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該不該學習認字?

金絲大刀女

先來看幾個例子:

1、網紅醫生章蓉婭的女兒小豆豆6歲能認2000多字;

2、合肥瑤海區兩歲女孩何美奇能認2000多字;

3、天津才女李尚榮6歲認識4000字;

4、我女兒今年5歲3個月,目前能認750字,並以每天3.6個字的速度持續學習,預計到6歲生日可以達到1600字的識字量。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這並非是因為這些孩子天生就聰明,而是後天教育的結果。這說明只要方法得當,3歲左右的孩子是能接受識字教育的,也有能力記住學習的字,所以從孩子的接受程度上來講,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學習認字。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從識字開始幼兒啟蒙呢?大家知道以前有一種說法叫“文盲”,只有不識字的人才會被稱為文盲,如果你不懂數學、物理、化學、美術、音樂等等都不會被當作文盲。識字是一個人認識這個世界和學習其他任何科目的基礎,誰都繞不過去,它不像英語或者物理一樣,有時候還討論一下有沒有學的必要,識字則是毫無爭議的必須學,既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接受,又是必須要學的,那當然是趕早不趕晚了。

再來說說識字的好處:

1、拓展孩子的認知;

每一個漢字背後都表示一種實物或者意義,每多認一個字,就會讓孩子認識一種新的事物;

2、為閱讀打基礎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書中記載著人類大量的知識和思想結晶,識字就相當於一把打開書籍大門的鑰匙,讓整個世界呈現在面前;

3、對其他學科上的輔助;

低年級學生學習不好,作業不會寫,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題目看不懂,這當然也是因為識字量達不到的結果。


最後說說怎麼教幼兒識字。

1、為孩子準備識字卡,最好是圖文結合

2、為孩子做一面識字牆。就是專門空出一面牆把孩子要認的字粘貼上去,讓孩子沒事就看看念念,網紅醫生章蓉婭就是這樣做的,我試了一下,效果很不錯。

3、對生活中出現的字引導孩子去觀察。比如一些牛奶包裝上印的字,大街上門頭、公交站、廣告牌上的字等等,有機會就指給孩子看看讀讀;

4、講故事;

每天晚上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可以用指讀的方式讓孩子認識裡面的字;

5、堅持;


超級女兒奴

當然應該學習認字,但不是強迫孩子認字。


不喜歡的認字方式:

1.在家裡貼滿字卡

如今在各書店常售識字書,識字卡等,還有升級版叫甲骨文字卡。不管哪種卡,都不建議用。這種把單字或單個詞貼滿屋子讓孩子生活在字屋裡,美感缺了很多,亂槽槽的,心情怎麼會好?這些識字都是機械的指認,有人說:這些字就像一個個陌生人,一回生,二回認,三回熟。可人是活的,字是死的,在孩子眼裡字是冷冰冰的,所以我不喜歡。

2.站牌前認字,去超市認字,吃東西認字……生活中無處不是認字,每時都在認字。如果到個地方,不認個字,老媽邁不開步。這種認字太功利化了,讓孩子的認字敏感期速度成果斷厭字。

孩子認字敏感期來了,做到有問必答。

許多人都說,現在一年級入學都要求有識字量的,孩子向家長問的字能有幾個,根本達不到幼升小的要求呀!


推薦的識字方法——親子閱讀中識字。

識字敏感期來臨之後,孩子的讀圖能力已經很強了,這時在親子閱讀時提倡指讀。

首先,指讀書名。

當孩子3歲時,我們先指讀書名。書名字大,易於引起孩子的關注,更容易做指讀的嘗試,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半年之後,孩子也能認二三百個字。在這個成就上還催發出孩子從繪本中找認識的字,可以讓孩子找認識的字(這遊戲還能增強孩子的注意力呢)。

