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技術分析三大假設的誤區

因為規定一個號一天只能發一篇文章,正好前天更新的時候過了12點,所以跳過了一天。前文《少自輕狂老來樂》大聖跟大家分享了一種大聖獨創的自省方法,經常性的從過去的回憶中找尋當前思維產生的原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光能夠讓你更瞭解自己,也能夠由己及彼,獲得別人的情感經歷。這種訓練有大師說,純熟後便是通靈。炒幣也好、投機也好、生活也好,各種俗世無不時刻煩擾你的內心,想要做到心靜如水,就需要對自己足夠的瞭解,大聖認為這應該就是“戒定慧”中由定得慧的過程。有興趣的幣友可以關注“

幣馬溫”在“序列文章”中看一看,希望也有幣友能與大聖有同樣的共鳴。


技術分析有三個基本假定或者說前提條件: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3)歷史會重演。

---------約翰墨菲《期貨市場技術分析》

淺談技術分析三大假設的誤區

以上是目前技術分析者公認的技術分析理論的基礎條件,目前市面上大多數行情分析者或多或少都會以上面的條件作為基礎,運用各種各樣的技術手段來分析。有興趣研究技術分析方法的幣友可以找來上面那本書看看。

在大聖看來,人類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投機市場作為人性戰鬥的場所,自然符合自然界的規律,而以人類的邏輯來判斷投機市場,無論邏輯如何完美都是有缺陷的,就如同老子所說“道可道,非恆道”。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理解,市場確實是這個樣子。市場由投機者、投機標的、運營者、監管者組成,投機者的心態和思想促使了交易行為,而交易行為在標的、運營者、監管者的影響下的彙總就是市場的行為。這裡不光包含價格的變化,還有成交量的增減,市場的興衰、遊戲規則的變化等等。每一個人對於市場施加的行為都會對市場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從整個市場的高度來看,所有的參與者行為,市場都會以某種方式表現出來。

但是如果以這種規律描述來做技術分析的話,經常是僅僅以市場的價格變化來做分析,而不去考慮基本面,所謂的基本面就是對於投機標的基本情況判斷,用來推測別的投機者對於投機標的價格的預期。

同時,雖然市場行為可以包容一切,但是並不一定會對所有的因素都完整表達。比如在明顯的上升趨勢中,短暫的橫盤,突然有一個利好消息降臨,這時候價格會跳漲快速突破前期高點,而如果這個利好消息發生在下跌趨勢的末期,基本上就不會起到什麼效果。又或者說你對行情強烈看漲,但你的資金很少,買入力量微乎其微,而某一個大戶看跌,他的大單賣出可以很快的打低價格,誰也無法證明大戶的觀點就一定強於散戶的觀點,但實際上,“包容一切”這句話如果加上了資金量、時機這些權重的話,那就完全無法分析了。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雖然大聖一直在講交易系統中突破上漲壓力位就是上漲趨勢形成,但是在大聖看來,所謂的上漲趨勢只是一個名稱,是幣馬溫交易系統中用來描述行情狀態的一個名詞而已,至於這個趨勢到哪裡為止、要走多長則完全不可預知。而一般認為的價格趨勢,更貼切的描述應該是“以某個時間點來看,這之前的一段行情向某個方向運動的幅度和時間都要多於另一個方向的運動”,注意到沒有,當一般的分析者說趨勢的時候,他其實指向的是過去某一段時間的某一段特定的時期的行情變化,也就是趨勢已經形成了再來說前面的是趨勢。

在微觀角度看待問題,總是會發現特點鮮明的規律,比如頭肩頂、金針探底,甚至在一些時間段內,這種規律非常有效,於是人們根據這些有限的案例來分析和預測行情。而在幾十年的行情圖表上看,好像市場價格也確實是一陣子朝上走一陣子朝下走,用時間給各個階段畫片以後,可以很容易讓人誤以為這就是趨勢。但如果放大到幾百年的長度來看呢,我們今天看到的行情會是怎麼樣呢?誰都不知道,因為誰也活不了那麼長時間。有另外一個方法可以讓我們理解這個問題,比如你在5分鐘線上看到有一段長長的單邊走勢,延續了可能好幾個小時,這裡可以判斷為是趨勢了,可如果放大到4小時線或者日線圖上看,這段走勢可能只是一個微乎其微的小幅擺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別的方向的運動所打亂。用幾百萬年的時間來看待地球的板塊運動和大陸的分離,確實也是一種趨勢,但如果放大到整個地球的生命週期去研究,這種短時間的運動也只是偶然性的運動而已。

所以以大聖的理解,當看待行情的週期足夠短或足夠長,都會發現行情的變化是偶然的、隨機的,而這種偶然間必然會出現一定時間內的連續情況發生,如果投機者恰好在這個時間點進行觀察,那麼很容易給他造成趨勢的假象。幣馬溫交易系統認為行情只是偶然因素下產生的必然結果,無法準確預測,也無需預測,概率上存在單邊連續偶然情況的發生,而在方法上能夠保證多數單邊情況被捕捉到,無單邊情況被屏蔽掉,我們就能獲利。

(3)歷史會重演。

從上面一點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謂的歷史是一個時間點還是一個時間段,取決於觀察者的角度,同時那個時間內偶然事件產生的必然結果被觀察者留意到了以後,用以推理當前或未來的行情,肯定不可能完全符合。這麼說的話歷史有可能表現類似,但不可能完全重演。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這一方面說明葉子這麼簡單的東西其實非常複雜,細節可以多到難以理解,以至於很難偶然長出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另一方面也說明人類是多麼愚蠢,為了定義一個簡單的事物,寧願花費巨大的精力去無限延伸描述葉子的概念。如果體會到了禪宗“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三重境界的妙意,那麼葉子還是葉子,歷史就是歷史,行情只是行情,都無所謂了。


市場上有很多精通各種技術分析理論的投機者其實還是不賺錢,經常可以聽說某個投機者近幾年都連續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但是在隨後的局勢變化中又慢慢的回吐利潤,最後被市場掃地出門,這種案例只要身在市場中,幾乎週而復始永不中斷。在幣市,10個投機者有2個敢說精通各種技術分析,那就已經很不錯了,而在期貨市場,10個投機者裡面能找到2個說不會技術分析的都很難,可是市場行情依舊是漲漲跌跌,按照自己的規律在運行,並不會因為技術投機者的水平提升而變得不一樣。

難道說技術分析對於投機沒有用嗎?也不能這麼說,準確描述的話應該是,約翰墨菲的三大假設如果放到足夠長的時間裡去看,基本很難成立,也就意味著依此創立的任何技術分析手段,都只能是階段性有效,而至於哪個階段有效,那就看投機者的運氣了。


行情分析

大部分品種依舊在震盪。ETH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領漲,從成交量和漲速來看,市場對於這種技術利好比較認可,上漲沒有什麼壓力,相對持續穩定。如果這個勢頭繼續下去,ETH系列幣種能夠甩開BTC幣種,在市值佔比上與BTC分庭抗禮,那麼市場格局將會進一步超之前大聖所說的分化的方向發展。這一點在交易系統上也有反映,主流幣的幾個品種陸續出現了適合做空的操作計劃,是否能夠觸發無所謂,行情無論是超哪個方向運動觸發了哪個方向的操作計劃,都一定有它充分的理由,我們只要坐穩了,等著,然後在適當的實際操作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