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橫跨東西的塞琉古帝國是怎樣解體的?

普通話貓

塞琉古王國鼎盛期的疆域(黃色部分)

作為希臘化時期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由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塞琉古所建立的塞琉古王國(公元前312-64年)在鼎盛時期控制了包括敘利亞、伊朗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內的廣大領土,幾乎繼承了亞歷山大帝國的整個亞洲部分。不過,塞琉古王國在其建立者塞琉古一世(下圖)統治時期就已經因為過度擴張而埋下了衰亡的禍根,它也由於一系列內戰和對外戰爭的失敗,最終在羅馬和帕提亞王國的夾擊下被消滅。

我們可以簡單梳理一下塞琉古王國的衰敗過程:

塞琉古一世通過“繼業者戰爭”擊敗了色雷斯和馬其頓的競爭對手,在贏得前301年的伊普蘇斯戰役和前281年的庫魯佩迪安戰役後,他準備進一步征服亞歷山大帝國的歐洲部分,但他突然被刺殺,其繼任者安條克一世便放棄了西進的計劃。

由於難以維持對龐大領土的控制,頻繁戰爭又進一步削弱了王國的實力,塞琉古一世統治時代,東部的領土就已經開始逐漸與王國分離。塞琉古先是以割讓印度河至阿富汗的領土為代價,換取了印度孔雀王朝統治者月護王提供的數百頭戰象;此外,塞琉古一世時期還失去了印度河西岸和伊朗高原東南部的部分地區。到了安條克一世(前281-261年在位)和安條克二世(前261-246年在位)時期,塞琉古王國又因為與托勒密王國的長年戰爭,致使他們無法維持對王國東部的統治,這使得東部的行省總督也紛紛宣佈獨立:公元前245年,巴克特里亞行省總督狄奧多特宣佈獨立、建立延續120年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狄奧多特獨立後不久,帕提亞行省總督安德拉戈拉斯也宣佈獨立,但他不久後被遊牧首領阿爾沙克一世擊敗,阿爾沙克一世隨後建立了著名的帕提亞王國。

雖然塞琉古王國在安條克三世(前223-187年)在位時期一度迎來中興,但安條克三世時期與羅馬戰爭的失敗也導致王國元氣大傷、逐漸失去希臘世界的主導權。在安條克戰爭(前192-188年)中,安條克三世被羅馬及其盟友徹底擊敗,被迫將小亞細亞地區割讓給羅馬盟友。安條克戰爭的勝利也鞏固了羅馬在希臘的霸權,並使羅馬成為地中海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隨後塞琉古又捲入與東部新興的帕提亞王國的戰爭,但由於內戰頻發、導致它在與帕提亞王國的戰爭中節節敗退,先後失去了對伊朗高原和巴比倫尼亞地區的控制權。公元前129年安條克七世逝世後,塞琉古王國對各地的統治已經完全崩潰,領土被不斷瓜分,一度被曾經附庸國亞美尼亞征服,各地割據的塞琉古王族也陷入長達數十年的內戰狀態。至公元前64年時,已經名存實亡的塞琉古王國最終在羅馬和帕提亞王國的兩面夾擊下退出了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