其次,指讀繪本

和孩子約定,他標註的認識的字由他指讀,其餘媽媽指讀或孩子指媽媽讀。

長期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孩子識字成幾何級增長。到幼升小基本能達到獨立閱讀。

大家有什麼妙招,請留言。


書頁翻翻

我和大多數想早一些啟蒙孩子識字、閱讀、英語的媽媽們一樣,巴不得孩子早一點開啟認識這個世界的大門。因為閱讀是通向更廣闊世界的出口,而識字則是行走的工具。我女兒的奶奶今年65歲,是個不認字的文盲,她出生於西北很貧窮的農村,沒有上學的機會。我的女兒白天會由奶奶帶,但是她卻沒辦法給孩子讀一本書,教一個字。每當我還不滿2歲的女兒把書拿給奶奶,說:“奶奶講。”只看到奶奶一臉的尷尬,說:“媽媽給你講,奶奶不會。”

幼兒園的孩子,已經至少3歲了,我覺得是需要開始識字了。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會認字,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更重要的是,孩子會認字,有助於今後的學習和生活。

為學習打下基礎

孩子所有課程的學習,都離不開課本,離不開識字。很多孩子在學習拼音後也可以自主閱讀,但是不是所有的課本都有拼音。識字是閱讀的第一步,是理解課本知識的必須的能力。不會識字,對於今後的學習將會很吃力,那麼越早識字,則越好。當然,前提是,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教孩子,如果只是逼孩子去認,去記,是不可取的。

識字為孩子更好的認識世界

孩子外出時,可以看到很多文字,比如廣告牌、車站牌,很多開始識字的孩子都特別喜歡認路上看到的廣告牌,每當有認識的字的時候,就很興奮的要指出來告訴家長。我有次坐公交車時,有個男孩,大概6歲吧,和他爺爺坐在一起,到站了,他看著站牌,念“螃蟹甲”(武漢武昌區某地名)他爺爺都誇他,因為“螃蟹”兩個字還是不太好認的。

那麼怎麼對孩子進行早期的識字啟蒙呢?我拋磚引玉吧,談談我是怎麼做的。

我前面說了,我孩子的奶奶不識字,但是她又一百天都和孩子在一起,我也不能教孩子,所以呢,我想出了這個辦法:在物品上貼上相對應的字,這樣,即使她奶奶,也可以教她識字了,順便自己也可以識字。

我女兒每天看見這些便籤紙,都會念。有時也會念錯,比如看著衣櫃念“鞋櫃”,不過沒關係,她喜歡這種方式,就夠了。我不會在一起開始啟蒙的時候拿出一堆識字卡片給她,那樣我怕她會覺得很沒趣。在這種以物識字的方式被她接受之後,我下一步會做一個識字牆,把帶圖案和相應文字的卡片貼在一堵牆上,讓她學習。現在,她已經完全認識了“門”這個字,無論我用手寫,還是讓她念廣告牌上用藝術字體寫的“門”字,她都可以答對。每天我再給她念繪本的時候,也會指著字念給她聽,讓她建立“讀出來的發音”和“字”之間的聯繫。


可兒媽讀故事

我的觀點,幼兒園的孩子,不一定需要正式的學認字,但是一定要在生活中培養識字經驗


從兒童的發展規律來看,識字實質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

孩子會先有非正式的識字經驗

他們在日常生活裡面會不斷的看到“文字”這種符號,例如路牌、日曆、書本等等;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唸到,那麼孩子就會意識到,原來這個符號,是有意義的,和自己的生活是有聯繫的。

這個就是識字的基礎。那麼兩三歲的孩子,在生活當中看得多了聽的多了,他們就逐步的把聲音和文字對應起來了,這個過程呢,就叫做非正式的識字經驗。

非正式的識字經驗怎麼積累呢?

就是在每天日常的生活中,在孩子們看到字的時候,要多說給他們聽

。比方說買菜的時候,孩子對這個商品的標籤感興趣,就唸給他們聽,他們就會把這個標籤和真實的物品啊對應起來,會把這個發音和文字對應起來。

這裡有兩個方法:

一、有規律的和孩子親子閱讀

安排一個有規律的環節,每天都有這麼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和他一起閱讀繪本,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子時光,因為在閱讀故事的時候啊你們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情感,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而且孩子發展了理解能力。

聽到的詞語能運用於什麼樣的情景當中,能把這些話這些單詞和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這些能力比單純的去認識一些字要重要

你要注意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候,千萬把這個功利心放下,不要覺得我現在跟你一起讀書了,你可一定要認識一些字;如果你只教孩子認識一些字,而沒有去重視這些非正式的識字經驗,很可能會傷害到他們將來的閱讀能力。

二、在生活場景中多找對應的機會

比方說我們等車、點菜和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對著這些東西,把這個東西的標籤讀出來,只要你不急功近利,往往孩子們都是有興趣的!

