發動機可是採用了FADEC(全權數控),涵道比較小,為0.45,大陸方面,第一款採用FADEC技術的發動機是WS-10B。雷達方面,IDF採用的是在AN/APG-67小型化的金龍53。飛控方面,採用三餘度電傳飛控,放寬靜穩定度設計,飛控系統因為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全重僅有20Kg,在飛控方面已經超過了20世紀90年代的Su-27S。

這是IDF的座艙,作為一架20世紀90年代的飛機,玻璃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相比同期美國的F-15C還要好一些。IDF在空戰掛載下,推重比可達1.16,在四代機中是相對不錯的。

實際上,IDF的整體指標在當時看,可以說是輕型戰鬥機中非常高的水平。整體的性能也還不錯。J-8要對抗IDF,得等到2004年裝備PL-11/12之後才可以。至於J-7E,J-7G,肯定是不及IDF的。

不得不說,彎彎好歹還是比較爭氣的,看看隔壁阿三的光輝LCA,還算沒丟中國人的臉。

IDF研製後期,當時國內除了引進的幾十架Su-27SK,還真沒能打的過IDF的飛機了。同期中國在搞J-8III項目,也就是83工程,據說有高層這樣說過:“82工程啊是美國人欺負我們,錢不夠我來籌集,83工程我們投多少多少個億,一定要超過隔壁IDF。”

所以J-8III也被稱為爭氣機,可惜J-8III也沒成功。


貞觀防務

IDF全名(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 自制防禦戰機),是臺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針對目標為解放軍大量裝備的殲-7、殲-8戰鬥機和對地攻擊飛機,力求在質量上取得優勢。
IDF又稱F-CK-1戰鬥機,俗稱“經國”號戰鬥機,用以紀念蔣經國。


自 70 年代末期以來,臺灣空軍老舊戰機的更新一直受到挫折,最初中意的 F-16A/B 美方拒絕出售,連專為出口發展的低檔戰機 F-20 虎鯊 和 F-16/79,也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於 1982 年簽訂的八一七公報而落空,臺灣不得不“自立”研發戰機,新戰機的研發在美方允諾技術支援下於 1983 年展開,並稱該機為 IDF(Indigenous Defence Fighter,自制防禦戰機 )。IDF 整個研發計劃稱之為“安翔計劃”,細分為四個子計劃,分別是機體氣動力結構和機體設計的“鷹揚計劃”,發動機研發的“雲漢計劃”,飛控和航電系統整合的“天雷計劃”與機上空對空導彈發展的“天劍計劃”。

IDF 於 1994 年開始量產,最初生產量為 250 架,以月產 3 至 5 架的速率持續生產五年,但由於已向美,法成功採購到 F-16A/B MLU 和幻影2000-5,IDF 定購數量減到 130 架,已經完成生產,估計不會有追加訂貨和國外客戶,所以 IDF 生產線關閉指日可待。IDF 配備在臺中清泉崗的 3 聯隊和臺南的 1 聯隊。

經國號戰機的進氣口具有高攻角優點,而進氣口向機身內部彎曲縮小的設計,讓戰機在高攻角時不會因為發動機進氣量不足而發生失速的優點,此外由於進氣口向內彎曲使得發動機所產生的餘熱較不易散失,無形中減少了飛機的紅外線特徵加強了匿蹤性。此設計後來也獲得法國空軍陣風式戰鬥機和美國空軍F-22戰機採用,另外座艙彈射椅傾斜30度,可協助飛行員承受較高的G力。操縱桿和F-16戰機一樣,置於飛行員右手處,並配有手置節流閥控制系統(HOTAS,Hands On Throttle And Stick),並採用全罩式的水滴式座艙,飛行員擁有良好的視線範圍。
經國號戰機有9個掛架(Pylon),分別為左翼端,左翼外側,左翼內側,左發動機進氣口外下方,右發動機進氣口下方,機腹中線,右翼內側,右翼外側,以及右翼端。擔任對空作戰任務時,外掛兩枚中程空對空飛彈(天劍2型)四枚短程空對空飛彈(天劍一型)與兩千公升油料(約528加侖),於左右翼外側以及翼端掛載天劍一型導彈各1枚,機腹中線搭載天劍二型導彈2枚(縱列半埋於機腹),左右翼內側掛載1041L副油箱各一具,這是經國號戰機最典型的空優作戰武裝。在經國號戰機座艙左後方設計有一具20mm 6管M61A1火神式機炮可用於纏鬥空戰或對地攻擊,備彈400發左右。擔任對地任務時,左右翼翼端各掛載一枚天劍一型飛彈;掛載MK-82通用炸彈(500磅)的話,機腹中線掛架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搭載1枚;如果掛載MK-84重型通用炸彈的話(2,000磅),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可各掛載1枚;CBU-20石眼集束炸彈(Rockeye)最多可掛載10枚;燃燒彈7枚;火箭莢艙3至4具;左右翼內側,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具1,041L或是568L副油箱。IDF 的機載雷達是由 APG-67 改良而來的“金龍-53”型脈衝多普勒雷達。 擁有 15 種操縱模式, 包括八種空對空, 七種空對地, 具有超視距空戰的能力, 對空最大搜索距離為 148 公里, 對地最大搜索距離為 67 公里。IDF 的航電系統較為先進, 裝有一臺多功能抬頭顯示器, 座艙有兩臺多功能顯示器, 能顯示導航, 通信, 雷達和武器信息等, 一套 H423 型激光陀螺慣性導航系統, 能為飛機提供準確的導航, 而且能為飛機的火控系統提供攻擊所需的導航資料。IDF 還裝有雷達警告接收機和電子對抗裝置[3]。
IDF 的駕駛杆的佈置和 F-16 十分相似, 右側是飛行姿態控制桿, 左側是發動機推力控制桿,飛行座椅向後傾 30 度, 以提高飛行員的抗過載能力。

