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那自治共和國是一個國家嗎?

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68條,俄聯邦的自治共和國可以決定自己的官方語言和自己的憲法,這項權利是州、自治區、邊疆區所沒有的;

但是,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3條規定,共和國不享有主權。

所以,俄羅斯聯邦內的自治共和國,只能理解為“自治行政單位”,並不是具有國際意義的“國家”。

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那自治共和國是一個國家嗎?

關於俄聯邦的自治共和國,這裡多說幾句。所謂的自治共和國,都是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產物。最早的沙皇俄國,是沒有“自治”這個概念的。

蘇聯建立時,法律規定蘇聯由各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利退出蘇聯,也就是獨立的權利。

俄羅斯聯邦也只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當時的俄羅斯聯邦,又由若干的州、邊疆區、自治共和國、自治州所組成。

其中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是具有自治性質的行政單位,法律上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沒有獨立的法理依據,蘇聯解體後也一樣。



需要重點提到的是,由於害怕俄羅斯一家獨大欺負其它加盟國,蘇聯中央對俄羅斯一直都非常謹慎。其實很多蘇聯加盟共和國,都是蘇聯時期從俄羅斯聯邦強行分出來的。

比如1924年,蘇聯在中亞地區進行民族識別和劃界。

先將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從俄羅斯聯邦單獨劃出,作為蘇聯的第五個和第六個加盟共和國;

又將塔吉克斯坦從烏茲別克斯坦中劃出,成為蘇聯的第七個加盟共和國;

再將哈薩克斯坦升級為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提升為俄羅斯的自治州;

於1936年,將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提升為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也就是說,中亞五國原本都屬於俄聯邦。蘇聯時期,通過一系列政策,將它們得以從俄羅斯獨立出來。

如果,蘇聯時期這些自治共和國沒有升級為加盟共和國。那麼蘇聯解體後,自治共和國就沒有獨立的可能性了。



葉利欽當總統時期,全方位、立體式的瓦解分裂蘇聯,甚至不惜俄羅斯聯邦解體。當時,他對地方領導人說:

“你們能拿走多少主權就拿走多少。”

結果,俄聯邦境內地方分裂主義和民族分離主義勢力迅速膨脹。這個爛攤子,就交到了普京手裡。

普京上臺第一年,趁剿滅車臣叛亂之機,宣佈俄羅斯將確立新的聯邦體制。將不同的政治主體一鍋燴,按地域原則建立八個聯邦區。

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那自治共和國是一個國家嗎?

每個聯邦區設置總統的全權代表,統轄管區內的所有地方單位。並在每個聯邦區配置一支內衛部隊,保障總統意志的實施。

如果各地方的最高領導人違反俄羅斯憲法和法律,俄聯邦總統有權免去其職務,任命臨時最高領導人;

如果地方立法機構通過與聯邦憲法和法律相牴觸的法令,俄聯邦總統可通過國家杜馬解散該地立法機關;

這樣一來,自治共和國雖然在名義上仍然聯邦的政治主體。但在法律上已經是聯邦的地方政府了,必須服從聯邦總統的領導。自治共和國的總統,甚至不是由本國人民選舉出來的,而是俄羅斯聯邦總統同意的,或者是任命的。



所以,葉利欽時期的俄聯邦自治共和國還有一點點權力,普京上臺後,完全沒有任何權力了。只是聯邦政府的下級單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