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喔……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最近,小林在南鑼鼓巷附近,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新的好去處——

玉河。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這裡水穿街巷,蘆葦蕩蕩,清風習習。兩側是修繕後的四合院。遊人漫步其中,欣賞的不正是“竹溪村路板橋斜”“閒看中庭梔子花”的美好景象麼?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據瞭解,玉河是北京一條歷史悠久的古河,明代之前曾是漕運進京的通道。元代玉河稱為通惠河,主要用於漕運。據明代史料記載,一般將通惠河由玉泉山至大通橋一段稱為玉河;由大通橋至通州的一段稱為通惠河,又稱大通河。明永樂重建都城,水系改變,通惠河改名為玉河,漕運功能消失。清代史料中大多將玉泉山至大通橋的一段稱為玉河,亦有稱為御河或御溝。從民國七年至1956年,玉河逐漸斷水被改為暗渠最終填埋。

網上貌似很難找到曾經玉河遺址的照片。但根據介紹,玉河從民國以後變成了乾涸的“水溝”,並逐漸成為一道看不見的暗河,被歷史所掩埋。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然而,一條已經“消失”於時代變遷的河,一條只能在歷史地圖中找的河,緣何會重新復活並華麗變身為北京老城中的靚麗風景?

事情還要從2007年開始說起。2007年,北京市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元明時期的玉河古河堤遺蹟,市文物研究所隨即進場勘探發掘。經過相關部門多次研究以及多位專家學者的反覆探討論證,2009年5月,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工程正式開工,直到2013年北段竣工。去年8月南段通水。

經過9年的研究、勘探、復建,昔日“水穿街巷”之景,重新回到衚衕。

如今,玉河水流清澈、噴泉汩汩,兩岸垂柳和綠植掩映著亭臺、小橋,與衚衕裡灰牆黑瓦相映成趣,別有一番江南水鄉的韻味。

說了那麼多,還是跟著小林的鏡頭,一起來看一看這裡的美麗景色吧~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玉河最北端連接的就是雨兒衚衕。四年前的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曾來到這裡,與衚衕老街坊們暢聊改善百姓居住條件的那些事兒。當時,總書記還察看了玉河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工作展覽河堤遺址,沿河步行考察河道恢復四合院復建情況,對這一項目給予充分肯定。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他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和我在北京的玉河走一走

如今四年過去了,通過申請式騰退的探索以及衚衕改造工程,雨兒衚衕

的老街坊們有了新生活;南鑼鼓巷經過封街改造和整治提升,重構了街區品質;而玉河經過保護和改造,更是成了彰顯古都風貌、服務居民生活、豐富遊客參觀的好去處。北京這座文化古都,正在用實際的行動,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深刻的問題。

文/張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