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一直坚信你们是人群中最炫丽的奇葩

我一直对剩女都很有好感。理由有二:

1,作为一枚前剩女,深知个中滋味,对之如见姐妹。

2,剩女是人群中最坚持的一部分,也是最接近圣女的一群。

和男人不同,一个女人只要想嫁,是不可能嫁不出去的。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22日报道,据估计,20至29岁的男子比同年龄群的女子至少多出950万人。而未来5年,单身男性将超澳洲人口。

因此,剩女永远不愁嫁,剩男才应着急娶。

但问题是,剩女能嫁却不愿意嫁,因为经济与人格独立,资源充沛,生活便利,除了生孩子,一切都能自给自足,男人的有无,就无关紧要了。而男人又需要掌控感。太高高不上,对不起,不是一类人,鼓得白。如此,剩女就成了昂贵的奢侈品,呆在镏金镶玉、华丽锃亮的婚姻专柜里,少有人敢伸出手去。

你们不敢高攀,我又不愿下嫁,王谢堂前燕,难入寻常百姓家。于是僵在时间中,成了尴尬的待处理品。

以上种种,是剩女不嫁人的原因之一种,但这远非全部缘由,更多外界的、内心的因素,都在影响着“齐天大剩”们的婚嫁。

但我一直坚信你们是人群中最炫丽的奇葩

外界因素

1,难以找到匹配的人

有社会学家曾把男与女分为ABCD四个等级,然后发现,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剩下的,就是最优秀的A女,和条件最差的D男。

在这种时候,A女的选择范围,就非常狭窄。要么是离异的ABC男,要么是矮挫穷的单身D男,哪一种都让人糟心。

况且,还得同城,还得三观匹配,还得有点品位、有点感觉……这样一来,门可罗雀,渐渐就剩下来了。

而到了30左右的职场女性,多数都高学历、高收入、高眼界,条件都不肯放低,将“要爱,不要将就”奉为圭臬,只有继续等待下去。

结婚意味着麻烦的开始

认亲、彩礼、订婚、婚纱照、酒席、仪式、买房、买车、置办共同生活的器物……还有,怀孕生孩子。

怀孕生子,又是一串儿事。孕检、养胎、奶粉、待产、手术、月子、哺乳、教育、换永无尽头的尿片、经历无数次夜半惊醒……

但你以为就这么简单,就大错特错了,还有忽然多出来的一大堆关系要处理。

对方家族所有人的情绪,你要照顾好。

婆媳关系、妯娌关系、叔侄关系、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房亲戚关系,全都要打理得滴水不漏。

还要争夺财务控制权,还要处理各种家务,还要防火防盗防小三,还有日复一日的争吵,西西弗斯一样永无宁日。

想想都够可怕了。

独立自由惯了的三高女性,如果不是为了一个心仪的男人,不会轻易将自己扔到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去。

经济不再成为威胁

传统社会里,女性没有经济权。因此,找一个老公来保障生活,便成了约定俗成又不能不做的事。

但新时代的女性,职场上不让须眉,户头上毫不逊色,名车与豪宅,纤手一挥,都为自己买妥。

因此,男人的有无,便成了生活的装饰,而不是生活本身。

婚姻的功能,便逐渐弱化了。

性无处不在

性不再成为剩女们的困扰。

在大都市里,隐私被全面保障,性道德逐渐开放,找一个炮友,不再有现实和心理的双重障碍。

只要在交友软件上嚷一声:今夜空虚寂寞冷,约吗?立刻一票人涌来。

同时,性工具的与时俱进,也为性饥渴的单身女性,带来下半身的福音。

没有男人,科技同样让她们上天入地。

心理因素

1,恐惧自由的终结

吉尔伯特写过一本专门探讨婚姻的书——《承诺》。

我想这句话,剩女们见了,一定如见亲人,抱住大腿,涕泪横流:知我者,吉尔伯特也。

在剩女圈,一种普遍的声音是:婚姻就是无期徒刊,自由立刻死开,理想关在门外,爱情这小样儿,慢慢折磨致死。

听着这真心话,谁还敢大冒险?当然会对婚姻犹豫了。

但事实是,真正好的婚姻,不仅不会禁锢你的自由,反而会让你如虎添冀,御风而行;也不会扼杀你的理想,两人资源共享,合力打怪,升级当然快;至于爱情,我不敢妄下结论,时间苍茫,未知的东西太多,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能确定的是,无论婚内还是婚外,人还是那个人。

