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和美國的技術戰爭!

美國處罰中興,不賣芯片等元器件,這根本不是“貿易戰”,而是“技術戰爭”。美國發動貿易戰,代表了美國的覺醒,開始正視中國對美國的挑戰。而美國發動的技術戰爭,又會引發中國的覺醒。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在“貿易戰”的框架下,基本就是買不買你的東西,加關稅增加成本,掙錢還是虧錢這些事。主要的邏輯是成本、收益,日常公司運營都是這套思維方式來的。而這是中國公司與全社會非常習慣的事,成本升了降了,稅收高了低了,東西貴了不買,看不順眼不買,買賣有賠有賺。

這樣打貿易戰,無非是付出一些金錢代價,每天倒閉又新開的公司本來就很多,中國應對起來不難。貿易本就是雙贏才搞得起來,進口這麼多中國貨是雙方經濟基本面決定的。雙贏的事不做,當然就是雙輸。雙輸就看誰能忍,中國顯然比美國強,苦日子剛過去沒多久,根本不怕。

如果美國和中國打“貿易戰”,基本可以肯定必輸。因為中國非常堅決地表示了不可能讓無理的攻擊得逞。

這是美國挑的事,普通中國人也咽不下這口氣,心理上願意承擔一些損失;而美國卻不是很團結,怎麼打,打了沒收益怎麼辦,沒有想好。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現在的全球貿易狀態其實中國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如果一個國家想搞全球貿易,可以賣原材料,多半會碰上最大主顧中國。

如果是搞生產,一種模式是,成本高但是技術比中國商家好;另一種模式是,技術差但是成本比中國低,也能生存。技術和成本都優於中國?這種可能很小。

我們非常努力,生產與研發都有海量人口搞,效率高、本錢多、行業覆蓋完整、政策獨立、目標明確。

別的國家一時半會比不了的。

這麼努力的中國人,目標清楚地推進,怎麼抵擋?

打貿易戰,中國會是最可怕的對手!

打貿易戰沒出路,美國對中國發動了“技術戰爭”,中興事件的意義非常大。

貿易戰你總得有貿易吧,都不賣東西了,那是對朝鮮一樣的禁運。貿易戰是從需求端入手,生產端還是不受影響的,你不買我找到買家也能過。如果生產都沒法搞了,那就不是貿易行為,而是戰爭行為。

經濟學裡,東西總是能生產出來,需求供給平衡價格上漲下跌。一些國家因為逆差發動的貿易戰也能研究(如美國大蕭條時期),凱恩斯就研究了,說應該成立世界性的銀行機構統一行動,各國不要自行其是。不讓搞生產了,那就研究不下去了,雖然說不打死人,那也是戰爭,技術戰爭。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技術戰爭和貿易戰的性質不一樣。貿易戰可以說最終目標還是做生意,貿易是雙贏,但是分利潤要吵,這種事經常發生,也沒多可怕。技術戰爭那就是赤裸裸不給活路,被攻擊的一方會損失極為慘重。貿易戰常見,技術戰爭極為罕見。美國等於是直接升級成破壞力極大的技術戰爭。就算雙方談判,最終在貿易上作出妥協,性質也變了。

這種技術戰爭是非常不好的。如果這樣搞,世界上就沒法做生意了。人家努力搞研發生產,你來這麼一下,就能把人家整破產,等於沒有生存環境了。如果開廠子都要小心翼翼地防備這種攻擊,那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會拖慢很多。各國共同參與全球貿易的原則是,大家是為了賺錢出來活動的,不是為了打仗。

WTO是協調規範各國行為的組織,連低成本賣貨都是錯的,更別說這種惡招了。

美國一年前罰中興,藉口是中興出口美國技術部件到被禁運的伊朗。作為威懾很管用,中興就來談判了,然後被狠宰了8.9億美元,這也沒有辦法。雖然說中興被宰8.9億美元肉疼,但還算是一個生意行為。技術戰爭並沒有成為現實,甚至不為人所知,只是對中興一個公司有了威懾作用。對市場也沒有什麼影響,這事就這樣過去了,對中國並沒有太大觸動,沒有深入討論研究。2017年3月,中興認罰的消息出來,股價還大漲了,說是利空出盡。

這次是真不一樣。常規的貿易戰,美國佔不到中國的便宜,就威脅要放大招了。這對中國的觸動非常大,美國還是找了藉口,說中興沒有按承諾處罰35個員工,給了獎金。但誰都能看出來,這不是美國聲稱的針對中興的孤立動作,而是對整個中國的恐嚇行為。

