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碰商鋪,不碰商住

如題,不碰的原因是,明明有更好的選擇。

老朋友都知道,我們反對簡單的定性結論,推崇定量分析。

那就來分析一下:

如果你是剛需自住,我覺得對錯意義不大,可奢可簡。

買大四居都可以,只要你喜歡。

對剛需來說,可能地段和戶型更重要一些,因為這關係到日常居住的幸福感。

但從投資角度看,房子是商品啊,得考慮誰來接手的。

那我當然希望,投資的房子向主流人群,主流戶型靠攏。

因為主流意味著更好的流動性、更高的關注度和交易量、更高的溢價可能—供需決定價格。

誰是買房的主流,誰是租房的主流?

人群畫像是這樣的:

不碰商鋪,不碰商住


一線城市主流買房人群畫像

好了,如上圖,我們分析出市場上的主流需求是這兩種戶型。

而一般中產階級能投得起的房產,有5類: 

不碰商鋪,不碰商住


上面這張表,用8個維度給5類房產做了打分。數據不太精確,但意思很明確。所以,你懂我意思了吧?

40年產權,最低50%首付(據我所知北京要求全款),更高的交易成本、租售比雖然高,但也有空置期等不確定性來拉低。

最要命的是,漲幅也一般!請你告訴我,為啥還要投資商鋪和公寓?

同樣的錢,去買一套剛需戶型不好麼?好租好賣。

還有一些很普遍的問題,比如:

1 買房的話,多背幾十萬貸款,沒問題。租房的話,多付幾百塊房租,我得考慮考慮。站在租房者的角度,一居室是最理想的戶型:不用合租,絕對私密;非常適合一個人或者小兩口,哪怕有了寶寶,也能將就一下。站在剛需買房者的角度,只要首付還能湊,都想買個兩居室:萬一有了孩子,爸媽朋友過來住幾天呢?

2 買賣時,房子的所有缺點都會被介意、被定價;出租時,房子的所有缺點都會被裝修彌補;讓一套房子好賣不容易,讓一套房子好租很容易。

3 什麼是剛需?其實我的剛需是三居室,但我連兩居室的首付都沒有。剛需不是你想住什麼樣的房子,是你買得起什麼樣的房子。三居室當然是很多人的剛需,但顯然這些人沒有想買一居、二居的人多。在一線城市,最典型的主流戶型就是老破小,所以它才流通性這麼好。雖然又老又小,但是它地段好啊。房產交易的因素,除了房屋本身,還有附加在房子周邊的各種資源。

不碰商鋪,不碰商住


右側商鋪的人流量會數倍於左側紅框裡的商鋪,原因在於,左側的樓梯擠壓了走路空間。

太多因素都可以改變人流走向—這些細節,拿著位置圖和戶型圖是根本看不出來的。

以上種種,都不如投資一套剛需戶型來得踏實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