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狗年春晚上展示了一幅《絲路山水地圖》。據媒體報道,該圖原藏於明朝內府,清朝流落民間,20世紀30年代流出國外,被日本收藏機構藤井有鄰館收藏。2000年由收藏家易蘇昊先生斥巨資購回國內。2017年,世茂集團又以1.33億元從藏家手中收購,並捐贈給故宮博物院收藏。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關於這幅畫,春晚還沒結束,質疑聲已經四起。

魚龍之爭:從名稱造假開始

在春晚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出來介紹說這幅明代國寶的名字叫《絲路山水地圖》——我們知道,絲綢之路 的說法是19世紀後期由德國人費迪南·馮·李希霍芬首次提出,距今不過一百多年曆史。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古往今來,絲綢之路作為連接中西方文化與經貿的重要通道,在我國幾乎家喻戶曉。然而有關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知道內情者恐怕寥寥無幾。今天追溯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不得不提起一百多年前的一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國旅行家,他正是“絲綢之路”的命名者。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絲綢之路最早命名人:德國地理學家、旅行家李希霍芬

  生於1833年的李希霍芬有著熱爾曼民族獨特的執著與探索精神,自幼痴迷地質學的他曾在青年時代就讀於柏林大學地質學專業,很早便渴望前往神秘的東亞進行地質研究。在眾多東亞國家中,李希霍芬對東方文明古國——中國情有獨鍾,他始終認為中國在當時所有的知名文明國度中,是人們最少探究的國家,有生之年,若能將探索的足跡踏上這片古老的熱土,則必將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於是,懷著激動的心情,李希霍芬開始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考察之旅。從1868到1872年之間,他進行了七次中國之旅,途經當時中國的十三個省。一句中文也不會講的李希霍芬在一路之上歷經千難萬險,其考察成果徹底改變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回國後不久,李希霍芬正式出版了他的考察著作《中國--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的研究》,更將中國和歐洲之間最古老的貿易之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便是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

  顯然,故宮所藏這幅國寶的真實名稱,絕對不會是《絲路山水地圖》。而以此為國寶之名,多少有傍熱點之疑。

地名之疑:更像是日本進貢明朝的地圖

應該說,這軸圖中記載了211個古地名,音譯自突厥、蒙古、波斯、阿拉伯、亞美尼亞語等多種異域語言的漢字,涵蓋了遼闊的疆域,確實氣勢磅礴。

  但是,令人生疑的是,這幅國寶中的地名,其音譯方式、書寫技法,繪圖特點等,有鮮明的日本“浮世繪”特點,並舉了幾個畫中屢屢出現日本漢字跡象,像“灰”字,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沒有像畫中這樣寫過,倒是標準的日本人的寫法。

  基於明朝與日本屢戰屢和的歷史,我們完全可以推論,這幅國寶,更像是日本進貢給明朝的地圖。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故宮《絲路山水地圖》之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