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

一片雲雨孤山盡

對於農村種地越來越少的原因,作為一枚返鄉農村人,我感覺還是經濟發展帶來的人口流動引發的。具體原因表現為:

一、城市經濟發展,吸引了大量農村人進城!

記得小時候,村裡人基本沒有出遠門打工的。大多是種種地、養豬等為主,基本是打工,也就是去附近的磚廠或各村蓋房為生。並沒有多少工作機會!



隨著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的大量需求,很多農村人進城打工,並且也賺到了錢,比種地更多的收入。既然打工掙得更多,一些農村人就會有了“那何必費勞累再種地呢”!也就造成一部分農民的土地轉租或荒廢的情況!

二、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

記得小時候,村裡幹農活大多是牛驢騾子等為主。就連拖拉機也很少!後來,村裡使用拖拉機、三輪車的越來越多!而牛驢的數量並在不斷減少,以至於後來直接就沒有了這些動物的痕跡!

現如今,像農業生產活動,大多是以機械化為主。像麥收、秋收,原來都是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現如今,兩三天即可搞定!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勞動力了。像現在很多農戶就選擇承包土地,進行規模化經營。

三、農村年輕人願意種地的越來越少!

隨著農村新一代的文化素質提升,就業機會越來越多。並且深知種地的不易,就更願意嚮往城市的生活。現如今,很多農村年輕人選擇進城買房落戶,上班或創業發展,留在村裡種地的越來越少!



四、糧食價格不斷下跌,農業生產成本卻逐年增加!

像今年,糧食價格持續走低,而像化肥農藥的價格卻在增長,導致一些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即便是仍在種地,也有一些農戶不會全心投入種地上。像現在給小麥澆水,一般也只是一遍水而已,完成靠運氣收成。畢竟小麥價格不容易,浪費太多成本並不划算!



五、農村土地流轉進程加快,適度規模化農業已成趨勢!

就像現在來說,農業農村部長曾表示,全國的土地未來大概有2000萬職業化農民就差不多了!農業規模化的表現就是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而勞動力越來越少!自然也就種地的會越來越少!




龍百曉生

看的出題主也是位注意觀察生活、愛生活的人。確實如題主所說,本人也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種田越來越少這一現象也是深有感觸。個人來看原因有很多,但是,個人覺得也不難理解這一現象。歸根結底還是農村收益低下,並且當下收入途徑增多。下面就簡要來分析一下。

農民種植收益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寧願土地撂荒也不願意耕種,這是為何?各位看官不要覺得奇怪,或者本人瞎說,這確實是事實,前些年去北京初春乘火車,透過車窗就發現,火車兩邊的田地出現很多撂荒。而在湖南、湖北等油菜冬油菜種植主產區也在冬季出現了大面積的土地撂荒。

在我國北方冬季的主產糧食作物大多數為小麥,而南方區域多數種植油菜,比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等地。其實選擇撂荒也是很多農民迫不得己的選擇,因為種植收益卻是很低。

現今很多農民朋友選擇外出打工賺錢,其中青壯年勞動力以及中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看家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婦女小孩老人,勞動能力偏弱。而在秋種農忙時節,如果打工回家務農,因為休假而損失工資不說,部分工廠還會剋扣工資。現在在外打工的青年,隨隨便便一天的工資也要有150-200的工資。而回家務農這一趟下來,拋出路上耽擱的時間,在家幹活的時間也要有兩三天。這樣下來損失的工資及路費怎麼也得在500元以上了。

反過來我們看一下,種植的收益又有多少呢?現在農民人多地少,每家每戶不過四五畝的耕地,單就種植小麥或者油菜來說,每畝的收益能有三四百就不錯了。對於大多數田地較少的農戶來說就更加划不來了,加上中耕施肥澆水等再次回家照顧,這樣下來農田的收入相比打工的誤工費來說就更加的划不來了。因此我認為,對於很多田地較少的農戶棄耕行為也表示理解。

種地已經不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發展飛速發展,而對於內地的很多年輕人來說多了一條致富之路,外出打工!在過去,田地可以說是農民的命根,所有或者說絕大部分收入來自於種田。但是不得不說種地所取得的收益增長速度和我國的物價增速真的不太成比例。農民收益增加了是沒錯,但是農民依靠種地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卻並未增長太多,應該說增收的大部分來自於打工或者其他途徑。不得不說,務農所獲得的經濟效益同農民所付出的勞動力不成比例。這也是農民種植積極性下降的一大原因。

為此,我國在2004年取消了農業稅,並且增加了農業種植補貼等項目。這一系列的政策性舉措也是希望能夠切實增加農民利益,刺激農民種糧積極性,維護我國的糧食安全。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雖然補貼所有增加但是近兩年在物價上漲的大背景下,糧價卻在下滑,不得不說,這樣的情況下顯然是無法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那麼農村種田的越來越少的情景也就在所難免了。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科學興農

大家好,我是誠信人生2017 ,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農田種植,加入到了打工的隊伍中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了呢?

