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32G內存的電腦是什麼樣的體驗?

Windows用戶可以打開「資源監視器」

這個程序,裡面的內存頁面,顯示的藍色區域,名為「備用」的區域就是緩存,而顯示為「可用」的淺藍色區域才是真正的什麼都不用的,這部分內存一般非常小,也就是說其實只有這部分是真正閒置的。內存越大,藍色的「備用」區域就越大,用來做緩存的內存就越多。

Linux用戶則可以在命令行用free命令,查看其中 buff/cache 那一欄,那一欄的佔用就是用來緩存的,通常,開機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這個緩存才會佔滿,不要關機,持續運行,緩存將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

玩LOL的話一般掛三十個號用來掛腳本,一臺電腦可以同時開自定義5v5感覺和打人機沒什麼區別

如果你每天無聊的話可以用來數框框,看著24個框框陪著32G內存,成就感還是很滿足的。

Chrome常駐二三十個頁面,用的久了各種程序開了都會懶得關,一邊開虛擬機用Linux跑程序,一邊玩3A大作2k分辨率特效全開,如絲般順滑,幫你養成幾個月不關機的習慣。

你也可以拿15G做內存盤。

不管是臨時下載的東西,還是需要搜索東西(配合PowerGREP),都先往內存盤放,很爽的。

總結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人家用慣了32G的話,8G的電腦那是根本沒法用,尤其是慣用chrome的達人們。

這裡是熊大說科技,希望回答可以幫到你,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回覆或者私信我,喜好的話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科技小技巧。


熊大說科技

以前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很多大內存服務器。也幫土豪朋友配32G的電腦(一個主機加過近萬元)

32G內存電腦和16G差別大麼?

相同的配置下,區別不會很大。16G內存目前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家庭對電腦的99%的需求。

個人用的pc最吃配置的還是遊戲和設計類用戶。但無論是目前流行的吃雞遊戲,還是各大設計軟件用16G內存的電腦均可以流暢運行。

一般個人用的電腦多少內存合適

這個問題取決於電腦的用途。一般來說

普通辦公和影音用 4G-6G綽綽有餘了

遊戲迷或者高清電影發燒友 8G-16G夠用

記得一定要安裝64位系統,否則最高只能支持到3.25G


電腦配置的好壞取決於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很經典的比喻,木桶原理

電腦的配置也是一樣,不是取決於你性能最好的那一塊,而是取決於你性能最差的那一塊。

目前電腦速度的瓶頸是機械硬盤

過去十幾年裡機械硬盤的容量不斷增大,而它的速度卻沒有怎麼增加。十幾年過去了,它就成了那塊最短的板了。

幸好出現了固態硬盤

是的,不是吹的,這才是解決電腦卡頓問題的正主。

如果你還在猶豫32Gor16G,

我的建議是16G 省下的錢去添置一塊固態硬盤做系統盤!


有態度的土豆



日常99%以上的應用 8g 16g 32g 差距幾乎是微乎其微。自己完全感覺不出。特別是用上固態後差距就更小了。

換句話說,給你3臺一模一樣的電腦。別的都是頂配,只有內存是8g 16g 32g 的區別,然後只給你一些家庭常見軟件和遊戲,盲測。99.99的人是無法區別差別的。



但當我用ae預覽是,差距就十分明顯了。8g能預覽2秒。16g可以預覽10秒,32g可以預覽20秒。這裡是最明顯的。

還有就是多開軟件。ae 3d pr ps ai 再上網,同時再看個優酷,32g都沒啥感覺。但是任務管理器可顯示佔用內存接近20多個g。相反8g的電腦切換多個軟件時卡頓明顯增多。



ps 內存大也要有好的CPU跑。有一次,給一臺老舊的賽揚雙核2g,升級到16g內存。速度幾乎沒有太大改觀。看優酷,全屏都卡。分辨率低於720p才勉強不卡。聲音都斷斷續續。 換上同樣老舊的志強四核,立即滿血復活。在16g內存的支持下。10年前的老電腦,和最新的7700k差距幾乎都不可見。 所以。單純32g意義不是那麼大了。 今天來看。i7 8700 加32g加256固態加1060級別顯卡,這樣的配置已經接近夢幻了。還說不夠的。只能說你有錢任性了。


築夢文化

配置是至強e3-1231 v3,4條8g 三代內存組成32g,顯卡是xfx hd7950,可以三屏同時玩絕地求生 、英雄聯盟和魔獸世界,三開後內存佔用率還有17g多。感覺玩遊戲的話8g就夠用了,上圖上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f2e7cab3f26647bd720ea3aa367269a\

