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作為古滇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官渡區官渡古鎮有著“小云南”之稱。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最先走進官渡古鎮,便也瞭解了雲南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官渡粑粑”是很多人與“官渡”的初見。

現在,走在昆明的街上,還不時會遇到用自行車馱著一個方形小箱子的小販,車上掛一喇叭,反覆播放著官渡口音的:“官渡粑粑,官渡粑粑……”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官渡粑粑是官渡的特色美食,簡單淳樸,鬆軟香甜,百吃不膩。粑粑名字裡的“官渡”指的是官渡古鎮。古鎮位於昆明主城區東南。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古時候,官渡原名“窩洞”,是滇池岸邊的一個漁村,元明清時期,成為商業手工業發達的集鎮,十分熱鬧,“多少行人來此往,馬蹄踏破五更霜”是它繁榮的寫照。官渡雖面積不大,卻有很多文物古蹟,古代官渡的建築和景色相融合,形成了著名的官渡八景。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古時滇池東岸延伸至今官渡尚義村附近,曾為東渡口,渡口處設有燈塔,晚間塔內燈光明亮,湖面漁船上燈火閃爍,相互呼應,似滿天燦爛星光,綺麗無比。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螺蜂山在尚義村東面,由古代渡口漁民食用螺肉後遺留的螺螄殼及陶器碎片堆積而成。山巔上建有法定寺,有柏樹數百株,依山層疊到寺周圍,陽光照射在樹葉上,碧綠層疊,交相輝映。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雲臺宮建在原古鎮岸邊。月明時節,深夜月稍偏西,整個宮殿倒映於滇池中,清風拂過,似水晶宮般宮影盪漾。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古渡口岸邊,曾植有大片杏樹。每年春天,牧童在園中放牧羊牛,載歌載舞,捉迷藏,玩遊戲,稚氣歡快。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凌雲閣在今孔子樓址。樓閣北近寶象河堤,其餘三面為住宅環繞,晨夕薄霧炊煙四起,繞閣不散。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清朝前官渡古鎮集市在今西莊大村巷內(原名九轉花街),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土主廟會時,本縣和鄰縣居民蜂擁至五穀寺西旁草坪空地上,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傳說深夜時分,金剛橋上偶爾會傳出金剛的竊竊私語。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原妙湛寺前有13層密簷方形實心塔兩座,東西相對峙,每當秋冬夜晚,玉兔東昇,塔受光的照射,倒影酷似筆尖,陰影隨月光移動,猶如神人揮動大筆,於蒼穹書寫詩篇,讚美天地,祝福人間。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今天的官渡和古時已有所不同,保存下來的除了古蹟建築,還有不少傳統文化。滇劇和花燈是昆明的地方劇種,是官渡區的傳統文化瑰寶,官渡古鎮的古渡梨園是能看到傳統滇劇花燈的地方,古渡梨園全稱是“古渡梨園滇劇花燈傳習館”。官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滇劇和花燈外,還有烏銅走銀、雲子和餌塊。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走在今天官渡古鎮的街上,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小吃。餌塊、米線和豌豆粉,被稱為“官渡三寶”,備受歡迎。其中,餌塊還被列入了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建立和開放了官渡餌塊傳統制作技藝傳習展示館,重現老官渡“人工舂餌塊,幾里外聞香”的勝景。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值得一提的還有官渡的玫瑰。如果說昆明是花之城,官渡就曾是玫瑰鎮。官渡自清朝就引進了玫瑰的種植,特別是各種食用玫瑰的種植,為後來以玫瑰為原料的各種產品的出現提供了保障。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如今,因為種種原因,官渡地區的食用玫瑰種植量減少了,而多種植各種觀賞玫瑰。

玫瑰為生活添香,而官渡則為昆明人的生活加色,成為彩雲之南的明珠。

現在的古鎮重現了古時的繁華熱鬧。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遊人摩肩接踵,市民來這裡跳舞唱戲,熱鬧非凡。週末,到官渡古鎮走走。

「靈魂畫手之二」我家官渡小“雲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