動力系統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戰機的飛行性能,並對其空戰格鬥和武器裝載能力有重大影響,現役新戰機的推重比都大過 1,剩餘推力可提供飛機更靈活的飛行性能。
依簡氏年鑑的資料顯示,它的直徑為 604.52mm,長度 3,403.6mm,重量 603.3Kg,其軍用推力 2,732.94Kg,最大後燃器推力 4,195.8Kg,發動機的推重比值為 6.95。
由於 TFE-1042-70 的推力不大,致使外界對 IDF 的推重比值表現質疑,目前尚未公佈 IDF 的重量數據,正確的推重比值尚不清楚,但以 IDF 尺寸相近的 F-16A/B 為基準,粗略評估 IDF 可能的性能表現:F-16 在滿油箱且無外載狀況下的淨重約 10,432.8Kg 左右,IDF 由於尺寸略小,內載燃油較少且發動機較輕,相同狀況下的淨重約為 8,618.4Kg 至 9,072Kg 之間,兩具 TFE-1042-70 的後燃總推力在 7,711.2Kg 至 8,391.6Kg 之間,約為 0.925,就單純的防空作戰而言,IDF 的推力表現應可以滿足需求,推力不足的問題不如傳聞中嚴重。

IDF 的固定武裝為一門20mm M61A1 火神炮,配置方式與 F-16 相似,皆位於機身左側翼前緣邊條板根部,但彈藥僅 400 發左右。
IDF 共有 8 個掛點,除了AIM-9和天劍一型,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外,尚可傳統式炸彈,子母彈,激光制導炸彈和 AGM-65 小牛導彈。為增加航程,IDF 機身中線和翼下內側掛架尚可掛載 567 和 876 升的外載油箱,最大負載下可加裝 3 具 876 升外載油箱。雖然IDF 可配備的武器系統不少,但由於主要以執行防空作戰為主,故空對空導彈為最重要的配備,IDF 最多可配備四枚天劍一型和兩枚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由於臺南空軍基地仍庫存著數量龐大的 AIM-9P-4 導彈,因此臺南基地的 IDF 戰機將以配備 AIM-9P-4 型 導彈為主,AIM-9P-4 具部分全方面攻擊能力,但不具抗紅外線干擾能力。清泉崗空軍基地的 IDF 戰機所配備的是天劍一型空對空導彈,具有全方位攻擊能力與抗紅外線干擾能力,超視距導彈都將裝備自產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主動雷達制導,射程超過 70Km。

技術參數:
成員:1名(A、C型單座機);2名(B、D型雙座機),機長14.48公尺,翼展8.53公尺,全高4.7公尺,機翼面積24.26平方公尺,空重7,492公斤,戰鬥重量9,072公斤最大起飛重量12,530公斤,動力FE-1042-70,最大推力44 kN(每臺22 kN),
最大後燃器推力64 kN(每臺3 2 kN),極速1.5,海平面爬升率14326 公尺/分,滯空時間攜帶1,040L副油箱× 2:90分鐘,推重比1.01,重力負荷6G至-2G,最大外掛2000公斤,機身壽限3000飛行小時。



