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麗嬪的綠頭牌明明很乾淨,為何蘇培盛要撒謊說沾了灰?

於寒洛

還不是我們的麗嬪姐姐不懂得說話,積口德。皇宮裡的正主只有那麼幾位,皇上,皇后,還有太后。所有的小主都得看這幾位的臉色。那下人們自然也是有主管的。那就是蘇培盛!

麗嬪娘娘在御花園訓斥康如海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


沒根的東西,我想所有的太監都很討厭這句話吧!本來沒了命根子就是他們的痛,這麗嬪娘娘可是直接點到痛處了哦!



後來皇上因為專寵甄嬛被太后提醒了幾句,心裡自然不舒服,就旁敲側擊的問了竹息姑姑, 誰在打小報告,本來甄嬛和姑姑就沒有什麼瓜葛,而且太后選秀的時候不喜歡甄嬛啊,竹息姑姑在這裡立馬就把麗嬪賣了, 而且語氣非常不善。


要知道剛入宮的宮女和太監嚼舌根很正常,但是竹息姑姑可是陪著太后的,她既不是甄嬛的人,根本沒有必要參合麗嬪的事啊。所以推算一下,這嚼舌根的事,自然有蘇培盛或者其他太監打點過,然後後來的事,自然看得清楚啦。




因為當天晚上, 麗嬪娘娘的頭牌就沾了灰了,能有多少灰啊?這話從蘇培盛的嘴裡說出來,自然就知道這一套接一套的啦。所以啊,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哦!


四月辣椒

《甄嬛傳》裡的蘇培盛蘇公公,雖是皇上身邊伺候的奴才,但卻是皇上最信任的心腹。所謂“得蘇培盛者得天下”,從最後甄嬛的成功就可以印證這一點




嬪妃的侍寢往往不是自己決定,而是有專門的程序,由敬事房端來牌子讓皇上翻牌子,翻到哪位就由哪位嬪妃侍寢。

這天,皇上在養心殿批改完摺子,照例敬事房的公公端來兩盤綠頭牌讓皇上翻,皇上先是看了一盤似乎沒有中意的便揮手,接著換來第二盤,這裡面有華妃,皇后還有皇上最得寵的莞貴人——甄嬛,皇上遲遲不肯翻,只是猶豫的看著


蘇培盛好像看出來皇上的心思立馬說麗嬪娘娘的牌子沾灰了,要敬事房回去重做一個,並特意囑咐以後不要隨著一塊拿來讓皇上翻了。


難道是麗嬪有哪裡得罪了蘇培盛嗎,其實不然,還要從當天發生的事說起。


文以韻之


要說宮裡誰瞭解皇帝,不是各宮嬪妃,而是蘇培盛。蘇公公跟隨皇帝多年,最瞭解皇帝的脾氣和秉性,最能懂得皇帝說出來的話和想說卻不能說的話。從某種意義來說,蘇培盛的存在就是替皇帝做一些不好開口的事兒。

皇帝非常寵愛甄嬛這是誰都知道的事,但是對於太后來說,太后更希望皇帝分寵而不是專寵,更希望皇帝協調後宮勢力,不要讓勢力失衡。這一天,皇帝去向太后請安。太后責怪皇帝穿的單薄,也是責怪皇帝身邊的人不好好伺候,最近皇帝身邊伺候最多的人就是甄嬛,這句話相當於是暗含了太后對甄嬛的不滿,也是在提醒皇帝不要專寵甄嬛。

甄嬛為人謹慎妥帖,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非常受太后喜歡的。而太后對甄嬛不滿也一定是有原因的。這不,皇帝出了壽康宮就問太后身邊的姑姑,最近誰來過壽康宮。這就是皇帝的厲害之處,他沒有直接問是誰到太后面前嚼舌根詆譭甄嬛,這樣就更顯得自己專寵甄嬛,也失了天子的氣度。他轉而問是誰來陪伴自己的母親,結果姑姑說華妃娘娘忙於六宮事務沒有來,只有麗嬪來過了。

這邊兒皇帝心裡對誰在背後詆譭甄嬛已經有數了,但不好直接表達,等晚上敬事房來翻牌子的時候,蘇培盛用實際行動表達了皇帝的心意。

仔細觀察每次敬事房送來的牌子,其實都會把皇帝最有可能翻的人放在中間。比如說瑛貴人剛進宮的時候,瑛貴人的牌子就是在最中間的,甄嬛得寵的時候甄嬛的牌子就是在最中間的,而這天送過來的牌子裡,麗嬪的牌子相對也是靠中間的。蘇培盛馬上搶在皇帝面前拿起麗嬪的牌子說,這都粘上灰了,拿回去重新做,近幾日就不要送來了。

蘇培盛作為首領太監,每做一件事必須揣摩皇帝的心意。比如說這件事兒上,如果不是皇帝心裡這麼想,作為太監,怎麼可能在皇帝沒有翻牌子的情況下,搶先拿起嬪妃的牌子,並且勒令敬事房拿回去重做,這是非常不尊敬皇帝的。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皇帝希望他這麼做,可是不方便表達。


