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中國首臺散裂中子源建成

中國散裂中子源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建,共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於2011年9月開工建設,工期6.5年,總投資約23億元。中國散裂中子源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國之重器”,在材料科學和技術、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化工、資源環境、新能源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中國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達到或優於國家發改委批覆的驗收指標。裝置整體設計科學合理,研製設備質量精良,調試速度快於國外的散裂中子源。靶站最高中子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工藝鑑定驗收專家委員會如此評價。

“國之重器”——中國首臺散裂中子源建成

比如,中國散裂中子源在國內首次研製成功25Hz交流諧振勵磁的大型二極和四極磁鐵及電源,交流磁場精度達到同類裝置國際領先水平;自主研製成功液氫慢化器,通過靶-慢化器-反射體緊湊耦合的物理和工程設計,保證靶站高中子效率,等等。

“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後,將充分發揮一期三臺譜儀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和化學等領域的作用,為廣大用戶提供國際先進的研究平臺。”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中科院院士陳和生說。

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於2007年正式落戶東莞市,依託散裂中子源,東莞市正規劃建設中子科學城,打造國內領先、世界聞名的國家綜合性科技創新中心和麵向全國全球的創新驅動發展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