DIY大牛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更多有趣資訊等著您哦。

最大感受就是:“二狗,用你電腦來幫我弄點東西”,然後我就不得不放下手上活來幫主管搞好這些大型的任務。

至於,我能不能不幹呢?基本上不能:第一,這是我老大,上刀山下油鍋也得去;第二,入職的時候以為很幸運挑中了最高配的幾臺電腦之一,插著超大的32G內存。誰知道猜到這麼大的一個坑。

使用感受就是:平時用chrome(大家都知道它佔用資源多的了),直接幾十網頁長期開著,浪啊浪啊,PS最小化,想用的時候最大化;偷偷看的視頻最小化;Ai最小化;幾十個word最小化;幾十個PPT最小化;幾十個Excel最小化;反正全部軟件都能夠最小化,想用的時候再打開,這叫一個爽啊。

其次,視頻剪輯,照樣浪啊。反正是i7-7700K(我要是說升級i9的話,應該會被拍死);GTX980Ti的顯卡。很多時候,隔壁的大兄弟跑代碼感覺不順暢,還過來我這裡:“二狗,借你電腦我用用”。

但是用了其他電腦之後,就一臉想死的樣子了。回家用自己的電腦加班(對不起,主管是我的效率不高)。打開幾個word、chrome開幾個網頁就變成了麻風侏儒一樣的電腦了,各種PPT卡,卡成狗。

最後,內存再大,其他硬件不給力也是不行的:固態硬盤、i7-7700K、GTX1060等最好以上。

其實我主管人還是不錯的,就是做事比較認真,嚴格而已,平時很耐斯的。(二狗,下午四點多發出去,後面的括號記得去掉。


太平洋電腦網

大內存那麼也要你cpu跟上!

大內存相當於大黑板,

cpu相當於老師,

硬盤相當於粉筆!

要想講出好的課!首先老師要知識多,同理cpu要好!

黑板小無法一次寫出表達的知識也不行,所以要大黑板,同理大內存。

這裡通過粉筆寫出知識,好的粉筆寫的流暢寫的快,這裡跟硬盤差不多!建議大家系統用固態硬盤!那速度酸爽!存資料用機械!

不懂得問我哦!我是電腦達人😁


貪睡的皮皮豬


民用娛樂內存足夠。行業應用就算了,看具體用途。我截圖所示的我公司超微超算工作站,一般運行狀況,2TB(2048GB)內存,實用負荷過70%,大數據運算太苛刻!渲染的時候,72核心144線程100%使用率!內存到過90%使用率!!動畫渲染,幾百萬的工作站都不夠用!


星魂老飛霞

這事兒要看你用這臺電腦幹什麼事,我們做視頻用的電腦就是32g內存,12核CPU,仍然是感覺不夠用。


壹毫米足跡


我搞軟件開發的,尤其是跑數據庫和虛擬機,內存小根本玩不轉的。

辦公寫Word 4GB足夠了

普通上網玩小遊戲的8GB差不多

硬核玩家16\\32GB很普通的,但是內存插滿最好是同廠家同規格的內存,否則會超級不穩定。

當然瞭如果你裝了36x或者什麼xx管家之類的128GB你的電腦也會卡死


藍鳥啃蘋果

過去的老電腦,系統默認最大隻能4G,那時從幾百M到4G就認為很大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腦的配置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大的變化是CPU的有效提升。從Intel 酷睿 i3到Intel 酷睿i7 等高端CPU,為加大內存提升了有效空間。16G、32G的內存配置也經常出現在高性能電腦上。那麼,32G內存的電腦與16G內存的電腦有多大差別呢?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先看電腦的其他配置,還要看我們主要用電腦幹什麼。因為,相同配置的情況下,從16G變為32G,內存翻了一倍。但電腦的性能未必會翻一倍。因為受CPU、主板、顯卡、硬盤等等的影響,單靠內存加大是不完全提升性能的。此外,如果僅僅用電腦從事文字處理等簡單的操作,也根本看不出有多大的差別。但如果主要從事工程CAD製圖,程序設計以及玩大型遊戲等,32G內存提升就十分明顯了。

作為普通用戶,用16G內存已足夠的了。也不要強求某一方面的性能。因為,電腦其他配置跟不上,“小馬拉大車”或“大馬拉小車”都不會改變什麼。電腦是綜合性能平衡,相互兼容作用的共同結果。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