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合是什麼感覺?

羊叨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李敏敏:

我們通常所說的三觀是指人生觀 價值觀 世界觀,如果碰到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聊天或者共事,不要說當事人就是旁觀者都覺得不舒服,彆扭。

1、話不投機半句多

你會發現三觀不合的兩個人,談論一件事情好好的就會吵起來,誰都不認可誰,都覺得自己正確,為了避免爭吵和矛盾,最後連一句多餘的話也不想說了。

2、激發不出人本身的潛力和能量

每個人都是帶有能量的,或大或小,如果和三觀很合的人相處,不論是工作夥伴還是人生伴侶,你會覺得自己的能量會被完全開發出來,整個人會變得越來越有自信,和這個世界相處的都會很愉快,反之,碰到三觀不合的人,能量會越來越弱,氣場也會越來越低。

3、不喜歡自己

接著第二點,在能量越來越低的場域裡,你會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怎麼做什麼都是錯,怎麼這樣差勁,會不停的攻擊自己。

4、對事物的感受不一樣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舉了一些三觀不合的例子比如,你跟他們分享快樂,他們反而覺得你在顯擺;你興致勃勃向他講述旅途中好玩兒的事兒,他們說還不如在家躺著舒服; 你看了一本好書想要和他分享,他們卻說裝什麼文藝青年;你喜歡健身、喜歡旅行,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他們卻酸酸地來了句,你是土豪,錢可以任性花。

5、追求的生活品質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喜歡過什麼樣的生活,因人而異,沒有對錯,不傷害他人和自己的原則下開心即可。如果碰到三觀不合的人對生活的品質追求也完全不一樣,比如有些人平時節衣縮食就為了看一場喜歡的話劇,有些人 精打細算為了週末胡吃海塞一頓。

在工作夥伴或人生伴侶方面,如果你還有選擇的餘地,儘量選擇三觀合的人,如果沒有選擇的餘地,那就兩個人一起學習如何相處,我身邊也有很多三觀不太合的伴侶磨合了三五年,最後相處的也很好。

為了更好的服務頭條讀者,歡迎加入頭條讀者微信交流群,討論、學習、共同成長,詳詢請發私信。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三觀不合,非常正常;關鍵在於三觀不合者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才是重點。


我和親戚,兄弟,姊妹,朋友,鄰居,同事,同學等等人三觀不合,是無所謂的,對各自生活是沒有多少影響的。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需要有多高的三觀近似度。這些人際關係中對三觀要求不是很高,因為社會道德,法律,單位紀律等等硬性規定在約束著每一個人的言行,而不會因為你是什麼觀念而放任你特立獨行。


就如兄弟姊妹關係中的三觀不合問題吧,這就對三觀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孝敬父母方面,各盡各的孝心,你有時間就多陪一會父母,你經濟寬裕一點就多出點錢;沒錢沒時間了也就自顧不暇了,兄弟姊妹和父母也心知肚明的不會強求什麼。有條件而不盡孝,這不是三觀問題,而是純粹的不孝之子。

朋友之間的三觀問題,更是鬆鬆垮垮:需要共同決定,共同承擔的事情太少了。不管你信佛還是信道,不管你是工人農民還是知識分子,朋友有困難搭把手,自己有困難了,朋友也就施以援手;欠賬了就必須償錢,欠情了想辦法還情。基本上就是互助互樂的生活罷了,不太要求各自觀念的高度統一。當然了,知己那一類的朋友,必須要求三觀高度統一。但是三觀不合也不是什麼大事:一拍兩散罷了。



三觀不合最要命的就是夫妻之間,這是人生悲劇或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嶺,可以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因為人的行為是受觀念支配的,不同的觀念就有不同的行為,而夫妻之間的行為決定著夫妻雙方幸福與否的最關鍵因素。夫妻關係以外的社會關係中,人和人之間比較獨立,你的觀念是“富養女兒”,那你儘管去富養好了,不會影響其他人。但是夫妻之間如果一方“富養女兒”,另一方認為平常就好,這兩種不同的觀念作用在共同的孩子身上,就是悲劇了。因為夫妻之間沒有辦法避免不同觀念的碰撞——孩子是共同的孩子。



