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是誰的詩句,表達了什麼感情?

謝小樓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宋代詩人黃庭堅的《寄黃幾復》,全詩如下:

寄黃幾復

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離別多年的好友黃幾復的。講真,寫對友人的思念,稱讚友人廉正、幹練、好學,沒有什麼新奇的地方,而且用語還頗為艱深,並不好讀。如果沒有“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一聯,恐怕早就湮滅在眾多優秀的詩作之中了。

然而,“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一聯,就足以流傳千古,這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組合在一起,便營造出一個令人沉醉的意境。

桃李春風一杯酒,這七個字,寫出了十年前好友相聚的快意時光,寫出了濃烈的溫暖的友情。桃李,是鮮豔的,就像歡快的時光,就像濃烈的友情;春風,是和煦的,就像悠然的歲月,就像溫暖的友情。一杯酒,酒並非只喝一杯,這只是沿用古詩中的常用語,如“勸君更進一杯酒。”好友相會,酒是少不了的,與好友飲酒對談,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江湖夜雨十年燈,是寫與友人分離後的漂泊歲月和對友人的思念。與好友分別後,人生也不再是桃前李下,而是江湖流離,生活不再是春風拂面,而是夜雨蕭瑟。燈,是思念的象徵,夜雨孤燈,詩人枯坐燈下思念友人的畫面宛在目前,燈前加上十年,詩人的思念綿綿不絕。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兩句詩,選用了最平常的意象,卻營造了最優美的意境,給人以絕美的藝術享受。十四字中,有快意,有蕭索,有溫暖,有孤寂,讀之讓人迷醉,流連,最後,醉倒在這一杯酒中,惘然在這一盞燈下。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這是一句著名的詩,春風桃李,江湖夜雨,人生不過如此,苦樂自知,喜憂參半。

出自“蘇門四學子”之一黃庭堅的詩,

名師出高徒,作為蘇軾的得意門生,黃庭堅書法獨絕,寫詩也有上乘佳作。

公元1085年,黃庭堅任職山東,少時好友黃幾復時在南昌,兩人分處天南地北,一時遙憶好友,思念而作。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首句很有空間感,化用《左傳》“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的句子,又讓人想到“君住長江頭,妾住長江尾,日夜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的詩句。

極言距離之遠,思念之深,就算鴻雁傳書都成了不可能,“鴻雁長飛光不度”只能以詩遙寄思念之情。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句話頗有意境,很是悽美,耐人尋味。

將回憶往昔朋友相聚,暢飲美酒之樂與現實江湖一人,飽受風雨之苦,一起對比,況味十足。

白居易《長恨歌》“桃李春風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往昔,桃花李潤,友人歡聚一起,飲酒作樂,談心寫詩,何等快樂!

可快樂是短暫的,而分離的愁苦卻是漫長的。

杜甫《夢李白》“江湖多風波, 舟楫恐失墜”,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現在,江湖夜雨,一人孤苦,足以概括人世滄桑,飽受風霜,別後十年,悽風苦雨,獨對孤燈,何等悽苦!一樂一苦,以樂襯苦,這句話裡不僅有詩人的離愁別緒,人事際遇,更有每個人的喜樂哀愁,離別相聚,人生百味,莫過於此!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家徒四壁”說明友人為官清廉,“三折肱,始良醫”,“治病不折肱”說明友人作官治民有才能,

這兩句運用典故,誇黃幾復的,是個好官。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白髮讀書”,如今你想像以往讀書不倦都不行了,頭髮都白了,“瘴溪猿哭”,隔著烏煙瘴氣的山溪,猿聲悲鳴,徒留悲涼了。

以景作結,這兩句是同情憐愛友人的,為其遭遇憤憤不平。

桃紅柳綠,春光融融,與友相約,三五成群,詩酒趁年華,知交之樂莫過如此,可這樣的樂趣又有幾回?嘆年華易傷,蕭瑟如雨,再回頭,人已老,兩分離,只有孤燈一盞慰風塵,這樣的感觸,人人都有,都能有共鳴,這便是這兩句詩的魅力吧!