IDF是中國(中國臺灣)自研成功的第一種第三代戰鬥機,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那些說IDF不如J-7E,J-8B之流的趕緊洗洗睡,IDF再弱它也是三代機,這是二代機不能比的。實際上IDF的設計可圈可點,很多設計思想都有F-16的影子(據說研發人員有來自原通用動力的華裔),雖然發動機受米帝限制只能用2臺小推,但是這小推也是採用FADEC技術的,至今(2017年)大陸還未能在量產發動機上使用。技術源自APG-67的金龍53雷達在當時性能也屬不錯。IDF在同時期的中國戰鬥機裡綜合性能可以排第一,但是因為設計取向的原因,IDF高速性能極差、航程短、作戰半徑小、有效載荷低,是一款類似F-5E的防禦型戰鬥機。同期中國大陸裝備的J-7系列戰鬥機,除了逆向仿製米格-21MF的J-7C/D以外,到2004年才在J-7G上配備了火控雷達,機動性能也僅僅是接近三代機的水平,而且和IDF一樣航程短、載荷低。J-8系列戰鬥機,雖然配備了火控雷達,然而到96年才第一次配合阿斯派德彈勉強實現了超視距攻擊(發射時距目標僅10幾公里),到了2004年以後J-8F型才真正配合PL-11/12具備了超視距作戰能力。


大陸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研三代機是2004年交付,2006年形成完全作戰能力的J-10/J-10A,而IDF是93年開始交付,96年形成戰鬥力的,


當然,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經濟形勢的惡化,臺灣的航空工業已經和大陸拉開了極大的距離,在當前J-20即將交付部隊的時刻,臺灣甚至連當初研製IDF的技術力量都流失了,不過這並不能改變IDF在中國戰鬥機發展史上應有的地位。


Trafalgar18051021

這是臺灣自己生產的輕型戰機,屬於早期三代戰機。IDF,經國號,又稱F—CK—1。IDF,是“自制防禦戰機”的英文縮寫。是輕型超音速戰機,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


IDF原型機

IDF於1983年研製,1994年服役,共生產130架。主要以當時我大陸的主力殲7、殲8系列戰機等為假想敵,剛服役時,其畢竟屬於三代機,又有美國技術支持,對比我軍一、二代戰機優勢還是不小的。下面就來看看它的一些參數,該機分單、雙座型,單座乘員1人,雙座成員2人。機長14.48米,翼展8.53米,高4.7米。空重7492公斤,戰鬥全重9072公斤,最快速度1.5倍音速。推重比:1.01,最大外掛2000公斤。機載雷達:脈衝多普勒雷達,對空最大搜索距離148公里,對地最大搜索距離67公里。

IDF是臺灣在求購F16等戰機遭拒後,轉而在美國的技術支持下,自己生產的戰機,原計劃生產250架。後購得美國F16與法國幻影2000後,轉而只生產了130架。前幾年,瘋傳要改進IDF,使其性能達到三代半甚至更高的水平,這就是IDF2.0版,沒了下文。而IDF的生產商卻在IDF基礎上弄了一款教練機,正滿世界找買家。

IDF發射天劍—2導彈

隨著我國從俄羅斯引進蘇27,在國內組裝殲11,自主研發的殲10戰機,這些三代機的服役,曾經自誇的IDF也是再也抬不起頭了——根本就不夠看。從重量、功能等來講,殲10戰機與IDF差不多,可看作同屬一類。



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

我們來看看現在兩者有多大差距。殲10是我自主研製生產的輕中型空優兼對地攻擊能力的戰鬥機,就是以奪取制空權為主的戰機。於1984年研製,2004年1月入役,可以說是在殲9戰鬥機基礎上研發而來。掛點共11個,標準情況下載彈7000千克,速度可達2.2馬赫。殲10早期型號採用脈衝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110—130千米。殲10B型,無源相控陣雷達,共生產100架,已停產。殲10C,有源相控陣雷達,仍在生產過程中,據外媒報道,已有約100架殲10C入役,屬於三代半戰機。早期的殲10A型也會升級到殲10C的水平,前些日子消息,有架殲10換裝矢量發動機試飛。可見殲10系列仍在前進的路上,而IDF自從服役,這些年來幾乎沒動過。殲10碰到IDF可以說是“吊打”,其它後來服役的殲16、殲20等就更沒的比了,那就是“虐殺”。



四架殲10密集編隊

說句題外話,眾友莫怪。

不怪有的網友評:實在不怎麼樣。國際:軍工發展必須走在前面,否則只有捱打。對於臺灣這彈丸之地來說,就是有了F22,大陸也會照樣收復。奉勸臺獨:與其被打完了統一,不如坐下來的談統一的好,這個坎是不可能過去的!