第一,我認為是農民的莊稼收入已經越來越應付不了日常的生活開支,無形中的生活壓力逼迫他們不得不放棄田地,出外打工。


第二,國家提倡土地流轉,有能力的承包了土地,剩餘人員全部出外打工。

第三,人多地少,這種情況在農村非常普遍,所以他們直接放棄土地,道外面謀生去了。

總得來說,農民放棄種田的真正原因還是收入問題,投資大,收入低,有時候還要賠賬,打工的辛苦一年比種地強多了 ,所以,這也是導致沒人種地的原因。


老楊學視頻

山東齊河人。說點個人看法,一個呢是打工與種地收入不平衡,


但是,最重要的是什麼原因呢?是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過去,由於機械化程度低,土地把人們牢牢地栓住了,我清楚的記得,2000年以前,下村的時候,村幹部基本都是在地裡幹活,不管哪片土地,都有人在勞動。
那時候即便有人外出打工,打工時間也很短,一個麥季差不多得半月,一個秋季得一個月。隨著機械化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近幾年大型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把農民從土地中徹底的解放了,有了大把的時間,才有了長期的外出打工。年輕人為什麼不會種地了?因為如今的機械化,智能化代替了過去的純人工模式。過去一家有倆勞力,種十畝八畝責任田,得整天忙活,現在呢,一家一個勞力可以經營50畝甚至更多的土地吧!我們的農村人,勤勞是一貫的美德,只要身體健康狀況允許,土地裡沒活幹了,打工增加收入,補貼家用是所有人的選擇吧!


山東齊河人

拿我的家鄉陝西省商洛市舉例來說這個問題吧.

以前的話國家不允許隨便去外地打工,那時候人們基本上是在本地種田的.老家農村是秦嶺山區,山區的農田基本上是破地,而且比較零散分佈,所以基本上無法實現機械化耕作,像種小麥的話,是秋天的時候請人用牛犁這種在中國有上前年曆史的傳統方式來翻土、耕種,種完麥子以後就讓其在田裡自己生長;到了春天的時候,小麥需要除草,那時候還基本上是人工用鋤頭去除草;到了初夏收割時節,需要人工去割麥子,然後捆紮扛回家,用打麥機、拖拉機碾壓、人工拍打等方式進行脫粒,然後還要對麥子進行麥粒、麥穗的分離,還有晾曬、裝袋等流程,感覺整個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


後來出臺了政策是退耕還林,很多土地被納入,每年不用種田也有糧食、錢了,基本上足夠糧食供應了,而且種糧食很麻煩,一些年輕人不再想種田了,就外出打工.那些年輕人,沒上過大學的話大部分在工廠裡面做工,還有一些體質比較好的在外面建築工地上做,還有的去煤礦掙錢;上過大學的年輕人基本上在外面上班.

由於村子裡年輕人特別少了,人們也不愁吃穿了,一些比較遠的田地基本上是荒廢了,僅僅留存下比較近的地.這些土地當地人也基本上不種小麥了,畢竟沒有機械還是很辛苦的,他們會種上玉米、紅薯這些比較容易操作的作物,還有很多人把地裡種上藥材,那些藥材即使是荒廢著,也還是在長著的,過個幾年把藥材一收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1927年的古董先生

為什麼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我認為,這是有多方面原因所決定的:

首先,隨著農村的土地整治方整化,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精量精細化播種,插秧機、聯合收割機及化學除草等高效農業技術的普及,栽秧不彎腰、收割不用刀,讓農民們減少或脫離了早先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落後約農耕時代,高效的機械代、現代化耕作農業生產,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已完全不需要更多的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


其二,一方面高效農業的發展和提高,糧食產量的連年提高,同時,國外低價糧食的進口,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國有糧食的庫存壓力,國家為了去庫存,已連續三年下調糧食最低保護價收購的政策;而另一方面,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現在的人工工資的提高,農民從農業中的收益自然降低很多,當初每家每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逐步不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每人只有一畝左右的耕地種植只能解決的家庭溫飽,農民要富裕、生活要提高,惟有從小農經濟中跳出去,順勢而為有多種選擇,外出去打工,搞二、三產業,做生意等。


總之,農業的未來趨勢,一定向集約化、現代化和高效優質化發展,農村城鎮化將會讓更多的農民從傳統的耕作中解放出來,農業、農村、農民的未來必將會越來越好!


