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學,1945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合川縣渠嘉鄉雙江村, 1959年11月18日為保護生產隊集體財產,在與偷盜生產隊蔬菜的本村地主王榮學搏鬥時英勇犧牲,年僅14歲。


劉文學,1945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合川縣渠嘉鄉雙江村, 1959年11月18日為保護生產隊集體財產,在與偷盜生產隊蔬菜的本村地主王榮學搏鬥時英勇犧牲,年僅14歲。

賴寧,原名賴麟,四川雅安市石棉縣人,生前石棉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1988年3月13日,為了撲滅突發山火,挽救山村,保護電視與地面衛星接收站的安全,主動加入了撲火隊伍,在烈火中奮戰四五個小時後遇難,年僅15歲。1988年5月,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賴寧“英雄少年”的光榮稱號。

龍梅和玉榮兩姐妹的家鄉是內蒙古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新寶力格公社那仁格日勒生產大隊,龍梅出生於1952年,玉榮出生於1955年,小姐妹兩人在為集體放養時遭遇暴風雪,龍梅和玉榮為保護集體的羊群,在零下37℃的嚴寒下與暴風雪搏鬥了一晝夜。直到後來被趕來尋找她們的牧民們救起,龍梅和玉榮兩人被凍傷致殘。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搬上舞臺,寫進小學課本……撥動了億萬人的心絃,激勵了幾代人。


林森火,浙江玉環坎門人。十二歲起任玉環市坎門街道兒童團團長、共產黨的秘密交通員。曾化裝成小販進入敵軍炮樓,為解放坎門街道提供軍事情報。1949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11月20日,在參加反擊臺灣國民黨軍騷擾大陸戰鬥中英勇犧牲。同年當地人民為其修建了烈士墓,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為其頒發了“革命英雄紀念證”。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生於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來“掃蕩”,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為保護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時被殺害,敵人被全殲。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被追認為烈士。

池越忠 ,女。山西太原人。1982年進太原市第十五中學物資管理職業班學習。平時學習刻苦,關心集體,助人為樂。 1983年12月9日,在太原市迎澤公園搶救兩名落入冰窟的小學生而犧牲。 12月11日,團市委、市教育局追授池越忠為“市三好學生”和優秀共青團員。 次年,共青團太原市委根據其生前志願,追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太原市全市青少年捐款在迎澤公園為其立碑塑像。


張高謙,中國少年先鋒隊模範隊員。福建壽寧人。從小愛學習,愛勞動,愛護集體財產。1961年2月6日傍晚放羊歸來,當發現歹徒偷集體的羊時,毫不畏懼,與之拼奪,終因年幼力小,遭歹徒殺害。

謝榮策,1931年11月13日出生在遼中縣茨榆坨鎮茨榆坨村。謝榮策少年時期參加革命活動,1948年遼中縣解放後,擔任茨榆坨村的兒童團長,參加了土地改革鬥爭。1948年3月13日為掩護農會幹部、土改積極分子和兒童團員安全撤離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年僅16歲。

何運剛,是四川省梁平縣的一名少先隊員,他從小熱愛英雄,崇拜英雄。1978年,為保衛集體財產,年僅13歲的他同偷盜集體財產的罪犯殊死搏鬥,不幸英勇犧牲。為表彰何運剛的英雄事蹟,經中共四川省委批准,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局決定授予何運剛以“少年英雄”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