儒道之主

1983年,由於外購F-16A/B受阻,臺灣開始了“自研”戰鬥機項目,並將其稱為自制防禦戰機,簡稱便是IDF。除了氣動與結構外,還同時進行了發動機、航電、武器三項的開發工作,並於1994年開始批量生產服役。對於臺灣航空工業而言,IDF可謂是相當之成功的,但也受限於自身的技術水平,不得不依賴美國的技術援助。更為可悲的是,原計劃對大陸構成空軍質量上的優勢的設想在短短數年被徹底粉碎,眼看著大陸不僅在三代機的質量上和數量上瞬間超越,冷不丁的又蹦出來了四代機,這下徹底被碾壓。

雖然該機採用了兩臺以民用發動機為基礎研發的TFE1042-70 型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僅有4噸多一些,但IDF畢竟是一款輕型戰鬥機,以體型相近的F16推算的話,它在執行防空任務的時候推比可以達到0.9一級,不算難看。而且發動機採用數字操控,從慢車到全推力只需要5秒的響應時間,這個數字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另外它的最大過載可以達到9G,座艙也和F16一樣採用了側杆和後傾座椅,抗過載設計良好,格鬥時更有優勢。

它的雷達是F16的APG67雷達改進而來的金龍53,與大陸當時剛剛裝備的蘇27SK的H001型相比性能不分伯仲,而且具備對地能力,這點是蘇27SK所不能的。隨後臺灣於1999年開始為IDF配備天劍2型主動中距彈,進一步增強了它的空戰能力。雖然在誕生初期對比對岸同期的殲7及殲6構成了極大的優勢,但放眼世界同期三代機的話,其性能幾乎是墊底的,可能僅有同為1983年立項研製至今未裝備的LCA能帶給它一絲安慰了。


思遠軍事


這是中國,實際上也是亞洲研製成功的第一款三代機。

idf採用了放寬靜穩定度機身、電傳飛控、翼身融合、大邊條、多模多普勒雷達、渦扇加力發動機等典型的三代機技術,具有較強的格鬥能力、基本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和均衡的都用途能力,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三代機。在90年代服役時,其技戰術性能可以秒殺處蘇27以外的所有大陸戰機。由於美國處於平衡兩岸力量的考慮,沒有向臺灣出口e404渦扇發動機,本來就是輕型機的idf才用了兩臺4000公斤級的小推,使得獲得了較高推重比的同時嚴重影響了航程,其作戰半徑與腿短的殲7差不多,成了一款不折不扣的防禦型戰鬥機。實際上韓國的t50金鷹高級教練機就有idf的技術痕跡。

在idf成軍的年代,是臺灣作為亞洲四小龍最風光的日子。在2000年前後,臺灣空軍擁有f16戰機150架,幻影2000戰機60架,idf130架,總共340架三代機,可以把發起臺海戰役的解放軍空軍按地上隨便摩擦。我們在隱忍和不甘中熬過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在2005年殲10形成戰鬥力後,兩岸空中力量對比發生了不可阻擋的逆轉。如今,我們擁有千架三代機,四代機也馬上形成戰鬥力,兩岸軍事實力已經沒有比較的意義,並且差距越來越大,臺獨勢力已經失去成事的窗口期。等福建的地區生產總值超過臺灣的那一天來臨,臺灣會自己主動謀求某種形式的統一。

可是,除了林志玲,我們什麼也不要。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你好,我是齊奧爾科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IDF(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即本土防禦戰鬥機)戰鬥機,臺灣空軍編號F-CK-lA/B(其中A為單座型,B為雙座型),命名為“經國”(Ching-Kuo)。性能一般,但在21世紀以前,對中國大陸還存在著不小的技術優勢。

F-CK-1A/B是中國臺灣漢翔航空工業公司在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技術援助下,為臺灣空軍研製的第三代雙發輕型超聲速多功能戰鬥機,可執行防空、制空、對地攻擊和反艦等多種作戰任務,用來取代中國臺灣空軍的F-104和F-5戰鬥機。