和風細雨言

大家好,我是榕溪。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我從小到大都是在農村裡的,最近這十年左右,農村裡種田的人是越來越少了,歸根結底,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是在農村裡種地是最辛苦,最髒的活了。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沒有怎麼吃過苦的,很少有人能夠吃這樣的哭,想當年我也是在小的時候幫家裡種過地的人,那種滋味確實不好受了,春天去田裡插秧,搞得一身都是泥水,髒的要死,而且田裡還經常有很多螞蟥會吸附在你的大腿上,一出田地,還要把螞蟥拉扯出來,想想都感覺起一身雞皮疙瘩了。收稻穀的情形也是歷歷在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真的是最累的了,所以很多農民工在城市裡打工都能夠干城市裡認為是最累最髒的活,確實,在農民工的眼裡,這些根本就不算什麼。





第二,收入的原因。現在雖然在農村裡種地國家都會有一定的補貼,但是那一點點的微博補貼也沒有改善的了什麼,種地普遍還是沒有在外面打工強,既輕鬆又能賺的錢比種地的多,試想一下,有誰還會願意去種地了。當然了,也不是說種地就不會賺錢,主要是農民小範圍的種地是不怎麼賺錢的,種地如果是大面積種的話,採用機械化設備種地,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話,也是會有比較好的收入。我們那邊村裡就會把地集中起來一起承包給出去,每年都給大家分一些紅,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榕溪520

問題:為什麼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

在農村,特別是這十幾年來,我們越來越感覺到農村的人越來越少,人少了,自然在家種地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這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種地並非挖真金白銀

我國的大多數農村都土地貧瘠,而且土地面積人均不足兩畝,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特別是看病的開銷的增大,在農村種地已經無法滿足農戶的正常生活開銷,在偏遠的山區,一畝地的收入也就幾百元錢,還不夠行兩個人情份子錢呢!


二、城市打工出路更多

在我們這邊的農村,早十年夫妻雙方均出門打工的,現在生活已經大大的改善了,不僅在農村修建了兩層房子,還打算給兒子在城裡買房,當然是個小城市。可那些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出門打工的人,現在還住在土房子裡,成了貧困戶,這兩者的差別真的很大,即使現在在農村,外出務工依然是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三、部分地區實現了土地集約化規劃化經營

在土地面積比較多的地區,即使一戶種上十畝地一年的收入也沒有多少。土地流轉後,種植大戶在家經營上百畝的土地,專門以種地為生,而這樣以來,種地的人數也是減少了,多數人都前往城市發展了。

現在在農村,我們放眼望去,只剩下老人在田裡耕種,特別是山區,更是人煙稀少,若干年後,當老一輩不再耕種土地,農村會有更多的土地荒蕪,變成山林。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是城市化進程中的一種必然現象,也充分體現了農村的衰落。




洞察三農萬象

個人認為農村種田的人越來越少有幾點原因。

  1. 首先一點收入不高,種田你需要施肥吧!你需要種子吧!你需要勞動力來收莊稼吧!就算你自己收莊稼,施肥和種子也是比不小的 花費,所以導致賣出去的農作物的收入再減去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其實種田收入真的不高。


  2. 其次是非常辛苦,種田不像打工和上班、做小買賣一樣,種田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長時間的管理,說白了既費力又費時間,所以肯定很多人都不願種田。

  3. 社會觀念的改變,以前是種田就能養活全家,現在種田可能連自己都不能養活,打工的收入相對比種田更高更輕鬆,所以從而導致很多人都開始去打工而不願意種田,這就是農民的觀念的改變。

老燒nan

  1. 辛苦:種田並不比上班,做小買賣,打工省事,相反,需要很多體力投入,而且後期年紀大了身體保養的不好容易各種問題。

  2. 收入不高:雖然不能一棍子打死說收入低,但和城市上班族比,收入優勢並不明顯,可以說低於大部分大城市的收入水平。

  3. 社會觀念:現在推崇的職業裡有做IT的,設計的,金融的,房地產的,藝術的,技術的等等等等,但裡面是不會出現農民的- -大家捫心自問,不是個人偏見哦

  4. 各方面福利和保障差:雖然政府大力扶持吧,但農村的生活和福利保障和城市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加上農村人保障意識不強,自己額外購買的補充保障很少,生活風險比較高。

總而言之:錢少,累。不如另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