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佔地300多平方米的任弼時墓地在公墓東北角的半坡上落成。漢白玉石碑正面鐫刻著主席的題字“任弼時同志之墓”,背面銘刻著任弼時的生平。


1951年6月,佔地300多平方米的任弼時墓地在公墓東北角的半坡上落成。漢白玉石碑正面鐫刻著主席的題字“任弼時同志之墓”,背面銘刻著任弼時的生平。

當年7月18日,任弼時遺體正式被葬入墓穴。任弼時墓地為公墓裡面積最大、位置最高的一座,有“八寶山第一墓”之稱。

當時八寶山革命公墓尚在籌建。按周總理的指示,安排一個班的解放軍戰士日夜伴著任弼時的英靈,直至1955年3月後方才撤離。

1951年6月,佔地300多平方米的任弼時墓地在公墓東北角的半坡上落成。漢白玉石碑正面鐫刻著毛主席的題字“任弼時同志之墓”,背面銘刻著任弼時的生平。文從沈夢瞭解,當年7月18日,任弼時遺體正式被葬入墓穴。任弼時墓地為公墓裡面積最大、位置最高的一座,有“八寶山第一墓”之稱。

墓前常有鮮花,許多人定期來朝拜。

他是建國後第一位故去的領導人,也是八寶山建成後入葬的第一位領導人,因此任弼時墓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