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得最憋屈的一場戰爭

美國打得最憋屈的一場戰爭

在越南擺脫法國殖民以後,越南便一分為二,一方以美國,法國支持的南越政權,一方為蘇聯支持的北越政權,雖然前期相安無事,但是隨著美蘇的冷戰思維不斷演化,越南自然而然成了繼朝鮮戰場過後又一角逐地。

美國打得最憋屈的一場戰爭

首先,南越政權。政局動盪,逼走中立;各級腐敗,不得民心;軍政協調不一,作戰能力低下。由於南越首任總統吳庭豔的政治獨裁,清除異己,導致大量受過西方教育的中立人士在牴觸紅色政權的同時,也反對吳庭豔的假民主,南越內部的解放陣營就此形成,而更多的獨立武裝組織紛紛在反吳庭豔的旗號下加入瞭解放陣營,再加上北越的虎視眈眈,戰爭一打響,大家都揭竿而起,南越吳庭豔政權內憂外患。美軍對於吳庭豔對南越的管理也相當不滿,通過軍事政變先後推舉了楊文明,阮慶等上臺,然而臨陣換帥自古以來都是大忌,政權的頻繁更替,地方統治混亂,各級腐敗嚴重,以至於民怨四起。而隨著吳庭豔的死去,更導致中央精銳部隊與地方軍出現隔閡,中央政權害怕地方軍閥壯大,希望保持自己精銳部隊以維持自己的中央權威,儘管美國希望能夠整合在一起,提高集團規模化作戰的能力,但是南越政府屢次拒絕,也就不了了之。儘管南越擁有百萬大軍卻難以形成真正的百萬大軍的戰鬥力。

美國打得最憋屈的一場戰爭

其次,美國當時的矛盾心態,儘管美國希望越南成為遏制紅色陣營的前線,卻仍想避免重蹈朝鮮戰爭的覆轍,所以在前期的援助並不多,然而隨著事態的不斷升級,美國也不得不徹底捲入其中,而美國國內的各種抗議也隨著事態升級而不斷增大,迫於國內反戰輿論壓力,美國不得不取消了部分作戰計劃,又對越南加派軍隊,希望壓迫北越政府和談。但北越政權對統一的渴望又怎會被小利所誘惑,假意與美國政府和談,儘管美軍有著先進的裝備優勢,但是也耐不住全民皆兵的越南抵抗勢力,戰爭進入了僵持狀態對於美軍的損失不可謂不大,最後不得不宣佈撤軍,而這一撤,直接讓失去後援的南越政權全線崩潰,很快便被北越軍隊收復全境。

美國打得最憋屈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讓美軍深陷越南十多年,死亡5萬多人,消耗國防開支兩千多億美金,結束了美國長達多年的經濟繁榮,被一致認為是最失敗的決策,當然在負面影響的背後也有著更大的推動作用,這是美國最後一場機械化局部戰爭,美越戰爭對美軍的啟示意義巨大,加快了美國現代化作戰的進程,成就了美國在海灣戰爭中的威名。

美國打得最憋屈的一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