所以父母要儘量多的和孩子用語言去互動,那麼孩子的非正式識字經驗會越來越多,他的語言發展以及將來的讀寫能力也會越好,所以說沒有什麼識字敏感期之前絕對不能教孩子識字的理論,要知道孩子的發展是持續的,他們不會在所謂的識字敏感期突然一下子就開始識字。

最後,要切記,不要用硬灌的方式、和孩子的生活經歷脫節的方式去教認字,這些急功近利的方式,不會讓孩子多識字,反而會讓孩子未來的語文成績堪憂。



喜寶爸爸

幼兒園的孩子該不該學習認字,答案是肯定的啊,不認字,你的孩子如何認識自己的名字?不認字你的孩子如何學習數字?但這種學習,就看是以那種方式來學習啦!

幼兒園的孩子還小,從小班起,可以教孩子認一些最基礎的漢字,比較形象的,孩子容易記住的,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慢慢的循序漸進的加大加深識字量,並且以遊戲,社會實踐,聽故事,背兒歌,唱歌曲等形式讓孩子學習,但不提倡孩子過早的開始書寫,一是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二是過早的書寫,會導致孩子厭學,很多家長經常說,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很愛寫字,怎麼上了一年級反而不喜歡寫字了呢,每次寫作業都得讓人催催催,這就是過早書寫而造成的,所以說,幼兒園的孩子只要求認,而不要求寫!



當然,有些家長會問了,不是說幼兒園的孩子只讓玩嗎??我的回答是,是的,就是在讓孩子玩啊,遊戲不是玩?社會實踐不是玩?聽故事不屬於娛樂玩??、、、、所以說,不要任何事情都上綱上線,要會變通哦!


鄰家小妖並不妖

當然應該認字,實際上拼音和漢字哪個重要,拼音只是學習漢字的一個輔助工具,不用花費那麼大的氣力,跟著老師就好了,漢字是要爸爸媽媽在課下多下功夫的。



為什麼要識漢字?

現實的來說,孩子上完幼兒園要去上小學,我們可以去書店看一下一年級的卷子,題目和很多內容是不加拼音的,那也就意味著識字量太少,可能題目都讀不懂,怎麼做題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數學試卷的最後一道題多半是小的應用題,類似小紅有十個蘋果,吃了兩個,還剩幾個?

小明跳繩跳了三下,小剛跳了五下,一共幾下?

這種題沒有拼音只有漢字,所以識字還是很重要的。



怎麼識字?

不是一對一你坐那教他,這樣效果也不好,走到哪就學到哪讀到哪,在任何時間任何場景都可以教他,而且往往這樣印象更深刻。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會大量的識字。



在幼兒園認識的字少,一年級輔導孩子寫作業,肺都能氣炸了。


一年級營地

幼兒園識字問題,在國外可能沒有那麼過早的進行,他們以為過早去啟蒙這些理性的和語言結構實際上在瓦解兒童的智力。

第一,可能會影響孩子智力。6歲前的幼兒還不具備邏輯思考的能力,過早的強迫孩子認字,孩子不能理解文字的意思,只是會刻意的記住了漢字的形狀和代表的十五。就如同飲食不當引起消化不良一樣,長期的被動吸收,不僅給孩子造成壓力,還由於孩子的左右腦未發育完全而被迫幾億,短時間內可能會表現出優勢,但長期下來智力就會受到影響。

第二,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創造力。

過早的讓孩子認字,孩子由於長期的被動吸收知識,孩子的大腦就變成了一個儲存信息的容器,由於信息不能被幼兒所消化,阻礙了孩子的思考和創造力。由於識字佔據太多時間,孩子沒有時間玩耍和進行探索活動,容易是思維漸漸的被固化,不愛思考、沒有創造慾望、對學習變的提不上興趣。

