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為什麼叫廣陵散?

布拉格之冬180304215

《廣陵散》是一首古琴曲,它的命名說法不一。比較公認的是指:流行於廣陵地區的民間音樂。“廣陵”治所在今天的江蘇揚州,“散”是先秦時期就已經廣泛流行的民間音樂。

《廣陵散》非常傳奇,是因為它和兩個人有關,一個是先秦著名刺客聶政,一個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

聶政的事蹟有許多版本,在流傳過程中多次“變形”。至遲在東漢時,“聶政刺韓王”的傳說又形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版本,聶政的形象也隨之發生了一次重大“變形”。

在據傳為東漢蔡邕所編的古琴曲集《琴操》中,詳細記述了這個已經高度變形的“聶政刺韓王”故事。

(武梁祠畫像,聶政刺韓王)


在這個故事中,聶政的父親——一位鑄劍師,受命為韓王鑄劍,結果誤了期限,被韓王所殺,而聶政則成了遺腹子。長大後,聶政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死因,遂發誓復仇。第一次去行刺韓王,未能成功,於是聶政遁入山中。他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教會了他鼓琴。聶政打算以此為契機,藉口為韓王鼓琴,伺機行刺。

為了不被人認出,聶政“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七年之後,聶政學成下山,再赴韓都。路上他遇到自己的妻子,差點被認出來,於是聶政又返回山中,敲掉牙齒,又練琴三年,方才負琴下山。到了韓都,聶政故意在鬧市之中鼓琴,他的琴藝可能非常好,以致“觀者成行,馬牛止聽”。消息很快傳到韓王耳中,這個喜好音樂的國王立即派人請聶政入宮鼓琴。

韓王不知道,這面目醜陋的琴師是為奪命而來,琴身之內早已暗藏利刃。當曼妙的樂音響起,韓王陷入陶醉之中時,琴聲卻戛然而止,聶政取刀刺死了韓王……

大仇得報,聶政因擔心連累其母,遂自剝面皮,毀裂身體,自殺身亡。

這個與《史記·刺客列傳》所載大異其趣的故事曾在民間廣為流傳,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它與一首著名的古琴曲《廣陵散》聯繫了起來。此曲的內容雖然說法不一,但因其譜中有“取韓”“投劍”等小標題,所以歷來多被認為表達的內容正是“聶政刺韓王”。

關於《廣陵散》的來歷,瑞典漢學家林西莉女士在《古琴》一書中述及,“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在洛陽以西的某處夜宿時,遇到了一個鬼魂,並與之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所談內容與古琴和音樂理論有關。在這次交談的最後時刻,鬼魂彈奏了一曲《廣陵散》,並且傳授給了嵇康,但同時也要求嵇康絕不可傳於他人。

(《琴操》所載《聶政刺韓王曲》)


公元262年,40歲的嵇康因捲入官司,被處以極刑。傳說在東市行刑之前,嵇康拿出古琴彈奏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長嘆:“《廣陵散》於今絕矣!”

不知是嵇康違背了對鬼魂的承諾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廣陵散》最終並沒有煙消雲散,它詭異地傳承了下來——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廣陵散》琴譜不見蹤跡,但在明代朱權所編的《神奇秘譜》中,卻又神奇地出現。朱權聲稱,《廣陵散》“世有二本,今予所取者,隋宮中所收之譜”,此譜自“唐亡流落於民間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間,復入廣御府,經九百三十七年。予以此譜為正,故取之”。

現存《廣陵散》,是由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18971967)整理、打譜、復原的,共計四十五段,每段都有一個小標題,包含了聶政短暫人生中的各個重要片斷:取韓、含志、沉名、微行……全曲慷慨、激昂,充溢著濃厚的英雄氣和悲劇意味。

《廣陵散》據說是中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殺伐之氣的樂曲,故而不受統治者喜歡。宋代學者朱熹曾評論說:“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朱熹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來評價《廣陵散》的,所以他認為《廣陵散》違背君臣之道,不夠和諧。但在底層小民看來,這隱含殺氣的古曲卻成了反抗暴政的象徵。


蘭闍讀書

廣陵是古代揚州,散是操、引樂曲的意思

廣陵散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廣陵一代的樂曲

廣陵散又名《刺韓》《止息》

是古代很宏大的敘事曲,內容講的是春秋四大刺客聶政刺韓的故事

春秋末期韓國大臣嚴仲子與丞相韓傀(俠累)產生仇隙,嚴仲子打算刺殺韓傀,但是因韓傀位高權重不好近身,便請了聶政相助

聶政乃市井之輩,身懷絕技又忠肝義膽,嚴仲子花重金與之交往,但聶政因老母要奉養拒絕了他,三年後老母去世,聶政找到嚴仲子要報知遇之恩,便手提利劍闖入相府殺了韓傀,為了不連累姐姐,自己挖眼削鼻毀容自殺

俠累被殺,韓國打亂,韓王將聶政屍首掛在街頭,重金懸賞尋找線索,聶政的姐姐知道毀容屍體是自己弟弟,伏屍痛哭,說:“為了避免株連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因為怕死,使聶政的聲名無以流傳後世啊