再如消費觀念,生活觀念等等根深蒂固的時刻左右人言行的各種觀念如果不一樣,夫妻雙方又不可能各行其是,其結果就是可想而知了。

總而言之,三觀不合不要緊,就看人和人之間是什麼關係了。


哥不猜想

三觀不合是一種什麼感覺?對此,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幾種可能的感受。
第一種,因為三觀不合而無話可說。
這種狀態常在關係不那麼親密的人身上發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大家三觀不合,那就相互敬而遠之吧。

當然這種敬而遠之,也需要有敬而遠之的條件。如果當事人不具備這種條件,那可能就比較難受了。

第二種,因為三觀不合而倍感壓抑。
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一方強勢一方弱勢的人身上,並且,雙方出於某種原因不能分開,還必須在一起有交往。
這種情況下,弱勢的一方就比較痛苦了。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強勢的家長,和一個弱勢的孩子三觀不合,雙方因為親情關係不得不存在一些交流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會特別讓那種弱勢的人特別的不爽,甚至會倍感壓抑,恨不得能夠逃到天涯海角。

再比如說,一個強勢的領導和一個弱勢的下屬三觀不合。這種情況下,如果下屬因為擔心自己的薪資待遇,擔心自己會被穿小鞋,而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敢明確表達自己的三觀,那麼,這個下屬就可能會在壓抑的狀態下工作和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下屬要麼是以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為代價維持這種工作,要麼就可能為了自己的感受逃離這個領導,或者這個工作環境,當然,下屬也有可能在某種情況下,會難以忍受自己的情緒而爆發,和上級發生激烈的衝突。

第三種,因為三觀不合,會感到特別的惱火。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情侶,夫妻之間。
舉個例子來講,老婆是一個追求生活質量的人,老公是一個節約成性的人,老婆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精神需求,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這在老婆看來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由於老公特別的節約,老公可能以為,為什麼看電影一定要到電影院去呢?為什麼不能在家裡面看免費的電影呢?這個時候,這種三觀的不合,就特別容易會讓雙方特別的惱火,如果雙方都特別堅定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話。
如果雙方不能找到一個合理的途徑和方法,解決這個三觀不合產生的問題。這個三觀不合,就可能成為引爆他們婚姻問題的導火索。
親愛的朋友們,對於這個話題,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安嶺

暖心理

兩個人在接觸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意見衝突,我們不可能隨便把一件小事就歸結於兩人三觀不合,這對於彼此都是非常不公平的決定,要想知道三觀不合是什麼感覺,那麼我們就應該先來了解一些什麼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看書,他喜歡玩遊戲。這不叫三觀不合。你喜歡看書,他說看書有什麼用,不就是裝文藝嘛。這才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他喜歡在大排檔擼串。這不叫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那玩意死貴,還不好吃,說你真是做作。這就是三觀不合。

你喜歡假期去各地旅遊,他就喜歡宅在家裡。這不是三觀不合。 但是他說旅遊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花錢遭罪嘛,躺在家裡多舒服。這就是三觀不合。

其實三觀一致,並不是要求你們完全一樣,而是彼此之間能夠求同存異,懂得包容和欣賞。 否則,你跟他分享快樂,他覺得你在顯擺;你跟他傾訴難過,他覺得你是矯情。

我喜歡聽音樂會你不喜歡這不叫三觀不合,你說在那呆那麼久怪累的還浪費錢這才叫三觀不合。

我喜歡看話劇,你不喜歡然後還告訴我,就一群人在上面走來走去的有什麼好看的。我喜歡看愛情片動畫片你不喜歡這不叫三觀不合,你反過來告訴我,都多大了還看動畫片,這才叫三觀不合。

我想看我愛豆的演唱會,但是每次都錯過。你不喜歡看這不叫三觀不合,你說不就是個演唱會嗎?有什麼好看的,看轉播不是一樣嗎?還要跑來跑去的。浪費時間。這才叫三觀不合。

我說我喜歡賴特的流水別墅,你卻告訴我花了那麼多錢設計出來的房子哪能不好看嗎?在好看也不是你家。這才叫三觀不合。

其實求同存異就好。試問一下如果換成你在打遊戲的時候,我說哎呀。不就一個五殺嗎?有什麼好得意的?再或者說。你在看球的時候我說不就最後一秒的時候進了個三分嗎?很了不起嗎?再或者說你在寫策劃的時候突然有了一個好的idea我卻說你們看出來它有bug嗎?你心裡會不會好過呢?就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感覺,你想和某個人說一些話但是突然之間就被一句話給打擊回去了。然後就瞬間不想說了。