一川閣主

這場翻牌子的戲,不是演甄嬛得寵也不是演麗嬪討厭,而是突現蘇培盛這個人。突現他的能力還有對日後成事離不開蘇培盛的幫助。


蘇培盛假說麗嬪綠頭牌粘上灰,是蘇培盛察上言觀色的能力很強,他從小就跟跟著皇上,皇上有什麼心思他一眼就能明白。他知道此時此刻皇上煩透了麗嬪,知道皇上看到麗嬪的牌子會生氣,為了不讓皇上不開心他才會這麼說。還囑咐敬事房,近期不要再送過來。


皇上為什麼生麗嬪的氣還得從白天的事情說起,白天皇上去太后宮裡請安,太后批評皇上不可以專寵妃嬪,皇上就有所不快,想到定是有人因為他專寵甄嬛在太后跟前搬弄是非了。


皇上從太后宮裡出來跟太后的侍女竹溪嬤嬤說話,瞭解不是華妃來太后宮裡,而是麗嬪來陪太后說了好一會兒話。才生了麗嬪的氣。

在皇上跟前伺候蘇培盛可以說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察言觀色了。也奠定了他這樣一個能力的人,誰能將他收服到自己這邊一定能笑到最後。得蘇培盛者得天下。此言不差。


甄嬛再次回宮,最大的幫手就是蘇培盛,所以最後成就了她。


小馬

麗嬪在小說《甄嬛傳》中是一個僅次於華妃的絕色美女,也是唯一一個讓皇帝一夜幸三次的妃嬪。


事情的起因是甄嬛入宮後得寵,華妃、麗嬪嫉妒,麗嬪在太后面前說了甄嬛的壞話。等到皇帝向太后請安時,太后因見皇帝衣著單薄,訓斥皇帝周圍人伺候不周。進而訓斥皇帝新寵甄嬛,皇帝有心維護,最後太后也不能再說什麼。之後皇上詢問太后身邊的人得知是麗嬪見過太后,由此知曉是麗嬪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所以對麗嬪心存不滿。


皇帝畢竟是皇帝,即便對麗嬪心存不滿,但畢竟是女人之間的事,賞罰也不能太過偏頗。所以皇帝並未因為不滿麗嬪而付諸於言辭或對麗嬪有所懲罰。但皇帝的這些細微表現又怎能瞞過和他朝夕相處的蘇培盛?所以蘇培盛藉故說麗嬪的綠頭牌髒了將其暫時扯下,也算替皇帝出了心中的一口悶氣。


凌瀾若微

《甄嬛傳》李的蘇培盛從小就就伺候在皇上身邊,所以皇上的喜怒哀樂他都摸的一門清。蘇培盛也是宮裡的頭號太監總管,平日裡除了在皇上面前低頭哈腰,其他時候還是良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但他也絕對是個小心眼的人,睚眥必報的!

蘇培盛也是皇上和嬪妃之間的信息樞紐站,傳遞使者,無論是最得寵的華妃,還是六宮之主的皇后,要想知道皇上的心情和喜好,都必須好言好語請教他這個太監,凡是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會去巴結一下,而不是輕視他是太監一類的人。可美貌無才的麗嬪偏偏說話不經過大腦,無意中得罪了蘇培盛
就這麼罵康如海的話,連同宮裡所有太監都罵了,也戳痛了蘇培盛的痛處,這仇遲早要抱的!所以麗嬪在劇中也是個炮灰角色,活不過三集就拜拜了!


後宮嬪妃想站穩腳跟往上爬,那就必須要的皇上恩寵→侍寢。當然皇上最終想讓哪位嬪妃侍寢,卻不是蘇培盛能決定的事,這還要走個特別的程序,那就是敬事房每天端著各位嬪妃的頭牌,由皇上自己來翻牌子,翻了哪位嬪妃的綠頭牌,就由哪位嬪妃侍寢。所以必須的嬪妃的牌子在托盤裡,不在就免談,所以蘇培盛撤走麗嬪的侍寢牌子,實際上對一個嬪妃來說是致命的!


那麼麗嬪的牌子卻很乾淨,蘇培盛為什麼要撒謊,說麗嬪的牌子髒了呢?何況當敬事房的人不要命了,敢拿有灰的牌子讓皇上沾一手的灰?


