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下崗的職工該怎麼辦?

意夢人醒

我就是一個下崗職工,2000年所在的企業宣佈破產,當初的“鐵飯碗”一朝被打破,心裡沒有一點著落,整日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做夢還在車間裡幹活。但無論如何還要吃飯穿衣,還要生活下去。2011年我跟別人學習製作鋁合金門窗,經過近一年的鍛鍊,已經對門窗生意有了較全面的瞭解,於是自己租了一間門面,開始了創業之路,經過幾年的努力,從小店起步,慢慢發展成了一個規模很大的門窗廠,自己也徹底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和我同一個單位的李姐,下崗以後學習做豆芽,早起晚歸,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雖然很辛苦,但收入也相當穩定和可觀。現在她的豆芽廠每天生產豆芽十幾噸,銷往附近好幾個縣城的農貿市場和超市,她還獲得創業之星、女能手等稱號。

下崗職工首先要樹立信心。下崗了,並不可怕,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只要自己還有一雙手,就一定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甚至還能打出一片新天地。下崗了,也並不丟人,我們是順應時代潮流,是改革開放的貢獻者,下崗只不過是換了一份工作、換了一個崗位而已,下崗是舊生活的結束,也是新生活的開始。

下崗了,儘管國家給了我們失業救助,給了我們優惠政策,但我們一定要摒棄“等、靠、要”的思想。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有技術的要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充分利用國家給我們的優惠政策,積極尋找就業和創業門路。沒有技術的要積極參加就業培訓,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儘快走上就業或創業崗位。

下崗重新就業或者創業,是一個新的開始,要比在原先單位裡更加辛苦,付出的更多,也正因為是這樣,我們的工作和事業才能走上新的臺階。想一想,有時候正是我們以前工作太輕鬆了,企業才失去了競爭力,我們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能再失去工作、走第二次的下崗之路了

願所有的下崗職工能早日的從困擾和苦惱中走出來,充滿信心地走上新的崗位,開啟新的生活!


一縷情絲飛揚


老頑童1686666

史上最悲催的一批人,就是70年至80年生人的一批人。當然,不是全部。尤其是當時有點小背景,農轉非後到了城裡招工的人。因為在此之前,工人的社會地位是極高的,有工資收入,有國庫糧吃著。但是,誰也設料到社會發展如此迅速,變化如此猛烈,進入九十年代,下海,下崗潮來了。農民工進城了,國庫糧取消了,房子不分了,什麼全民固定工,合同工統統一個樣子了。這批人,在所謂的國企,集體企業荒費了最寶貴的青春時期,回頭一看,企業不存在了,房子靠買了,孩子要上補習班了,保險得交了,十年收入比不上現在農民工一年,講生意不如雨打風吹過來的老油條,講力氣不如當年揮汗如雨的民工,高不成低不就,年齡四五,沒人用了。所有的補貼只能針對有地農民,這群失去土地失去青春的人被遺忘了。我想,你說的下崗工人就應該是這種人。因為九零後根本不存在上崗,所以不存在下崗。對不對?

所以不要敝視這批人中間大忽悠多,不著調的多,他們也是生存所迫,社會環境造就。

如果不怱悠,又想踏實工作,那麼就放下面子,到批發市場走走看看,考慮一下開個小吃部,賣點炸貨或者青菜,別指望政策補貼,一年千兒八百的什麼用也不會有。

反正只要幹,辦法總比困難多。唱著劉歡的巜從頭再來》,一切是命,風雨兼程吧!


求真務實網

時代變遷、總是物是人非、苦一批人、成全一批人、趕些鴨子上架、就會趕些鴨子下架、上架者得意洋洋、下架者苦樂自知、偶有鹹魚翻身者會自認為自個了不起、弄些勵志光彩的東西來貼耀自己、終歸還是要顯擺顯擺、多數人則有苦說不出!這天下啊、難為的都是多數人。


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國企提效減員下崗、毫無準備的沒了飯碗、還條條是道美其名曰、虛假的光榮總是沸沸揚揚賦予點背的、實實在在的利益總是悶聲獲得的、之後呢、所謂下去光榮卻無人問津、回頭一看、廠子沒了、而管理者則悶聲發財一路發達、多數人只有被嘲弄的結果。

大浪淘沙、淘去眾多沙子裡蘊藏的金子、好讓沙子更純粹!潮起潮落、遺棄在沙灘上的不是烏龜王八、也不是蝦兵蟹將、而是眾多了無生機的沙粒和貝殼!它們裝點著碧海藍天的無限景色、供些人踩踏玩樂…


易匣

振作精神,每天念一遍,我們要吃飯。然後出去找事做。找不到事情就放下架子,去街道申請公益崗位,比沒有收入強。看看有什麼生意可以做,試著做點小生意。或者買個車開個滴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