▲臺灣IDF戰鬥機

總承包商為漢翔航空工業公司(AIDC,原臺灣航空工業發展中心)。發動機由美國霍尼韋爾國際公司提供,主要機載設備(飛控、機電、航電)多選用美國的現成產品(部分在臺灣生產)。配裝的主要空空導彈隸屬臺灣“國防部”軍備局的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

其研製生產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國相繼拒絕向臺灣出售F-16、F-20等先進戰鬥機後,臺灣當局開始考慮自行研製戰鬥機。1980年5月開始研究自行研製高性能戰鬥機的可行性,1982年5月31日正式提出研製IDF的研究報告,同年12月做出了研製IDF的決策。1983年,AIDC選擇F-l6戰鬥機的總承包商—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戰術飛機子公司(該子公司於1993年被洛克希德公司收購)為合作伙伴,全面展開了IDF的研製計劃。並將其稱為“安翔計劃”。該計劃下轄4個自己畫,分別是負責空氣動力和機體設計的“鷹揚計劃”、負責發動機的“雲漢計劃”、負責飛行控制及航空電子系統的“天雷”計劃,以及自行研製空空導彈的“天劍計劃。”


齊奧爾科夫

IDF是美國拒絕軍售F16和F20以後,美國支持臺灣研發的替代戰機,新性能比照F20虎鯊,主要是以空戰為主。當時大陸戰機還在用殲七替換殲六,IDF的性能基本可以壓制大陸。當時的殲七還是晝間戰鬥機,導彈一直是紅外近距彈。IDF的性質和米格21一樣,是一種防衛戰鬥機,性能與F16相去甚遠,缺乏對地攻擊能力,但是仍然強於老舊的F5。

不得不說,諾斯羅普的政治敏感性太差,80年代還企圖賣給臺灣虎鯊。如果在90年代也許就成了。沒有再堅持幾年。虎鯊定位類似於梟龍,和IDF是同一個級別的。結果下馬了虎鯊,IDF的合作方也沒找諾斯羅普。超七也沒找他。YF17和YF23接連失敗。


天明遙遙山海關

一款裝備從它的設計風格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性能水平,從以往的戰鬥機設計上可以斷定,寶島的這款IDF戰鬥機實在不怎麼樣,它的問題就出在“雙發輕型戰鬥機”氣動佈局之上,輕型戰鬥機理應堅持單發配置,就連4代機中的輕型戰鬥機F-35也堅持使用一臺發動機,儘管F-35因為超重問題,一臺推力達到18噸、推重比超過10的發動機還不夠用,但在無法實現超音速巡航的情況下也沒有換成雙發配置,

違背單發戰鬥機配置原則的情況幾乎都收不到好結果,蘇聯米格設計局研發的中型戰機“米格-29”就是一個教訓,因為不滿足於開發低端的前線“輕型”戰鬥機,米格設計局強行為米格29安裝了兩臺發動機,目的是獲得儘可能大的機身平臺以整合更多的作戰裝備,在外觀上米格29就是縮小版的蘇-27。過分增加戰機發動機數量的後果就是航程不足,中型戰機狹小的機身攜帶的燃料無法滿足兩臺發動機的油耗,米格29因此獲得“機場保衛者”的稱號,後期改進出來的米格-35打亂了原有的氣動佈局,戰鬥性能是增是減還不得而知。

同樣是採用雙發配置的日本“心神”戰機同樣的無疾而終,心神最終的技術指標並不為外界熟知,但是根據它快速下馬的事實不難判斷,雙發配置和狹小機身的矛盾是一大因素。心神的XF5-1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僅有5噸,驗證機型的起飛重量是8噸,而F-35擁有18噸的推力才13.3噸空重,兩者的機身和推力水平的比值都屬於中型戰鬥機,但是F-35擁有遠比心神巨大的尺寸,可以滿足航程對油量的要求,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心神下馬而F-35買的那麼火。

IDF戰鬥機採用輕型戰機佈局,但是性能追求卻是雙發戰機的水平,這就註定它是個失敗的作品。更何況整個IDF項目也存在著很多波折,不確定的意外打亂了飛機原有的設計。寶島的漢光集團本打算使用一臺推力強勁的美製F404發動機,但是在交付時這種發動機被限制出口,無奈之下只能臨時改弦更張。而使用推力較小的 TFE1042-70型發動機之後,為了彌補推力損失又不得不採用雙發佈置,這種變動大大傷害了原有的設計,在沒有推到重來的情況之下戰鬥機性能必然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