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点击上方蓝色“第五季微刊”关注。☝ 我空起一格,等你。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故土周子雷 - 周子雷陶笛作品辑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作者|禹艳芬 设计|花黎

我的家乡在滇西,家乡多水田,这些水田散落在村子间,我们的家就在水田的旁边,现在细细想来,还有点“一水护田将绿绕”的韵味呢,只是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没有心思去想那些诗和远方,那时候,我想得最多的事情,是如何去田间寻摸可以吃的东西,来祭五脏庙。

我的家可是位于坝子的边上呢,可是我却感觉与乡下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泥巴路,一样的爬大山,一样的放猪放牛,压根就没有坝边人的优越感。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我的周末几乎都是在家里那一亩三分田上度过的,搞得自己都有些困惑了:咋那么多活路?是啊,庄户人家,不做农活还要干什么,又要吃什么呢?所以在困惑之余,我还是在每一个周末和家人行走在田间地头,劳作在烈日和暴雨里。即使如此,我却未曾后悔,因为正是这些特殊的经历,历练了我自己,让我在后来的每一天,知道该如何去面对生活,同时,也丰富了我的童年。

在那些或阴或晴的日子里,我会在小憩的时候,拿一柄小镰刀,到田埂上去挖野菜。田埂上的野菜可多了,什么马蹄香、鱼腥草、癞蛤蟆叶、香香菜......我最喜欢去挖的是鱼腥草,这个东西的功效是长大以后才知晓的,当时挖鱼腥草只是单纯的想着给年迈的奶奶吃,听说鱼腥草明目,败火。

记得那个时候,奶奶由于做的农活太多,加上营养不足,导致眼睛有些昏花,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什么多吃鱼腥草可以使眼睛明亮些,于是,年幼的我就在做农活的空隙里,挖一些鱼腥草回家给奶奶吃。

鱼腥草是怎样长出来的我不知道,只晓得在田埂上四处张望,看到叶子椭圆椭圆的,且散发着鱼腥味的就是鱼腥草了。其实我是最怕闻鱼腥草味儿的了。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是不吃鱼的,用夫君的话说就是那个时候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鱼吃,再加上母亲的言传身教,所以童年时候的我从来没有沾过鱼。由于这个特殊的癖好,使我找起鱼腥草来得心应手,只要是闻到鱼腥味儿的野菜,准是鱼腥草没错。

鱼腥草可是长得结实着呢。挖一株鱼腥草要耗费很多时间,因为鱼腥草最有效的是白色的根部,而这白色的根部却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如果在挖鱼腥草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用手去拔的话,很容易把鱼腥草拔断,那白白的根部就会残留在土壤里。所以在挖鱼腥草的时候,一定要用小镰刀把黏在它根部的泥巴抠开,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拔,这样才会把一株完完整整的鱼腥草拔出来。

这些拔出来的鱼腥草被我拿到田边的小水沟里洗一遍再拿回家,拿回家以后,再用清水洗一遍,这样才可以吃。吃鱼腥草的时候当然不是像现在这样凉拌吃,由于要入药,所以那给奶奶吃的鱼香草是放在一个小锅里煮了,再舀给奶奶吃的。奶奶吃煮鱼腥草的时候,是不需要人喂的,因为奶奶的眼睛只是有些模糊,并没有失明,她完全可以自己端着吃。

如果鱼腥草挖得多的话,除了给奶奶吃的以外,剩余的部分母亲会拿到集市上去卖,给我们姐弟俩换回几个零花钱。

在田埂上,除了有鱼腥草等野菜以外,还栖居着一些小动物,比如蛐蛐儿和屎壳郎等。这其中的蛐蛐儿可是弟弟的最爱,虽然我是女孩子,但是受弟弟的影响,我似乎也爱上了它,说是爱,其实是虐待。记得那时,弟弟经常拿一个小玻璃瓶去浸蛐蛐儿,作为姐姐的我,常常打着照顾弟弟的幌子,出现在弟弟的旁边。当然,我们这么做,与蛐蛐儿的习性是分不开的,你别看它们整天在水面上蹦跶,但它们居住的地方却是在远离水和地面的深洞里。

浸蛐蛐儿的时候,我们只要在田埂上扒开那些铁线草,就会看到隐藏在下面的蛐蛐儿洞,这个时候只要对着洞口把水倒进去,不一会儿,蛐蛐儿就随着上升的水面跑到洞外的田埂上,这一出来吧,就落入了我和弟弟的魔掌。不过也有狡猾的蛐蛐儿逃过一时,惹得我和弟弟遍田埂追,更有甚者,直接逃过一劫。不过没关系哦,因为蛐蛐儿有点憨,也有点懒,明知道自己的窝被人发现了,但是却不另寻它处,惊魂定下之后,依然会回到原处居住,于是第二天,我们姐弟俩只要到老地方一堵 ,准不会落空。

这些浸到的蛐蛐儿等我和弟弟玩腻了,就会成为我们的腹中之物。如果你没有到过云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蛐蛐儿竟然可以吃。对,没错,蛐蛐儿可以吃,且味道好极了!

捉回家的蛐蛐儿要养在瓶子里两三天,等到它们排空了体内的废物以后,再拿出来,用开水烫死,之后的事情,就交给油和锅了。死了以后的蛐蛐儿要放到水里淘洗几次,然后放入热油锅里煎至金黄,出锅就可以吃了,要提醒一点,不要忘了加盐巴噢,没有盐味儿的煎蛐蛐儿是不好吃的。

田野间的趣事几天几夜都写不完,说实在的,我很感谢这些在田野间嬉闹劳作的日子,经过岁月的沉淀,它们已然成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我的心灵不曾荒芜。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执教于昌宁县第一示范小学。保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昌宁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新媒体“行参菩提”“第五季微刊”签约作者,自媒体“茶乡漫话”创办人及总编。曾在《语文周报》《髙黎贡》《保山日报》和《千年茶乡》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在多家网媒发表作品200余篇,其中散文《刺竹山情缘》被选编进《放歌昌宁》一书,《火塘·烟锅·小罐茶》和《茶市走笔》被选编进《五彩昌宁》丛书,多次参加征文比赛并获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我空起一格,在第五季微刊等你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小伙伴们

总编:深海

主编:微凉

执行主编:涓涓

顾问:裴献忠 楚歌 狼山 李清云 程程

策划:张云峰

图文设计:云颜 孟二 微凉 花黎

播音:涓涓 蝶梦 宋曼

终审:涓涓 半生素衣

禹艳芬 | 故土难离之田野趣事

◎关于稿费:平台提取赞赏的百分之三十作为平台运营,其余的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不发放稿费。(平台自作者推文后十天发放稿费。赞赏透明。超过十天后的赞赏不再发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