世界上主要的技術型大公司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總有些部件是自己搞不定的,甚至是獨家供應的。可以責怪說中興忽略了商業風險,但這種技術戰爭是中興無法應對的,已經不是商業貿易邏輯能解釋的了。

中興就算對伊朗等國出口了美國單方面禁止的設備被罰鉅款,分寸也就夠了。如果真把中興整得破產,這在目前的地球貿易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是改寫全球貿易規則的重大轉折。

地球上的國家,有先進有落後,先進的有優勢,這是正常的。但是這種優勢應該體現在體益分配上,這是所有國家和公司的正常理解。如果落後方用了先進方的部件,就會被折騰得破產,那這個風險不會只是一方的,而是擴散到整個全球貿易裡。就算中國在技術上無法對美國反制,僅僅是將貿易邏輯切換成技術戰爭邏輯,其影響也會是極為深遠的。

中國改革開放後加入世界貿易體系,缺省的假設就是能夠利用發達國家的技術體系,而且也確實隨之高速成長。美國的IT業飛速進步,中國是第一大受益者。雖然說中國受到瓦森納協議的限制,但民用一直是正常的商業邏輯。軍用受限制,就是另外的發展辦法,也有巨大的進步。軍用民用,各有各的研發路數,都習慣了。

如果中國確定,美國會使用技術戰爭這種武器,那麼民用商業公司的發展邏輯也會變。其實中國早已知道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一直強調要自主創新。但是一個個公司在全球貿易中生產經營時,不可能以自主為導向,而是會以業務為核心。能夠購買到美國的芯片用於產品開發生產,是完全正常的假設,不可能故意不用,也不會放緩業務去等待不知何時能成功的自主技術。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以前強調自主,主要還是從利潤角度來說的。被中國白菜化就降成幾分之一的價格,可見以前利潤多黑。這種動力很強但不是最強,做不到自主也不會要命,美國公司吃肉,中國公司也有湯喝。中興事件以後,不管中興是被罰之後繼續生存,還是破產震憾全球,影響都不可逆了。強調自主就不再是利潤的事了,而是生死存亡了,這對自主技術的推動力會強一個數量級。

在技術戰爭的邏輯下,人要生存除了吃喝睡覺,還有一種行為是必須的,那就是搞技術。不搞技術就沒法生存了。幸好,技術戰爭不是真正的戰爭,人去努力搞技術不用冒生命危險。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2000年代早期,龍芯團隊就做出了CPU。但是性能不夠高,沒有發展做大,只在政府和軍用有一些應用,民用基本沒有市場。現在龍芯的營業額號稱破了億,其實可以忽略,倒是華為海思一年47億美元做到了世界第七。龍芯在商業貿易邏輯的評估體系中,價值就只有這點,想融資也搞不到多少錢。民營公司願意用龍芯產品搞開發,很不容易。如果一直用技術戰爭的邏輯發展,龍芯團隊可能會有幾十倍的擴增,做出各種芯片,也會有很多民營公司試用,價值評估完全不一樣。在技術戰爭中,再多的錢都是沒有意義的,一個小區樓盤價值再高對戰爭毫無幫助。但是技術團隊的價值會很高,就算不掙錢。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不要懷疑中國對技術戰爭的承受力,本來中國就是在各種限制中發展過來的。現在只不過美國無恥地對民用產品也限制了,這何嘗不是一種絕望。就算我們一時落在下風,這也本來在預期之中,只要面對,就能承受。

美國或者發達國家的核心產品,有很多需要突破,要搞的科研特別多,正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如果有些中國人接受,這就是生活的意義,就行了。政府與社會大小公司,會分配資源,讓一部分人專心搞研發,不會受到商業貿易邏輯的困惑,而是在技術戰爭邏輯中得到公正的評估。

這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難道住房吃喝消費GDP超過美國,就算復興了麼?中興事件,讓全社會更容易切換到這條技術路線上來。要是橫下一條心應對技術戰爭,這有什麼好怕的?這麼多人學數理化,不就是為了這個麼?還有比這個更明確的崛起路線麼?

搞起技術戰爭,中國會怕誰?以前是沒有動力,現在分出一部分人和資源來應對技術戰爭,其它人還是可以按商業貿易邏輯繼續掃蕩全球。只要打起來,除了勝利,沒有任何其它結局。因為中國會一直打下去,政策穩定性和耐心超過任何對手。是美國發起的這場技術戰爭,不打敗美國,戰爭不會結束!

这是中国和美国的技术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