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文丨檸檬心理課堂

二胎政策正式實施已經過去兩年多了,然而生育率卻並沒有像專家預測那樣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夫妻甚至不想要孩子,除了經濟等因素以外,許多人拒絕成為父母的一大原因是:

他們覺得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完全沒做好當父母的準備。這種心態變得極端的時候,就成了心理學上說的“彼得潘綜合徵”。

1904年,蘇格蘭作家詹姆斯巴里創作了童話人物彼得潘,彼得潘是個會飛的淘氣小男孩,活在夢幻的“永無鄉”中,永遠不會長大。

彼得潘後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童話人物,他的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銀幕。

由此衍生,心理學家也將行事幼稚,拒絕長大,想永遠扮演孩子而拒絕扮演父母的人稱為“彼得潘綜合徵”患者。

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1

1966年,精神病學家埃裡克伯恩第一次提出了心理成熟的“困難群體”這一概念。

患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雖然生理年齡已經過了18歲,但是在心理上還不能與自己的實際年齡相適應。

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像孩子,總是在逃避愛情、逃避生活,害怕劇烈的競爭,不去考慮長遠的事情。

這些現實中的彼得潘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總少不了小孩子的弱點:

比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

他們始終在兒童期的滯留狀態中生活,非常懷戀童年無憂無慮的時光,想逃避現實,沒有克服困難的堅強心理,渴望被保護、被寵愛,在面對壓力時往往選擇逃避,希望尋找到兒時的那種安全感。

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2

20歲左右的人患彼得潘綜合徵的風險最大

上學時,很多父母只讓孩子專心學習,其他的事情要麼縱容,要麼包辦。

高考後,父母又心疼孩子吃了十幾年的苦終於熬出了頭,一味縱容孩子在家看電視打遊戲或者跟朋友出去瘋玩,而很少積極幫助即將進入大學的孩子習得自立的技能。

當孩子終於離開了父母的庇護,獨自面對大學中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激烈的競爭時,就習慣性地想尋找一個可以依賴的對象。

同時還會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又自戀。

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3

我們生活中常常說的“公主病”就是彼得潘綜合徵的體現。

她們大多是自小受到家庭呵護,有一種病態的依賴心理,心理年齡小,對自我的評價失衡,往往有顯著的自戀傾向,遇到了困難往往選擇逃避抱怨,做錯了事希望別人為自己買單。

因為缺乏責任感,控制情緒的能力弱,所以常常導致環境適應能力差,人際關係緊張。公主病的女生往往人緣差,不好相處,就是這個道理。

心理學家指出,彼得潘綜合徵患者不僅往往事業上會碌碌無為,感情生活也岌岌可危。

因為處理感情問題時總是不成熟,他們很難有固定的人生伴侶,就算確定了正式的戀愛關係,對方也只拿他們當孩子看待。

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4

有一顆童心固然是好事,但如果遲遲拒絕承擔責任,永遠以自我為中心,也只能成為一個執迷於半嫩的“熊大人”而已。

你自己都還是個孩子,你還生什麼孩子?丨五分鐘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