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神在面對你時,在想什麼?

投資大神在面對你時,在想什麼?


無論是投資小白還是資深投客,遇到投資大神,難免忍不住問問大神:“大神,你怎麼看?”大神估計有種李元芳附身的感覺。

狄仁傑問李元芳怎麼看,其實內心早已有了答案,無論李元芳贊成還是反對,狄仁傑依然會堅持自己的判斷。但我們問大神怎麼看時,心裡卻不一樣。我們內心早已有了答案,但太多的不確定,太多的忐忑不安,急需大神給出具體的意見。

面對殷勤的提問者,大神其實也不好立即回答,因為大神可能根本沒關注提問者的平臺。但大神在一番詢問與思考之後,往往能給出建設性意見,撥開我們心中的迷霧。

原來投資大神遇到投資問題時,內心早已有成熟的思考模式。套用到具體某個平臺如何的問題時,自然能迅速判斷這個平臺的情況。

一、當大神遇到這個平臺怎麼樣”時,通常會怎麼想?

首先,平臺要上銀行存管。這是個硬指標。現在沒有上銀行存管的平臺基本上已經暴露了自身實力的不足。這類平臺暴雷的可能性極大。即使它們之中依然存在靠譜的平臺,但好平臺如此多,我們沒有必要冒這個險。

其次,還有活期產品的平臺PASS。規定明確說明P2P不需掛活期產品。這時還掛著活期產品的平臺,已經是違規平臺,風險不可估量。

最後,標的利率過高。P2P平臺收益年化在7~15%是比較合理的。收益太低證明平臺資產端獲取能力有限,業務不行;收益太高有可能超出借款方可承受範圍,是不合理的。

二、當大神遇到這個平臺可以重倉嗎”時,通常會怎麼想?

這涉及到資產配置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籃子裡,所以我不建議把50%以上的資金放在同一個平臺裡。但分散也是有講究的,不是隨意挑選幾個P2P,每個投一部分就叫分散了。分散有地區分散法(北上廣深的平臺各投一部分),收益分散法(收益低中高的平臺各投一部分),但我認為最靠譜的還是資產端分散法,不同的資產端,如車貸、消費貸,供應鏈金融,企業信貸,個人信貸都可以投一部分,其中有抵押物的標的可以多投,信貸類可以少投,這是從安全性的角度而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