因此,三觀不合的感覺大概就是有的時候我有滿心滿肺的話想跟你講,但我轉念一想我跟你講的幹嘛?還不如自己玩玩自己的手機真正三觀和的人在一起,手機根本用不到,你說一個話題,他不僅會回應還會引出另一個話題。


星心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環境,環境影響著性格。現在都在傳播正能量,其實陰暗面的一些齷齪的事兒產生的戾氣與浮躁都會傳播的。人呢因為一些外在因素人與事影響著性格或被自己的認知所束縛。三觀的形成都不一樣。老話說的好,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各不相同。好的三觀處事待人都是差不多的讓人感覺舒服,比如對於老幼兒贍養優待問題,正義感等等,三觀不好的各種奇葩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見不到的。所以說三觀不同是什麼感覺呢,就像和你不喜歡的人單對單坐著一起喝酒聊天。煎熬,熱鍋上螞蟻一樣 無奈,硌應。各種不舒服


知是行之始也

三觀不合,很正常,即便是有著最親密關係的人也會出現此類情況。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是同學類的話,在學校生涯中,你會遇到各種來自大江南北的同學,不同地區有著不一樣的差異,多元文化的湧入,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我們宿舍六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

一個墮落型,明明很聰明的一個人,卻有著得過且過的想法,整天睡覺,打遊戲。

三個處於掙扎型,來回在遊戲與學習中來回晃悠,大半夜寫作業,在課堂玩遊戲,自習時而學習,時而打遊戲。

一個在愛情的路上奮鬥,另一個就是在下了,在學習以及掙錢的路上且行且歌,偶爾也會摔點跟頭。

這樣的一個不合的群體待在一起,並不會有什麼不適應,偶爾磕磕碰碰也是很有趣的,大家也不會過多的去深入瞭解你的過去。相處的都不會太僵硬,至少現在不會有所不適。

如果是家人的話,這就有點難纏了,家人的話我們會很熟悉,並且可能會經常相見,人們常說:三年一代溝,那你得和你父母多少代溝了?如果是開明的父母的話會相處得很好,這樣的家庭很和諧。如果說是比較保守的父母的話,那就會有一些小爭執,小情緒,但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這樣挺好的。

與三觀不合的人在一起,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太多的不適,除非他(她)有你難以接受的一些想法或者行為。


詩以在歌

三觀不合就是,你喜歡看書,你覺得可以提升眼界,他卻覺得你是在裝文藝,浪費時間,他喜歡打遊戲買皮膚,你覺得是在浪費金錢,無聊至極,他卻覺得這是愛好,成就。

你化了美美的妝出門,他說你臭美,準備出門勾搭誰呢? 你想去健身房,他說小區樓下就可以跑步,去健身房浪費那錢幹嘛? 反正,所有在你眼裡覺得順理成章的事,在他那裡就是不可思議。你很難想象他的認知,他也理解不了你的思維,你們永遠不在一個頻率上,相處起來比搬了一天的磚還累

其實三觀一致,並不是要求你們什麼興趣愛好都完全一樣,如果可以求同存異,相互包容和欣賞也不錯


有書星期八

三觀不合真的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大家看法不一,難免會有摩擦,久而久之就會心生芥蒂。慢慢就會疏遠,如果還要勉強在一起,對雙方都是一種折磨吧。我想要靠近你,卻被你的冷漠一次次拒之門外。人都是需要被愛被需要的,尤其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一個眼神能解決的事兒,非得爭到臉紅脖子粗幹嘛呀,犯不著。一生這麼短,誰都想舒舒服服的過吧


請叫我徐大衛

都是吃飽了撐的,餓著肚子時,誰會考慮三觀,要說三觀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經常會對贊同的事最後出來反對,也常常對醜的東西習以為常。只要有愛,什麼都可以改變,什麼也都不會是問題。如果一定要和三觀一樣的人結合,那你嫁給自己好了。一容既容,一損既損,絕對的和排。


鑫澤26

三觀不合簡單而言就是在一起總擰巴

我喜歡獨處思考,你喜歡熱鬧喧囂

你維護傳統道德,我經常離經叛道

我習慣晚睡晚起,你說要早睡早起

你追求驚喜刺激,我享受平淡是福

這樣的兩個人關係度越高,相互牽扯越大,就越擰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