主动寻求孤独

孤独这事儿就跟自由一样玄妙。

人人都以为自己爱自由,但人人都在逃避自由。同样,人人都以为自己怕孤独,但人人都在主动寻求孤独。

孤独会带来只身一人的痛苦,但也会带来闲云野鹤的喜乐。

精神分析大师弗罗姆·瑞茨曼说,孤独是一种我们会不计代价想要去避免的东西。我们的潜意识为了逃避它,做出许多超出想象的事情来。但另一方面,孤独的存在有时对我们来说,也存在着服务的意义和功能。与我们看起来的表现不同,在潜意识里,我们会秘密地主动寻求孤独。

主动寻求孤独,往往是自恋又自卑的人们惯有的行为。

剩女们的身上,又普遍具有这种心理特质。

因为自卑,主动回避人群,拒绝亲密关系,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与他人隔离开来,防御可能的伤害。孤独对自卑者,是一种保护。

因为自恋,会呈现一种“虚假的独立状态”(pseudo-independence),让自己陷入自我强大的幻觉,以为雌雄同体,无所不能,不需要任何人,能控制一切,包括身体的冲动、情感的需要、欲望的膨胀,和身边的整个世界。孤独对自恋者,是一种成全。

一个人若贪恋上孤独,就不太好办了。

毕竟,我们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拯救一个自我囚禁的人。

过去的伤害

许多恐惧亲密关系的人,都受过严重的伤害。比如,原生家庭的失衡,童年的隐伤,成年后的戕害。

出于心理放大效应,即晕轮效应,我们会不自觉地以偏概全,恨乌及屋。

比如,幼年时因父亲对母亲的长年家暴,对婚姻充满恐惧;童年时被性侵,产生性抗拒或者性扭曲;成年时被人渣所伤,对世界再无信任。这些不圆满的爱虽然结束,但因为十年怕井绳式的心理防御,在生命中留下漫长的后遗症——痛苦、暴戾、怒不可遏,甚至盲目、迷失、谈爱色变。

伤痛固然可怕,但我们必须活在今天。

将匕首埋在心间,必然会带来自毁毁人的结局。

就像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爱恋加拉蒂而不得,自我放逐,到了荒芜的伊萨卡岛,他一直无法释怀,从憎恨加拉蒂开始,转而憎恨全人类,变成凶残的食人族。

人们容易活在创伤后的世界中,即便环境已改,时间已过去多年,也没有办法调整过去适用的行为/情绪反应模式。但也正是如此,此时你才更需要意识到,你比你自己以为的更需要亲密关系。

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奥德修斯途经伊萨卡岛,设计戳瞎了巨人的独眼,并说,我的名字叫“没人”。

巨人痛苦哭号,同伴们问他,谁伤害了你?巨人大喊,没人伤害我,没人伤害我!

波吕斐摩斯的哭号、迷失和盲目,也是一种寓言,预示了为情所伤者的精神困境。没人伤害我,只有自己,一直在对自己倒戈相向,不饶恕,不放过,放大痛苦,自我加罚。

标害怕他人对自己失望

1965年由ELLIOT ARONSON 和 DARWY LINDER提出,为了把这个理论延伸到心理学的层面上,他们做了一个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有4种实验条件:

1. 肯定评价——被试者收到自始至终的肯定评价

2. 否定评价——被试者收到自始至终的否定评价

3. 获得——开始为否定,逐渐趋向于肯定,最终转变为肯定的评价

4. 丧失——开始为肯定,接着评价降低,最终转变为否定

结果显示,处于“获得”环境下的被试者,是最愉快的一类,同时,与实验者的关系也更亲密。

相反,处于“丧失”条件下的被试者,是最排斥这种评价的。

常年独处的剩女,习惯了来自陌生人一如既往的“肯定评价”,或者从无到有的“获得”,因此,对“丧失”的承受能力,会渐渐降低。

但亲密关系极容易制造出“丧失”环境,恋爱时甜言蜜语,你侬我侬,他可以将你捧为女皇、公主、天使,但过了蜜月期,生活步入庸常,一场接一场的吵架,一句接一句的贬低,会给关系带来极大的破坏性。

张雨生不是唱过吗?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进退我无权选择,紧紧关上心门……

这一点,剩女们都懂。

因为恐惧这种伤害,会回避期待。回避对他人的期待,也回避对婚姻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