蘇培盛身在宮中大半輩子了,自然處事也是圓滑的很,揣摩皇上心思的本事也厲害,蘇培盛敢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看出了皇上心中所想,做了皇上心裡想做的事情,皇上當時心中所想就是不想再看見麗嬪的牌子,這跟皇上當天去給太后請安時發生的一件事有關:

當時皇上很是寵愛甄嬛,可在皇上去給太后請安時,卻被太后言語提醒,不能太過寵愛甄嬛,否則就會讓六宮抱怨,皇上當時心中就不悅,知道太后再說甄嬛受寵的事。





所以懷疑一定是有人在太后跟前說甄嬛的不是了。 皇上從太后房間出來後,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是華妃,因為華妃最愛爭風吃醋,所以皇上就問了竹息華妃之前有沒有來過,



可見這位竹息姑姑了,她的回答堪稱完美,一語三關。她否認了華妃來過,連帶在皇上跟前為皇后說好話,暗示皇上,皇后是很有孝心的,但是皇后沒待多長時間就走了,又回答了皇上的問題,說麗嬪在太后這裡待了很長時間,暗示皇上是麗嬪在太后跟前嚼的舌根,皇上最後的表情似乎是明白了,而蘇培盛正是因為看透了皇上的心裡有氣的心思,所以才有晚上翻頭牌故意說麗嬪的綠頭牌沾上灰了,既為為了替皇上解憂又未自己抱了仇。爽

蘇培盛最後一個鏡頭是在先帝喪禮上,便再也沒有出現了,那麼他的結局到底怎麼樣呢?劇中沒有明說,但蘇培盛是個聰明人,他站對了隊伍,所以蘇培盛的結局最後也一定是好的。   


馬雲542


愛喝咖啡的大媽

先簡單回答一下問題:麗嬪在太后面前打莞貴人的小報告,說莞貴人專寵,因此皇上就不待見麗嬪了唄。既然如此,自然眼不見為淨,蘇培盛說綠頭牌沾了灰,是為了找個藉口把牌子撤下來。

這個細節反映了蘇公公的智慧和高情商,劇中皇上並沒有說一句對麗嬪表示不滿的話,蘇培盛是如何精準地揣摩到皇上的心思的呢?

察言觀色,敏銳的洞察力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皇上問竹息嬤嬤誰來看過太后(潛臺詞就是問誰來告的狀),嬤嬤在回答的時候我們注意看一下蘇公公的反應:他很快捕捉到了關鍵詞“麗嬪來過,還呆了很久”,然後若有所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38, "thumb_url": "7d310007465a0d25f411\

讀劇講心

這個問題問的很細緻。麗嬪最早是華妃身邊的人,雖然脾氣不好卻也膽小,不然最後怎麼會讓小允子扮鬼嚇的失心瘋了呢。麗嬪跟在華妃身邊,連說話口氣秉性都有些一樣,而且說話辦事還有失得體。有一次麗嬪身邊的奴才康祿海去找甄嬛想著回到甄嬛身邊伺候。被麗嬪發現後不僅痛斥了一頓康祿海還在御花園大發雷霆,身為皇上的妃子還說太監是沒根的東西,實在有失大體,並不像是一個大家閨秀說出來的話,想來這種有失得體的話在皇上面前也會無意中說過,可見之後麗嬪犯了錯之後皇上並沒有多重視麗嬪。


麗嬪本就是華妃身邊的人,還時不時的會到太后身邊去打小報告,醋意大發,這和華妃去看太后是一個道理,太后聽後肯定不高興,因為皇上的專寵後宮的妃子是一個都會跑到太后宮中去吐苦水。太后訓斥了皇上幾句,皇上自然心裡不痛快,自己寵自己喜歡的女人,別的女人還要到太后那去告狀,弄得太后和皇上兩邊都不好,皇上心裡自然不是滋味。事後還問了竹息姑姑。竹息姑姑立馬就把麗嬪給賣了的,打擾到了太后自然不會口下留情,於太后於皇上說了都沒有關係。

因為這件事後,皇上心裡便對麗嬪產生了厭惡,所以晚上等著翻牌子的時候蘇培盛就會說了那句話說麗嬪的綠頭牌沾上灰了,眼賊的蘇培盛一眼就看出皇上厭惡麗嬪根本不想看到麗嬪娥名字,蘇培盛是跟在皇上身邊的老人,皇上想什麼他自然是知道的,不僅知道而且敢明目張膽的做,皇上會意卻不阻止,說明正合皇上心意。麗嬪這是自掘墳墓啊。

麗嬪沒有華妃好的家世還那麼囂張,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影視小星星

在綠頭牌這段之前,皇上去看望太后,太后提醒皇上後宮不能專寵,意思就是說,不能太寵甄嬛,皇帝立馬想到時是有人在太后面前說什麼了,於是問了太后身邊的姑姑,姑姑說是麗嬪來過。



皇帝心裡肯定認為是麗嬪在太后面前說了什麼,心裡肯定不痛快呢,而我們的蘇公公是什麼人啊,皇帝肚子裡的蛔蟲啊,知道皇帝現在不待見麗嬪,於是找藉口把麗嬪的牌子拿下去,意味著麗嬪有段時間不能有侍寢的資格了。



總之,蘇公公這麼做,是合了皇帝的心思的,也是麗嬪本就不受寵,不待見她,後宮之中要想生存,肯定是要合了皇帝心意才行,麗嬪魯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