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話是修養,會說話是教養


少說話是修養,會說話是教養​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古人云:言多必失。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論人,議論最掉價。”無論對人對事,我們只需最好自己的本分即可。急事,慢慢地說;小事,幽默地說;沒把握地事,謹慎地說;沒發生地事,不要胡說;做不到地事,不要亂說;傷害人地事,堅決不說;傷心地事,不要見人就說。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同樣的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則是兩個截然不同地效果。相傳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很多兒時夥伴都想謀求個榮華富貴。一天,一位兒時的夥伴殿外求見,朱元璋想見,但是又怕他說出以前一些不光彩地事,猶豫再三,還是把他傳了進來。只見那人進殿就大拜,高呼萬歲說:“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架掃蕩廬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子當兵,多虧了蔡將軍。”朱元璋聽了自然明白他講的是兒時地事,但又不失體面,非常高興,賞了他一個官做和金銀珠寶。聽到此消息,另外一位夥伴也找上門,見了面就指手畫腳在金殿上非常激動的說:“萬歲,你不記得了嗎?那時候咱們都給人放牛,有一次我們在蘆葦蕩裡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裡煮著吃,還沒煮熟大家就搶著吃,把罐子打翻了灑下一地豆子湯,你只顧從地下抓豆子吃,結果紅草根卡住了你的喉嚨,結果還是我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紅草根帶進肚子裡去。”當著文武百官,這番話讓朱元璋顏面掃地,一怒之下下令殺之。會說話和不會說話的結局真是天壤之別呀!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學會會說話呢?

我給大家總結了幾點。

①用對語氣詞在和別人談話時,少用和不用“你知道嗎?”“你懂嗎?”把它改為“是吧”“對吧”,也許從語意的角度看沒有多大區別,但是隻有你親身體會才會發現它們差別如此之大。一個恰如其分地語氣詞會讓別人想要親近你,瞬間拉進彼此地距離。

②互相尊重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要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與人交流,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尊重他人是對你自身修養的體現,能讓對方感到你的真誠可敬,別人自然也就會尊重你。

③說話把命令式改成希望式命令式的語言會讓人感到反感,會削弱自身的積極性,把“你必須完成這項工作”變成“依你的能力,一定能出色的完成這項工作。”這種表達方式在工作中效果最為顯著,不但不降低你的權威,反而大大提高你的人性魅力。

④冷靜下來再說話我們在衝動,急躁的時候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說出傷人的話語,有的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所以請你時刻要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

⑤切記信口胡說沒有把握的事不要隨便亂說,相信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也會遇到一些這樣的人,他們不僅會讓人生厭,還會大大降低自己的人格魅力。

⑥切勿一語概全從語言上不要給任何人下定論,凡事沒有絕對,事情是變化的,人也是變化的,要就事論事。例如一位小學生在一次考試中發揮的不好,考的很差,家長生氣的說:“就你這樣長大了也不會有出息!”話一出口,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不可估量的,你怎知道許多年以後他不會成為一個棟樑之材呢?在此我建議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大家要做到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傷害人的事,堅決不能說;別人的事,能不說就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