所以說,過早對孩子進行識字教育,還是要慎重。當然如果我們的孩子對識字有濃厚的興趣,家長也不要阻止孩子認字,畢竟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同的,因人而異。

回到幼兒園識字的話題上,就我所處的地域,幾乎所有的幼兒園都會教字,當然開始教字的時間不盡相同。個體小型幼兒園有的在中班就開始教孩子識字,公辦大型幼兒園可能在學前班也就是接近上一年級的前的一年進行教字。

歡迎大家交流!


大漠攬月



我兒子小時候身體不好,沒上過幼兒園,對數學、數字一竅不通,對認字卻情有獨鍾,拿著書本主動問,你不能不教吧,上小學以前已經可以拿著報紙像模像樣的唸了,我們做家長的就是順其自然,不阻礙孩子的發展,懂得欣賞孩子就行。



再說說我所在的幼兒園,我們小班主要通過潛課程,微型課程,潛移默化的方式,教孩子兒歌,三字經,弟子規等,開始指讀、後循序到認字。



還有情境和互動是學習的關鍵,我們把漢字融入到遊戲當中,既增近了師生關係,孩子開心,老師高興,又認了字,我們班現在能力強的寶寶一個星期可以認20個字左右,能力差點的幾個字,何樂而不為呢?


一壺秋色

現在的家長面對孩子的發展,普遍都比較著急,都不想讓孩子所謂的“輸在起跑線上”,本來不想讓孩子去學太多東西的想法,也會因為周圍其它家長的行為與勸說而產生動搖,也會加入到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學各種興趣,愛好,識字,數學,英語中來,恨不得讓孩子一下子學會小學所有課程,讓孩子瞬間掌握所有特長,我想說,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慢慢來,多讓孩子接觸新的事物,讓孩子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加以培養,這樣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個人比較喜歡快樂教學,先讓孩子對想讓他學習的東西產生興趣,並加以引導,讓孩子主動去接觸,這樣孩子就不會排斥,我們家長再做出配合,孩子自然會喜歡上所學的東西。

我的孩子今年五歲半,在小的時候,大概三歲多,我就讓他學習生字,我的做法是先買圖畫書,給孩子每天講解書中的故事,讓孩子喜歡上這種色彩繁多的書本,告訴孩子,他想知道的任何問題,書中都有答案,過了不久,孩子開始向我提出各種問題,讓我每天都給他講一個故事,這時,我把書打開,與他進行講解,告訴他如果自己學會書中的字,回自己看書,並看懂,那麼他會知道更多有趣的東西,孩子可能一開始並不會當回事,可家長每日都這樣灌輸,孩子總會理解,我用這種方法做到了讓孩子喜歡上看書。

當孩子喜歡上書本之後,我買來生字卡片,告訴孩子,我們來學習這個東西,學會之後,你就會更聰明,變得更加的強大起來,孩子很配合,我每日拿出二十個字卡,與他進行講解,當孩子表現出不耐煩的時候,我便把字組成詞語,把每個詞語的含義當做故事講給他聽,每次他都會從不耐煩變得更加專注,我看到他的變化,讓我覺得我的這種方式是非常成功的。

我的孩子現在五歲半,從三歲半的時候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年左右,在幼兒園裡,我孩子的識字能力是第一名,並且老師也經常讓他帶領其它小朋友一起讀生字,我認為我是成功的。


間歇性精神障礙灬

看到這個問題就看到了站在問題後面的焦慮的家長。

前幾年各種“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宣傳大行其道,家長拼命的教孩子認字,各種認字神童不斷在更新我們的眼球,我們也不甘其後,你追我趕的教孩子搶跑炫耀!


先在不斷有專家來告訴我們之前的認知是錯誤的,我們之前的做法是錯誤的,太早的教孩子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思維能力,所以家長迷惑了,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了。到底教不教認字,孩子只有一次選擇沒有試錯的機會,所以家長焦慮了。

怎麼辦?

八個字:因材施教,順其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