一綠浮芳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兩句詩出自黃山谷《寄黃幾復》,是這首七律的頷聯。黃幾復是黃山谷少年時的好友,當時在廣東四會任縣令。 全詩及註釋,其他回答者都答得很詳細,我就不再重複了。

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這聯。

首先在對仗上此聯極其工整,其中桃李,江湖都是由兩個名詞合出一個新名詞,給人感覺很雅緻。

其次,桃李春風一杯酒,全句僅是對幾個意象的白描,便準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同樣對句江湖夜雨十年燈,也是如此。筆力非功淺者可為。

也正因為作者只對意象白描,其意境意蘊全由讀者自己去感受。因此,現在也有不少人將這對句單獨抽出,作為成功必須經過努力的勵志語句。

記得我也曾經用這對句做過軟文標題,寫某一個產品的成功,是經過了多年艱苦努力得來的。


筱靜話詩詞

出自於:

寄黃幾復

[宋] 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這句話可解釋為: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著孤燈聽著秋雨思念著你。表達對朋友的一種思念!

基本介紹: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談少爺

出自宋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的詩作《寄黃幾復》,全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大概意思是:

我住在北方海邊,而你住在南方海邊,就算我想託鴻雁傳書與你,也沒有辦法。

當年我們一起在春天觀賞桃花李花,共飲美酒。世易時移,對著孤燈聽著秋雨,一別卻已過十年。

你在那蠻荒之地,就算勉強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多次受傷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我們之間隔著充滿瘴氣的高山與大河,隱隱聽見山中猿猴的哀鳴。不知今生可有再聚之時?


黃幾復,名介,與黃庭堅少年交遊,兩人交情很深,當時黃幾覆在廣東四會縣(當時應該是被貶,因為廣東在當時屬於蠻荒之地)。當時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遙想友人,寫下了這首詩。這首詩很好地表達了兩人離別和別後思念之情。


大道之光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句我曾用作qq簽名很多年,有點傷感音樂的調子,世事變遷,人海的飄萍起伏,夜雨孤燈,隻身羈旅中更是感覺強烈,再有那些,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有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等等,古人的春愁秋怨,離愁別恨放在今天依舊是哀婉悱惻,感觸頗深、催人落淚。





人間粉客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句詩我也很喜歡,當年QQ流行簽名的時候,很長時間就用的這句。



該句出自宋朝黃庭堅的《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黃幾復是詩人年少時的朋友,全詩表達的是對朋友的思念和牽掛。頸聯實在是絕妙好辭,就詩而論,全詩晦澀拗口,如無頸聯不過是平庸之作。

在我讀來,這句詩不僅是對朋友的思念和牽掛,更能引起我共鳴的,其實是對歲月蹉跎的感慨。

昔年,桃李花香,春風拂面的日子,朋友們歡聚一起,對酒當歌;十年後,江湖漂泊,夜雨中對著孤燈一盞,獨坐孤獨。

個人覺得與這句詩意境相似的,還有宋朝末年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喜歡這樣的詩,或許,只是懷念逝去的青春,只是因為開始變老了吧。


別名拈花

出自北宋詩人黃庭堅的《寄黃幾復》原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燕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蔪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全詩作於公元1805年,此時詩人黃庭堅在德州,而詩作中的黃幾覆在廣州,一南一北遙遙相望。而第二聯“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意思就是:想當年,春風拂面,我們在盛開的桃李花下舉杯暢飲;十年來,漂泊江湖,每當夜雨瀟瀟,漏盡燈殘之時,不由得更加思念遠方的友人。


曾經豔麗風流,難言今日蒼涼蕭瑟,念在嘴裡,只覺得那鋪天蓋地的愁緒。詩人回憶起當時的相聚遊玩之樂,更加襯托出今日相別十年的思念情深。


驀然說文化

寄黃幾復全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滕。 不知道怎麼,看見這首別有沉傷。古人誠不我欺,句句入心。黃庭堅表達的是朋友分離,功業無成,歲時白頭的憂傷。當時少年,再見已經不復當年模樣,生活和閱歷,是江湖夜雨,當年春風一杯少年救,十年心燈無寄書。讀到“謝”不能時,頗感傷了下。古人交通蔽塞,書信遲緩,或不知道具體地址而不能達。如今社會是迅捷了,但是見個人,也常常是“謝”不能罷。正好有朋友遠在廣東,這首詩分享給他。從前也是“寄雁傳書謝不能”。但如今除了寄雁傳書,其餘都是“謝”不能了。


初衣勝雪

(打油簡化一下)

南北傳信難,

風雨又十年。

人生太不易,

一想淚漣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