聶政刺韓在當時是很有影響力的政治事件,晉﹑楚﹑齊、衛等國人皆讚賞聶政的士為知己死的精神,以及聶榮“絕險千里,使聶政名揚天下的剛烈”

據考證,廣陵散在漢末時已經流行即《聶政刺韓王》這首曲子,司馬氏把持曹魏政權時,曹魏大臣總共策劃了三次起義,第一次是王陵起義被司馬懿平定,第二次毋丘儉起義被司馬師平定,第三次諸葛誕起義被司馬昭平定,這三次的起義地點都在壽春,而壽春當時是屬於揚州所轄,這三個人當時的職務都是揚州牧。

《聶政刺韓王》象徵著王陵等人對司馬氏父子的反抗,所以把刺韓稱之為廣陵散

內容參見《懸崖邊的名士——魏晉政治與風流》一書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廣陵散是中國古代十大經典名曲,具有豐厚的文化意蘊。《太平廣記》:“嵇康燈下彈琴……乃彈《廣陵散》……”《晉書嵇康傳》:“康嘗遊乎洛西……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永樂琴書集成》:“嵇中散神情高邁……唯《廣陵散》絕倫……”白居易《六貼》、劉敬殊《異苑》、《幽冥錄》、《東坡志林》等書籍都有記載。

廣陵散取材於聶政為父報仇,刺殺韓王的故事。其形成與漢代復仇的社會風氣密切相關。廣陵散流傳於秦漢之時的廣陵,也就是隋代至今的揚州。廣陵散名氣極大,源自魏晉名士嵇康,其在《琴賦》中描述道:“若次其曲所引宜,則《廣陵》、《止息》……”廣陵散蘊含悲劇之美,激昂慷慨,充滿殺伐之氣,採取了與傳統含蓄隱晦不一樣的表達方式。

廣陵散早已成為了風流、高潔、知音、秘傳的代名詞,在歷代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謝靈運:“悽悽明月吹,惻惻廣陵散。”庾信:“廣陵餘故曲,山陽有舊鄰。”李白:“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李商隱:“枉教紫鳳無棲處,斫作秋琴彈廣陵。”賀鑄:“商歌彈,依稀廣陵清散,低眉嘆,危弦未斷,腸先斷。”蘇轍:“嵇老清彈怨廣陵,隋家水調繼哀音。”……

廣陵散後世受到尊崇,影響力不斷髮揚光大,廣陵散為廣陵增色,廣陵為廣陵散添彩。金庸《笑傲江湖》——曲洋、劉正風的絕響,還有梁羽生的《廣陵劍》都與此相關。揚州史上因為不屈抵抗而屢遭屠城,廣陵散體現了江淮兒女、中華民族的熱血,不畏強權,挑戰暴政,視死如歸,殺身成仁的英雄精神。


揚州夢

《廣陵散》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和曹魏時的淮南三叛有關,王凌、母丘儉、文欽和諸葛誕先後在壽春起兵,後被司馬懿父子鎮壓。壽春是淮南和揚州的治所,四人官職也都與揚州有關——文欽是揚州刺史,其他三人為都督揚州軍事,而揚州古稱廣陵,嵇康因四人“鹹散敗於廣陵,故名其曲為廣陵散”。此說出自《太平廣記》轉引的《盧氏雜說》,《盧氏雜說》則是以唐朝音律家韓皋的口吻說的。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引用了此說,但對廣陵散的“散”字提出了異議,考證“散”為曲名,跟梅花三弄的“弄”一樣,所以才有“廣陵之名散”、“廣陵之清散”的提法。這也是廣陵散名稱的另一種解釋,即風行於廣陵一帶的琴曲。沈括雖然認定“散”為曲名,但也並不排除嵇康有“藉此名以諫諷時事”的深意,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散”是個諧音梗。

我認為第一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廣陵散是嵇康根據古曲《聶政刺韓曲》改編的,他為什麼改名字?又為何與“廣陵”掛鉤?此中或有深意。鍾會曾誣陷嵇康想幫毌丘儉謀反,似乎也驗證了此說的正確。

關於廣陵散的曲調,《夢溪筆談》轉引《國史補》中的一個故事可作參考。說某人在看一副彈琴圖畫時斷言彈的是廣陵散,原因是“廣陵散中有數聲,他曲皆無”,亦即廣陵散中有幾個聲調是其他曲子裡沒有的。這幾個與眾不同的調調“如潑攦聲之類”。“潑”有潑水的意思,“攦”有擊打之意,“潑攦聲”大概類似用力擊水的聲音。

在《新唐書》韓皋傳中,韓皋解釋廣陵散時說“其音主商”,是以“商”音為基調的——《太平廣記》轉引《冥音錄》中也說該曲為“正商調”。“商”是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的“商”,大約相當於7音符中的“2”。韓皋說商為“金聲”,蘊含金屬鏗鏘之調,又說“商為秋,秋者天將搖落肅殺”,則還兼具秋風淒涼之感。除“商”音外,該曲還“緩其商弦,以宮同音”。“商”音轉慢接近於“宮”調,又催生新的感受。韓皋最後用10個字概括了廣陵散的內核,即“哀憤、躁蹙、憯痛、迫脅之音”。呈現的是一種糟糕、無助的悲涼痛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