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10年前的那場大地震,青川滿目瘡痍。10年後的今天,青川早已換了新顏。青川人民與對口援建的浙江兒女手拉手,走出了悲傷與痛苦,走在了建設美麗家園、擁抱美好新生活的征程上。而今青川,山更青,水更綠,生活更富裕。“川”越10年,奮鬥新時代。一起見證青川鉅變。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從大地震時的廢墟一片,到四川省首個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的生態青川;從年收入不到千元的絕對貧困人口近4萬,到國家級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十年之間,青川鉅變。而推動這場鉅變的,是青川人民的堅強不屈精神。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伴隨著青川從災難到重建、從困難到小康的兩位聞名遐邇的青川女孩,是青川不屈、重生、蝶變的縮影:一位是阿里巴巴“敲鐘女孩”王淑娟,一位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徐萍;一個是最具時代商業特徵的85後,一個是四川最年輕的95後全國人大代表;一個把青川的農產品輸出去,一個把文化從全國引進來。她們是青川的名人,也是青川災後重建具有代表性的兩張閃亮名片。名片背後透出代表青川發展特徵的4個大字——綠色生態。  “這是從災區走出來的孩子”。兩位女孩,不論在紐約還是在北京,人們總是如此介紹。  她們“走出來”的是眼界,身子卻早已紮根在那片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上。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如果說浙江對口援建青川創下許多災後重建的奇蹟,是責無旁貸的一項分內工作,是責任與道義的擔當,那麼,青川人同樣是化廢墟為神奇的主角。這些年,青川不等不靠,藉助浙江對口援建的實力與基礎,以建設與脫貧攻堅為主線,確立了以綠水青山為主體的生態發展理念,建成了電商扶貧的“青川模式”。如今的青川,通過電子商務,一頭鏈接生態資源,一頭鏈接全球客戶,走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道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回首災後10年的青川,沒有青川人民不懈的勵志奮鬥,便不可能有今天青川的鉅變。沒有對接援建智慧的眼界,就不會有今天青川發展的可持續性。扶持,首先需要扶志。而脫貧,同樣需要立志。青川這些年把不屈精神與創新精神對接起來,把外界援建與主動發展對接起來,走生態建設帶動脫貧攻堅、綠色發展促進災後重建的振興之路,大膽探索,大步跨越,成功實現了貧瘠高山向綠水青山的模式轉換。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青山與綠水在,激情與智慧在,溫暖與感恩在。青川沿著生態發展的路徑走下去,不斷創新創造,就一定能建設成更加美好的家園。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地震後十年,廣元青川已是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