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溼熱症和溼寒症是怎麼區別的?

黃金葉113

大便粘馬桶,是溼氣重的表現。舌頭有裂紋,苔黃是溼熱表現。比如糖尿病人就是屬於溼熱範疇,大部份糖尿病人就舌有裂紋。很多人也舌有裂紋,但是無症狀,這是屬於正常的。



溼氣

可由環境因素造成,氣候潮溼,長期居於潮溼之地,經常淋雨涉水,均會使身體溼氣過重。

脾臟是人體運化食物和運化水溼的器官,脾臟運化失調,水溼停留,人就產生內溼。



外溼可困脾,影響脾運化。脾虛失運,水溼不化,又可招至外溼侵襲。

溼氣停留肌表,人就會有發燒寒戰、頭脹痛、身重而睏倦。

溼氣阻滯經絡,人就會全身痠痛。

溼氣侵入筋骨,中醫稱為溼痺,肢體關節疼痛腫脹沉重。

溼熱還是寒溼,中醫根據脈象、舌象、病症表現即可區分。

溼熱者舌體紅、舌苔黃膩、脈搏跳動快、常起眼屎。經常感到下午發熱、頭痛沉重、全身痛而感沉重、口苦、尿少顏色黃。

寒溼者舌體淡白、舌苔白而厚膩、脈搏跳動緩、經常長口腔潰瘍。四肢關節腫脹疼痛、四肢不溫,腹痛洩瀉,浮腫。

山藥薏米茯苓熬粥健脾祛溼很有療效。


霹靂火雜談

題主的提問是 “大便慢、粘馬桶這是溼熱還是寒溼?另外舌苔有裂紋和不規律的蛻皮是溼寒還是溼熱啊?”

答曰: 大便粘馬桶,通常認為是有溼,但不能根據粘馬桶就一定能確定是溼熱還是寒溼。比較常見的情況是肝膽溼熱,往往會造成大便粘馬桶。但人如果錯服陰寒之品,濁陰濁水上逆至中焦,也會大便粘馬桶,這個就是陰濁、陰溼或寒溼,而不是溼熱。



肝膽之溼熱,是如何造成的呢?從根本道理上,溼是由陰寒引發,這個陰寒哪裡來?是人體素陽虛,腎陽素來不足,這種情況如果再誤服伐陽之品,就會肝寒木鬱,寒則溼生。溼從肝生,久必化熱。溼熱內蘊,則生口臭。這是肝膽溼熱的道理。



所以單純問溼是屬於寒還是屬於熱,很難解釋。以上說的是肝膽之溼。如果溼從脾腎而生,那這個還要區分這個溼是在何處,它既可能是戀滯於下焦,也有可能是在中焦,也有時候溼氣上侵於上焦。

溼在下焦,冷熱各半。既有可能溼熱,也有可能寒溼。溼在中焦,不溫不寒。但其治法當重溫陽。溼在胸膈,亦溫亦寒。其治法當和中化溼。溼在頭面,多寒少溫。其治法當溫而燥之。



大便粘馬桶,通常認為是有溼。但還有一種情況是本來有溼,但如果用藥不當,譬如用薏苡仁等暴劫陰分之品,人正常的腸液受損,就會排便困難,這種情況即使排出來的便便是乾的,也會粘馬桶。這也符合題主所說的排便慢、粘馬桶。



舌苔有裂紋要看是什麼裂紋,如果是一條豎紋很深,是腎氣虛極之象。如果是根系狀四散的裂紋,與舌苔剝落同為陰虛之象。可以斷定題主一定是大量或常期應用燥藥,致脾與腎之陰,俱虧虛嚴重。如果還長期應用赤小豆,腎陰虧損當極嚴重,眼睛必然模糊發花、視物不清。赤小豆亦暴劫人陰。薏苡仁劫脾肺之陰,赤小豆劫腎之陰。


觀心自如

我是溼熱的,溼寒不懂。

如果體內過於溼熱,那麼身體就會有一些異常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說臉上總是油光滿面的,而且還經常會長出痘痘,也常會出現。

口腔異味,有這樣情況的人多數就是屬於溼熱體質了,這時候最好是能夠進行飲食方面的調養。

食療改善溼熱體質-----馬齒莧薏仁茶

用料:芡實10g、薏仁10g、赤小豆10g、馬齒莧5g、淡竹葉3g、槐米3g、綠茶3g

做法:芡實、薏仁以及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時,泡好後放入砂鍋中加水熬煮,煮開後,加入其餘材料繼續熬煮,燒開後改為文火慢熬1小時即可。

由於使用材料比較多,為了方便取茶水飲用,熬煮前可用紗袋將材料裝起來再熬煮,或者直接取袋泡茶來沖泡,省掉熬煮的麻煩,方便有用,祛溼功效一樣。馬齒莧薏仁茶不用多飲,每天兩次即可,飯後一小時飲用。


揚鞭南決哀紅塵


兩者首先是溼!然後再分熱、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